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回顾二: 经济发展,有何规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8 02:04:42
在英美德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若干最基本的共同性规律。它们是三个特点,即长期性,反复性和不平衡性;经历共同的三个阶段,即关税要保护,技术要引进,产业要升级;以及围绕一个中心:经济要发展,科技是关键。
第一节 三个特点
一、长期性
四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力量积聚过程。仅以它们的产业革命为例。
(一)英国产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从1760-1830年,英国的产业革命用了大约70年时间。英国产业革命的起点是18世纪60年代。因为在18世纪上半期,英国已有一些零星的产业革命发生,但是成果使用不广,影响并不大,对总体经济的发展作用有限。60年代是个转折点,因为从那时开始,英国重要的新发明接二连三地出现:首先是1765年的珍妮纺织机和单动式蒸汽机,接着是1768年的水力纺机,随后是1779年的走锭精纺机,1782年的复动式蒸汽机和1785年的动力织布机。在这些发明当中,蒸汽机首先被应用于纺织业,伴之以其他发明,这些发明的综合应用,使得英国的纺织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由此确立了工厂制度。
产业革命不断深入发展,由此引起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那么,产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什么呢?其完成应以机器生产机器为标志。产业革命先是以机器取代人工劳动开始的,而机器本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仅是靠手工制造的,而且是木制的。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各种锻压设备已经齐全,金属加工的机床已先后发明和应用,已有条件用机器生产机器了。这时,英国的产业革命场才算基本完成了。
从更加广义的角度看,英国从为产业革命铺垫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产业革命基本完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则大约用了一个半世纪。
(二)美国产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美国比英国晚了大约50年才开始产业革命。美国的产业革命是1812-1814年第二次独立战争结束后开始的,大约将近半个世纪后,即南北战争前的1860年,其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虽然在此期间,美国的机械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工厂制度在各个工业部门已占支配地位,工业产值增加了10倍之多,但因为南北对峙,西部开拓时间不长,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只有在南北战争结束后,全国真正统一,国民经济才得以全面发展。大约到1870年,美国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大约用了60年。到189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超过英国,用了大约80年时间。
(三)德国产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德国的产业革命比英国晚了大约70多年,是从19世纪30-40年代开始的。1871年德意志统一是德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虽然德国工业有了相当的基础,但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发展比较缓慢,产业革命进展也不大;在此之后由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的推动,德国工业开始大踏步前进,在19世纪最后30年中,钢铁生产已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三工业强国,其间用了大约60-70年时间。
(四)日本产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在英美德日国中,日本的产业革命进行得最晚,比英国晚了大约一个世纪,比美国晚了大约50年,比德国晚了大约30年,因此日本是最落后的国家,在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产业革命时,日本总体上比其他3国落后了大约50年。
经过明治、大正和昭和三个朝代前后70多年的惨淡经营,到二次大战前,日本已挤进了世界列强之列,位于世界第五。虽然如此,与英美德相比的差距很大,落后状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而且由于二战期间断绝了与欧美列强的经济技术交流,从而使已经缩小了的差距在某些方面又有所扩大。
战后的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日本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追赶欧美国家。1968年日本在西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标志着追赶欧美的过程基本结束。这样,在1868-1968年这100年间,日本走完了英国大约用了150年所走过的发展路程,而其中缩小差距的追赶过程则主要是在战后1955-1968年十几年经济起飞期间完成的,这种追赶的速度确实是惊人的。
二、反复性
英美德日的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充满了艰难和曲折,甚至出现反复和倒退。使它们经济出现反复或倒退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者当数战争和经济衰退。
(一)战争的影响
战争对四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对德日。
1、英美。如前所述,从历史上看,在很大程度上,两次世界大战是使英国从相对衰落走向绝对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则因其而发财致富,国力大增。然而,战后,东西方的“冷战”,以及美国长期陷于越南战争泥潭,则是使美国实力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战后东西方“冷战”消耗了美国非常可观的财力。
首先,美国在朝鲜战争(1950-1955年)和越南战争(1964-1975年)分别花费了695亿美元和1723亿美元,共计达2418亿美元。
其次,据尼克松在1985年宣称,从战后到1988年,美国“向150个国家提供了援助”,总共“提供了价值1340亿美元的贷款和经济援助”。
最后,更主要的是,美苏军备竞争水涨船高,不断升级,这集中表现为不断追加军费开支。
战后,美国联邦军费开支总的发展趋势有3个高峰期:最高峰是朝鲜战争时期,其次是越南战争时期,最后是里根时期。战后美国军费开支占GNP的比重呈逐渐下降趋势,80年代则有所回升。
显然,这种下降趋势并不等于军费支出的减少,因为联邦预算支出总额和GNP是呈增长趋势,并且基数很大,所以总体来看,军费支出与前一年相比均有增加;虽然里根时期是战后美国军费支出三个高峰中最低的,但却是军费支出最多的时期:里根8年任期内,联邦预算中的军费支出共计18786亿美元,实际支出高达21300亿美元,超过战后任何一位总统任内的军费开支。
1992年2月28日,美国前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一次电视播放的访谈录中,在其敦促美国增加对俄罗斯的援助时说,美国过去在“遏制”苏联方面花费了“1万亿美元以上”。另据报道,美国为“冷战”付出了高达4万亿美元的代价。这样庞大的花费显然是对其经济发展的一个“漏出”。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美元危机频发和出现国际收支逆差与越南战争有直接的关系。正如有评论指出:“印度支那战争的结果对美国在各方面都是灾难性的,在政治、军事、财政和外交方面都是这样。”“主要的财政后果是美元地位的动摇。美国的国际收支之所以出现逆差,首先是因为在远离基地数千公里的地方进行的陆地、海上和空中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所产生的消耗。”
2、德国。德国因两次发动世界大战而使经济倒退几十年。一战后的巴黎和约规定。将1/3的德国领土和1/12的德国人口割让给几个邻国;德国在30年内偿付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偿。由于领土割让,德国丧失了铁矿资源的3/4,煤炭产量的1/3,钢产量的1/3,生铁产量的2/5,以及耕地面积减少了1/7。这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1919年的工业产量只及战前的33.8%。
德国为二次大战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巨大的:西德战后用了整整6年才使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战争使东西德分裂长达45年之久;即使德国统一后,出现的后遗症也是严重的,在一段时间内拖了其经济发展的后腿。
3、日本。日本因一战而发了财,却为二战付出了难以估量的代价:战后用了将近10年才使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北方四岛归还无期;日本至今对战争罪行不思彻底改悔,亚洲各国对其心存疑虑,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想要从经济大国变为政治大国的野心。
(二)经济衰退的影响
经济危机或衰退对四国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
1、英国。战后英国经济增长之所以长期缓慢,其关键在于经济衰退频繁出现,经济动荡不定,因而陷于“走走停停”的局面。从战后初期到80年代,英国已先后发生过7次周期性经济衰退:第一次——1951年7月到1952年8月,第二次——1957年10月到1958年10月,第三次1961年8月到1962年1月,第四次——1966年4月到11月,第五次——1971年2月到1972年2月,第六次1973年11月到1975年8月,第七次——1979年7月到1982年5月。
英国历次经济衰退持续的时间最短为6个月,最长达22个月。第六和七次衰退最为严重:均因石油提价而触发;工业生产最低时分别下降8.6%和13.7%;失业人数最高时分别达120万和300万。
2、美国。根据美国惯例,如果GNP连续2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就叫出现经济衰退。按照这一标准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前大约70年间,美国出现了6次经济衰退,从战后初期到80年代大约50年间,也出现了6次经济衰退。这样,120年间共出现了12次经济衰退,平均每10年一次。这些经济衰退的年份如下:战前,1873-1874年,1883-1885年,1890-1891年,1907-1908年,1920-1921年,1929-1933年;战后,1948-1949年,1953-1964年,1957-1958年,1960年,1973-1975年,1979-1982年。
历次经济衰程度不同,其中尤1929-1933年的那一次危害最大。这次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上破坏性最为严重的一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危机从1929年秋天开始,一直延续到1933年才结束,前后历时4年之久,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由于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遭受的打击都十分严重,因而复苏非常缓慢,许多部门的生产直到1937年还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其间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美国。危机期间,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6.2%,倒退到了1905年的水平,倒退了大约30年;其次是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倒退到了1896年的水平,倒退了大约35年;再其次是英国,工业生产下降了23.8%,倒退到了1897年的水平,也倒退了大约35年;最后是日本,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1931年工业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32.4%。
战后的经济衰退对4国有不同的影响。虽然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比较快,但仍不断被周期性的经济衰退所打断,因此其增长率也呈下降趋势。以西方24个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平均增长率为例,60年代达4.95%,70年代下降到3.15%,80年代为2.9%。在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79-1982年三次世界性经济衰退后,80年代,在西方国家曾出现8年左右的持续低速增长,但刚进入90年代,主要国家又相继陷入了经济衰退。美英于1990年第三季度转入经济衰退期,美国于1991年第一季度降至谷底,英国则持续到1992年第二季度之后。德国工业生产从1991年第二季度起停滞不前。在80年代末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长期回升乏力,在1997和1998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是战后以来从来没有过的。
三、不平衡性
从历史上看,一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其经济往往在一段时间内呈快速发展之势,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规律。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各国你追我赶,竞相发展。
(一)历史上的英国
产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为英国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相对份额也呈跳跃式的增加,大约每隔30年就翻一番,因此而后来居上,遥遥领先。
表16-1    1750-1880年英美德日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份额比较(%)
年份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国家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美国       ——   0.8    2.4    7.2  14.7
德国       2.9    3.5    3.5    4.9   8.5
日本       3.8    3.5    2.8    2.6   2.8
法国       4      3.2    3.2    4.2   4.5
资料来源:《大国的兴衰》,第186页。
1750年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份额,英国落后于法德日3国;产业革命后将近40年即到1800年,英国已超过这3国;之后从1800到1880这40年中,英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二)一战前的美德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19世纪80年代后,英国工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美德工业则呈跳跃式增长之势,因此英国先后被这两国超过。之所以如此,并不是英国工业没有发展,而是因为美德两国的工业发展速度更快。
表16-2 1880-1938年英美德法俄意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相对份额比较(%)
年份    1800   1900   1913  1928   1938
国家
英国        22.9   18.5  13.6    9.9   10.7
美国        14.7   23.6  32.0   39.3  31.4
德国         8.5   13.2  14.8   11.6  12.7
法国         7.8    6.8   6.1    6.0   4.4
俄国         7.6    8.8   8.2    5.3   4.4
意大利       2.5    2.5   2.4    2.7   2.8
资料来源:同上,第253页。
这一时期,英国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相对份额,先后被美国在1900年和德国在1923年超过。
(三)二战后的美德日
战后,美国全面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头号强国。但是,也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德日迅速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在德日经济实力和地位迅速上升的同时,美国的则相对下降。其具体表现是:
1、德国。从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西德一直是发达国家中国际储备资产所占份额最高的国家;70年代后,马克在国际货币、金融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渐上升;1978年,出口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并在80年代多次取代美国出口大国的地位;1980年,人均GNP超过美国;是西方第三经济大国。
2、日本。从1968年以后成为西方第二经济大国;70年代以后,日元和金融国际不断发展,与美元和马克已成为世界三大货币之一,东京与伦敦、纽约成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1983年后成为世界最大贸易顺差国;1985年后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人均GNP也超过了美国。
(四)不平衡发展比较
如果把19世纪末和20年代初的不平衡发展称为前期,把战后以来的不平衡发展称为后期,那么,把这两个时期加以比较,则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1、前期的不平衡发展具有赶超性,而后期则具追赶性。
在前期,美国和德国在工业产量方面均赶上和超过了英国,而在后期,德日只是从总体经济实力上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却一直没有超过。
2、后期的日本类似于前期的美国,而德国则始终处于同一地位。
从总体上看,虽然前期美国在工业生产方面已取代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在科技领域也已领先于英国,但在世界货币、贸易和金融方面尚没有实力取代英国,即只是部分取代;同样,后期的日本在世界贸易顺差、国际收支点方面均已超过美国,但在生产和科技方面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总体实力和金融实力也不如美国;至于德国,在前期和后期均处于第三位,没有任何变化。
3、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地位上升显著。
虽然前期的日本经济发展较快,但总体实力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后期的日本经济发展更具跳跃性,其总体经济实力和地位已大大超越了前期的状况,已从三流国家变为一流强国,这在日本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4、与英国相比,美国只是相对衰落。
与英国相比,美国的处境则要好得多。战后,虽然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地位逐渐下降,但并没有发展到英国那样无可挽回的地步。美国仍然保持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其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仍然强大无比。
90年代,英美经济出现新气象,持续稳定增长,而德日在长期增长乏力之后,虽然近年来经济回升,开始好转,但毕竟掉队多时,两者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差距呈扩大之势,尤其是德日与美国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无论是在综合国力方面,还是在许多具体方面都是显而易见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德日与美国之间不平衡发展的差距,究其实是它们科技进步不平衡作用的结果。事实上,德日与美国之间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差距早就存在,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被遮盖了。90年代以来,这一点日趋突出,并且越来越暴露无遗
5、不平衡发展的主要表现
(1)竞争力对比的重大变化
当今世界是以各国的综合国力排位次,论英雄的。众所周知,从联合国总部到其下属机构,再到主要国际经贸组织和研究单位,乃至一些国家的主要报刊杂志,每年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统计、编写和公布一份权威性的世界各国“梁山英雄排座次”的名单。其中最有代表性之一的是,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表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例如,后者自1989以来每年出版一期这方面的年鉴。1996年,该年鉴推出了“世界竞争力”这一概念,用以代替综合国力。该年鉴对衡量世界竞争力设计了四大方面和八种要素。四大方面包括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吸收引进和输出扩张,八种要素包括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表现、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科技实力和国民素质。每个要素又分为若干不同的子要素。这样详细的分类和评估,旨在使对各国竞争力的衡量既全面又真实。
90年代,由于四国经济表现不同,因此其竞争力对比出现明显的差距,这可见之于根据该年鉴上的有关数据整理而成的下列四表。
表16-3 1996年英美德日竞争力四大方面比较
世界位次
竞争力资产  竞争力过程  吸收引进  输出扩张
美国         1           2          1         1
日本         7           4         23         2
德国         8           9         10         9
英国        20          18         21        21
资料来源:根据(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1996年世界竞争力年鉴》第19和20页上的数字改编。
表16-4 1996年英美德日竞争力的八种要素比较
世界位次
国内经济实力  国际化程度  政府作用 金融表现 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科技实力 国民素质
美国       1          2           7       1        1         10       1       15
日本       5         14           2       2       26          2       2        4
德国      19          9          19       8       12         12       3       12
英国      21          8          16       9       24         23      16       27
资料来源:同上,根据第34-41页上位次改编。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199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四国之间的差距则更大。
表16-5 1996和1997年英美德日竞争力排序比较
全球位次
1996       1997
美国      4          3
英国     15          7
日本     13         14
德国     22         15
(2)信息革命的巨大差距
表16-6 1995年英美德日计算机和国际联网比较
位次 国家 计算机(台/千人)位次  国际联网(台/千人)位次计算机占世界总量(%)
1   美国      360         3        21.85            1         37.76
10   英国       215        12         8.30            4          4.97
15   德国       174        15         5.85            3          5.62
19   日本       146        22         2.20            2          7.26
德日与美国之间的这种差距,将对它们在21世纪的不平衡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 三个阶段
从四国所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来看,都经历了不少相同的发展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阶段:关税保护,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
一、经济要发展,关税要保护
英美德日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过程中,都曾实行过关税保护。从其实行的效果来看,对于抑制进口,促进出口,保护国内工业和市场的发展,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们实行的关税保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保护时间长
1、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算起,到19世纪40年代正式废除《谷物法》和《航海条例》,标志了从贸易保护主义转向实行自由贸易,其间大约90年;如果从1660年起接连颁布《航海条例》以及较早的《谷物法》算起,那么英国实行关税保护的时间则更长,大约将近2个世纪。
2、美国。从建国初期起,美国就明确宣布实行保护关税。此后,美国长期实行关税保护,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前后共约170年。
3、德国。从1701年宣布为普鲁士王国到1834年建立全德关税同盟为止,德国实行关税保护约130年。
也就是说,从历史上看,英美德都实行过关税保护,而且时间都比较长,起码长达一个世纪。
(二)取得明显优势相当一段时间后才取消
1、英国。19世纪初,英国工业生产已领先于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生产方面已具有明显优势。但是,英国直到19世纪40年代末才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其间将近半个世纪。
2、美国。到19世纪末期,其工业生产已超过英国。应该说,这时美国工业实力已很强大,在本国市场上不用再担心外来产品的竞争了。但是,正是这一时期,美国先后在1883年、1894年和1897年制订了三个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法,其中1897年的关税法使关税率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就这样继续推行关税保护政策。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于1930年5月又重新制订高筑壁垒的关税法。在此期间,美国工业生产已占明显优势,其间实行关税保护约半个世纪。
3、日本。50年代,因为所引进的技术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生产每单位钢材所需的生产成本比较高,为美国的1.3倍,所以日本政府除了对钢铁进口实行严格的外汇配额加以限制之外,还提高了进口关税:生铁和钢铁的进口税率为15%,钢锭为12.5%。到60年代初,日本生产每单位钢材需的生产成本已下降到相当于美国的80%,初具竞争优势,从1969年起,日本钢铁生产已居世界领先地位,没有必要再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加以保护了。但是,日本直到1977年才决定在5年内把关税降低一半,其间拖延了约10年左右。
(三)不顾反对坚决保护
1、英国。19世纪初期以后,围绕贸易政策应实行限制或开放,一直是两党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托利党(后成为保守党)长期执政,奉行保护主义政策,而辉格党(后成为自由党)则倡导自由贸易政策。因为国内反对《谷物法》的运动不断高涨,所以托利党实行的关税保护政策很不得人心,但该党代表少数土地贵族的利益,不顾国内的坚决反对,一直拖到19世纪40年代中期才废除了《谷物法》。
2、美国。在美国历史上,关税政策也一直是两党争执不下的一个重要问题。共和党一向坚持高关税政策,民主党则主张贸易开放或降低关税。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共和党连续执政,有许多政策不得人心,坚持高关税政策即其中之一,因而遭到国内各方面的严厉指责,强烈要求降低关税。1890年,共和党人、当时的众议院税务委员会主席麦金莱制定的税则,因税率高而遭到民主党的强烈反对,而1897年麦氏上台执政,将其制定的高关税税则一直维持到1907年。
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的高关税法实施后,遭到国内的激烈反对和国外的不断报复,但美国不为所动,仍然继续实施。在国内外的一片反对声中,到1934年,根据国会授权,美国政府与拉美各国签订了一系列“互惠贸易协定”,规定扩大贸易往来,并约定将关税降低30%-50%,美国这才开始大幅度降低关税的进程。
3、日本。1949-1951年,日本政府内部曾为是从美国进口还是发展国内汽车这一重大问题,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论。结果,日本政府采纳了对国产汽车进行坚决保护的主张,并于1951年制订了有关的具体政策措施:对外国车进口不仅从外汇配额上加以限制,而且从数量上也加以限制。例如,为了保护日本国产的小型轿车,就对进口的小型轿车按最高税率40%征收进口税;在国内市场上,则提高大型轿车和降低小型轿车的商品
税,以限制大型轿车的使用。虽然这一举措遭到欧美国家的激烈反对,但这种坚决的保护措施直到60年代中期才有所松动。
此外,日本大米的进口税一直很高,以便保护国内农民的利益。对此,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压日本降低关税,但至今成效甚微。
(四)美国大部分时间奉行保护主义
从历史上看,美国大部分时间奉行的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即使是1860-1914年美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时期,也正是其对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之时。美国在大力倡导自由贸易的同时,也不时寻求贸易保护。与贸易保护的时间相比,美国推行自由贸易的时间则短得多
大萧条使美国认识到,美国需要国外市场,也需要一个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而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为建立这样的国际环境作出表率。因此,罗斯福政府就以“建设一个世界贸易的多边体系”或“多边主义”作为对外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美国于是开始大幅度降低关税,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其标志是1934年的互惠贸易立法和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
战后,美国以世界领袖的地位自居,大力倡导和推行自由贸易政策。50-60年代,美国的对外贸易确实非常开放和自由。但是,到70年代,由于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国际收支迅速恶化,为平衡国际收支,美国不得不同一些国家谈判自愿限制,保护主义出现苗头,其标志是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包含反对不公平贸易的内容。
进入80年代,美国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乘势兴起,国会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情绪日趋强烈。国会议员纷纷提出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贸易提案,共计不下数百项,合并起来后成为一个综合贸易法案,1988年8月,在不顾其贸易伙伴强烈反对的情况下,里根签署了稍加修改的此法案。该法进一步扩大了1974年贸易法中反对外国“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措施,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重要挡箭牌。
90年代以后,克林顿政府继承了里根政府的双重贸易政策,即交叉使用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有利时强调自由贸易,不利时转向保护贸易,即“胡萝卜”加“大棒”的贸易政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丁·费尔德斯坦指出:“在很多方面,美国经济已成为模仿的模式。这不仅涉及工艺技术,而且涉及社会政治的特征,如商品和思想的自由交易、垄断管制、竞争行为以及属于开放社会和民主代议制的其他特征。然而,美国在贸易方面却经常坚持保护主义政策,这就大大阻碍了美国对那些不受欢迎的行为作出调整。”
二、经济要发展,技术要引进
开始时,英美德日都是落后国家,在变落后为先进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条捷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以别国所长补己之短,尽快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工业和技术差距,加快发展步伐,迎头赶上。这四国的技术引进各具特色。
(一)英国:不思进取——从自力更生到故步自封
英国是产业革命的先驱国。因为它是第一个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这样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的外国先进技术可学,各种新技术基本上是靠自力更生探索和发明的。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主要技术革新项目,只有汽轮一项是引进的。这是美国人富尔于1807年发明创造的,英国于1811年仿造成功后加以广泛应用。
英国原是工业技术领先的国家,后因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思进取,采取对外国先进技术成果视而不见和拒绝接受的顽固态度,长期吃过去技术水平的老本,因此坐吃山空,逐渐被美德赶上和超过。
(二)美国:双管齐下——引进技术和人才并重
美国早期的工业和科技发展,主要是靠引进英国和欧洲的先进技术而起步的。例如,1789年,斯莱特从英国引进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和工厂制度;1808年,惠特尼从法国引进了生产标准化制度,用于军工生产程序;此外,美国还从英国引进了机器制造、钢铁冶炼和铁路机车等技术;内燃机是首先由德国人发明的,第一辆汽车也是德国人制造的,但美国引进这些技术后用18年就实现了福特工厂的标准化生产,建立了世界最大的汽车工业,使美国成为“装上轮子”的国家。
美国不仅引进技术,还对其进行改造和完善,使其能应用于生产和社会之中。例如,英国人发明了收割机和打谷机,美国引进以后加以仿造和改造,使其成为最重要的农业机器;电磁理论和电子技术,首先在欧洲得到突破和达到成熟,但电力的大规模应用,却是从爱迪生的发明开始的。
到19世纪50年代,美国的机器制造业已能生产精密度极高的多轴机床;农业机械中的麦考米克收割机质量已超过英国,开始向欧洲出口机器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基本上结束了引进技术的时代,开始步入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并举的时代。
美国引进技术的最大特色是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还高度重视引进大批优秀科技人才,这对美国科技和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美国引进科技人才的远因可归之于其移民史。早期的欧洲移民中就有大批有技术的工人、技师和工程师;近因则可归之于二战前和期间法西斯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30年代,大约有3000多名科学家为逃避纳粹分子的迫害而移居美国,其中包括爱因斯坦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1945年二战结束时,美国又从德国获得100多名火箭专家和大批宝贵的科技文献。这些科学家对美国的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例如,二战期间,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总统建议加快制造原子弹,英国科学家费米领导研制了第一颗原子弹,匈牙利物理学家特勒领导研制了第一颗氢弹,德国火箭专家布劳恩领导了“阿波罗登月计划”和“探险者”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
战后,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明文规定“经劳工部同意的专业人员可特殊照顾”赴美定居,这就为有一技之长的外国科研人员开了绿灯。美国先进的科研条件、自由的科研气氛、优厚的工作待遇以及舒适的生活环境等,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外国科研工作者入境工作或定居美国。大批外国留学生毕业后也因此而留美工作。
战后以来,世界各地有数十万科技人员移居美国。这些人中,在数、理、化和生物等科学方面学有专长的占80%。1993年,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中,有近一半是外国学生,其中大部分在毕业后继续留在美国。美籍华裔科学家的人数和成就也非常引人注目。
美国重视引进人才的政策,既为美国节省了大量教育、培训人才的开支,例如,据统计,仅1949-1973年就节省了80亿美元(此期间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16万人,按一个美国公民从小学到大学支付5万美元的教育经费计算),又可为美国的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例如,1946-1983年间,美国获得物理、化学和医学三项诺贝尔奖的共有127位科学家,其中40%来自外国。
与引进技术相比,引进人才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归根到底,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人为本。这是美国科技发展的最有利条件,也是美国保世界持科技领先地位的法宝。
(三)德日:重物不重人——花钱购买技术
战后,西德和日本大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其共同点是花钱买技术。50-70年代中期,西德购买外国专利与许可证费用的增长,不仅大大超过工业生产和GNP的增长,而且也超过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日本购买外国专利和设计图的费用,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多。
大量购买外国先进技术,给德日带来的经济好处是巨大的: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竞争力;缩短了赶超世界水平的时间。总之,德日花费了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尤其是日本,对引进技术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和程序,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日本技术引进的特点是,首先,循序渐进,即从低级到高级,从传统产业部门到新兴产业部门,从以引进设备来引进技术为主到以购买专利来引进技术为主;其次,逐步提高,即通过引进技术,再加以消化吸收和改造提高,最终使国产货超过外国货,例如,黑白电视机;最后,坚决保护,即在引进技术后,还对引进技术采取坚决的保护措施,如钢铁行业、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
依靠引进技术的利弊互见:一方面,对引进的技术,如能很好地加以消化、吸收和革新,能推动经济发展。在这方面,德日的经验应该说是成功的。另一方面,如果单纯依靠引进技术,而不加强基础研究,则缺乏自主科技能力,因此无法摆脱学习和模仿,跟在
别国后面追赶的状况,从长远来说,也就会丧失经济发展的后劲。而德日在这方面显然是欠缺的。
与美国相比,德日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即基础研究的投入和人才比较薄弱。这既与德日两国引进技术重物不重人的政策有关,也与两国的教育、科技体制以及移民法等有关。
三、经济要发展,产业要升级
随着四国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出现了一系列变化。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三大产业部门的生产在GNP 或GDP中所占比重;就业结构是指社会劳动人口在三大产业部门分配的比例。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战后以来,英美德日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巨大和深刻的,总的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度下降,农业人口大幅度减少;第二产业的地位小幅下降,就业人口也呈同样趋势;第三产业的地位日趋重要,就业人口大量增加。
表16-7 1950-1994年英美德日产业结构占GDP的比重(%)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4
国家   产业
美国     I     10、5       4、0     3、0      3、0      2、0
II     33、9      37、4    34、0     33、0     25、0
III    55、6      59、0    63        64        73
英国     I      5、7       4、0     2、8      2、2      2、0
II     48、7      47、5    42、7     40、2     38、0
III    46、6      48、5    54、5     57、6     60、0
德国     I     10、1       5、7     3、7      2、1      2、0
II     50、1      54、4    52、7     44、9     38、0
III    39、9      39、8    43、5     53、0     60、0
日本     I     22、7      13、0     6、0      4、0      2、0
II     28、9      42、0    47、0     42、0     42、0
III    48、4      45、0    47、0     54、0     56、0
注:1950年数字中,美国为GNP比重;日本为1955年数字,是国民净产值。
资料来源:《各国技术经济比较》。
表16-8 1970-1995年英美德日产业结构占就业人数比重(%)
年份     1970      1980   1992      1995
国家   产业
美国     I      4.4        3.4     3.6      2.9
II     33.2       29.2    28.4     24.0
III    62.4       67.3    68.0     73.1
英国     I      2.1        1.6     2.7      2.3
II     46.6       38.8    34.6     24.1
III    51.3       59.6    62.7     73.6
(1973)      (1984)
德国     I      7.3       5.5     5.0      3.3
II     46.7      41.5    42.1     37.6
III    46.0      53.0    52.9     59.1
(1973)     (1984)
日本     I     13.4       8.9     9.7      5.7
II     36.5      34.2    34.9     33.6
III    50.1      56.9    54.4     60.7
资料来源:《各国技术经济比较》。
虽然这些发展趋势是相同的,但四国中也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一)第一产业的区别
美国处于绝对优势,英德日处于劣势,其中日本与美国的差距最大。
表16-9 1984年七国集团农产品贸易比较
(单位:亿美元)
国家       出口     进口     贸易差额
日本       8.6     286.4    -177.8
美国     393.2     210.5      182.7
加拿大    86.8      49.9       35.9
法国     158.7     124.8       33.9
西德      98.3     205.0    -106.7
意大利    53.3     129.4     -76.1
英国      67.5     135.8     -68.3
资料来源:《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第289页。
在英美德日四国中,第一产业无论是在GNP 或GDP中所占比重,还是就业人数方面,日本均高于其他3国,处于最劣势地位。1984年,在七国集团中,日本的进口额虽位于美国之后,但其贸易差额却居首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净进口国。
美国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日本农产品的总进口中有40%来自美国,对日本出口的农产品占美国全部农产品出口的大约15%。1984年,美国农产品贸易顺差达183亿美元,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贸易顺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