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震中新闻媒介的突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3:15:08
大震中新闻媒介的突进 作者:刘建明
在大震中,中国记者亲临抗震抢险前沿,以目击、高效、透明的报道在第一时间筑起抢救生命的热线,把惨不忍睹的灾情、军队抢救生命的冲锋陷阵告诉全国和世界人民,获得全国、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赞誉。汶川大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史无前例的重大灾难;52分钟后,新闻频道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在温家宝总理乘机降落成都10余分钟后,《新闻联播》播出了总理在专机上的重要讲话。接着,央视又推出专题报道《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新华社、人民日报及四川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美联社、英国金融时报等一大批中外记者同时或陆续赶赴灾区,一场新闻“抢险战”也随之拉开幕布。
打破单一化的报道模式
这是一场多种媒体的联合作战,电视、通讯社、报纸和网络几乎在同一时间聚焦这一重大突发事件,共同投入抢救生命的战斗。各类媒体以各自的视角、独特的手段和新闻形式再现了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大无畏精神,记者的众志成城让受众感受到政府、部队、志愿者的众志成城。整个报道动用了所有类型的媒体,特别是央视全天侯的动态直播,使抗震救灾的真实场景全面反映出来。
不同媒体具有不同的信息效应,多种媒体的共同参与再现了事件的不同维度,提供了一个立体的世界。电视是感官媒介,具有提供“眼见为实”的效力,在本质上是社会的视觉器官。报纸是思维性媒介,倾向于建构新闻的意义,铸造事实固有的宣示力。网络则是大众的舆论媒介,具有广泛的舆论扩散力,成为社会思潮和社会心态的镜子。但它们都是信息媒介、思想媒介和情感媒介,在这次大震中,这三类媒体的配合和互动,捕捉到灾区的一切信息和真实的社会感奋。特别是电视和网络的“滚动报道”,即时更新信息,展现了抢险救灾的逼真进程和伟大壮举。
目击式报道,是所有新闻手段中最有效的披露信息的途径,使受众直观事实真象,发挥了震撼性的传播效果。报纸记者的新闻摄影和电视镜像,把抢险救灾的感人画面告诉每位观众,人们被记者抓取的影像带入现场,撼动了他们的每根神经。此外,记者使用了速写、花絮、特写、深度报道和综合新闻,立体地再现了史无前例的灾难和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的斗志。
这次抗震救灾报道,打破了以往陈旧的突发事件报道模式,冲破了新闻披露的“单一化”、“单渠道”、“单音讯”的僵化模式。过去,每当发生重大事件,总是遵循“有关方面发统稿”的方式,限制其他媒介介入,广大受众得不到多方面的鲜活信息。这种“一个声音”、“一个角度”、“一种解释”、“一种理解”的“四个一”的报道惯例,违背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规律,很难揭示新闻事件的全部真相。这次灾情报道改变了这种新闻思维,几百家中外媒体同时参与报道,使十万多平方公里的灾区都在媒体的视野内,几十万抢险救灾的大军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被媒体全面反映,广大受众看到了整个灾害事件的多重动态、无数感人的场面。
新闻报道最主要的特点是时律性,在实时中报道新闻,新闻踏着事件的脚步报道,决定新闻产生最佳的传播效果。这次救灾报道,央视和许多网站都在第一时间发出灾情信息,接到报告,央视在30多分钟就发出了第一条快讯,记者在一个多小时就奔赴灾区。在地震发生后的9分钟左右,网络论坛就出现第一条帖子,而且多家论坛迅速编排专题。大震降临,高耸的四川电视台大楼顿时摇晃起来,记者们本能地跑出来,可是几分钟后又全部回到工作位置,马上派出数组记者出去采访,迅速发回了震情消息,当日央视《新闻联播》中有多条新闻就是四川电视台发布的。
在第一时间报道新闻具有重大意义,抢在信息扩散之前正告人们警觉或预防某些倾向,能有效地制止有害信息的蔓延。第一时间没有固定的界限,它可能仅几分钟,也可能持续一两天,记者稍有放松就转瞬即逝。同消息外泄争分夺秒地抢时间,是记者实现时效目标的重要措施。
这次抢险救灾报道,记者娴熟地运用连续报道方式,展现突发事件的延展过程,把新闻真实性朴素、确切而逼真地推进到巨大的社会空间。央视一套、新闻频道和央视四套打破了平时的节目安排,不间断地直播从抗灾前线和全国各地发回来的消息。从成都到都江堰、绵阳、北川、汶川,从北京街道、海岛、部队到国家领导人的身影,央视记者的报道与道路开通的速度同步前进。新华社也在第一时间从前方发回了重要报道。14日中午12点多,新华社记者随直升飞机抵汶川县城,连续发回图片报道。
第一线记者抓去每个片段事实,而在总编室却要有机地、真实地、清晰地编织整个事件的全程,让受众认识事件的整体发展。从理论上说,个体事实的报道只能体现局部真实,随着事件发展进行多次报道,体现的才是对整个事件或全局的真实。不能连续揭示事实片断间的关系,新闻就可能违背宏观实际,达不到整体真实的境界。每个单一事实的报道都是连续报道的一个组件,分别反映事实的某个真实侧面,在逻辑上呈现出一种递进关系,依次揭示出更深层的真实内容。
在灾情和抢险报道中,体现了记者的高度责任感、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记者活跃在第一现场,亲历余震的威胁,无数震撼性的场面历历在目。在灾区第一线的中央和地方记者,真实介绍了灾情和无数感人细节,塑造了他们的职业使命感。中央台一线记者边流泪边报道,他们连夜奋战,不肯休息,他们说:让全国人民、世界人民知道我们如何关爱生命!四川电视台的记者说:“我们必须在工作岗位上。”宣示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和救灾的万分火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最大限度地守望家园,成为新闻人的重大职责。
当记者没有亲自遭遇某一事件、不能确信这一事实是否发生时,不能盲目听信他人的意旨和叙述,记者要亲临现场获取第一手材料,是新闻记者的天职。这次救灾报道,充分体现出我国记者对记者使命感的深刻理解。
媒介透明的最新高度
透明度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则,作为新闻真理性的基本要素,不仅要把全部事实告诉受众,而且要把新闻事件的内幕、真相毫无保留地揭示于人,把中国政府和军队的活动披露于世。在这次救灾报道中,允许外国记者进入报道领域,没有掩埋一丝信息,从严重的伤亡惨象、受灾的范围和中央领导人的抢险指挥活动,都向媒体开放,允许记者自由报道。这种新闻传播的高度透明在世界罕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也反映了我国新闻自由度的日益扩大。
有关部门安排外国记者进入灾区采访,初步统计已有美联社、NHK、路透、CNN、英国的《金融时报》等35家境外媒体。有关部门为外国媒体的采访报道积极提供协助。我国政府希望通过国际媒体的报道,让国际社会了解灾区的实际情况,了解中国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的努力,了解我们全国上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抗震救灾的顽强精神,同时也让国际社会充分了解世界各国对中国灾区的支持和援助。我国媒体对震灾的迅速反应、透明的处理,得到了海内外舆论的好评。目前已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转播或部分使用了央视的直播信号,其中包括BBC、CNN等境外新闻机构。
1970年1月5日凌晨发生的云南通海大地震,震级为7.8级,死亡人数高达15621人。当时对新闻报道进行了严格限制,救灾指挥部规定,新闻记者不准进入灾区,只允许科技工作者进行拍摄,而且只能拍物,不能拍人。这些规定,在后面的唐山大地震中被沿用。
新闻报道要坚持透明度原则,维护人民的知情权,只有国家机密才有保密的必要。信息透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掌握的信息传播得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能引导群众从错误信息中摆脱出来,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权威。凡是涉及人民活动、人民疾苦、对人民有利的事情都应透明,必须透明。什么可以透明,什么不能透明,什么事要增加透明,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以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最高标准。
公开性同透明度有一定的联系,都是说信息披露和新闻报道把限制性的信息减少到最低限度,但公开性更多指的是把信息告诉人们。一个事件发生后,立刻让世人知道,披露范围不受限制,就是公开性问题。而透明度主要是指政府行为、事件的深层次的东西和内部事务,全面、彻底地公开,包括对外国人公开。
这次大地震一发生,政府相关部门就毫无保留地让媒体发布真实的新闻,支持媒体全面报道灾情和救灾抢险活动。新闻报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公开、及时、准确地报道事实全貌,在我国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过程。在三个月前的南方雪灾时,信息披露滞后,起初的报道轻描淡写,造成救灾不及时。在2003年的SARS期间,在一个月中封锁消息,不让媒体报道,造成SARS广泛蔓延。过去披露信息的思维一直陷于“先外后内、先官后民”的定势,势必自找麻烦。
抗击非典成为我国信息管理的转折点。2003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但是《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一审稿曾规定:新闻媒体违反规定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报道虚假情况,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这一规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争议。在2007年二审稿删除了此项规定,媒体欣喜地称赞为“解禁”。就在“5·12”地震发生前10多天,《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5月1日正式实施,被媒体解读为“阳光政府”的又一重大举措。这次灾情的全面公开是我国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
新闻的公开性原则是一个约束自己说真话的制度,而要说真话必须自律、自检,表现出政治上的光明磊落。新闻报道在全面信息架构下进行内外整合,有利于展示政府官员的自信、务实、开放和负责的形象。政府应该在资讯披露方面建立对称的责任制,不管新闻媒介披露资讯还是不披露资讯,相关的责任都应该由媒介本身承担。这时媒体负责人就会有一个权衡:如果不披露,引起的负面效果和损失,他是否能够承担起责任。这个责任是对称的,政府隐瞒信息而造成损失,必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政府新闻发言人讲真话,不虚美、不隐恶,实事求是,是负有高度责任感的表现。媒体及其主管部门瞒报或虚报信息,应该实施责任追究,严格约束媒体及其管理者的责任。制定责任对称的信息公开制度,保障政府对人民履行讯息公开的义务,才能建立一个高度负责的政府。
有理性,媒介才有公信力
这次抗震救灾给国内外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及时。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手机和座机电话把中国人民的壮举迅速传遍世界。媒介的公开报道将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把全世界华人动员起来,中国与全世界联系起来,形成了高度凝聚力和无坚不摧的力量,揭示出媒介永久的理性。
媒介的首要理性就是说真话、报实情,让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认识到灾情的严重,制定了正确的抢险决策,调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有力推动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也必将推动我国各领域的改革开放。从历史发展看,新闻媒介的理性成为社会进步的里程碑,打开我国新闻走向世界的路径。
媒体上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亲临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报道,彰显了中国政府的高度责任感、爱民亲民的形象,深刻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媒介显示,我国领导人在地震中迅速抵达受灾现场,冒着生命危险近距离接触灾民和救灾人员,一个人民政府、公共政府的崇高形象树立起来。这是以往任何宣传都收不到的效果。
快速报道使公众很快知道了事件的真相,网上和人际传播的少量谣言很快烟消云散,避免了恐慌的发生。在这次抗震报道中,中国政府和媒体没有隐瞒任何信息,成为这一事件的唯一信源,西方媒体失去想象空间,难以制造负面新闻,打赢了一场新闻战。
这次全天候的、真实的灾情报道,大大提高了我国媒体在世界的公信力,在全球受众中的影响力,形成崇高的威望而赢得信任。当媒介发出救灾、捐献的动员议程时,受众毫不犹豫地响应,显示了我国媒介权威性的空前提高,也必将培植今后受众获取信息依赖主流媒体的心理。这一媒介公信力的形成,在于提供真实、全面、及时的信息,让人们看到事实感人的情景,以往说空话、套话的新闻一扫而光。新闻媒介敢于说真话,媒介公信力就有不可动摇的基础,这是媒介吸引受众的根本原因,也是赢得人民信任的前提。媒体走到人民中去,反映他们的境遇,履行人民代言人的崇高责任,是媒介公信力的重要表现。这次抗战救灾的报道,体现了我国主流媒体是人民利益的反映者,是人民情感与苦难的表达者,因而受到人民的赞扬。
媒介的第二个理性就是爱护人民、同情人民的疾苦和公众心连心,许多新闻画面凸显记者对受灾群众的悲痛,电视主持人的抽噎、泪水盈框让观众为之动容。对沉痛事件的报道,记者最忌讳触动采访对象的隐痛,对人民的遭遇既要无限同情,又要呵护他们痛苦的心理反应。在灾民的哀怨前,不能追问任何使他们不愉快、引起内心煎熬的问题。有的记者面对失去亲人的灾民,连连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你难过吗?”“你想念离去的亲人吗?”······这种发问是向伤口撒盐的举动,不仅不能给采访对象带来安慰,而且使他们陷入更大的悲痛中。
人在痛苦时最需要安静,非要把人家的伤疤揭开来看,把他们的痛苦展示出来是不好的。记者要履行责任,不是给当事人制造更大的痛苦。记者的责任不是完成报道任务的自慰或简单地传播信息,而是关爱他们的一切,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不愉快。在灾害与伤亡报道中,记者应牢记这一点。同人民共患难、同呼吸是媒介公信力的基础,人民对媒介的信任,来自媒介同广大公众情感的交融。
媒介的第三个理性是公开性,正如列宁所说,离开公开性奢谈民主是可笑的。现今已进入全球传播时代,发生任何事件都逃不出各国人民的眼睛,由于网络媒体的个人化,任何消息都会以不同方式走向世界。刻意信息封锁和隐瞒事件真相,都是徒劳之举。面对西方媒体的挑战,这种掩耳盗铃反而把自己推向“信息绝境”。发生在你那里的重大新闻,你不报,西方媒体就要挖掘,难免捕风捉影,挖掘到的只能是负面消息。开放信息,开放新闻媒介的报道领域,向世界开放一切应当报道的新闻,是国家生活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今天的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互派记者是突出现象,重大事件发生后让外国记者尽快到达现场采访和报道,是国家有信心、有力量的表现。媒介公信力正是一种力量,一种坚持真理的信心。
时效作为媒介新闻报道的第四个理性,能及时满足人民知情的需要,让人民掌握真正的信息,也有利于媒介的生存。现代新闻媒介一出现,每个媒体都面对许多竞争者,新闻时效是赢得受众、战胜对手的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传媒遍布全球时代,媒体如果不迅速地向外界披露新闻,就等于跟在别国的媒体后面跑,期望民众对它产生钟情是不可能的。高时效的新闻不仅先声夺人,成为社会议程的首席设置者,而且是提高新闻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时效的快慢在一定时间内对媒体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实效同真实性一样,也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时效决定受众对事件的反应速度,能给受众应对紧急事件提供采取补救措施的时间。高时效的报道培养受众的接受能力,使公众在极短时间内把握世界的变化。人类正生活在高时效世纪,知识更新和信息更新的速度超出人们的想象,报道迟钝不仅不能反映时代的前进步伐,而且也无法让受众及时认识瞬息万变的世界。
今天是网络与电视主宰传媒的时代,网络的受控程度和形式具有多样性,网络的捷足先登使报纸、电视和广播不敢怠慢,不提高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网络就要掼传统媒体的耳光。所有人都可利用网络传播新闻和观点,把关人的设障被延缓,言论自由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封锁新闻已经成为“自杀”举动。手机新闻不仅范围广,而且更新和传播的速度快,网络和手机都可摄取图像,任何掩埋事件真象的企图都会落空。手机的“贴身”特性,使信息传播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和任何人中进行,从而突破了时间、空间与对象的限制。在新兴传媒的挑战下,无论电视和报纸只有像报道汶川大地震那样开放、及时、昼夜而战,才能有高度的公信力,不断赢得受众。
正确地解说现实世界,让大众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是新闻媒介的高度责任,这也是新闻媒介最高的理性。让媒介揭示事件的真相,有效地组织人们的日常事件和生活,使大众形成共同的意志和行动,才能体现出意识形态的力量。什么是正确的意识形态?这是个被许多理论家搞得极为混乱的问题,以往的媒介受到错误意识形态的指挥,成为堵塞真实信息和真理的“高坝”。简单地说,全面、真实反映客观事实的真相,并对这一真相作出合乎实际的解释,提出解决客观矛盾的理论和思想,就是正确的意识形态。新闻媒介每天提供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消息,让人们知道外界的变化,人们从新闻中知道公共生活的动向,得到对共同问题和公共利益问题的意见,从而采取应付环境的对策,发挥正确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说,政府的正确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依据媒介的独立报道,尊重媒介对事件的真实反映,是政府获取正确执政方针和执政能力的源泉。此次抗震救灾的立体新闻,给政府提供的全面信息和深刻思想,是媒介应有的永恒的公信力,对政府思考防灾救灾等许多国策问题是一面难得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