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与陨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56:17
“才女”之名不胫而走
作者:一鸣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1.“才女”之名不胫而走
1942年1月23日,继电影明星艾霞、阮玲玉自杀之后,具有舞台与银幕“双栖名星”之誉的美人英茵也自杀身亡。关于英茵之死,多年来一直成为电影史上为人议论不休的话题。这是因为,她的死是为爱,是为情,也是为国、为民。作为一位柔弱文静的女子,不是死于人言,亦非困于“潦倒”,这不能不使她的爱与恨带有一股浪漫、传奇、神秘的色彩。
英茵本名英洁卿,字凤贞。她的父亲是旗人,母亲为广东人。在她身上,兼具父亲的豪迈倔强与母亲的热情健美。她出生北平,能说一口流利的国语,这也成为她登上话剧舞台的一个优越条件。她早年丧父,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苦。1935年,她在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完成了学业。正值18妙龄,毕业时已是一个丰腴成熟、亭亭玉立的知识小姐了。
英茵刚刚进入社会之际,正值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中国领土。“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三省,随后又在华北挑衅,飞扬跋扈的丑恶面目暴露无遗。英茵对日军侵略罪行义愤填膺,毅然参加北平业余抗日剧团活动。初入舞台,英茵就赢得观众,成为该团后起之秀。彼时,她自信个人艺术天赋,决心走演艺道路。在从艺的同时,她还不断在一些报纸、期刊上发表一些散文,呼吁锄奸抗日。“才女”之名不胫而走。
绮年玉貌,才艺超人。英茵很快成为北方汉奸走狗及日军特务的眼中钉、肉中刺。更为关键的是,那些人尽在美色上做文章。机智的英茵担心自己被那些垂涎已久的人暗算,于是悄然南下。
沪上求艺之路
作者:一鸣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2.沪上求艺之路
初到上海,先在黎锦晖主办的“联华歌舞团”及“明月歌舞社”演歌舞剧,后又在上海参加话剧和电影的演出,成为旧上海艺术舞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1936年,上海规模最大的电影公司——明星电影公司招考演员,她前往报名应考,自此与电影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英茵从影的处女作是《生死同心》。她主演过《塞上风云》、《上海屋檐下》、《武则天》等影剧。这些片子虽是习作,却构成了她从艺生涯的不可或缺的实践基础。之后,她又参演了《清明时节》、《压岁钱》、《社会之花》、《梦里乾坤》及《十字街头》等片。
这些影片中英茵不断地积累着自己的演艺经验,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清明时节》讲的是一个丫头被主人强奸生子后,又被赶出,她用尽一切力量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但孩子还是被抢走。《压岁钱》是一块银元在不同的人手中流通,带出不同的故事。《社会之花》叙述了一个父亲,为了家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做出了一切的努力的故事。《梦里乾坤》讲的是西子湖畔,一座别墅里各色人物做着各自的各色各样的梦。《十字街头》展示了一群青年在人生和国家的十字路口做出选择的故事。这些影片卖座率甚高,而且深受观众欢迎,但她此时并未担任主演。《十字街头》女主角是白杨,英茵则是第二女主角,与她们两人配戏的是有名小生赵丹及沙蒙、钱千里等。有一点值得注意,英茵此时没有大红大紫,但她那青春美貌与精湛演技,则为影迷们交相称誉。
在上海闯荡了两年,好不容易扎下点根,然而,好像英茵注定要和日本人周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炮火又打乱了她安心从艺的美梦。在全民抗战的气氛下,全国的影剧界人士自发动员起来,很快组成了13个抗日演剧宣传队。英茵在北京读书时就是热血的爱国女青年,此情此景,她挺身而出,牺牲了个人的事业和享受,历经千山万水,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奔向重庆。
去重庆之前,她结识了爱国青年平祖仁。在救国抗日这一点上,两人情投意合,有着一股朝气蓬勃的民族正气。
烽火三月的情报女谍
作者:一鸣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3.烽火三月的情报女谍
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平祖仁也赶到重庆。在陪都,患难之交的情鸳已在感情上升温,他们挽手相偕出游的俪影,频繁出现在人们眼前。可是,时间不久,这对情人的倩影突然消失,熟悉他们的人不能不顿生疑团。后来人们发现,平祖仁已不在重庆,而英茵则经常往来于重庆——香港——上海之间。
英茵神秘的行踪叫人莫测高深。英茵刚到重庆时,曾参加中央电影企业公司做演员。她主演的《保家乡》甚获好评。这是一部描绘抗日的战争片,日军占领了一个村落后,烧杀抢掠。村民开始团结起来,积极抗日。由于她痛恨日本帝国主义者,所以在演出时饱含激情。这部影片上映时轰动大后方,尤受军人喜爱。抗战时期的陪都,不断遭日寇空袭,电影拍摄困难重重,财力物力俱临匮乏。因此,英茵转而活跃在重庆的舞台上。她主演了话剧《民族之光》、《总动员》、《一年间》等,她那精湛的演技和美艳的姿态,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时,英茵在重庆已是众星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她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1939年就要过新年时,她忽然长时间失踪,于是大报小报以“英茵情奔”为题大肆渲染。在当时这条绯闻真为战时的紧张情绪添加了缓释剂。重庆报纸还不算渲染,关键是香港和九龙的报刊,简直把英茵的“情奔”炒得火上浇油。
对各种报刊的揣测性渲染和夸张,英茵一直保持缄默。此时,她已身居上海。事情的原委是:男友平祖仁已加入反日的谍报人员行列,他加入后又介绍英茵进来。就这样一对情人成为“抗日锄奸”的情报员。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身份的隐秘。当时,为了谍报工作的需要,以“情奔”做烟幕弹更为有利。这也是英茵故作神秘的原因。平祖仁由于工作出色,当时已被提升为负责上海对日情报战的站长。英茵来上海,就是为配合男友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情奔”也并非纯属子虚乌有的杜撰。
地下工作,危险而艰苦。她和平祖仁究竟怎样进行谍报工作的,不得而知,但在公开场合,英茵的演员身份却有目共睹。在上海租界内,她前后主演过七部电影,即光明影业公司的《茶花女》、民华影业公司的《世界儿女》以及合众电影公司的《赛金花》、《武则天》、《返魂香》和《肉》。
英茵除了拍片,就是演话剧。她在上海剧艺新推出的曹禺名作《北京人》中,就将曾思鼓一角表演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电影还是话剧,英茵都有自己的观众。她那清脆圆润而又悦耳标准的吐词,她那亮丽美艳的扮相,她那上乘的演技,无不为观众留下美好的记忆。
英茵虽然参加拍摄电影和演出话剧,但她总给人以来去匆匆的感觉。周围的同仁无不发疑:“她一天到晚忙什么?”
英茵依然我行我素。参加上海剧艺社《清宫怨》演出,英茵总是迟到早退,三心二意。她主演珍妃,排戏时总是显得精神不济,思维混乱,而且常背错台词。导演吴永刚要求她回家读熟剧本,专心排戏,可她“屡教不改”,终于被“炒了鱿鱼”。
谁也不曾料到,英茵的“表现反常”是因为男友平祖仁被日军逮捕,是出于她爱国救友的一片真诚。
危难之中见真情
作者:一鸣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4.危难之中见真情
平祖仁领导的情报站行动组,在英茵的协助和鼓舞下,于黄浦江畔杀了不少恶贯满盈的日本军官和卖国求荣的大小汉奸。树大招风,平祖仁不幸于1941年4月被日本宪兵逮捕。三天之后,他被押解到杀人魔王李士群的特务机关。李士群手下的帮凶走狗对平祖仁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但平氏绝不投降。万般无奈,李士群一伙又对英茵进行审讯,但她矢口否认与平氏有“情报”关系。她的口气沉着、冷静,因此未被敌人识破。
但是,男友的生死未卜令她忧心忡忡,心急如焚。为了证明自己与本案无关,混过敌人的监视,她继续排演《清宫怨》。可无论白天怎样强打精神也力不从心,对英茵来说,不论是从国仇还是从私人情感出发,援救平祖仁出狱都义不容辞,因此她无法再排演下去。
为了救平祖仁出狱,她绞尽脑汁,甚至不惜以自己的青春做赌注,牺牲色相与敌人周旋。杨村先生在《中国电影演员沧桑录》(续集)中这样描述道:“那时伪江苏教育厅长袁殊,本来曾追求英茵不遂,遂乘隙向英茵进攻,自言与李士群有莫逆之交,必能全力营救平祖仁出狱,不过要英茵嫁给他作为交换条件。英茵那时救友心切,再加本身亦有暴露身份之危,遂不惜自我牺牲,委身于袁。”英茵为了达到目的,付出了她能付出的一切,以致受到大汉奸袁殊等人的欺骗失身,结果依然营救失败。
1942年1月8日,平祖仁被日本宪兵绑赴上海中山路荒地,惨遭杀害。噩耗传出,英茵心如刀绞,悲痛欲绝。这时的她已不顾日本宪兵和汉奸的猜疑,亲自往刑场领尸。此后,她把平祖仁的尸体送往大众殡仪馆,以重金请化妆师将其额上的枪洞补好,又把他安葬于万国公墓。这一侠骨柔肠、情义深重的举措一时传为佳话.
英茵自杀之谜
作者:一鸣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5.英茵自杀之谜
就在平祖仁被日寇汉奸杀害之后,英茵茶饭不思,心中布满烟云。尽管她表面上强作欢颜,一脸平静,但在她内心深处却是苦水涟涟。一周之后,她为感谢合众电影公司演职员在安葬好友平祖仁一事上的相助,邀请他们到家中相聚,席间她不经意冒出一句话来:“人家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依我看,赖活着不如好死。人死万事清静,不必再受精神之苦。”当时,在场的人并未留意这句话的底蕴。
殊不知,英茵那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并非玩笑。1月19日,英茵在上海国际饭店10楼708房间吞服大量药物自杀。她一个人反锁房门,将半碗生鸦片,加上烈酒,又掺和大量安眠药,一气喝光,事后人们未发现半点残留,可见其死志之坚。因为其身体素健,又拖延几天,直至23日凌晨3时心脏才完全停止跳动。时年25岁。
本来,平祖仁之死的仇恨未报,她并不想死。她曾想利用自己的青春才华还一个心愿。在平氏死后,她期待有朝一日返回舞台,痛骂汉奸日寇,浇除胸中块垒,伸张民族正义。然而天真的英茵此时已因她安葬平祖仁而被李士群之流紧紧盯上。日寇敌伪不可能轻易放走任何一个与自己作对的人,正当英茵准备启程离沪时,李士群原形毕露,居高临下,仿佛处理手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鸟儿一般:“还是呆在这里舒心,何必想不开?”这个日本走狗已将英茵视作一个可供自己玩乐的对象,而且理由十足:有间谍嫌疑。本来就在心底蔑视汉奸走狗的英茵岂能忍受这般羞辱,于是她在走投无路之时,只好以自杀换取身后清白。
她在服毒之前,留有一封遗书给合众电影公司的陆洁。遗书写得非常晦涩——
陆先生:
我因为……
不能不来个总休息,我存在您处的两万元,作为我的医药葬费,我想可能够了。
英茵
1月19日她遗书中的“因为……”在1946年春有了答案,谍报人员的身份已为日伪发现。至少有7件重大谍报案涉及英茵,其中5件是她乔装舞女或妓女,诱骗日伪人员到预定秘密地点而由谍报人员予以格杀的。资料表明,有9名日寇及汉奸以上述方式被暗杀。“因为……”就是因为怕日本人找麻烦,才隐约其辞的。当时,陆洁看完遗书就烧掉了。
英茵,在为故知平祖仁买墓地时,预先为自己在平氏坟旁购置了一方墓地。英茵死后,人们按照她的遗愿,将其埋葬在平祖仁墓旁。谍海情鸳,生不同衾,死后同穴,真乃一曲可歌可泣、感人至深、哀婉动听的悲歌。英茵死后,日伪报纸曾以“殉情”为题大肆宣传,以掩盖其罪恶的嘴脸。但当时很少有人知道李士群阻止英茵离沪的黑幕,所以很多人就相信了。再加上英茵机智,富有侠骨,唯恐死后连累他人,因此在遗嘱上只字未提这帮汉奸特务的恶行。这也就成了英茵自杀之谜的原因。
1942年1月24日下午,在上海胶州路万国殡仪馆的大厅里,庄严肃穆,哀乐声声。参加吊丧的影剧界同仁有费穆、朱石麟、卜万苍、岳枫、张善琨、顾兰君、王熙春、李绮年、童月娟、夏霞、蓝兰、王丹凤、孙景璐、黄河、顾也鲁、李英、屠光启、韩非、严俊等约六七十人,前来瞻仰英茵遗容的影迷也不计其数。众多的影剧界同人挥泪唱出了哀伤的挽歌,哀悼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的英茵:
“沉重的钟声低吟哀呜,带来了你死的恶讯。你背负着人间的苦痛,投向那深沉的海底沉吟。海语终难解,激岸成悲声。死的解脱,征服你那脆弱的心。安息吧,英茵!千万人为你惋惜哀伤,千万人在追忆你灿烂的艺风,你艺术的史迹,在人间永生。安息吧!安息吧!”
附:英茵主要电影作品年表
返魂香(1941)
肉(1941)
世界儿女(1941)
赛金花(1940)
压岁钱(1937)
梦里乾坤(1937)
十字街头(1937)
年年明月夜(1936)
清明时节(1936)
新旧上海滩(1936)
海棠红(1936)
小玲子(1936)
桃花梦(1935)
小姨(1935)
健美运动(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