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讲:音乐形象与语言的关系·主形象与次形象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43:44
音乐形象与音乐语言风格的关系。 适当地采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特色的音乐语言,对于更准确地塑造音乐形象,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把人一下带到当时当地的意境中去。如组歌七曲《到吴起镇》,采用了陕北民歌和青海花儿的音乐语言;八曲《祝捷》,采用了湖南花鼓的音乐语言。这样做的结果:前者,使热情喜迎中央红军的陕甘军民的音乐形象更加真切;后者,则是用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语言,刻划了一位中央红军老战士的形象,并通过他,把毛主席亲自指挥的直罗镇一仗,描绘得有声有色,活龙活现。又如三曲《遵义会榉殴饣浴罚昧艘恍┟缱宓囊衾钟镅裕凰那端亩沙嗨銎姹罚昧嗽颇系囊衾钟镅裕晃迩斗稍酱蠖珊印罚昧舜ń抛拥囊衾钟镅裕馐俏烁玫厮茉炀哂械厍厣囊衾中蜗螅黾恿嘶肪车牡湫托裕兄诔浞值乇泶锔们哪谌荨?
主要形象与次要形象的关系。在创作歌曲时,要抓主要形象,要从歌词的总体上去“造型”。如果跟着每句歌词跑,就只能抓住一些次要形象,塑造不出完整的音乐形象,也就不可能正确地表达歌词的主题思想。如组歌五曲《飞越大渡河》的歌词,开始是“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假如按每句词的内容去塑造形象的话,这段音乐是表现水,还是表现山呢?是表现雄关,还是表现顽敌呢?下面是“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笔夹道迎。”这里是用戏剧性的音乐表现红军机警的偷渡呢?清寒是用彝族舞蹈性的音乐来表现兄弟民族对红军的热情呢?下面是“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猛追夺泸定。”最后是“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这两段音乐是描写安顺场战斗呢?还是用快速进行曲来描写飞夺泸定桥呢?如果这样谱下去,势必成了“散金碎玉、断线之珠”,不可能塑造出完整的音乐形象。所以,我们创作这一曲时,只抓了“踩波踏浪歼敌兵”这一主要形象,集中表现红军强渡大渡河时和急流、顽敌的生死搏斗。因此,音乐的节奏是急促、紧张的,全曲的音调是强烈的战斗性的;同时,把川江号子的音调和战斗性的音调交织在一起,来加强红军战士在江面上这个具体环境中英勇奋战的真实景象。在转入C调后,即: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万代留英名。在这里用了歌颂性的音调,来抒发红军 战士夺取胜利之后,站在铁索桥 上,把一切艰难险阻都踩在脚下时的豪情壮志;但是,这个附加小乐段只是当作全曲的尾声出现,给人深刻印象的仍然是前面战斗性的音乐形象。在这首歌中,舍弃了一些次要的形象,抓住主要形象才揭示出红军战士不怕千难万险,敢于斗争,关于斗争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