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徕的辉煌与黯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8:07:41
禄莱(ROLLEI)如同许多其他的国际著名品牌一样,有辉煌,有黯淡,但必不可少的是有传奇色彩。
1920年,德国工匠雷哈夫•海德克(Reinholf Heidecke)和商人保罗•福兰克(Paul Franke)在德国小镇布鲁斯威克(Brunswick)建立了一个小工厂。当时他们做梦也没有想过这里日后会诞生著名的,以德国精密工业代表著称的禄莱。雷哈夫所想的仅仅是做一种比当时笨重的箱式相机操作简便的照相机。基于这种考虑,禄莱粉墨登场了。这开创了禄莱的历史,而且在80多年中几经沉浮,一直延续到今天。
O/S T Y R9Q:Y终极摄影俱乐部雷哈夫做的第三个原形照相机禄莱福莱(Rolleiflex)就使自己闻名世界,同时她的家乡布鲁斯威克也获得了“摄影技术之都”的美誉。该型相机的发明不仅给当时的相机制造业有重大的影响,也对20世纪的照相发展起到了众大的稳定推动作用。雷哈夫此时已经认识到对焦屏在手动对焦中的作用。
雷哈夫从师于布鲁斯威克的著名制造商沃特兰德(Voigtlander)。系统的学习使得雷哈夫具备了作为工匠,相机制造家甚至管理者的基础条件。1920年,在他40岁的时候,他和保罗成立了自己的公司“Franke & Heidecke - Fabrik Photographischer Prazisionsapparate".
起初,雷哈夫全身心投入到三维摄影(立体摄影)中去,并在这一全新的领域中研究和制造出三镜头的立体相机:"Heidoskop"。相机中的第三个镜头是作为反射取景用的。2年后,第二种相机"Rolleidoskop"推向市场。此时,底片开始出现重大改进。成卷的底片开始迅速占领市场,采用单张底片的相机面临淘汰。相机制造商都面临重大的挑战。1928年,作为对市场变革的回应,雷哈夫赌对了。他将三镜头立体相机进行改进,成功得研制出使用6*6胶卷的双镜头反射取景相机:“Rolleiflex”。该机成为人类摄影史上经典中得经典。雷哈夫的合伙人保罗将禄莱福莱推向市场后,第一批相机很快售罄。国外的反应也是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极大得推动了公司的发展。到1930年,短短的2年时间内,公司已经发展到800个雇员。
1937年,双镜头的禄莱福莱获得了1937年在德国科窿举办的世界展览大奖。这款职业和业余摄影师都非常满意的禄莱福莱相机的旺盛生产和销售局面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被迫中断。
雷哈夫的性格是非常迷人的。他有着比常人更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又非常具有想象力。由于基本功的扎实,他的主意可以非常精确的再现在他造出的相机中。同时,作为一个摄影师,他也非常了解摄影师对相机的要求。不仅是自己对相机进行大量的高强度和恶劣环境测试,他也非常注意其他摄影师对设备的意见和反馈。这就使得禄莱福莱相机在不断改进和强化。1952年,他被布鲁斯威克技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和布鲁斯威克的名誉参议员。他的合伙人保罗对公司的发展功不可没。保罗不喜欢待在办公室中。作为一名资深的旅游家,他带着新生产的禄莱福莱S和Rolleicord(简化版)周游德国和世界,向世人展示其精密制造产品的高质量。禄莱福莱双反相机也堪称常青树。从1928年的原形机,到1991年最新的改进型2.8GXH Newton,期间经历了63年历史,共有13种机型,成为庞大的6×6家族,各种机型也成为相机收藏家追逐的目标。
U雷哈夫1960年以79岁高龄离开人世,保罗则62岁就与1950年谢世。二人都亲历了公司的第一次大衰退。这次衰退是因为二战期间工厂转向生产军用装备。不过战争初期,公司还能继续向中立国提供禄莱相机。战争中,40%的厂房,一半以上的设备被毁,象其他德国工厂一样,专利被剥夺。值得庆幸的是,占领布鲁斯威克的盟军,在几天之内就决定重建工厂。公司的恢复非常快,到1950年,“福兰克和海德克”公司的雇员已达1000人以上。保罗去世后,他的儿子豪斯特(Horst)继承父业。公司经营规模继续扩大。繁荣的景象一直持续到60年代初。随后,公司的发展进入困难时期。最大的障碍是来自日本的廉价相机的冲击。1962年,公司改名禄莱威克(Rollei-Werke)。1964年,海尔里希博士接手公司的管理权。海尔里希采取的挽救策略是大胆的价格战,并在随后的几年中禄莱快速地向市场投放新产品。公司经营情况有所改善。1966年禄莱推出了2台重要的新产品:可更换镜头单镜头反光相机(内置中篇幅转换装置)SL66,以及当时世界上最小的35毫米相机禄莱35(Rollei 35)。禄莱35小巧玲珑,做工精美。直到目前,依然在生成,不过买这款机器的多数是以收藏为目的。SL66则是当代600×系列相机的鼻祖。SL66演化出SLX,这是真正的禄莱中画幅单反相机,随后诞生了第一代入门机6002,专业机6006(I和II)。发展到今天就是当代入门机6003和专业机6008。
海尔里希对禄莱的前景非常乐观,他在德国乌尔森(Uelzen)建立了禄莱的分厂,随后,在新加坡又建成了大型的生产线。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禄莱陷入的沉重的财务负担,业务的过渡膨胀使得公司举步唯坚,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这次事件对禄莱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布鲁斯威克的居民还认为禄莱已经成为历史了。禄莱时代似乎走到了尽头。情况又有了转机。1年以后,一家英国公司:联合科学控股(United Scientific Holding)从银行接手了禄莱及其专利,重组了新公司Rollei Fototechnic。公司放弃了廉价相机市场,重新转向高精密制造的专业相机市场。此时市场上专业中幅相机的对手是哈苏。
2年后,禄莱又回到了德国人手中,Jos. Schneider Optische Werke Kreuznach公司从英国人手里买回了禄莱。随后,公司恢复了1981年停产的禄莱福莱2.8GX的生产。这款经典双镜头相机再生产时已经全面更新了测光和闪光原件。随后,新的禄莱旗舰6008当年就面市了。禄莱与此同时拓宽了市场,不仅生产禄莱相机,幻灯机,而且生产全系列专业的光学电子设备。比较著名的有RolleiMetric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测量,城市规划,建筑以及警用。上述几种场合应用RolleiMetric可以直接输出成照片或通过多图象分析直接转换成图纸,而无需再使用传统的经纬仪、皮尺等工具。
1992年,禄莱从其控股公司Jos. Schneider Optische Werke Kreuznach中分裂出来,再度为独立公司,公司总裁是在禄莱德国和禄莱新加坡工作了26年的沃尔夫冈•萨斯(Wolfgang Sass)。禄莱又找回了往日成功的感觉!禄莱现役的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Prego系列
Prego Zoom 35-70mm6v
Prego 90 28-90mm
Prego 145 38-145mm R9P5u y Q/P
Prego Micon 30mm 24mm.
X 系列
X70 35-70mm
3.禄莱福莱2.8GX; 75周年纪念版,GX Royal版
禄莱35;75周年纪念版,Royal版

還記得那名貴的雙眼相機嗎?
還記得那名貴的雙眼相機嗎?
也許是爺爺留下的回憶,面對著兩個鏡頭與長長的盒子,他低著頭往下看,就在那個鏡頭的上面有一串長長的英文字,R領著頭。那年頭,拍照是一件大事,衣服要穿整齊,頭髮要梳好。哭鬧的孩子,別哭了!要照相囉!
往事的情境,記得清楚嗎?想念嗎?
看著手中的6008,比比那古早樣的2.8GX,想著想著,那該是個甚麼樣的故事呢?剛打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剛發生五四運動,新文學浪潮的開端,繼續著中國七十年來的苦難,知識份子的一次強烈覺醒。快速地經過抗日戰爭、中國內戰、東西冷戰、金門砲戰、中東戰爭、越戰、福克蘭大戰、台灣解嚴、美蘇和解、兩德統一、蘇聯解體、兩岸交流、波灣戰爭、台灣大選…
想著往後又該是甚麼樣的境況?
前進的腳步從不讓人看清,卻借著影像的記錄,一次又一次地讓那些震憾的畫面喚回歷史蒼桑的印像。攝影,眼見為憑的支持者,見証了多少近代史,是否能夠繼續見証呢?科技在數位技術上的突破,讓以往的不可能變為眼前的真實,它的現代面貌俱備著甚麼樣的哲思呢?
這個背景下的現代Rollei,與以往的Rollei給人的印像是那麼樣的不同。30年代的第一代捲裝相機,雙鏡相機,直到50年代的Rollei相機,是遙不可及的、是藝術品般的;70年代,冷熱戰的世界,Rollei以一系列的新加坡基地產製的135單眼相機、自動相機、幻燈機與日本對手們熱戰、冷戰。
跌倒又爬起,曾經倍嘗失去先機痛苦,又未能避免領先太多的苦果。Rollei的蓽路籣履映著世事難料,誰又能擁有永恆的成就呢?只求那涓滴成就,能夠刻劃在記憶之中,給頌歌一個主題,給戮力以就的英雄一個名字。我要說一個傳奇,那是…故事的開始
1918~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住在Braunschweig(布倫斯威各市)的雷因赫?海德克(REINHOLD HEIDECKE),一位Voigtlander相機廠的設計師—當時德國最大的相機廠—第二次向公司提出捲裝底片相機的構想;那時的相機都是使用玻璃銀版。
再一次遭到公司的拒絕,海德克的失望不言而喻。以資方的立場來看,那時候的Voigtlander,生意好到做不完,那有理由投入資本去開發不知道能不能賣的新產品。還有,當時的捲裝底片有彎曲的傾向,不過Voigtlander的決策者並不知道柯達已經在1903年加入了抗捲曲膠質片背層。那時候的捲裝軟片?電影片才是它的去路,Nitrat(硝酸)片基的影片讓多少電影院付之一炬!好似以石油作為儲存影像的媒介,這些捲裝的燃燒彈讓人又愛又恨。所以當柯達發展出不易燃的軟片(醋酸)材料的時候,在上面結結實實地印著Safety Film,向世人宣告它的到來。
海德克離開Voigtlander,盤算著自立門戶。他向銀行洽詢貸款興業,但是缺乏了營業經歷、財務計畫等商業知識,只憑著一紙設計圖,銀行經理不可能同意放貸,他勸告海德克:「依這樣的狀況,到頭來只是一場空」。這個意見對海德克是非常重要的。就因為這句話,海德克想到以前也在Voigtlander從事財務與銷售業務的保羅?法蘭克(PAUL FRANKE),他正在柏林做相機銷售。
1919年二月,法藍克去Voigtlander,也就是Braunschweig。在海德克夫人的力邀下,法藍克在海德克家中過夜。那一夜,海德克與法蘭克說相聲?噢,不是,是海德克告訴法藍克他打算自立門戶。法藍克正為了柏林的動亂(共產黨)煩惱,計畫要離開柏林,這無疑是柳暗花明的出路。
1919年的11月,租用了Braunschweig,Viewegstrasse(魏威士雀斯街)31、32號公寓的地下室準備開工,其它的房間都是舞蹈學校。同時,他們向主管單位申請登計合夥營業,於1920年一月一日開張大吉。商業登計的許可證於1919年12月10日發出,法藍克與海德克公司(FRANK & HEIDECKE)成立啦。
他們選擇這一個地方做為第一個廠房實在幸運,才不過兩年的時間,他們已經可以使用整個建築物。更幸運的,市長不喜歡一個吵雜的工廠設在住宅區,那個時代的鄰居們也很快就怨聲四起。六個月之後達成協議,將工廠遷移到市區邊緣。這個位置就是Rollei的現址,位於鐵道邊的Salzdahlumer Strasse(薩爾士德羅莫街),有六萬平方公尺大(約15英畝)。為甚麼說幸運?因為這塊地,等於是送的,不要錢!
1919年的時候,官方的匯率是43馬克兌1英鎊,或是等於68條土司,每條63分尼(pfennigs)。到了1923年的一月,每條土司要250馬克;同年的九月,要一百五十萬馬克;到貨幣崩潰的時候,要兩億零一百萬馬克(要用手推車載)才能買一條土司!
由於薩爾士德羅莫街的土地是在1923年一月簽約購買,在馬克崩潰之前。所以事實上這塊土地等於是不花分文的取得。一直到1930年,新的工廠才建立完成。法藍克被戲稱為財務把戲高手,這是其中一例;另一個例子是在當時,Rollei相機大都外銷,法藍克收到的款項都是英鎊這類強勢貨幣,他將這些強勢貨幣存在當地的銀行直到需要轉回國內兌換舊馬克為止。
雖然這和相機製造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就是因為這個事業有法藍克這樣的財務高手,才能在短短數年之間建立一個就算以現在標準都不落伍的工廠。
海德克想要擁有一個比Voigtlander更好、更大的工廠。他以各種方法改善相機的設計,以及確保他的工人有最好的工具完成工作。Rollei的名字才能在世界上以品質超卓聞名。
法藍克對於他所銷售全世界最好的攝影器材充滿信心,由全世界收到的大量定單可見一般。
開張大吉
開張的時候,依原先的協議,立體相機(當時的主流)是第一個產品。HEIDOSCOP是那部相機的名字,使用兩個ZeissTESSAR F4.5/55mm的拍攝鏡頭以及一個ZeissSUCHER-TRIPLET F3.2的觀景鏡頭。法藍克當時提供了幾種立體相機給海德克參考,以便綜合各家之長,避免複製Voigtlander STEREFLEKTOSKOP的印像。當Voigtlander看到這部HEIDOSCOP時,立即將他們所有的設計登記專利。
這部立體相機的任務是讓公司開始營運,賺一些錢,不至於如同一時期的許多小廠,沒多久就消聲匿跡了。這部相機的成功超出了他們的期望,在1922年底時,有員工12人,完成了158台相機。
在1923年的時候,一部使用117捲裝(Roll Film)面世,Rollei的名字從此誕生。海德克稱它為Rollfilm Heideckeoscop,他讓自己的名字與他的相機連在一起,讓Voigtlander知道,當時不讓在設計部門的他去自由發揮所導至的結果。捲裝軟片的立體相機在117軟片的問題解決之後的1926年,開始以Rolleidoscop的名字銷售。到這時的前一年,年產量超過了6000台相機,1927年,達到了12090台!
法蘭克與海德克,因為相信他們的立體相機將會成功,在1922年的6月買下了魏威士雀斯街(VIEWEGSTRASSE)31號的空置的部份,讓他們可以在房子內裝設電燈,當時的煤油燈仍然保留,因為每當起動機器設備的時候,往往燒斷保險絲,那個時候的電力仍然是使用直流!
錢是那裡來的呢?住在柏林查洛登堡的馬克思葛若貸款給他們75,000馬克,相當於12,625英鎊,同時保羅法蘭克由他的兄弟處得到另外的75,000馬克貸款,由倫敦的朋友處得到50,000馬克的貸款,加在一起一共有約30,000英鎊。那個時候,這些錢足夠買戰後剩餘的機具與物料,事業由此展開。保羅法蘭克的攝影器材店仍需要補助第二年的薪給,直到他們得到連續的相機定單,他們的銀行,Frankfurt Hypotheken同意以3%的利息放貸!
當通貨澎脹失去了控制,法蘭克不讓海德克進行雙鏡反射相機,在Voigtlander,它們現有的相機產品線賣得十分好,甚至銷售超過了生產。這樣的狀況,如同戰爭一樣,法蘭克推論,不可能持續到永遠,所以海德克滿心歡喜地設計新的工廠,足以每年生產20000台雙鏡相機。
Rolleiflex雙鏡反射機終於在1929年開始銷售,設計、製造與測試都在原來的工廠。之前的六年,在德國有很多麻煩事,但幸運的在Braunschweig,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天主教城市,脫離於共產黨暴動,仍然如常運作。
1929年是雙鏡機的一年,是世界經濟衰退的一年,也是紐約股市崩盤的一年。法蘭克,財務把戲高手,很快地將銷售轉移到塵埃落定的本地市場。很幸運地,海德克的相機是一個立即的成功,第一個月就接到800部的定單,遠超過法蘭克或是海德克的期望。Rolleiflex不是一部便宜的相機,而是屬於高價位品質的產品範圍,通常不受股市漲跌的影響。在1929年時,f4.5機型的價格是16.37英鎊(198舊馬克),等於現在初級辦事員半年的薪水,或是約現在的3,000英鎊。f3.8的機型要賣225舊馬克,18.75馬克。攝影在當時也不是一個便宜的嗜好。
1929年算是TLR相機的正式誕生的日子,雖然在1916年就已經有了這樣的產品,但由於軟片格式的不同,120的機型至此才誕生。Rolleiflex是在1928年的聖誕節之前宣布上市的,但是到了1929年的1月才開始交貨,1929年1月17日,法國給了第一個編號604896專利,接著德國也給了編號526509的專利。世界性的專利也陸續申請,到了年底,排隊的定單達到8000台。這個結果讓銀行同意貸款以興建新的廠房。由於協力廠商的配合不佳,所以在1930~1931年的產量曾經下跌。1931年,新廠房開始運作,1932年產能大幅提高,新廠的第一年就製造了23720部Rolleiflex相機。四年之間,員工成長到496人,而且是在世界性的經濟蕭條期間。
誰說德國人的相機工業缺少日本人的競爭精神?
在1960年代末期,Rollei著手於亞洲投資與擴展,在那個時代,相機廠是很重要的生產事業。1973年的時候,Rollei在新加坡是第一大外商,顧用了超過五千名當地人員。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拍照的同好應該還記得Rollei新加坡廠所出的幻燈機與135相機,有很多人不認為新加坡廠所出產的品質可以與德國本地出產的相比,甚至到今日仍然這麼認為。不過品質並不是我在這裡提這個故事的原因,我想看的是Rollei當年如何與日本貨競爭。
以當時的環境,Rollei已經知道若是無法利用亞洲的生產環境與日本產品競爭,結果將會是全盤輸給日本產品。由於這個原因,Rollei整軍東進。在開始的幾年,成果豐碩,是市場上唯一能夠在價位上與日貨競爭的德國廠牌。這樣的成功與後來的宣告破產連在一起,實在很難讓人理解。有些懷疑是新加坡所生產的產品因品質的影響,不夠暢銷,以至利潤消失,終至失敗。事實卻有些出入,產品沒有品質的問題,而是因推出時機問題,不如預期的暢銷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Rollei在那段時間投入太多的資源到SLX、SL2000、6006、SL3003等相機的開發,其回收太慢所至。
銀行團面對Rollei財務的困境並未給予支持,終於讓Rollei在1981年底向法院申請破產。這個決定震驚了相機工業界,也震驚了攝影界,紛紛猜測Rollei是否從此消聲匿跡?
Rollei隨後由英國的一家科技與控股公司收購並重整。為了讓Rollei能夠繼續生存,新加坡廠被讓售以挽救其財務。Rollei從此退出了低價位機型與市場的競爭,保持其活動於專業與高價位的市場,專心致力於這個市場的經營。
由於前一段時間的新相機開發與設計,Rollei就在重整的當年-1982年,推出一款除了Rollei6008以外,現在仍然是最先進的中型片幅相機-6006。向世人宣布,Rollei是跌了一跤,但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它又站起來了,以光榮的姿態。
企業的起起落落總是避免不了,但重要的是:記取教訓,重新出發!
SL66的故事
Rollei在低價相機的市場上,策略是對的。但是缺少了天時(國際性的石油危機,與日本競爭對手的推出時機)與人合(銀行團的制肘),以至後來的連連失利。另一方面,本行的專業相機的市場也失去大半江山。這大半江山是怎麼丟的呢?在1957年哈蘇剛開始發展機械式單眼反光中型相機的時候,Rollei的雙眼反光中型相機仍然霸佔專業市場,此時的Rollei不曾了解在六年之後的1963年,哈蘇的機械式單眼反光中型相機成為了市場的主力,雙眼反光相機成了玻璃櫥中的收藏品!當然Rollei也並非在已失去市場時,才猛然驚醒。
很快的,Rollei開始開發設計並於1966年推出SL66機械式單眼反光中型相機,雖然這部相機有獨到的設計(使用可搖擺的皮腔對焦,對商業攝影很有幫助),但市場先機已失,難已回天。並不是SL66不如哈蘇500系列,問現在仍然在使用SL66的人就知道了。這些人,並不因為SL66停產而放棄這部相機,他們依舊使用這部相機作攝影創作。
3003 - 生得太早的尖端相機
渡過這難關時,已是1982年底、1983年初。這時Rollei推出2部劃時代的相機,那就是6006與3003。6006是基於1976年推出的SLX所發展出來的全電子化單眼反光中型相機,有別於SL66的機械式。3003如眾所周知的,它是135單眼相機中唯一可換片背的機型。不但如此,它同時具備了眼平視差較正觀景器、腰平觀景器、內藏捲片馬達、曝光資料顯示…等至今仍然先進的功能。它的前身SL2000在推出的當時,就已具備大多數的功能。最令人驚奇的是它的遠見:在那個時候,所有單眼相機的捲片馬達都是附加件,唯有RolleiSL2000是內藏式,如同現代的單眼相機主流(那時是20年前)。不但如此,在其它競爭對手都加上馬達之後,SL2000是最便宜也最輕的。您說SL2000與3003的設計是不是很有遠見呢?
6006 - 見解獨到者的選擇
話說回6006,這部電子化單眼反光中型相機。它的出現,說明了中型相機的電子化已成不可逆轉的發展。相對於其它的中型相機廠,仍然未肯定這個路線。我們很了解攝影界對於新器材的排斥,但是總有些眼光獨到的廠商與用戶會走在時代的尖端,領先推出與使用新的工具。當消費大眾開始接受新的器材的時候,這些個廠商的努力才能得到肯定,而同時成為市場的主流。
Rollei在1976年推出SLX是一個正確的方向,雖然曾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但是不屈不撓的精神,驅使Rollei於1982年推出6006、在1988年推出6008。時至今日,電子化中型單眼反光相機已成為市場的主流。而最先進的電子化中型片幅單眼反光相機除了6008之外,就是6006了。
其它的中型片幅相機廠商,包括整個歐洲與日本,雖然都陸續投入電子化的努力,但是由於時間與經驗的差距,還沒有一家廠得到與Rollei同樣的成就。那就是:
除了自動對焦之外的所有自動功能。
最高速的電子控制鏡間快門。
最快速的重複曝光—最短曝光間隔為10ms,即1/100秒!
閃燈補光平衡可以與現場光以每格1/3地調整到3EV值。
內藏點測光與平均測光可以讀到0EV,並且還有多點平均計算功能。
測量攝影棚及普通閃燈的功能,可以直接讀取測量值(主控單元功能),閃燈同步可以選擇開始觸發或者結束觸發。
靜音運作模式,減低捲片與反光鏡回彈的噪音。
自動包圍曝光可以設定範圍、手動與自動均可。
觀景窗顯示器的亮度可以自動或者手動調整亮度。
配備有兩款數位影像讀取單元,其中的電子掃描機(ScanPack),可以到達5000 x 5850的解析能力。另一款數位攝影機(ChipPack),可以達到2000 x 2000的解像能力。
Zeiss與Schneider鏡頭在精簡後,達23隻。
這些成就,使得Rollei 6008 Integral可以在往後的十餘年保持領先。若是Rollei能記取機械式單眼反光中型相機市場失利的教訓,相信只要攝影藝術仍然存在,Rollei的相機就能保有領先的地位。
後記
這篇文章,原本設計為6008中文使用手冊的第一章。歷史的資料來源為Ian Parker所著的Rollei History,他其實就是當初投資Rollei創業那位英國人的後裔,所以知道許多典故。由於這層關係,所以他雙親收藏了所有的Rollei各期推出的機種,甚至包括原型機。這些收藏,現在展示在Ian Parker所擁有的Hotel de France裡面的Rollei Meseum,在Channel Island的Jersey島上。
文章開頭的寫法,並非全部事實,因為我的爺爺沒有Rollei TLR,而真的那位拍攝我們小時後的長輩,其實是我父親的朋友,我也不記得他用什麼相機了,那時候太小,完全不懂。
感情抒發的想像情境,讓我從那樣的假想回憶切入,感慨歷史的軌跡真是讓人看不清,如同現在的時事淹沒在政治與媒體的口水裡,活著的人被口水淹,不幸的人被海水淹,一樣的無奈,一樣的傷心。
慢慢凝聚的眼淚,能否被珍藏在相簿中?而珍貴的歡樂是否也可以掛在我家小小的牆面上?讓幸福不在指間流過,而是透過神奇的指尖運動,將瞬間凝結為永恆。
但願攝影工業,成就感情的累積,而不是媒體煽情的氾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