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点滴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18:52
作者:kefeng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3194    更新时间:2006-2-14
教育和教育运作模式是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息息相关的。如今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知识结构和教育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必须向更广阔的领域和时空拓展,学校教育应是人生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生命的不断升华和超越。我们由此来审视现在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难免忧心忡忡。
在我们的课堂,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本应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课堂,看见的孩子都是腰杆挺直,双手背后,标准统一的军人姿势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有时看到的“快乐教学”也是“身动心不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少见且往往流于形式。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仍然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的课堂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还是保留了那种“封闭式”教育模式。不难想象,这样的教学是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这又如何能适应当今开放式的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呼唤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早日诞生。
开放式课堂教学就是要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正本清源。它具有以下特点。1、 它是对传统课堂的内涵进行补充。从时间上说是现在向过去、将来辐射,从空间上说是课内向校内外、家庭、社会辐射,从内容上说是从书本向生活辐射。全时间开放,全方位开放,全过程开放,这是和封闭式教学的显著不同点。2、 它是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开放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挖掘师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课堂是知识的合作与共建,师生平等对话、沟通的民主空间。教师应放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观察者、帮助者、设计者的角色体验中与学生共同发展。3、创新性是开放教学的核心。要确立“发展个性、兼容并包、鼓励创新、百花齐放”的治教方略,打破“求同”,敢于“求异”。事物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不受定式的影响,不受传统的束缚。思考、解决问题要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4、开放式课堂教学应与时代同步。新《课程标准》的制订为我们树立了科学的课程观,教材改革总是远远滞后于时代迅猛发展的步伐。因此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有方法地引进时代活水,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利于学生发展的欢乐世界。
由此可见,开放式课堂教学要着重研究以下内容。
一、开放教学内容
开放的教学内容源于现代课程意识,课程应当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究开放的教学内容。1、 教科书内容:学好所有教科书上的内容,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2、课外书内容:古今多少学者说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真正的学问上有所造就的无一不是阅读了大量的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3、生活内容:有人说生活就是一所无门的大学。开放式教学要贴近鲜活的生活。尤其是语文教学,学生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语言的实践.4、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教学当务之急,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脚是现代教学特点。
二、开放教学过程
(一)课堂向课外开放。我们要打破把所有问题解决在课内的传统模式,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外,带向家庭,带向社会,带向生活,带向终身。我们要改变上了课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的旧习,课前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课前可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预习新课,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正式教学时学生则处在相当的起点,学习过程中时时处在主动探索之中。开放式课堂教学尤其要加强预习的指导和课后的拓展与延伸,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二)课堂向家庭开放。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来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可传统式教育却人为的互为封闭,互为割裂,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只能通过教师之口间接了解,而不能走进课堂直接观察孩子的学习状况。显然,这些临时和片面的做法并未能配合目前教育环境的要求。我们要树立课堂向家庭开放的新观念:1、学校教育是一项服务,课堂只是学生生命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同样重要。2、家庭是学校的伙伴,因为家长更多地了解子女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力较大。3、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包括多个层次的参与,绝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通报,家长甚至可以共同参加课堂教学的决策。
(三)课堂向社会开放。“学校向社会开放就是把课堂延伸到社会。社会是一所无门的大学”。在这所大学里,有流动的课堂、有出类拔萃的教师、有活生生的课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早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活。提高他们动手能力和实践意识。《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明确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我们提供了学校向社会开放的有利途径。
三、开放思维空间
我们衡量教育成功的一般标准都是,所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而我们的学生知识越多,学习兴趣减退得越厉害。在学生放学回家的时候,中国的家长总要问:“你今天考了多少分?”而西方的家长则问:“今天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这其实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是重视过程还是重视结果,是重视知识的多少还是重视有创见的思考。目前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我们的课堂为什么不激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因此,可以这样说,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关键的是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从小敢问、善问。鉴于此,课堂组织教学应以激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培养学生问的意识,开掘学生问的潜能为主线,不能再在师问生答的轨迹上滑行了。要开创学生满堂问,师生满堂议、满堂辩的开放模式。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使用者,更是课程的创造者。那么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长期的、跨学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在这块天地里,开放是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