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市场一路火爆 谁来为拍卖买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25:05
在刚结束的热热闹闹的春拍上,不少精品带给了藏家,投资者不小收获,不光是饱了眼福,实战效果也颇为可佳。与此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情况让大家觉得迷茫,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艺术家作品在这些拍卖中以不低的价钱统统成交,让人匪夷所思。而这些买家是真欣赏这些画,想作为潜力股还是别有意思就不得而知。
中国艺术市场的一路火爆,快速发展,出现了种种问题。在还没来得及解决的情况下,艺术家们就开始迫不及 待地把自己推向市场,以至于市场偏离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存在的这些问题,被忽略,被搁置到了一边。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表现在了这季的拍卖上。
在大大小小的拍卖中,一些人趁机炒作,包装和哄抬所谓名艺术家作品,见到拍品就举牌,追高竞价,而一些刚进入艺术市场的投资者由于生疏和收藏知识的缺乏,盲目的购买,以至于出现一大部分价格和价值相背离的艺术家和作品。还有部分自己人哄抬自己作品价格,加以购买。而引起投资人注意自己作品。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轰动,但这些地方艺术家因为在一些重要的拍卖中有了这些成交的纪录,在地方上引起的轰动效果确实可观。地方性的投资人雾里看花地开始收藏这些艺术家的作品。
可以说,这种价格上的不规范是由于中国画家的标价系统不健全的问题。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没有国外成熟,而这些画家的作品也没有价格定位的标准,都是以画家自己说的价格为准,画家自己说了算,很大程度上都是主观因素来定价。这些价格都不是根据多次的成交,不是经过市场的考验而得出来的价格,而合理的价格系统应该是在市场中多次反复成交慢慢形成的。显然这些画家自己给自己作品价格的定位是不够理性和客观的,影响了艺术市场的正常发展道路。
影响中国画家作品价格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作品的私人交易明显偏多。更多的艺术作品在还没有进入一级二级市场之前就被买家直接从画家手中买走了。在画廊和拍卖市场的作品交易量远少于画家自己直接与买家联系,私下达成双方满意的价格而成交作品。这又是艺术市场发展的一大问题。
艺术市场的发展还缺乏专业性的引导。这就需要发挥学术性作用。而在艺术评论界里,这些专业的杂志是不允许讨论艺术作品市场的。提到价钱就似乎有贬作品的学术性,作品就没了学术性可言。学术就是学术,丝毫不能与金钱挂上钩。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作品的价格也没有专业杂志对其进行分析引导。没有一个可以发布价钱的地方,缺乏这样的一个平台。中国画家们苦于市场对自己作品的认可渠道的缺乏,私下的交易便成了最好的方法。
然而对于那些地方性的小画家们来说,一方面既没有专业性的学术刊物来认定他们的作品学术性,另一方面更加缺乏对市场的参与。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不失为一种价格的宣传。拍卖这种为藏家和投资人提供的这种艺术交易的平台已然就成了他们的广告了。即使这种广告引不起足够的关注,但在这些艺术家的地方市场上已达到了效果。可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了。而他们情愿为拍卖买单的做法又能走多远呢?墙内开花在墙内没香的情况下能飘香墙外多久?但愿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尽快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为所有参与人士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