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畅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8:59:00
文尚卿
[摘 要]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措施,使根据地内政通人和,民心大顺,社会关系平等和谐。学习和借鉴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防止两极分化、构建平等和谐社会的基本经验,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井冈山斗争时期 防止两极分化 平等和谐社会关系 启示
我们党对公平和谐社会的追求和探索源远流长。早在革命战争时期,就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采取了一系列防止两极分化的措施,努力建设一个公平、和谐、均富、诚信友爱、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全新社会,使根据地内政通人和,民心大顺,社会关系平等和谐。其成功的做法可以给我们今天防止两极分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重要启迪。
一、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防止两极分化构建平等和谐社会关系的主要举措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努力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措施,使根据地内政通人和,民心大顺,社会关系平等和谐。当时的措施主要有:
(一)平均分配土地,缩小贫富差距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要在中国构建一个公平和谐社会,首先要从农村开始。毛泽东、朱德、陈毅来到井冈山以后,跑遍了整个罗霄山脉中段10多个县的农村。他们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地主加富农不到所调查人口的10%,却占有70%——80%的土地,而70%的贫苦农民只有20%—30%的土地。据此,毛泽东得出一个结论,要在井冈山建立一个公平和谐社会,实现“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首先要从农村的生产资料——土地入手,打土豪分田地,才能使农民获得真正的解放。1927年10月,工农革命军揭开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序幕。
中国历史上的革命者未能实现的“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在这里得到非常彻底的实现。男女老少一律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有些和尚尼姑也因下山娶媳妇嫁人而分得到土地。经过4月起至7月的群众土地斗争,湘赣边界各县的土地基本分配完成。土地革命的深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斗争积极性,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获得解放、分得了土地的农民从各方面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成了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群众和社会基础。
(二)制定铁的纪律,建立良好军民关系
纪律,是一个政党、军队形成战斗力和赢得群众的坚强保证。得天之道在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训。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军为了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建设一支受人民拥护的队伍,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荆竹山村村头旁的一片干田里一块名叫“雷打石”的巨石上,向大家宣布三条纪律:第一,行动要听指挥;第二,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农民一个红薯。这就是中国红军“三大纪律”的原胚。这三条纪律简朴易懂,迅速成为全体官兵的自觉行动。“三大纪律”的诞生,标志着我军是一支党领导下的有严明纪律的人民军队。1928年1月25日,毛泽东在遂川县城李家坪召开了工农革命军全体军人大会,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这就是:(一)上门板;(二)捆稻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不拉夫,请来夫子要给钱:(六)不打人骂人。这是我军最早提出的“六项注意”,是继荆竹山提出“三大纪律”后又一项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纪律规定。
(三)实行民主主义制度,建立官兵平等关系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我党在军内实行民主主义制度,主要是自上而下建立士兵委员会,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内部以组织士兵委员会的形式实行民主主义制度是一大创造,也是红军区别于白军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健全军队民主,反对军阀残余,克服官僚主义,破除雇佣思想,密切党与士兵群众的联系,具有积极的作用。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1]P65党的领导是“红军艰难奋战而不溃败”的根本原因和奥秘所在。
(四)由士兵民主管理伙食、监督经济开支,实现经济平等
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月里,红军官兵过着平等的军事共产主义生活,由士兵民主管理伙食,以后逐步实现了政治、军事、经济三大民主。井冈山斗争时期老红军宋任穷回忆说:“士兵委员会的工作,主要放在连里面,一个是政治民主,一个是经济民主,分伙食尾子,管理伙食,管理经济。那时来自旧军队的军官很多,打人骂人的军阀习气严重,士兵委员会就同他们那种旧习气作斗争。”[2]王紫峰回忆说:“士兵委员会设有经济委员会或小组,管理连队的伙食,每个礼拜或每半个月,经济委员会要清算管理员的账目,做到经济公开。”[3]
(五)发展基层民主,实现士兵和群众政治上当家作主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开始于井冈山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主要任务是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在政治上享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1929年的红四军《告富人及知识分子》中明确提到:“共产党在现时领导的革命,叫做民权革命,是要打倒三个反革命的东西。”在红四军司令部布告中也将“红军宗旨,民权革命”列为首要内容。从根据地建立到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打下了茶陵、遂川、宁冈这3个县城,建立了3个县工农兵政府,工人、农民自己当家作主。
同时,为扩大基层民主,边界还成立了许多群众社团组织,如边界6个县都相继成立了总工会(下有手工业工会、店员工会、船员工会、印刷工会、泥木工会等行业协会)、共青团、妇女会等等,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根据地建设建言献策、献计出力,充分发挥了党政机关的参谋助手作用,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
(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健全党内民主
边界特委在割据斗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但因任务繁重,干部缺乏,难以顾及许多工作,因此,毛泽东经常忙得不可开交,有时难免出现“个人专政”、“书记独裁”的现象。
为了加强边界党的自身建设,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湘赣边界的斗争任务,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就“过去的党的机关,在上半期是个人专政,书记独裁,完全没有集体指导及民主化的精神”[4]的现象,围绕着形成党的民主集中制,《决议案》提出了“各级党的机关,必须健全组织,反对个人领导,一切权力集中常委会”、“一切政策都要党员热烈讨论,深切了解,使党员群众能根据政策定出工作计划”、“各级党部委员及书记应尽量用选举方法产生”等举措,加强了边界党的自身民主建设。
(七)实行党政分开,正确地处理党与政府的关系
边界的武装割据和红色政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的,党在边界的干部和民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但是,在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关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虽然没有党命令政权机关的事,却亦没有尊重政权机关独立的意义。党在党员乃至郡众中有极大的威权,政府的威权却差得多。这是由于许多事情为图省便,党在那里直接的做了,把政权机关搁置一边,这种错误在各处是很多的。政权机关里党团组织有些没有,有些组织了用得不完满”[5]。这是一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偏向。它一方面使党的组织只沉缅于政权事务,削弱了党的领导;另一方面也束缚了政权机关的操作功能,降低和削弱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
为了加强红色政权的建设,边界前委和毛泽东对党政关系及其分工作出了明确规定:(1)“以后党要执行领导政府的任务”[6],而不是包办政府的行政事务;(2)“党的主张办法,除宣传外,执行时必须通过政府的组织。国民党直接干政的错误是要避免的”[7]。这是我党历史上最早提出的“党政分开”的政策主张,也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党政分开”的重要思想。
实行党政分开既确保了党对苏维埃工作的领导,又充分发挥了各级苏维埃政府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巩固和发展。
二、井冈山根据地社会关系平等和谐的主要表现
井冈山斗争时期,根据地内社会关系平等和谐主要表现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上平等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开始于井冈山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主要任务是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在政治上享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政治、劳动、教育权利的保护是民主权利的充分体现。1928年1月,中国工农革命军打下了遂川后,成立了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为了巩固政权,保障工农民主权利,颁布实施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其中有保护工农政治权利的:“凡从(事)劳动不剥削他人以为生活的男人和女人,如工人、农民、士兵和其他贫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有保护劳动权利的:“制定真正能够保障工人阶级利益的劳动法和劳动保险法,实行8小时工作制,星期例假休息给工钱,男女同等工作要得同等的工钱”。“工人应该(有)适合他们生活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钱”。
在政治体制方面,也于展了立法工作。1928年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制定了各级工农兵代表会组织法。各级工农兵政府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且直接接受人民的监督,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广大人民群众有充分参政议政的权利;有发表自己意见、选举自己信任的政府管理人员的自由;有享受劳动并按劳分配的权利;有享受“义务教育”和社会文化的权利。正如陈正人回忆那样:“工农兵政府虽然不是普遍产生的,但是在工农群众高度民主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群众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和群众共患难,在政治上、生活上,都和群众打成一片,有高度民主”[8]。
(二)经济上平等
在经济上我们党在井冈山努力实现耕者有其田,缩小贫富差距,官兵一致,平等均富。主要做法:一是开展了土地革命。土地革命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解决了他们最现实的生存问题;二是大力发展生产,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的发展;三是保障工农群众基本利益,调节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在井冈山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比如颁布了对待绿林、商人、知识分子和俘虏(如不打骂、来去自由、回家给路费等)政策;实行了保护中小工商业,取消苛捐杂税,实行公平交易政策等,这些措施既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又沟通了根据地内外的物资交流,深受群众赞扬。
(三)受教育机会平等
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在井冈山根据地的广大农村地区积极普及文化教育,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思想文化和谐。主要举措是:一是成立军官教导队,注重思想文化学习;二是建立红军小学、农民夜校和各种形式的识字班,普及文化知识;三是文化建设十分注重围绕军事斗争进行,注重加强党内教育在部队中广泛开展学文化活动。利用战争间隙,指战员采用各种形式识字、练字、写字,刻苦学习文化,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四)官兵关系平等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从毛泽东、朱德到每个战士,大家没有薪饷,每人每天只有5分钱银元的伙食费,只能吃红米饭南瓜汤(有时候连这也吃不上),下大雪的时候,只能穿草鞋和两件单衣,晚上睡觉垫的是稻草,盖的是线毯(并非每个战士都有)。没有食盐吃,大家就自己熬硝盐。尽管当时生活非常艰苦,但是在红军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实行了官兵平等,从军长到伙夫大家都是一样的苦,所以大家没有任何怨言,依然士气高涨、斗志昂扬。
(五)军民关系和谐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制定和颁布,对于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密切军队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起了重大作用。由于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从而赢得了群众,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尽管战斗几乎每天不断,但是广大红军官兵还利用空余时间帮助农民收割稻子和干农活,组织农民打土豪、分田地。井冈山的广大农民最早从内心里喊出了“共产党万岁!”
军爱民来民拥军。由于井冈山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把红军看成是自己一家人,所以他们才和红军一道同仇敌忾,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殊死的搏斗。乡亲们平时帮助站岗放哨,送信,探敌情,抓坏蛋;战时参军参战上前线,组织运输队、担架队、救护队、慰劳队、洗衣队,为红军运送弹药、送饭送水、抬伤员、洗补衣服。可见,当时的军民关系是多么的和谐融洽。
(六)党群关系亲密无间
党和红军要为广大群众谋利益,除了从根本利益上解决土地问题外,还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群众的疾苦和痛痒,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胸中装着井冈山人民,对百姓的柴米油盐、生老病死,无不放在他们的心中,用最具体的行为来表明自己对人民赤诚与热忱。红军反对“衣分三色,食分五等”的做法,反对领导干部搞特权,主张同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红军除了打仗,还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地方建立革命政权。所以,当年红军每到一个地方,指战员就要提着桶去刷标语,走进百姓家访贫问苦;召开群众大会,让苦大仇深的贫雇农控诉地主老财的压迫、剥削;帮助群众解决柴米油盐。群众觉醒了,热情被激发起来,纷纷投入革命的洪流之中。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党和红军就能根植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深厚沃土之中,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防止两极分化构建平等和谐社会关系的历史启示
学习和借鉴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防止两极分化、构建公平和谐社会的基本经验,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实践党的宗旨
今天我们要构建公平和谐社会,最关键的是要把党自身建设好,使党始终保持先锋队的本色。井冈山斗争时期边区的政权由边区群众自己作主的实践告诉我们,今天我们党执政:只有相信群众,执政才能不变色;只有依靠群众,执政才能执得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员只能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为人处事、当官用权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落实先进性要求、树好先进性形象上下功夫。一要树立亲民为民形象。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增强群众观念,常优民之苦、多解民之难、善谋民之需,成为亲民为民的一面旗帜。二要常忧民之苦。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必须心系天下、情系百姓的宽广胸怀,时刻满怀爱民忧民之心,凡事都要体察群众疾苦。要始终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群众打成一片,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三多解民之难。积极深入基层,特别要经常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认真研究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反映社情民意,扎扎实实为群众谋利益。四善谋民之需。古人说:天下顺治在于民富,天下和静在于民乐。这个“民富”和“民乐”,就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大的需要,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现在建设全面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让民富和民乐得到有机的统一,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是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途径。发展始终是硬道理。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树立全面科学的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环保型、循环型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搞好“五个统筹”,缩小地区间、城乡间的差距,消除贫困,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只有这样才能从防止两极分化、构建公平和谐社会。
(三)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安定团结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丰衣足食、各得其所、安居乐业的社会。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既要运用政策、法律等多种调节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也要靠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发扬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井冈山精神。
和谐的社会必须是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维护好社会的安全稳定。要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打击严重经济犯罪;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建立健全打击敌对势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机制,为广大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安全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
(四)必须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基层民主监督
当前,我们要防止两极分化、构建公平和谐社会,要认真汲取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宝贵经验,建立健全对党员干部的民主监督机制,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参与监督、当家作主的政治热情。为此,要加强民主执政能力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勇于接受群众监督。要实行民主执政,提高行政活动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监督政府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要做好立法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推进民主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进程,积极稳妥地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问题和矛盾,切实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各种民主权利,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党群关系
2002年年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成员上任伊始,到西柏坡考察学习,郑重提出全党同志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胡总书记的号召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始终不渝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恢复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保持和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弘扬井冈山精神,必须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六)必须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始终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竭尽所能,努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即使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英雄的井冈山人民没有退缩,反而涌现出“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动人情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路线贯穿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之中,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65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2]宋任穷:《王佐部队及其士兵委员会》,载《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王紫峰:《难忘的岁月》,载《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5][6][7] 《湘赣边界各县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1928年10月5日。1989年版,第807页。
[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摘自《党史文苑》)
Copyright? SHUL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