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悠悠,岁月情浓——儿时乡村田园生活追忆之二 独行陇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48:06
悠悠,岁月情浓
——儿时乡村田园生活追忆之二
儿时老家庄院的东侧,有一间三面敞开的水车房,里面安装的是一架“龙骨水车”,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北江海平原上很常见的一种大型农用提灌机械。
说起龙骨水车,它可是中国古代一种最先进、流传最久远、使用最普遍的农用提灌机械,其发明和使用的时间要追溯到东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最令中国人引以骄傲和自豪的东西,这就是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无疑地,这种勤劳和智慧,也使中国古代在机械方面有许多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发明创造,在动力的利用和机械结构的设计上都有中国自己的特色。龙骨水车这一专用农业机械在其设计和应用上的独到之处,就让我们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
这种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水车结构很独特,由木链、水槽、刮板、横轴等组成,节节木链似根根龙骨,因此得名“龙骨水车”。使用时,一般安放在河岸边,下端水轮和刮板直接伸入水中,利用链轮传动原理,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通过车头的横轴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翻转,装在木链上的刮板顺着水槽把河水提升到岸上,流入田间。它还可作汲水、排涝用。龙骨水车的应用,影响了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进程,见证了中国农业文明的沧桑历程。
正因为如此,历代文人不吝笔墨,赋诗作画,咏水车,抒胸臆。有“唐宋八大家”之誉的北宋大诗人苏轼,因反对变法,为躲避政治旋涡自请外任,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调杭州任通判,后又奉命前往江苏常州、润州(今镇江)赈灾。熙宁七年(1074年)五月,在前往无锡县城途中,他看到人们普遍使用龙骨水车引水入田、抗旱救灾,兴奋激动之余,奋笔疾书,作《无锡道中赋水车》诗一首:“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天公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生动描述了龙骨水车在灌溉、抗旱中的巨大威力,表达了他对遭灾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农业生产的高度关注。
有趣的是,与苏轼同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在力推变法失败后,于苏轼写这首诗两年后的熙宁九年十月被罢相,出任江南签判,次年也来到了江苏,隐退于江宁。这两位大诗人,在政坛上他们虽属“不同政见者”,但对当时江南农村普遍使用的龙骨水车,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关切。
王安石一生创作了1500余首诗歌,多以政治诗为主,但在退居江宁以后,写了很多诗歌描绘普通老百姓在获得丰收后的欢乐景象,多处提到龙骨水车。在写给他的邻居和好友湖阴先生(字德逢)的《元丰行示德逢》里,就有这样的诗句:“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倒持龙骨挂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另外,在《寄杨德逢》一诗中的“湖阴宛在眼,旷若千里隔……翛翛两龙骨,岂得长挂壁”,在《后元丰行》中的“水秧绵绵复多徐,龙骨长干挂梁稆”,说的也都是龙骨水车。他在另一首诗《山田久欲坼》中,描述了妇女们脚踏龙骨水车的喜悦之情:“山田久欲坼,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
如果说,苏轼、王安石关于龙骨水车的诗具有含蓄、凝炼、重意境的特点,通过江南龙骨水车等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那么,出生于江南水乡常熟的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进士蒋炯的《踏车曲》,对江南龙骨水车则侧重于实体形象的具体描绘:“以人运车车运辐,一辐上起一辐伏。辐辐翻水如泻玉。大车二丈四,小车一丈六。小以手运大以足,足心车柱两相逐。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全诗看似平平,实有“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之效,表达了人们未来的憧憬和期盼。
岁月沧桑,时光流转。龙骨水车以其特有的风姿留传千百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然是我国农村最主要的提灌工具,“人车共舞,水如泻玉”,依然是苏北水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地头河畔,宅旁屋后,一架架水车昂首俯卧于“当车口”,条件好的人家还在车头上方搭一个简易草棚,遮阳避雨。车水的人们光着脚板,像平地走路似的踏动车拐,时而慢若休闲,时而快步如飞,车口水花飞溅如玉,潺潺流水灌溉着一片片农田。到了炎热的夏季,人们大都在夜间车水,“一勾残月潮初生,曲港咿哑踏水车”,此起彼伏的号子声,伴着哗哗的水声,响彻夜空。
记得有一年学校放暑假我住在舅舅家,舅舅们带我去车水,看着他们一边踏着车拐一边说笑的轻松样,直嚷嚷要上去和他们一起车水。我爬上车头,紧紧抓住车杠,低头盯着脚下转动的车拐,心里一阵发慌,明明看得好好的,结果一脚踩下去,踏空了。幸好我双手死死抓着车杠,双脚一抬,整个人挂在了车杠上。舅舅们立即踩住车拐,停止车水,把我抱了下来,吓得我再也不敢上去了。
与野外那些脚踏水车不同的是,我家的水车是靠牛力来驱动,叫“牛转水车”。这种水车一般安装在庄院旁专用的水车房里。它在龙骨水车之外又连接了一个带木齿轮的水平大车盘,车盘中间竖着一根木头轴心,牛拉着车盘绕着轴心转,车盘的齿轮通过与之咬合的变向齿轮,带动水车车头的车轴转动,“龙骨车鸣水入塘”,从而把人从脚踏水车的车拐上解放出来,实现了半自动化车水。
有了“牛转水车”,可累坏了我们家那头老黄牛。每天,老黄牛都要被驾上辕,蒙住双眼,围绕着一个多少年来固定不变的轨迹,不知疲倦地转呀转呀,走了一圈又一圈,转了一年又一年……转来了白花花的大米,转来了全家虽不富有但也知足的生活,转出了我祖祖辈辈美丽的家园。
如今,随着抽水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龙骨水车历经两千年的风风雨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也许,今后人们只能在尘封的历史书中搜索它们的身影,在幽幽的博物馆里一睹它们的风采,然而,作为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一个先驱者,它们仍将在岁月的流转中展示其不朽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