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路:第六章(续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0:14
3、凯恩斯主义的提出
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为“凯恩斯主义”检讨和批判传统的经济理论,并取而代之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武器”。
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之前,西方政府和经济学家信奉自由放任的新古典经济理论——“萨伊定律”。所谓“萨伊定律”,就是由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供给能够创造其本身的需求”这一原则。他认为,商品的生产会自己创造需求,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总是平衡的;虽然个别产品可能出现暂时的失调,也只需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自发进行调节,就可以达到均衡;因此,既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也就不需要政府进行任何干预。西方新古典学派的信奉者则据此进一步加以发挥,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内部具有一架精巧的调节机器,完全可以自发地调节资本、劳动和商品等的供求,并使之趋于平衡;只要让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就可以使经济均衡增长,实现资本的不断增殖和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这种完全通过市场调节的理论,在30年代以前并没有经受过任何严峻的考验,因而其潜在的理论缺陷也没有能够充分暴露。直到30年代初出现世界性经济大危机,才使得“萨伊定律”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在美国,像胡佛总统这样忠实于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理论的信奉者和执行者,在经济大萧条面前简直束手无策,回天无力。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现象等“病症”的研究,确症其病因为“有效需求不足”,即资本主义社会会出现经济危机和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所谓“有效需求不足”,是指在预期中可给资本家带来最大利润量的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又可以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部分。这二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在通常情况下,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收入的增加,消费量也会增加,但增加的消费量所占收入的比例呈递减的趋势,必然会引起消费需求的不足;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收入的增加,投资量也会增加,结果是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出现递减,由此借贷资本的利率则会上升,使得资本家对未来收益率缺乏信心,从而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这二者的不足,即有效需求的不足,随着经济繁荣而加剧,这样,在社会达到充分就业以前就会出现严重的供求失衡,引起生产的停滞和大量失业,即出现经济危机。这是对所谓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总是趋于平衡,劳动者能实现充分就业,不会出现经济危机这种传统经济理论核心内容的彻底否定和批判。
“凯恩斯主义”的提出标志了与传统放任主义的彻底决裂。凯恩斯反“萨伊定律”而行之,从“需求”方面寻找根源,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会出现失业和经济危机,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必将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崩溃。对此,他在“有效需求”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前完全不同的一整套政策建议:放弃国家预算平衡,采取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维持国际收支顺差。这样“三管齐下”,内外结合,灵活运用,可刺激和增加有效需求,保证经济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凯恩斯主义”的中心内容是,抛弃自由放任主义,由政府出面从宏观上承担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职能,达到消除经济危机和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其中运用赤字财政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保持“充分就业”和经济繁荣,他强调国家在分配和流通领域进行积极的干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效的,如国家可采取降低利率的金融货币措施,但更重要的是推行财政措施,即扩大财政支出,运用赤字财政,直接增加消费和投资,同时又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作为“反危机”的重要措施。
总之,“新政”实践与凯恩斯理论二者的结合,深刻地改变了美国联邦政府在经济领域的传统作用,其影响是深远的。归根到底,“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出现绝非偶然,二者是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因为不论有没有罗斯福和凯恩斯,经济大萧条是肯定要引起一场彻底的政策大变革的。
关于上述联邦财政赤字,“新政”和“凯恩斯主义”为战后历届联邦政府的干预和赤字预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政策依据。例如,里根在就职总统后向国会提出的第一份“国情咨文”中,就仿照“拉弗曲线”,用两张图表显示“财政赤字”和“平衡预算”:第一张图表上的“支出线比收入线上升得反而要陡峭,这两条线之间的距离说明日益扩大的财政赤字”,而“在第二张图表上,这两条线表示国会接受我们的经济计划后的效果,……随着持续若干年的削减开支,距离就会缩短,直到最后两条线重叠起来,表明平衡预算终于实现了,我充
满信心,我的政府一定能达到这一目标。”
尽管里根对消灭赤字和平衡预算“充满信心”,并为此而不断努力,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财政赤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究其原因,他实际上推行的仍然是扩张性的赤字财政政策。
(三)呈“结构性赤字”
战后以来,美国联邦财政支出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以下3个“大幅度增加”:1、军费开支大幅度增加,2、社会福利大幅度增加,3、国债偿付利息大幅度增加。
表6-3  1970-1986财政年度联邦预算开支构成(亿美元)
财政年度      1970      1975      1980      1985      1986
支出项目
总开支                 1956      3323      5909      9463      9799
其中:
国防                      817       865      1340      2527      2658
收入保障                  156       502       865      1282      1181
卫生                       59       129       232       335       357
社会保险及                365       775      1506      2544      2688
医疗照顾
退伍军人福利               87       166       212       264       266
及服务
教育、培训、就业           86       160       318       293       307
及社会服务
对外关系                   43        71       127       162       171
商业和住宅信贷             21        99        94        69        42
交通运输                   70       109       175       256       271
自然资源与环境             31        73       139       134       129
能源                       10        29       102        71        57
社区和地区开发             24        43       113        77        79
农业                       52        30        88       256       259
纯利息支付                144       232       525      1294      1427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第208-209页。
美国联邦政府用于社会福利计划的开支,覆盖面广,涉及生活、就业、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种类也颇多,有社会保险(如失业、医疗、老年退休和残废军人保险等),社会救济(如对多子女家庭补贴、处于贫困线下穷人救济和突发性天灾人祸救济等),免费教育和培训,以及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性支付(如对丧失收入或低收入者提供各种补贴和救济等)。
美国联邦预算中,按政府职能划分,列入“社会福利计划”开支的有5大项:收入保障、卫生、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退伍军人补助金以及教育、培训、就业和社会服务。这5项中又以收入保障与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为最大的2项。
表6-4  1950-1984财政年度联邦预算支出构成(10亿美元)
财政年度         1950     1960   1970     1980  1984
支出构成
国防开支                 13.7    48.1    81.7    134.0  227.5
社会保障和医疗照顾        0.8    11.6    37.4    153.6  235.8
非国防其他支出
1、对个人支付           12.9    12.7    28.7    129.3  260.3
2、对州和地方            1.0     4.5    15.0     57.2   50.9
政府补助
3、政府其他活动费        11.2    13.1    27.0     69.8   88.3
4、未分配的抵消收入     -1.8    -4.8    -8.6    -19.9  -32.0
5、小计                  23.3    25.5    62.0    236.6  167.5
净利息                    4.8     6.9    14.4     52.5  111.1
总支出                   42.6    92.2   195.7    576.7  841.8
(占总支出的%)
国防开支                  32.2    52.2    41.7     23、2   27.0
社会保障和医疗照顾         1.9    12.6    18.7     26、1   28.0
非国防其他支出            54.7    27.6    32.2     41、5   31、8
净利息                    11.3     7.5     7.4      9、1   13.2
总支出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占GNP的%)
国防开支                   6.2     9.7     8.4      5.2    6.4
社会保障和医疗照顾         0.3     2.3     3.9      6.0    6.6
非国防其他支出
1、对个人支付            4.9     2.6     3.0      5.0    4.5
2、对州和地方            0.4     0.9     1.5      2.2    1.4
政府补助
3、政府其他活动费         4.2     2.6     2.8      2.7    2.5
4、未分配的抵消收入      -0.7    -1.0    -0.9     -0.8   -0.9
5、小计                   8.8     5.1     6.4      9.2    7.5
净利息                     1.8     1.4     1.5      2.0    3.1
总支出                    16.1    18.5    20.2     22.4   23.5
资料来源:国会预算局。
表6-5  1985-1989财政年度联邦预算支出构成(10亿美元)
财政年度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支出构成
国防开支                   261.5   292.7   327.1    365.5   406.1
社会保障和医疗照顾         253.8   273、3   296.8    324.1   353.0
非国防其他支出
1、对个人支付             170.0    179.6   188.3    199.1  209.5
2、对州和地方              55.6     57.5    60.1     62.0   64.1
政府补助
3、政府其他活动费           87.6     90.4    94.8    100.0  103.6
4、未分配的抵消收入        -33.0    -37.1   -39.0    -41.9  -45.7
5、小计                    280.2    290.4    304.2    319.2 331.7
净利息                     133.5    149.6    168.6    194.1 213.9
总支出                     928.9   1006.0   1096.7  1202.8 1304.8
(占总支出的%)
国防开支                      28.2    29.1    29.8     30.4    31.1
社会保障和医疗照顾            27.3    27.2    27.1     26.9    27.1
非国防其他支出                30.2    28.9    27.7     26.5    25.4
净利息                        14.4    14.9    15.4     16.1    16.4
总支出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占GNP的%)
国防开支                       6.7     6.9     7.1      7.4     7.6
社会保障和医疗照顾             6.5     6.4     6.5      6.5     6.6
非国防其他支出
1、对个人支付               4.3      4.2     4.1      4.0     3.9
2、对州和地方               1.2      1.4     1.3      1.2     1.2
政府补助
3、政府其他活动费            2.2      2.1     2.1      2.0     1.9
4、未分配的抵消收入         -0.8     -0.9    -0.8     -0.8    -0.9
5、小计                      7.1      6.8     6.6      6.4     6.2
净利息                        3.4      3.5     3.7      3.9     4.0
总支出                       23.7     23.7    23.9     24.2    24.3
资料来源:国会预算局。
从上表可知,军费开支、社会福利开支和偿付国债利息开支为联邦政府开支中最大的3项,均呈不断上升之势。
军费开支在1950年为137亿美元,占联邦总支出的28.2%,占GNP的6.7%,到1989年则增加到4061亿美元,分别占31.1%和7.1%。
社会福利开支中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一项,在1950年仅为8亿美元,占联邦总支出的1.9%,占GNP的0.3%,到1989年则增加到3530亿美元,分别占7.1%和6.6%。
国债利息开支在1950年也仅为48亿美元,占联邦总支出的11.3%,占GNP的1.8%,到1989年则增加到2139亿美元,分别占16.4%和4.0%。
由于这3大项是联邦政府财政支出中不可少的,呈“结构性”,很难大幅度削减。因此使得联邦财政赤字连年增长,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即在于此。
三、贸易赤字有增无减
美国同英国一样,在成为世界首富期间均长期存在贸易逆差,同时其服务贸易均为顺差。
(一)英美长期存在贸易逆差
1、英国的贸易逆差
由于英国在食品和工业原料上对国外的依赖程度高,而工业品的出口增长落后于进口的增长,因此出现贸易逆差。据统计,1816-1938年这123年中,除了3年之外,其余年份均
有逆差,而且其逆差数额有日益增长之势。19世纪70年代,年均逆差不到0.9亿英镑。1904-1913年,年均逆差增加到1.4亿英镑,1924-1938年年均逆差又增加到3.1亿英镑。
二战后的最初几年,英国为重建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和库存需求迅速上升,人民对消费品的需求也有增无减,导致1946-1949年期间的进口值几乎增长了1倍。在对外出口方面,由于德日意3个战败国丧失了大部分国外市场,使英国的出口值也得以同步增长,因此贸易逆差减少。1949年,贸易逆差降到1.37亿英镑。
进入50年代后,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英国对外贸易有显著的发展。1950-1979年,英国贸易总额从386.3亿英镑增加到848.14亿英镑,增长了2倍,年均增长率为10.8%,其中出口增加了21.8倍,进口增加了22.1倍。按贸易量计算,英国实际出口增长了3.2倍,进口实际增长了3.8倍。这一时期,除1956、1958和1971年3年略有顺差之外,其余27年均有逆差,而且逆差越来越严重:50年代的出口值与进口值的比率为95%,60年代降到94%,70年代再降到90%;1950-1979年这30年间的逆差达到218亿英镑。
50-70年代,英国每个年代的逆差情况如下。
(1)50年代开始了世界范围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及贸易都有很大的扩展。1950-1959年,英国出口值增长了1.89倍,略高于1.82倍的进口值增长率,除1951年因受朝鲜战争的影响,许多进口原料及商品的价格扶摇直上,以及1955年因固定资本投资需求的激增,贸易逆差急剧上升,其他多数年份的逆差趋于缩小,到后半期已基本消失。1956年1958年还略有顺差,分别为0.53和0.29亿英镑。这一时期的净逆差为18.42亿英镑。
(2)进入60年代,世界科技革命继续向纵深发展,带动了生产和贸易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这一时期,英国出口值和进口值均增长约2.05倍,但年年有逆差,发展呈波浪形。1960年,英国政府为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采取了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加上宇航、电子、石油和化工等新兴工业相继兴起,导致生产设备和消费品的进口值迅速上升,逆差增加到4亿英镑,迫使英国政府不得不放慢发展速度,抑制逆差的增长。1964年,由于同样的原因,进口值较上年猛增15%,而出口值仅增5%,英国政府随即实行紧缩货币和金融政策以及限制进口的措施,到1967年又宣布英镑贬值14.3%,逆差才逐渐下降。60年代,英国逆差总额为31.91亿英镑,比50年代增加了将近1倍。
(3)70年代,世界货币和贸易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英国对外贸易剧烈波动:出口值增长了5.5倍,落后于进口值增长的5.9倍。70年代初期,因英镑贬值对外贸所造成的有利形势继续在起作用,使得1970年的逆差基本消失,1971年有1.9亿英镑的顺差。但是,1973年美国宣布美元贬值并停止自由兑换黄金,因而对英国的出口不利,逆差又见上升。1973年的石油涨价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经济衰退,给严重依赖进口石油和国外市场的英国外贸以特别沉重的打击,结果逆差不断上升,1973-1976年,年均逆差达38亿英镑。直到1977年,由于北海石油增产和世界经济复苏,英国逆差开始下降。70年代,英国有9年进口大于出口,逆差达230.75亿英镑,是60年代的7.2倍。
总之,1950-1979年的30年中,英国外贸的主要特点是:出口增长赶不上进口的增长,除了3年略有顺差之外,其余年份均为进口大于出口,而且逆差越来越严重:50年代年均逆差为1.84亿英镑,60年代为3.19亿英镑,70年代则增至23亿英镑。
2、美国的贸易逆差
战后初期,美国利用其他西方主要国家需要重建经济的机会,大力输出商品。1947年,美国出口额达144.3亿美元,几乎占了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的1/3。可是,1948到50年代前期,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美国的出口额不仅没有增加,反而
出现了下降,与此同时,进口额却逐步增加。不过,整个50年代,美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得并不快:1951年以后的年出口额始终保持在150-200亿美元的范围,进口额也一直在100-150亿美元左右。
美国真正出现对外贸易的繁荣是在60年代,从1960年起,10年间几乎翻了一番;与此同时,进口额的增长速度更快,大有赶上出口额的增长之势。
1970年前,美国对外商品贸易一直是顺差,出口额总是大于进口额。可是,1971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扭转:1971和1972年连续出现逆差,只是1973年出现了一次顺差,从1974年起就进入持续逆差的时期;贸易逆差日趋增加,1983年前每年只是几百亿美元,1984年后则每年超过千亿美元。
表6-6  1980-1987年美国的对外贸易逆差(单位:亿美元)
年份    进口额      出口额      贸易差额    与上年比较(%)
1980     2570        2208         -362         ——
1981     2730        2338         -396         9.4
1982     2549        2123         -426         7.6
1983     2699        2005         -694        62.9
1984     3412        2179        -1233        77.7
1985     3616        2131        -1485        20.4
1986     3871        2173        -1689        14.3
1987     4241        2504        -1737         2.3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第329页。
进入90年代后,美国贸易逆差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80年代后期的超过千亿美元,下降到千亿美元以下。1989年,美国贸易逆差为1159亿美元,1990年为1081亿美元,1991年下降到736亿美元,1992年为741亿美元,1993年为843亿美元。
(二)英美服务贸易均为顺差
1、英国的服务贸易顺差
国际收支通常是以经常项目作为衡量的基准,包括商品贸易和无形贸易两个组成部分。
英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它的经常项目收支数字,无论就商品贸易还是无形贸易,长期在资本主义世界中都居于重要地位,尤其是其无形贸易的收入对于抵补商品贸易的逆差,具有重要作用。
英国的商品贸易,历史悠久,其贸易额在二战前一直居世界第一位。战后,英国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特别在出口的增长方面,落后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到80年代初已降到第五位了。在战后的大多数年份中,英国出口的增长赶不上进口的增长,因此有严重的逆差。1950-1979年,英国的贸易逆差共计达281.08亿英镑。
但是,英国的无形贸易则是另外一种情况。据统计,1816-20世纪70年代末(不包括1939-1945年二战争期间)只有2年略有逆差,因此,在绝大多数年份,英国的无形贸易净收入足可抵消其商品贸易的逆差,并使经常项目保持顺差。可见,无形贸易是英国取得国际收支平衡的有力支柱。
早在19世纪70年代,英国无形贸易的净收入年均达1.35亿英镑,抵消商品贸易逆差后,经常项目每年仍有5000万英镑的顺差。一战前的1913年,英国无形贸易净收入为3.55亿英镑,抵消商品贸易逆差后,经常项目顺差达2.24亿英镑。在一战特别是30年代的经济危机期间,英国无形贸易的净收入下降,甚至在1930-1938年的9年中,经常项目有7年逆差,年均逆差为0.87亿英镑。
二战后的1946和1947年,英国无形贸易呈净支出,加上商品贸易的逆差,经常项目出现逆差。但1948年后,情况显著好转。从1950-1979年,英国连续30年无形贸易有净收入,累计达245.78亿英镑,可抵消同期商品贸易逆差281.0亿英镑的88%。可见,英国的无形贸易对其国际收支地位的改善起很大的作用。
在无形贸易的3个组成部分中,以经营航运及金融等服务的劳务部门最重要,其次是海外投资所得(包括利息、利润和股息)。这两者是英国无形贸易净收入的主要来源,第3部分包括政府间赠与、居民汇款、移民携带财物等的财产转移。这一部分年年入不敷出。
英国劳务部门包括政府部门支出、海运、民航、旅游和金融及其他部门。劳务收支在这30年中共净收入200.7亿英镑,其中除了政府部门劳务支出91.76亿英镑(主要为支付在国外的驻军费用),其余项目均收大于支。劳务部门中的金融及电讯、电影、电视公司专利费、承包建筑、咨询等其他收支一项中,金融收入相当可观。因为伦敦是国内外许多大银行、投资公司、保险商、交易所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集结地,每年赚取的服务费数额不小。这项净收入30年共计237.61亿英镑,是旅游(36.85亿英镑)民航(19.22亿英镑)和海运(0.72
亿英镑)3个部门净收入总和的4.3倍。在各种金融机构中,保险业的顺差额最多,约占1/3。
以上情况表明,1950-1979年,英国无形贸易连年有大量净收入积累,正因为这个缘故才缓和了英国长期贸易逆差所形成的国际收支紧张状况。
2、美国的服务贸易顺差
同英国一样,美国的劳务出口大于进口,每年有顺差,与商品贸易年年有逆差形成鲜明的对照。美国劳务贸易顺差可以部分弥补商品贸易的逆差。见下表。
表6-7    1977-1984年美国劳务进出口贸易额及其增减率(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项目
出口额         233.7   271.0   311.6   370.4   417.2   416.5    415.8  435.5
与上一年比较%  ——     16.0    15.0    18.9    12.6    -0.2     -0.2    9.7
进口额         208.7   257.4   271.6   294.3   321.7   326.1    358.9  415.1
与上一年比较%  ——     13.8    14.4     8.4     9.2     1.4      0.6   15.7
差额           25.0     33.6    40.0    76.1    95.5    90.4     56.9   20.4
与上一年比较   ——     34      19      90      25.5    -5.3    -37     -64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第336页。
这一时期,美国劳务贸易顺差最高年份是1981年,为95.5亿美元,最低年份是1984年,为20.4亿美元。进入80年代,美国劳务贸易顺差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劳务贸易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旅游和运输,这一类支出大于收入,因此每年出现逆差,并且进入80年代后呈现上升趋势;另一类是知识产权和其他商业服务,美国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每年有顺差。
表6-8 1977-1984年美国劳务进出口额及其差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1877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项目
旅游与运输
出口额        146.1   248.0  285.8   278.7   272.5   282.8
进口额        181.7   258.0  284.4   288.8   318.3   370.9
差额          -35.6   -10.0   1.4    -10.1   -45.9   -88.1
知识产权与其
他商业服务
出口额        87.7   122.5  131.4   137.7   143.2   152.7
进口额        27.0    76.4   37.2    37.3    40.6    44.3
差额          60.7    86.1   94.2   100.4   102.6   108.3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第337页。
80年代,美国贸易逆差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国际收支状况也不断恶化。其主要原因是,贸易逆差连年激增所造成的。
(三)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主要原因也是结构性的,主要表现在下面3个方面。
1、美日之间的贸易不平衡
美国要大幅度改善贸易收支状况,首先必须改善美日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状态。这是因为美国是日本销售商品的最大市场,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占其全部出口的1/3多。而日本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美国,其对美贸易收支顺差额约占全部顺差额的50%以上。例如,1993年,美国外贸逆差为843亿美元,日本外贸顺差为1297亿美元,其中美国对日贸易逆差就高达大约600亿美元,占日本当年全部贸易顺差的一半多。而对日贸易逆差则占美国全部贸易逆差的70%。
2、消费品进口有增无减
美国人民重视消费,希望增加进口,加强商品的多样性,为此美国不得不进口大量消费品来满足国内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多样化需要。这些消费品的进口有增无减,一时难以改变。
表6-9 1980-1985年外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
外国商品        1980    1985   增长幅度
服装            25.0    36.9    47.2
鞋类            51.0    77.0    51.0
钢材            18.9    26.2    38.6
机械工具        21.8    37.0    69.7
电视、录像机    61.6    72.0    16.9
照相机
电话机          11.7   40.0     242
汽车装用的       22.7   45.0     98.2
收音机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第330页。
其中消费品的增长率最快。消费超过生产,当然只能从国外进口了。
3、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80年代,美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到90年代已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这样,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一降一升的产业结构,意味着美国商品生产能力的弱化,显然无法与以制造业为主的德日经济进行竞争。这也是美国商品贸易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上述结构性贸易赤字,必须假以时日,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