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和珠江三角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2:53:38

长三角和珠江三角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比较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09-10-19 10:18  共307人浏览[大] [中] [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近三十年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而作为中国经济的两大增长极,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对全国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主导作用。它们是中国其它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教室”,其经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观念、经营思想和管理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其它地区具有示范、借鉴和预警作用。因此,比较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历程,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可以为两个三角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长三角和珠三角概况  (一)地理概况  两个三角洲均地处东南沿海地带。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和长江入海口,濒临东海,是指长江入海而形成的冲积平原,包括上海市、江苏中南部和浙江北部的部分地区,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长三角)由沪、苏、浙三地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具体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其土地面积为10.01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8322万人(2006年)。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濒临南海,是指珠江和南海合力冲积而成的平原,北起广州,呈扇形向东南和西南放射,是中国大陆第二大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包括14个市县: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7市,以及惠州市的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的市区和高要、四会两市。其土地面积为4.15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2554万人(2006年)。  (二)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优惠政策使长三角和珠三角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最具活力的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两个三角洲经济继续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对全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2006年两地GDP总量达到61030亿元,其中长三角为39613亿元,珠三角为21417亿元。由于珠三角的经济规模发展快于长三角,长三角GDP总量现仅为珠三角的1.9倍,而在1978年这一数值为6倍,所以两个三角洲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2006年珠三角人均GDP(按常住人口算)仍高于长三角,达到48645元,比长三角(41522元)高16.7%。  1978—2006年,这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第二产业基本持平。珠三角第一产业下降幅度最大,从22.4%下降到2.4%,下降了20个百分点。长三角第三产业上升幅度最大,从18.4%上升到41.4%,上升了23个百分点。2006年长三角三次产业的分布为3.7:54.9:41.4,珠三角三次产业的分布为2.4:51.7:45.9,且两个三角洲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6年,长三角和珠三角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1326亿美元,其中长江三角洲由2000年的1236亿美元升至6257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5.5%。珠江三角洲由2000年的1590亿美元升至5069亿美元,占全国的28.9%。1978年以来,两个三角洲实际利用外资大幅上升。1980年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仅1.01亿美元,1991年急升至19.5亿美元,在整个80年代可谓是“一枝独秀”,到2006年达130.5亿美元。长三角在利用外资上虽然比珠三角慢了半拍,但后来居上,由2000年的112亿美元升至2006年的316.4亿美元,在速度和数量上大大超过了珠三角。目前,两个三角洲地区占我国吸引外资一半以上。  二、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历程,可分别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  (一)长三角经济发展历程  1、1979—1992年,经济缓慢增长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的10多年,相对于同期珠三角的较快发展和较高的对外开放度而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眼光向内,以改革为主,属于内生性增长模式,其经济增长相对缓慢。  在长三角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内部呈现出强烈的多样性。整个20世纪80年代,由于上海体制内存量巨大,加上对中央的财政负担沉重,对外开放迟缓。相反,在江浙两省涌现出大规模的乡镇企业和城乡个体私营企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随着政策环境的逐步放松,这些体制外成分迅速成长起来,掀起了长三角地区市场化、工业化的浪潮。20世纪80年代,长三角地区四分之三以上的GDP是通过国内市场(包括本地市场)实现的,国内市场对长三角地区的市场化发展起着首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在江浙两省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上海却裹足不前,所有制结构始终以国有制为主。上海经济转轨的相对滞后显著地影响了长三角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1978—1991年间,上海市的GDP年均增长7.46%,明显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9.0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倒数第一。同期江苏、浙江两省则分别平均增长10.93%和12.35%,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但由于上海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大,江浙的快速增长并不足以抵消上海的相对滞后,以致长三角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15%下降到1990年的13%,这段时期长三角地区的发展速度不仅远低于珠三角,而且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1992—2001年,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长三角跨入充满活力、引领全国经济增长的新时期。这一阶段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高速增长,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高,由内向型开始转向外向型发展。  浦东的开发开放掀起了上海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推动了要素市场的高速发展和企业改革、体制转换、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使上海经济迅速摆脱长期形成的旧体制约束,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上海重新获得发展动力的同时,江浙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苏南的乡镇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一大批产权明晰的私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浙江的民营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创新,推动浙江经济继续加速发展。由于上海的重新崛起和江浙地区的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的长三角地区发展速度方面的内部差异逐渐淡化,其年均GDP增长速度也超过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13%升至2000年的16.3%。  该时期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外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同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南京等6个沿江港口城市,使长三角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尤其是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以及昆山、吴江等地的台资工业园区的先后崛起,以及90年代后期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的新阶段,使长三角外向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长三角进出口商品额达到1281.8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5倍;当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112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2.8倍。  3、2001年至今,经济融合和结构调整阶段  上海经济在经历了90年代的持续高速增长之后,到世纪之交重新确立了其在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地位。90年代初期并不重视与上海协作的江浙两省开始调整了自己的经济发展策略,相继主动和上海接轨,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长三角经济合作与协同发展中来。这几年,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和城市布局之间的分工合作趋势日益明显,长三角经济融合前所未有地展开。上海开始放弃与江浙两地对低端制造业的争夺,改而向高端生产、服务业融合领域进军,并为长三角世界级制造基地提供服务支撑;其它城市逐渐开始充分考虑自身在长三角区域中的位置、本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城市功能的定位,在承接上海制造业的转移和支持上海服务业的发展两方面与之接轨。长期以来困扰长三角的同构竞争问题开始改变。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融合不仅推动了长三角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提升,也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大幅提高。  但在制造业高度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出口产品中“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还占有很大比重。在去年我国各项政策出台,以及土地、环保成本不断上升,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与珠三角一样,长三角也面临着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压力。  (二)珠三角经济发展历程  1、1979—1984年,经济起步阶段  1979年以后,广东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而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被允许在对外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思路。这标志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真正开始,也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阶段是政府的经济决策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摸索阶段,珠三角开展了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体制改革,创办经济特区,在城市开始进行以市场调节为取向的经济改革,拉开了其改革开放和先行一步的序幕。该时期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开始起步,对外开放程度低,发展以内向型经济为主。  获得改革开放的政策后,珠三角的经济开始逐步发展,其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1979至1984年间珠三角经济中工业尤其是轻工业的发展速度最快,其主要动力来自于以发展国内生产的进口替代为主的珠江西岸地区。在这个阶段,珠三角贸易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不高,1985年分别只有16.3和7.4亿美元。1984年邓小平的第一次“南巡”,表明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点和窗口取得了初步成功。  2、1984—1992年,经济起飞阶段  1984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后,广州与其他13个沿海城市一起,获得了更大的外贸和投资自主权,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开放区格局被确定。珠三角的改革由局部改革转向全面改革,改革的重心开始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村转向城市、由试点转向全面推广。这一阶段,珠三角在继续完善农村改革的前提下,进行了一系列的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大办乡镇企业,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对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等。该时期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高速起飞,对外开放程度大为提高,发展由内向型转向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1984至1992年,珠江西岸地区抓住国内市场出现家用电器进口替代消费浪潮的时机,利用在改革开放政策中获得的外汇资源,大力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和零部件,建立了大规模的洗衣机、电冰箱等生产基地,使其轻工业的发展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与此同时,珠江东岸地区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优势和毗邻香港的独特地理优势,以及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有效地承接了香港制造业的转移,以出口导向型经济带动了加工工业的高速发展。这段时期,珠三角进入初期工业化阶段,工业总产值保持着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GDP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广东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外贸出口额迅速增长,利用外资大幅提高。同时,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产比重下降,二三产比重上升,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所有制结构也由1978年的公有经济一统天下演变为国有、集体和非公有经济三分天下的格局。1992年邓小平的第二次“南巡”,肯定了我国第一轮改革开放的阶段性成果。  3、1992—2001年,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1992年党的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珠三角的改革开放继续向纵深发展,引进外资掀起高潮,基础设施和各种建设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加快。这一时期,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两股强大的推动力:一是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各级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使民营经济在90年代得到迅速的发展壮大。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起步并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珠三角尤其是东莞抓住国际IT产业转移的契机,采取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台湾IT企业投资设厂,发展外向型IT硬件制造业的配套加工,形成了分工协作、上下联动、配套完善的IT产业集群。  但珠三角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悄然兴起一股房地产过热、开发区过热之风,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同时珠三角正日益面临国内改革开放全面普及,其它区域在政策、外资、腹地、市场等方面的竞争,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弱化的巨大压力,1997年珠三角经济进入了一个增长率相对较低的调整期。其原因除了珠三角以往政策优势减弱之外,从产业结构上看,低水平的加工工业增长过快,而生产率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增长缓慢也影响了珠三角经济的增速。  4、2001年至今,经济融合和结构调整阶段  香港、澳门的回归以及我国加入WT0等事件,为珠三角经济整合和新一轮产业调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2001年初开始,广东省陆续对珠三角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城市化等进行重新规划,2003年以来,整合的呼声更是达到高潮。政府以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来构筑珠三角协作大平台,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珠三角的产业整合。珠三角各城市基本上都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兴建了各类工业园区,开始重视创业环境的营造。它们根据自身优势,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珠三角逐渐开始承接香港的部分服务功能,对香港的依赖程度开始减弱,传统的“前店后厂”模式逐步形成“店厂合一”的局面。  长期以来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要素推动,是建立在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然而,随着该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土地、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加之2007年以来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加工贸易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珠三角的要素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企业运营成本大幅提高。不论是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还是从要素成本上升的外在压力来看,珠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升级依然任重而道远。  三、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的发展特征和共性规律  根据两个三角洲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程,可概括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征和一些共性规律。  (一)发展特征  1、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两个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长三角以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为突破口,走的是内向资本积累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而珠三角则主要是通过引进外资,以外部资本与技术相结合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属于外资推动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在资本来源上,长三角主要依靠贷款和民间积累;而珠三角主要依靠外来投资。(2)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上,长三角以集体产权和私有产权为主,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而珠三角则以外方产权为主,以三资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3)在企业、市场、政府三者的关系上,长三角地区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而珠三角市场化程度则相对较高。(4)在产业的外向度上,长三角经历了以区际贸易为主的内缘型发展道路,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而珠三角的外向度一直较高,产品以国外市场为主。九十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体制变迁,两个三角洲在积极顺应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对各自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自我扬弃”,两种模式逐渐趋于融合,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民营化和外向化已成为两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  2、市场经济体制演进的差异  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建设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探索,分别采用的是内生渐进式制度创新和外部变量引入型制度创新的模式。改革开放初期,长三角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较高,国有经济组织规模大实力强,受中央政府的控制也较严格,再加上该地区整体工业基础较雄厚,产业关联度高,投入产出关系也较复杂。这些因素决定了长三角的改革难度较大,它只能以原有国有经济为依托,通过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中规模较大发展较快的国有或集体企业的逐步改革,来逐渐扩大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实现经济体制的变革。而珠三角由于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低,国有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计划经济体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力不是很强大,加之珠三角与港澳接壤,具有接受港澳产业转移,发展非国有经济的便利性。在这种情况下,珠三角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引入外部生产要素,接收产业转移,培育市场型非国有企业,逐渐构建起新型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进,形成市场资源配置机制。  3、城市化发展路径的差异  长三角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有计划的城市化发展,而珠三角则是高度市场化的城市化发展。长三角的城市化是由发展小城镇的城乡一体化起步,然后由乡镇推动小城市,小城市推动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推动大城市,最后由大城市中心突破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成长道路。因为政府投资或牵头投资的各种乡镇企业、经济开发区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而且地方政府及其基层社区组织又是农村现代化的积极主动的推进者,因而在长三角城市化的进程中政府的强力推进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对于长三角而言,珠三角的城市化发展是在制度创新下以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因此出于对资本积累和对外来资本的竞争需要,珠三角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种各级城市多头并进、各自为政、竞相发展的无序状态。其结果一方面促使珠三角的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市场化的水平非常之高,另一方面这种自发的市场化的高速推进也带来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弱化,发展规划缺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内部横向经济联系不强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区域一体化及其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4、区域中心城市首位度的差异  珠三角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相比而言,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的优势是明显的。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实际上是由香港“隐性”中心与广、深“显性”中心结合而成的,香港是其实际上的灵魂城市。正因如此,广州、深圳的中心地位虽然凸显,但域内城市对它的认同感及其内在凝聚力却大为缩小,其对周边地区产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不明显。在长三角,随着上海自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交通、通信条件的不断改善,其龙头地位日益凸显,对长三角地区的整体联动发展更是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域内城市,尤其中等城市大多都能根据自身条件,主动围绕上海自觉定位,争取在区域一体化的资源配置与专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进而以整体竞争力参与竞争。  5、辐射与带动作用的差异  珠三角处于广东省境内,远离中原和内陆地区,而且该地区的经济活动空间布局高度集中。从其经济发展的特征看,其经济外向型的特征十分明显,但对内地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并不显著,特别是在一些更深层次的经济领域如产业转移、资金融合、技术扩散、信息传播等方面。这些都决定了它在全国范围内的战略地位基本上是区域性的。而长三角处于沿海经济带与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上,拥有几乎囊括大半个中国的广阔的经济腹地,该地区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大范围的空间扩散特征,且对周边地区在贸易、资金、交通、信息和技术等领域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十分显著。长三角的较快发展对于我国南北两翼和以长江为纽带的中西部发展都会产生强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所以,在与国内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上,长三角要明显优于珠三角,长三角对全国其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要强于珠三角。  (二)共性规律  1、改革开放的政策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两个三角洲的发展都具有政策推动效应,均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所赋予两个三角洲的特殊政策,相对中国其他地区而言是极其优惠的,如珠三角的深圳和珠海是经济特区,长三角的上海、宁波和南通是沿海开放港口城市,1990年中国政府又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这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两个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带动了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2、制度的创新与突破极大地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在制度创新方面,两个三角洲都有重大突破。长三角地区创造了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苏南模式”和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温州模式”,并且两大模式经历了不断的自身突破与创新;珠三角地区创造了以“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外向型企业为主体的“珠三角模式”。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两个三角洲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领先一步,通过大胆的制度创新与突破,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并分别确立了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市场化道路。  3、地方政府有效地参与经济对区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转轨时期,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长江三角洲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的“三来一补”等都是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形成的,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要素市场建设、国企改革、各类开发区的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地方政府的主导为推动两个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  珠三角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外向型经济既是珠三角的发展优势,又是其成功的经验。长三角地区在整个二十世纪80年代的发展主要依靠内资为主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略显滞缓;但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开始转向外向型发展,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对外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良好的外向型经济格局成为拉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5、城市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期,两个三角洲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竞争,浦东开发开放尤其90年代末期之后,长三角经济合作与协同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推动了长三角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提升。由于长三角的竞争压力,加之广州南沙的开发和发展,珠三角各城市也加快了协调与合作的步伐。两个三角洲能够在多年来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三角洲内部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  6、长期粗放式的发展给区域经济带来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压力。  两个三角洲由于长期沿袭粗放的、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生产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徘徊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2007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土地、环保成本不断上升,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在此情况下,更使得两个三角洲的企业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大量中小企业已经或正在面临倒闭,规模以上的企业也出现大面积亏损的现象,大大增强了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压力。  四、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都存在前进中的不足和发展中的缺陷。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提供如下启示:  (一)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保障和环境支持  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长三角和珠三角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其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今后要围绕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通过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包括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财政、投资、金融和涉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尤其要通过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国内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梯度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既克服我国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供给能力薄弱等导致的内生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又为即将形成的阶梯主导产业提供开阔的外部市场空间。  (二)“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发展模式是体制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改革开放初期,长三角政府推动型管理模式和珠三角放权型政府操作模式分别是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20世纪90年代后,两个地方政府的行为开始趋同化,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和模仿对方的长处。它们的发展实践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指导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依旧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走“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发展道路。首先必须重视市场的作用。经济区域从本质上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城市经济共同体,是市场行为的结果,它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市场化的过程,因而要遵从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还需要政府推动,地方政府一是做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二是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和生产经营环境。当然,无论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多大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还是市场力量,政府的替代应当顺应市场发展的力量。一旦市场形成了良性循环,政府就要坚决推出,放手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  (三)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推动区域经济外向发展高级化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的外向发展是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外向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发展结构的不协调性,突出表现在出口产品的内部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很低;二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利用外资相比差距很大。这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外向发展的自主能力还很低,经济外向发展还远没达到高级化的要求。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加剧,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体系又尚未建立,世界贸易竞争形势非常复杂,经济摩擦激烈的情况下,推动区域经济外向发展的程度,一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出口导向产业,将依附型的经济结构改变为自主创新型的、以科技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二是要坚定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充分地利用国外市场资源,避开贸易壁垒,加速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外向发展的竞争能力。  (四)强化和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是增强域内横向经济联系的有效杠杆  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杠杆。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影响能有力促进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在域内城市间的流动,增强它们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两个三角洲较快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下去,主要取决于能否构造和培育一个具有明显的经济带动力的增长极。虽然上海在长三角发展中的中心城市作用发挥较为突出,但与东京、纽约和巴黎等国际性的中心城市比较起来,仍存在较大差距。而强化和发展中心城市功能,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增长极的生长能力及水平问题,即中心城市是否具有保持比周边城市更快增长的能力,从而增强其辐射和凝聚力。二是增长极的生长机制问题,即中心城市能否生长出产业调整中的“吐故纳新”机制,把城市中的传统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来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这不仅是增长极生长的关键,也关系到中心城市作为增长极地位的持久性问题。  (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由于长期沿袭粗放的、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了较大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代价,目前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土地、能源、环境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低成本的优势逐渐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关键。要克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推动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本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而实现这两个转变的关键则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正处于投资驱动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技术的来源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许可和模仿创新,自主创新的能力较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因此,要加快推动技术创新模式从模仿创新转向自主创新,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做到既拥有自主创新的技术,又拥有独具竞争优势的创新产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者:周艳群 单位:上海市统计科学应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