《二氧化碳的性质》的点滴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21:50
《二氧化碳的性质》的点滴体会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作为组织者的教师要做的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给学生提供合作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教师必需注入新的血液,采取一些新的、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就二氧化碳的性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情景导入  提高学生兴趣
上课伊始,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一天,老农夫带了小狗一起去田里劳作。途中经过一低洼地段时,原本活蹦乱跳的小狗是越走越没劲,最后把舌头吐的长长的,趴在地上走不动了。于是农夫弯腰去摸摸小狗,想拖它走,可是发现小狗喘得好厉害,这时农夫也觉得自己呼吸有点不顺畅,吸了一下烟,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烟灭了;等他抱起小狗直起身后,很快觉得没事了,小狗也慢慢恢复过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与什么物质有关吗?能用你所知道的化学知识解释这个故事里的现象吗?一说完,学生马上很热闹地讨论分析起来。就这样,不仅引入了新课,还提高了学生兴趣。
二、精心设计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
我先从汽水入手,准备了一瓶汽水,一个带导管的塞子和一瓶澄清石灰水,让学生自己动手从汽水中得到气体,并来验证这个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在这个实验中学生的动手参与率高而且实验的成功率高,做到了学生个个动手参与和实验每个都成功。
另外我还准备了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等一系列实验,实验所涉及的材料如紫色的小花、矿泉水瓶、蜡烛、烧杯均取自于学生身边或实验室常见的物质;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实验结论环环相扣。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处于极度兴奋状态,都争着抢着去完成实验,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整堂课在积极、有序、和谐地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
三、设置问题由浅入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①“打开汽水瓶是会听到‘哧’的声音,这声音是谁产生的?”“你能不能用实验证明这瓶里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怎样证明?”
②在二氧化碳灭火实验时提问:“你看到了怎样的现象,请用你的话描述现象?”然后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紧接着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的?”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你还能用哪些方法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然后提出“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③“氧气不易溶解在水中,二氧化碳是否也不易溶解在水中呢”“我们能不能也用实验来证明呢?如何证明?”“哪些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水中呢”
④“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除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都有什么?”“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你的说法?”
这些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开放、自我、探究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思维的敏捷性得到释放,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联系时事,提高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在教学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二氧化碳本身无毒性,那么是否就说我们就无所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呢?”空气中如果含过多的二氧化碳,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造成温室效应,通过学生对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的讨论,学生结合实际谈了解决温室效应的各种各样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树立起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
整堂课下来我们能把课堂教学纯理论的东西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创设了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使学生敢表达、会表达,学生的个性敢得以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