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伴我放“鹞子”——儿时乡村田园生活追忆之十 独行陇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42:21
春风伴我放“鹞子”
——儿时乡村田园生活追忆之十
一年一度春来时,正是“鹞子”放飞好时节。江海之滨、蓝天之上,形状各异、色彩斑斓、大小不一的“鹞子”争奇斗艳,“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更有那些装有大小不同哨口的“板鹞”恍若风帆,哨鸣挟风来,声震天地间。
这是我儿时故乡南通一带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放鹞子”的景象。每年从正月十五开始,一直到清明前后,只要遇有好风天,都能欣赏到这样的视听盛宴。
鹞子,风筝是也。儿时,跟着大人们放“鹞子”,是我们最高兴的童玩童乐。村子里很多人都有放鹞子的爱好,他们家中堂屋的墙壁上都挂着一个鹞子。有钱人家的鹞子有两三米高,很多都是祖传下来的。我的三个舅舅对放鹞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家有一个“六角板鹞”,据说这种板鹞是“南通鹞子”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它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合而成的有六个凸角的风筝,大约的有两三米高,上面装有上百只大小不同的哨口,放上天去,这些哨口发出不同的高中低音,像一支大型乐队在空中合奏,声音可传到几公里之外。
清代南通邑人姜长卿,在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作过一首诗,记录了南通民间放飞这种“板鹞”风筝的盛况:“草绿长堤海角东,双蝴蝶戏牧牛童;声声何处胡笳奏,放出林梢红杏出。” 诗下还有一个原注:“风筝有大如风帆者,其制有双蝴蝶、单蝴蝶之名,其声彻云如胡笳”。诗中描述了南通风筝中最典型、最富有特色的代表——板鹞的基本特色:大如风帆,装有哨口,声震云霄,音若胡笳。这种风筝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在我的出生地刘桥镇境内,多年前曾在一个古墓葬中出土过三件文物。其中一件是“嗡声”,风筝上最大并能发出低音的一种哨口,其直径约有50厘米,由整个葫芦做成;另外两件是两个“啜子”,风筝上大小仅次于“嗡声”能发出中音的哨口。经专家鉴定,这三件文物系道光年间风筝哨口高手所制,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据业内人士分析,像这么大的哨口,至少得搭载在5平方米左右的大鹞子上,要五六十个壮汉同时施力才能放飞。令人叫绝的是,在没有化学粘合剂的清代,这三个哨口居然能粘合得没有一丝缝隙。令人叹为观止。
在我的记忆中,即使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以前,放鹞子仍是村民们的一件大事,很有讲究。放飞前,要把鹞子供在堂屋里,烧香磕头,虔诚敬拜。放飞时,由一个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老手做“头把手”,带着十几个青壮年拉绳,还有一组人扶着鹞子放飞。如果鹞子一飞冲天,鹞子上的哨鸣可以响彻天地,震慑妖魔,这预示着一年会有好收成;如果鹞子一旦断线,摔落下来,则是大不吉,是“很晦气”的事,就要烧利市,磕头上香,然后把鹞子撕碎丢到河滩或坟地去。
我的父亲没有放鹞子的兴趣,所以我们家既没有那么大的鹞子,也没有钱给我们买市面上那些五颜六色的小鹞子。后来,我跟弟弟们一商量,自己动手制作。我是老大,自然是我亲自干。找出旧竹片,用镰刀削的薄薄的,先用棉纱线扎出一个长方形的方框,再用两根长一些的竹片对角交叉固定住,鹞子的骨架出来了。再用面粉打好浆糊,拿来旧作业本糊好压平,装上两条长长的纸尾巴,一个小鹞子做好了。可是,放飞的时候,怎么也上不了天,试了几次,做了几个,总是“折戟沉沙”,只好放弃作罢,跑到村头同邻庄正在放“鹞子”的小伙伴一起玩乐。
时光流逝,转眼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那飘忽在天边的“板鹞”哨鸣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儿时放“鹞子”的伙伴们,你们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