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无为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51:55
耿松林/文
千年古邑无为城,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开皇元年(581年),改蕲县为襄安县(治所在今巢湖市区东北),始置无为镇(治所即今无为城),无为城开始成为一地的政治中心。唐代,曾在县境内置开城、扶阳等县,但为期短暂,旋置旋废。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立无为军,以无为镇为军治,治所在今无为城中心菜市场一带。熙宁三年(1070年),无为正式建县,治所在今无为城芝山北。元代,升无为军为无为路,后又降为无为州,领无为、庐江、巢县3县。州(军、路)、县治所未变。元末治所毁于兵火。明吴元年(1367年)置无为州,在旧址重建州治。洪武元年(1368年),省县、州县合一,清代因之。无为州治所毁于清末。民国元年(1912年),无为改州为县,县署设在无为城十字街东北(今人民广场苏果超市附近)。民国29年(1940年)日军侵占无为城,国民党县政府先后迁至蜀山、黄姑及庐江县黄屯一带,日伪县政府设在西大街鞍子巷口(原女子小学内)。民国34年(1945年)10月,国民党县政府返回无为城,治所设在原城隍庙内(今人民广场北侧,老档案局大楼附近)。民国38年(1949年)7月,县境内4个县级民主政权合并为无为县政府,机关仍设在原城隍庙内,1956年,改建成机关大院。2002年春,无为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迁至新城区凤河路西侧,与路东侧的无为宾馆相对。
无为城自宋初建置军治以来,便筑有城墙。北宋无为著名学者、诗人杨杰,写诗歌颂无为城南门九华楼:“此楼此景他州无,山川形势吞三吴。惟凭诗老写奇胜,纵有画笔难功夫。”由此可以想见当时无为城巍然雄踞大江之滨的气势。到北宋后期,因两度兵事而修筑城垣,自此始有城的雏形。南宋末年,元世祖忽必烈的镇国上将军、都元帅刘整,率师攻打无为城,因久攻不克气愤而死,可见无为城墙的坚固。元至正二十三年(1 364年),归附朱元璋而被委任为无为知州的夏君祥筑城。城周长9里36步,高1丈2尺,基宽7尺,城头宽4尺。东以华林河为壕,深1丈,宽5丈5尺;南、北、西挖壕深7尺,宽5丈9尺,引华林河水以灌之。建有6道城门,大东门叫楚泽门,又名朝宗门,清代称朝阳门;小东门叫东津门;南门叫薰风门,又名移风门,清代称得胜门;西门叫大安门;北门叫镇淮门,清代称迎恩门;东北门叫仓埠门。以后,时圮时修。
明嘉靖年间,倭寇屡犯沿海一带,并深入沿江内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时有倭警传至无为,无为人刘仑倡议重修无为城墙。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警日渐紧迫,巡按御史吴百朋到达无为。知州何宠面陈筑城的迫切性。正好这年丰收,城中人也乐意修筑。吴百朋同意修筑无为城墙,委托庐州通判冀元负责,知州何宠协助,并拔官银3580两,城中富户孙大贤、曹芳捐银806两,其他商民共捐银1700多两,官费民资计银6100多两用于建城。全城人踊跃参加,于次年春三月新城工程告竣。城基入土1尺2寸,垒石三层,用砖石砌到顶。城高2丈2尺,周长1491丈3尺,有门楼6座,大东门城楼改称明远楼,后叫宾旭楼;小东门城楼仍叫东津楼,后叫倚云楼;南门城楼改称九华楼;西门城楼改叫稻孙楼;北门城楼仍叫迎恩楼;仓埠门城楼叫庆丰楼。城头相距若干丈再建一窝铺,便于驻兵戍守,计12座。至此,无为城墙格局始定。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久雨,南、西、北三面城墙俱圮。当年修复,并增建南门外九华桥上重关。崇祯八年(1635年),张献忠率起义军向庐州府一带进军,士绅纷纷建议加固城墙,把城上的雉堞两个并为一个,修砌马道,以便巡缉。
清代以后,城墙数次崩塌,但随即修复。到民国中期,无为城仍巍然屹立。
抗战初期,国民党安徽省政府认为,有城墙的城镇,敌攻我不易守,敌守我不易攻,宜将城墙全部拆去。1939年6月到任的无为县长陶若存,遵令将部分要道口城墙拆毁。残留的部分于解放后改造成环城道路。如今仓埠门至大东门一带,因城墙墙基沿环城河,一拆便塌,故一直未拆,尚依稀辨出旧日城墙遗址。
据嘉庆《无为州志》和清末刊行的《无为州乡土志》载:无为城内外共有街道21条,小巷28条,坊14座。城内主要街道有13条。州治(今杏花泉小学一带)前为十字街,治南为兔儿岗街(今南门大街),再向南为小十字街,又叫四牌楼,小十字街西为登瀛街(又名儒学街),东为五神寺街。治东为熙春街,建有五云阁、熙春坊,今呼阁上。宋丞相王蔺建花圃于此,该处又称米市。米市向北大街为鼓楼街,也称鹅市。再向北横街为城隍庙街(即上马石街),称鱼市。自小东门至仓埠门街为后新街,后新街之后为前新街,其南接鼓楼北的叫皇华坊街,又称草市。治西为大安街(今西门大街)。治北为迎恩街(今北门大街),北门外下草城街为猪市、牛集。东门外有码头,来往商船多在这里停泊靠岸,然后百货由大小东门、仓埠门运入城内,故城东街道较为繁华。
1938年1月至1945年8月,在日寇侵犯无为期间,曾多次派飞机轰炸并派兵焚烧无为城,致使城内的鼓楼(又名濡江楼)、米公祠、景福寺、夫子庙等著名古建筑及十字街、米市、草市、鹅市等主要街道,都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1949年1月20日,无为城迎来了解放。人民政府的新政策给了古城以新的生命力。1958年,拓宽东、西、南、北4条主要街道,路面由4米拓宽至8米,两侧留有各3米左右的人行道。1966年开始,各主要街道陆续铺上柏油。至1988年,街巷沥青路面达7.36万平方米,水泥混凝土路面达1.25万平方米。如今,无为城街道基本上为水泥路面。金塔路、凤河路、襄安路、新力大道等干道,有4—8道快车道,有绿化隔离带及左右慢车道和人行道,宽敞平整,快速高效,呈现出一派现代都市风光。
古城无为名胜古迹甚多,最典型的当属两塔一祠一园。如果从空中鸟瞰无为大地,只见这个船形似的地形尾出巢湖,头抵长江。无为城东北郊凤凰山黄金墩上矗立着一座恰似桅杆的建筑物,它就是闻名遐迩的黄金塔。相传南汰寺住持登公在宋真宗即位时建造此塔,意欲佛祖庇佑一方苍生普渡慈航。千载风云悠悠,古塔屡经修葺,至今雄姿卓然。黄金塔建于北宋咸平元年(998年)为仿木楼阁式砖塔,斗拱为鸳鸯交手9层,塔身高37米。平面为正六边形,边长3.4米。塔内立中心轴砖柱,砖阶绕柱螺旋形盘桓而上,直达顶层,通道壁设有佛龛,此是无为目前尚存唯一的一座古塔,也是安徽省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筑之一。附近原有黄金阁、南汰寺等古建筑,但早己毁坏。1981年,黄金塔被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的西寺塔,位于无为城内景福寺(今无为中学校内),与黄金塔遥遥相对,恰如无为这块船形地上的双桅。景福寺又名西寺,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僧亦公建。宋僧怀玉建西寺塔,又称西门锥子。塔高44米,为7层砖塔,气势雄伟,成为无为城标志性建筑。惜西寺毁于解放前夕,塔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令人扼腕长叹。关于二塔的民间趣闻较多,一是“杨八姐捐银万两,焦赞、孟良监造”碑刻说,二是两塔同时由鲁班师徒分造说,至今在无为地区流传甚广。但经过文物工作者考订,均没有事实依据。
黄金塔、西寺塔、米公祠均为无为宋代三大古建筑,与无为建置同属一个时代,它们最能显现无为的古老人文光彩。无为米公祠为北宋书画家米芾于崇宁三年(1104年)知无为军时所建,原名宝晋斋。从嘉庆《无为州志》“墨池图”可以看出,昔日无为米公祠规模较大,比米芾在湖北襄樊的米公祠大得多。2001年8月,无为县政府通过政府拨款、发动社会各界赞助等方式,启动米公祠修复工程。根据典籍所存之《墨池图》,现已恢复聚山阁、竹深处等景观。一期工程己于2006年9月底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米公祠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遗存”上。一是米芾崇尚晋代书法,他收藏晋人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日帖》、王献之《十二月帖》墨迹后,自题斋名——宝晋斋。现在这里仍然收藏了晋唐以来历代名家碑刻150余方。宝晋斋原碑刻己无存,但1960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了宋拓十卷本《宝晋斋法帖》。现藏碑刻一部分是后人摹刻,一部分是从民间征集所得之碑,主要部分来自曾任四川总督刘秉璋后人刘体仁家“有裴斋”之私藏碑刻。近年,无为县文化部门选拓宝晋斋现存碑刻中的精品,如米芾篆书《宋真宗御制文宣王赞》、楷书《李公嶙阳关图》、赵孟頫\行书《武侯出师表》等,已陆续印行《宝晋斋碑帖选》1—3辑。二是米芾好石成癖,他每天袍笏揖拜的——拜石(又名石丈)。《宋史·本传》载:“米元章,守濡须时,闻有怪石在河濡,莫知其所来,人以为异而不敢取。公命移至州治,为燕游之玩。”相传怪石形如丈人,有八尺多高。米芾移至庭前,三拜九叩,和石头称兄道弟,为此留下了“米颠拜石”的故事。明代画家陈洪绶(陈老莲)画过“南宫拜石图”,清代无为知州张公侪摹刻“南宫拜石图”,现均己无存。后来无为州守张琨玉建“拜石轩”,清末无为举人方六岳题书“拜石轩”匾额尚存。安徽省图书馆现存有长洲刘德润题书于拜石轩的“米襄阳公拜石图”石刻拓印件。画面为米芾袍笏揖拜于石前,身后站着一位小厮,手举掌扇,扇面上画的是云海纹图。拜石右下方站着一位书童,手捧盘子里放着笔砚。此图源于何人之手笔,待考。现置米公祠内的拜石,已无当年石丈之貌,但它傲岸的风骨保存至今是很难得的。拜石己被视为米公祠一大景观,极为珍贵。三是米芾当年于宝晋斋前凿池建亭,公余之暇读书挥毫的墨池、投砚亭。“投砚止蛙”,池水尽黑而为“墨池”,传说由来已久。旧志书上记载的亭名为“钅监亭”,解放前后改名为“水心亭”,现亭上匾名为“投砚亭”。和黄金塔一样,米公祠于1981年被安徽省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园指绣溪公园。公园因绣溪水而得名,它地处古城西南角。有山有水,山为芝山,茂林修竹,荫翳蔽日;水为锦绣溪,碧波澄澈,岸柳轻扬是游人观赏、休憩的好去处。无为城又名芝城,源于产紫芝的芝山。绣溪本与外河相通,筑城后才与外河隔开。相传溪中有一个特别大的珠蚌,夜晚时常在水边启壳吐光,明皎如月。锦绣溪宋时己分为二,又名双溪。一堤中分,水波荡漾,亭台掩映在柳丝之中,十分妩媚可人。若假日和二三亲友荡舟溪中,穿行于堤中拱桥之下,往来于二水之间,或抬头饱看云彩,或俯观水中小鱼嬉游,或比赛划水,笙歌互答,那是怎样的赏心乐事?宋朝曾封为枢密使太师、魏国公的邑人王之道,有诗描写锦绣溪:“画桥雕槛接招堤,新有幽人傍绣溪。千顷净明天上下,两奁光映水东西。飞楼涌殿参差见,古木修篁咫尺迷。此景此情君信否,绿杨荫里啭黄鹂。”清朝吕般班女士《绣溪春游》:“绣溪春涨柳丝丝,堤满游人花满枝。人咏花间鸟语树,乾坤无处不成诗。”倡导白话文的先驱——无为县湖陇人李辛白,早年在“绣溪草堂”师从方澍读书时,有《呈六岳师》一首:“轻烟漠漠雨疏疏,如此湖山画不如。添取草船环翠阁,人间哪必有西湖。”可见绣溪景色的秀美。因为地处城南,锦绣溪别名南池。宋人满维端有《南池》诗一首:“偃月城南锦绣川,回环亭树曲池边。篮舆蜡屐闲投入,竹坞花溪信步前。”锦绣溪俗称观震潮,相传因地震陷落而成,年代己无法考证。清嘉庆《无为州志》记载:“溪涸,居民掘坑取水至丈余,则木多直立,犹当年屋柱也”。绣溪公园山水俱佳,不少诗文中以“芝山绣水”代称美丽的无为古城。
古城除景福寺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庙宇,如罗汉寺、城隍庙、夫子庙、二状元祠等,诉说着无为城的古老与文明传承。罗汉寺建于唐朝。明嘉靖年间,正殿焚毁,唯供五显神像的“华光楼”独存,因更名为五神寺,五神寺街(礼拜寺街)即由此而得名。后于清乾隆时修复,改名延寿寺。抗战期间,庙宇被日寇焚毁,遗址在礼拜寺街五华山北首。城隍庙是全城最大的庙宇,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内有正殿、后殿、左右二殿,还有仪门、钟楼等,塑像数百个。殿前为游艺广场,节日为全城最热闹的场所,无为著名贡灯——剔墨“纱灯”制作坊,即集中于城隍庙街。庙门前有一井,水清明澈,相传用此水调色绘纱灯,色彩鲜艳夺目,人物栩栩如生。1934年,城隍庙神像被捣毁,改为民众教育馆,1956年拆除。庙址在原县政府大楼和原县档案局办公楼附近。夫子庙即孔庙,濒临绣溪水,在今无为一中校内,清咸丰时拆毁,仅存棂星门和泮池。池边有二井,俗称“龙眼睛”,天旱众井皆涸时,独此二井不竭。文化大革命动乱中,二井被当成“四旧”而毁。上世纪九十年代,无为一中在原址建拱桥和双井池,又成为一处景观。原夫子庙拆毁后,复于西大街重建夫子庙,位于今无为教师进修学校和实验初中,俗称此处为“黉门”。而二状元祠旧址在西大街今无为县实验小学附近,为祭祀宋状元焦蹈、明状元邢宽而建。原为二状元坊,一在州治(今无为城中菜市、杏花泉小学一带)西,为纪念焦蹈建;一在州治东,为纪念邢宽建。后来,在西大街合建二状元祠。清末民初无为人王鹤天有《二状元祠联》:“宋朝榜首,明代榜首,并祀仰前贤,任维废维兴,万古春风常有价;科举人才,科学人才,古祠对新校,问孰优孰劣,双溪秋水咽无声。”该祠早已毁弃,但于2001年建成,连接新老城区长达339米的九孔“状元桥”,坐落在二状元祠旧址北面数百米,直达新建学校无为三中,既是人们对两位状元的怀念,又寄托着对新一代学子奋发努力为国争光的期望。
当年古州城,今朝写华章。一直到1949年解放,无为城的建设局限在护城河内有限的l.97平方公里范围内。建国后到1988年,城区面积扩大到4.8平方公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无为城建设开始发力,步入了迅速发展的轨道。随着二环路、金塔路、襄安路、二坝路和西苑、金河、北圃等大型住宅区的峻工,无为城扩大到7平方公里。再随着凤河路、滨河路的向北延伸,新力大道的建成,无城工业园区的建设,城东的旭东路与福渡镇街道对接,城南、城西新片区的开辟,至2006年底,无为城建成区面积己达15平方公里。同时,环城河景区的分步建成,人民广场和农文化广场的峻工,西大街的拓宽改造,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产等等,逐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品位。如今的无为城,正朝着现代化滨江中等城市规划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