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之夜“放烧火”——儿时乡村田园生活追忆之九 独行陇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58:30
元宵之夜“放烧火”
——儿时乡村田园生活追忆之九
儿时的元宵节,饭桌上的菜肴远不如现在那么丰盛,节日文化生活远不如现在那么多彩。但我还是十分怀念那充满乡土气息的元宵节“放烧火”的习俗。
正月十五“放烧火”,是地处江海之滨的南通农村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风俗。打我记事起,我每年元宵节都要跟着父亲去过野外一把“放烧火”瘾。
是日上午,父亲用芦苇、茅草和稻草,扎成一个个碗口粗细、长达数尺的大草把。等到日落黄昏天色将晚时分,父亲恭恭敬敬地把堂屋门前的一对红灯笼点亮,然后点燃一个草把,使其燃而不起明火,领着我和弟弟们,来到自家的田埂地头。父亲对着手中的火把吹了几口气,火把顿时燃起明火,又一边点燃我们手中的火把,一边嘱咐已忘乎所以的我们:“小心点,不要让火烫着。”
此时天已黑了下来。我们跟着父亲,先把田间地头的稻草根和杂草堆点燃,然后沿着田埂,一边挥舞着火把,一边奔跑高喊:“放烧火噢,放烧火噢……”,同时把田埂两边的枯草依次点燃。这时,邻近庄院里一家家大人小孩也跟我们一样,跑着,喊着,“烧火”由开始时的星星点点,瞬间变成了一条条火龙伸向远方……。茫茫夜空之中,呐喊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旷野之上火光遍地,火龙游动,烧红了半边天。后来,我上小学了,老师教了一首《火把红》的儿歌:“灯笼亮,火把红,正月十五炸麻虫。 场头田边都炸到,炸得害虫影无踪。”
在一年又一年“放烧火噢”的呐喊声和《火把红》的儿歌声中,我由一个小学生变成了中学生,父亲把元宵节“放烧火”的任务交给了我,直到后来我远离家乡到外地上大学。
正月十五“放烧火”起于何时,南通一带有这样的传说:在明嘉靖年间的一个元宵佳节,一批倭寇入侵江海平原。沿海官府得知,通告民众及官兵作好杀敌准备,夜间点燃火把,轮流站岗放哨。当晚,月黑风高,倭寇偷偷登陆。被发现后,官兵先断其退路,百姓们在各族族长的带领下,点起哨火,四处围攻倭寇,打了个胜仗。倭寇自不甘休,于同年二月十五傍晚又大举进犯。百姓和官兵纷纷点起草把,拿起武器,口喊“噢—噢—噢—”,顿时火光遍地,如同白昼,倭寇见状吓得狼狈逃去。自此,每年正月十五和二月十五傍晚,人们都要“放烧火”,只是这项活动已经从起初的纪念抗倭胜利,演变为后来的预祝农业丰收的“农家乐”,但是那“放烧火噢……”的呐喊声,依然保留着当年围剿倭寇时的威武之声和雄壮之势。所以,乡间把“烧火”又称作“哨火”。
这样的传说是否属实,我无从考证,但我更倾向于民间关于“放烧火、煨百虫”、“放烧火、剿虫窝”的说法。
在中华民族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流传着许多关于火的美丽传说和神话故事,以至于人们把对火的崇拜神圣化,形成了许多关于火的禁忌和风俗习惯,并以某种的形式加以固定,同预祝风调雨顺庄家丰收相结合,成为具有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活动。《诗经·小雅·大田》一诗里有这样一段记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螟、螣、蟊、贼分别是食稻心、稻叶、稻草根和稻草茎的四大害虫。这里说的就是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代,乡野农夫们“秉畀炎火”驱除害虫、护卫田禾的情景。
正是源于对火和火神的崇拜,南通民间出现了元宵节傍晚“放烧火”的习俗,家家户户把田间地头堆积的的稻草根和杂草燃煨,称为“煨百虫”;将田埂、路边、沟岸、荒地的枯草烧掉,谓之“剿虫窝”。清道光初南通诗人李琪的《崇川竹枝词》中,就有描述当年崇川(南通的旧称)民间元宵节傍晚“放烧火”的情景:“山村好是晚风初,烧火连天锦不如,但祝麻虫能照尽,归来沽酒脍池鱼。”他在诗后还附有一原注:“元夕放烧火,谓之照麻虫。”这首小诗表明,当时南通乡间“放烧火”的场面就已经十分壮观。
其实,“秉畀炎火”和“放烧火,煨百虫,剿虫窝”是我国农村流传久远的一种以火治虫技术,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萌芽了。即使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南通一带民间仍然广泛应用。记得每年水稻收割后,对耕翻出来的稻草根,父亲都要用钉耙将它们收集起来,堆于田头路边让其自然干燥,待到几个月后的元宵节“放烧火”时,一把火焚烧成灰烬,以杀灭隐藏于稻草根里的害虫及其虫卵。同样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有当年父亲以火光诱杀虫害的情景。在水稻生长的分蘖期,很容易发生螟虫害。那时农村还未推广使用农药,父亲就在稻田边放置一只装满水的大木盆,上方固定一盏煤油马灯,天黑后点燃马灯,引来“飞蛾扑火”,跌落水中,自取灭亡。
如今,正月十五“放烧火,煨百虫,剿虫窝”这一充满乡土气息和一定科技含量的民俗早已成为历史,以火治虫这一绿色无污染的治虫技术也早已被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所替代。只是,在我国农村垃圾污染和化学农药等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