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路:第五章(续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32:42
三、取代贸易中心的标志
(一)一战后英国勉力维持世贸中心地位
对外贸易是英国的生命线,直到一战前,英国一直保持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
表5-20 1870-1913年英美德法所占世界贸易总值的份额(%)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年份
1870       22     8      13     10
1880       20    11      11     11
1890       20    10      11      9
1900       19    12      13      9
1910       16    11      13      8
1913       15    11      13      8
资料来源:《欧美经济史》,第420页。
一战后,英国经济和贸易地位显著下降,对外贸易额剧减,特别是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英国进出口总值下降了45.7%。严重的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欧美各国为了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商品销售,展开了激烈的倾销战、货币战和关税战。英国则以贸易保护主义取代了自由贸易政策。1931年,英国颁布了《工业品非常输入法》和《农产品法》,规定扩大对进口商品的征税品种,并提高税率。从1932年起,英国又决定对进口商品一律征收15%-33.3%的从价税。
与此同时,为了保护英帝国的市场,抵制别国的商品倾销,以及加强对各自治领和殖民地的控制,1932年7月21日-8月20日,英国在加拿大的渥太华召开了英帝国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英国分别与各自治领和殖民地缔结了12个协定,总称为《帝国特惠协定》或《渥太华协定》,宣布在英帝国各成员之间实行“帝国特惠制”。根据这一协定,英国从其自治领和殖民地进口的商品,给予免税或减税的待遇,并限制自己从英帝国以外进口农产品;各自治领和殖民地则对从英国进口的商品给予减税的待遇,一般减至商品价格的20%,同时也应提高从英国以外国家进口商品的关税率。
英国的这种做法在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应。美国要求英国取消这种排他性的和建立经济集团的措施。在双方举行谈判期间,美国提出以削减英国一战期间所欠美国债务和延期偿付为条件,以换取英国部分取消英帝国内部的特惠制,或减免美国商品的进口税。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英国拒绝了美国的要求。虽然英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但仍然无力阻止其对外贸易下降的趋势。到1937年,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仅比美国的12.9%高出两个百分点。
二战期间,英国损失重大。战后初期,英国极需美国“马歇尔计划”提供的援助,以代替业已停止实施的战时租借法所提供的物资;同时,在作出一揽子国际经济体制安排下,虽然英国力求保持帝国特惠关税,但又必须忍疼割爱,不得不遵从美国关于自由兑换货币、自由贸易和公开竞争的要求,以便获得“复兴开发资金”。
(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取代
不像英国,美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大。由于其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长期以来,美国的国内贸易远比对外贸易重要。例如,1910年时,以价值计算,美国产品有9/10是在国内交换与消费的,只有1/10向外输出。直到一战前,美国国内商品的交易数量是对外贸易的大约24倍,其价值7倍于对外贸易。
20世纪20年代的孤立主义和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也影响美国对外贸易的增长。
20年代,美国国会拒绝参加国联是其孤立主义的明显表现。孤立主义占据上风的理由是:参加国际组织会引发外交和军事上的纠纷,如果其他国家的行动对于美国的商业利益不会产生有害的影响,那就没有必要介入外国事件;20年代的国际事态发展对美国的利益并不存在重大的威胁;更主要的是,虽然美国进出口额的绝对值有很大的增加,但由于美国是个自给自足的国家,所以出口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并不重要,出口的工业产品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从1914年的略低于10%,下降到1929年的不到8%。这表明虽然原则上广泛接受了世界市场的观念,但美国的经济政策主要仍面向国内需要
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关税保护主义政策,使美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受到严重损害。1929年,美国GNP为984亿美元,3年后暴跌到只有一半;1933年的工业产品值还不到1929年的1/4。由于各国高筑贸易壁垒,在此期间,美国的出口额从52.4亿美元减少到16.1亿美元,其中那些严重依赖出口的工业部门首当其冲。例如,汽车出口额从1929年的5.41亿美元,下降到1932年的7600万美元。结果,美国对外贸易总额擦1929年的96亿美元剧降到1932年的30亿美元,为30年代的最低点。同时,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值的比重也迅速下降,从1929年的13.8%,下降到1932年不到10%。对外贸易在GNP中的比重也呈现同样的趋势:与20年代相比,30年代下降了将近50%。
鉴于孤立主义的强硬主张,再加上罗斯福总统有一系列紧迫的国内问题需要解决,美国政策变得更加内向:1934年下令禁止向拖欠战争借款的任何外国政府提供贷款;1935年禁止在发生战争时输出武器;不久又禁止向任何交战国提供贷款
二战是美国扭转其孤立主义的转折点。二战期间,美国成了罗斯福所说的“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因此美国商品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从1932年的16亿美元猛升到1944年的143亿美元;进口总额也有增长,但增长幅度相对小些:从1932年的13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42亿美元;对外贸易顺差从30年代的最高点1937年的1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103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点。
战后初期,美国利用其他国家恢复经济之机,大力输出商品,对外贸易处于黄金时期。
表5-21   1946-1950年美国对外商品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差额
1946      146.80     97.38     49.42   +47.96
1947      201.86    144.30     57.56   +86.74
1948      197.96    126.51     71.24   +55.29
1949      186.73    120.51     66.22   +54.29
1950      189.51     99.97     89.54   +10.43
资料来源:《各国技术经济比较》,第450页。
这一时期,美国年均出口总额为120亿美元,进口总额从1946年的50亿美元增至1950年的90亿美元。此外,除1950年的贸易顺差只有10亿美元,其余年份年均贸易顺差均超过50亿美元,5年的贸易顺差总计255亿美元。
这一时期,1947年的出口总额高达144亿美元,约占当时世界出口总额的1/3;1950年,美国进出口总额为19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6.7%。这是战后时期美国对外贸易的两个最高点。
美国取代英国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是在1950年: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美国为16.7%,英国为11.7%。此后到70年代,美国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表5-22  1937-1979年英国与西方主要国家占世界贸易的比重(%)
年份   1937    1950    1960     1970     1975     1979
国家
世界贸易总额  499.5  1136.5   2635     6087     16780   18600
(亿美元)
英国        14.9    11.6      8.7      6.7      5.8     6.03
美国        12.9    16.7     13.5     13.5     12.5    13.1
西德        ——     4.1      8.2     10.7     10.1    10.8
法国         5.3     5.5      5        6.1      6.3     6.7
日本         5.1     1.6      3.2      6.3      6.8     6.8
资料来源:《英国经济》,第143页。
战后,虽然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比战前要快,但美德法等国家的对外贸易增长率更高,因此相比之下,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每况愈下:1950年,美国超过英国;1970年,西德超过英国;1975年法国和日本超过英国。至此,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已屈居第5位了。
四、取代货币中心的标志
美国是在20世纪初确立金本位制的,由此与国际货币体系接轨。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美德迅速崛起,英国相对衰落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其标志是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尽管如此,由于其经济实力的惯性运动,英国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方面的优势仍在,尚未动摇。
一次大战加速了英国的衰落。战后,英国无力恢复金本位制。直到二战前的大约30年间,是英国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行将结束却尚未结束,美国的这一领导权即将确立还没有确立的一段过渡期和空位期,致使世界陷于货币和经济混乱之中。二战结束前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主导地位,从而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
(一)20世纪初美国两项重要的货币立法
1、1900年3月14日国会通过的《通货法》
该法正式确立了美国实行金本位制,即把货币发行额或存款限制为黄金储备额的某个法定倍数。该法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美国国内经济的稳定,而且对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起了促进作用——美元逐渐向国际通货演变。
2、1913年12月23日国会通过的《联邦储备法》
该法经威尔逊总统签署后,于1914年12月正式施行。该法规定在美国银行业中建立一
个主要负责全国货币的联邦储备系统,其主要职能包括:(1)负责监督全国的私营银行;(2)调节信用贷款量和货币流通量;(3)进行银行票据的清算和托收;(4)代理国库发行债券;(5)在外汇市场上干预美元比价;(6)根据需要提高和降低贴现率。
联邦储备系统包括分设在全国12个大城市的地区联邦银行及其25家分行,联邦储备委员会是其最高管理机构。根据美国《1935年银行法》的规定,该机构的全称是“联邦储备系统总裁委员会”,后简称为“联邦储备委员会”(Fed)。该委员会由7名成员组成,由总统任命,经参议院批准,任期为14年;主席和副主席也由总统任命,经参议院批准,任期为4年(后改为7年)。
该委员会是美国的经济决策机构之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不受总统决策的影响,因此总统与其意见相左之事时有发生。该委员会主要有以下5项职权:(1)调整各会员银行关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百分比,以防止会员银行过分扩大和收缩信贷;(2)核准联邦储备银行提高或降低会员银行的贴现率;(3)指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进行公开市场活动:(4)限制凭交纳押金进行证券交易所能获得的信贷额度,以防止过多地用信贷买卖证券;(5)规定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最高利率。
总之,联邦储备系统实际上起着中央银行的作用。
(二)“货币割据”局面的出现
从一战到二战期间,欧美各国为谋求自保,纷纷成立货币集团,展开了货币战,金本位制岌岌可危,国际货币体系和经贸活动陷于混乱之中。
一战爆发后,各交战国迅速采取行动,保护本国的黄金供应,并且同固定汇率脱钩,以便有利于动员其经济力量为战争服务。金本位制暂时失灵,浮动汇率取而代之。这是因为战争使国际经济体系依存关系中断,货币价值的确定成为一国政府的责任,也因为战争的要求,国内经济自主战胜了国际货币体系。
战后,正如凯恩斯在1919年发表的《和平的经济后果》中大声疾呼的那样,当务之急是恢复国际经济体系和建立稳定的货币体系。但是,战后各国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侵蚀了黄金的实际购买力,恢复金本位制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战后,各国曾作过努力以稳定国际货币体系。1922年热亚那会议建立了黄金-汇率本位制,规定各国接受以黄金为后盾的货币,特别是以英镑作为储备,以便节约使用黄金。但是,黄金-汇率本位制好景不长,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欧美各国的货币金融领域,主要国家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
首先是英国。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外国商人竞相从英国银行提取存款,造成英国黄金大量外流,严重威胁英国经济的稳定。于是,1931年9月21日,英国政府宣布停止实行金本位制,禁止黄金出口,同时宣布英镑贬值,英镑与美元的汇价从1英镑兑换4.37美元降到3.40美元。英国的自治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南美的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等国也相继放弃金本位制,同时实行货币贬值。到1932年,已有20多个国家放弃了金本位制和实行货币贬值。
在混乱的货币战中,法国曾在一段时间内坚持实行金本位制。此外,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等约20个国家,因为出自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坚持金本位制,并与法国结成“金集团”,与英国为首的“非金集团”相对抗。
美国也曾一度与法国达成协议,坚持金本位制。经济危机爆发后,由于银行大量倒闭,美国政府于1933年3月9日宣布暂时停止银行活动,进行清理整顿。但是,存款人的大量挤兑,使得联邦储备银行的黄金迅速减少,仅1933年一个月内就减少了20%,这迫使罗斯福总统于1934年1月宣布放弃金本位制,禁止黄金出口和金币流通,同时宣布美元贬值。
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从1.5046克降到0.888671克,黄金官价也从每盎司20.67美元提高到35美元。
在激烈的货币战中,“非金集团”国家数目不断扩大,并利用货币贬值的手段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1935年1月英镑汇价再度下跌,终于迫使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和实行货币贬值。1936年11月,惟一坚持的法国感到独力难支,也最后停止实行金本位制。至此,“金集团”已全部瓦解。
在国际货币战中,亚洲也难幸免。1931年11月,日本宣布宣布放弃金本位制,禁止黄金出口,日元贬值,日元的汇价在1931-1935年间下跌了35%以上。
在整个30年代,共有50多个国家先后宣布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和实行货币贬值,致使该制度寿终正寝。
接踵而来的是各国不约而同地转向推行“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国际货币体系分裂为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
首先,1932年7月到8月在渥太华展开的帝国会议上,由英国牵头成立了“英镑集团”,以便加强自己在国际货币和贸易中的地位。这次会议决定参加国的货币与英镑保持固定比价,加强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紧接着,为了与英国抗衡,美国联合中、南美洲一些国家成立了“美元集团”,参加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彼此之间的贸易以美元结算。此外,美国还设立了一笔20亿美元的外汇基金,主要用于阻止英镑进一步下跌对美元汇价产生的影响。
最后,法国也与其一些殖民地国家建立了“黄金集团”。在东亚则出现了“日元集团”。
这些货币集团的建立旨在以牺牲别国的利益为代价,以解决本国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从而加剧了各货币集团之间的矛盾,导致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因此,国际货币体系四分五裂,形成了“货币割据”的局面。
为了调整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欧美各国政府不得不出面与外国进行协调,如缔结贸易协定或短期支付协定等。
1933年夏天,由国际联盟主持,在伦敦召开了一次世界经济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寻求降低关税,稳定通货,恢复适当的国际货币标准或确定各国货币固定汇率的途径。但是,由于与会大国当时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恢复本国国内的经济,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为恢复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而牺牲本国刚刚出现的稳定局面,所以会议以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而告终。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互惠贸易法》,授权总统进行国际间相互降低关税的谈判。1936年,美英法签订了3国协定,以缓和3个货币集团之间的冲突。尽管这些行动表明了美英等国认识到了,理顺世界经济的各种关系,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对其可能带来的好处,但不久之后,二战打断了这一进程。国际货币体系金融的彻底改革,要等到二战结束了。
(三)美元中心的确立
金本位制的中止导致以黄金为中心的货币制度的瓦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金本位制下,黄金是国际结算的主要手段,国际贸易是借助自动调节作用进行的。金本位制的崩溃使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失去效力,结果许多国家以“民族化”代替“国际化”,即根据国内法对外汇和贸易实行管制和干预,由此利用对货币的杠杆权,对把诸如实现国内经济稳定和实现充分就业等目标,置于国际货币体系之上,这就进一步加剧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当英国1925年实行金块本位制时,在重新确定英镑与黄金的比价时,把英镑的面值定得过高,结果英国出口下降,经济发展受阻,自顾不暇,无力干预国际货币体系。
最后,更主要的是,英国经济实力的衰落,在一战中遭受严重损害,而相比之下,美国
则迅速崛起,是一战的最大获利国,这就导致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英国不再有力量左右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另一方面美国实力还不足以也不愿意接过英国的这付担子。这样,由于各国都不实施国际货币规则,又没有一国能独家管理国际货币体系,世界经济秩序就必然遭受破坏而陷于混乱之中。
二战快要结束时,英美等国已决定要优先考虑两大经济目标:一是国内的,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二是国际的,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这一秩序则建立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基础之上。鉴于30年代的深刻教训,作为英美合作的成果,该体系具有下列特征:
(1)为正确达到本国制订的经济目标,国际货币体系要建立在固定汇率的基础上,以防止发生破坏性的竞相货币贬值和推行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2)用于经常项目收支交易的货币可兑换性,以防止大规模不稳定的货币流动所造成的破坏;
(3)万一发生“根本性的不平衡”,允许一国在征得国际社会的同意后改变其汇率,以防止强行改变其汇率所造成的连锁反应;
(4)IMF的建立,就是为了监督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行,并向暂时面临国际收支逆差困境的国家提供贷款,以缓解和防止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而这是以美国的巨额黄金储备为后盾的:1939年,美国黄金供给总额为145亿美元,到1945年超过了200亿美元,占世界黄金储备的2/3;战后初期,由于美国的对外贸易年年有很大的顺差,使黄金不断流入,到1949年,美国黄金储备总额高达246亿美元,为其历史最高水平,占了世界总储备的3/4;50-60年代,美国拥有的国际储备(黄金和外汇)虽然逐渐下降,但仍然占绝对优势。
表5-23  西方主要国家国际储备资产所占份额(%)
年份       1952    1962
国家
全世界         100.0   100.0
西方发达国家    78.1    83.6
美国            50.0    27.4
日本             2.2     3.2
西德             1.9    11.1
英国             4.0     5.3
法国             1.4     6.4
意大利           1.5     6.5
加拿大           3.9     4.1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的兴衰》,第215页。
从根本上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美国经济的霸权地位:美元等于黄金,事实上比黄金还略胜一筹——既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交换媒介,也是主要的计帐单位和价值储备手段;因为其他国家把自己的货币与美元挂钩,所以固定汇率就实现了,进行调整时,只要改变该国货币与美元的比值就行了;该体系的关键是,美国保证按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的比价进行兑换,只要美国不改变这一保证,同时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信心,该体系就能顺利运行。
这样,美国经济成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发动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成了世界银行家,美元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美国的货币政策也就成了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
五、取代金融中心的标志
1870-1970年的一个世纪中,世界经历了3个国际金融时代:1870-1914年,英国金融中心时代;1915-1944年,英美两个金融中心时代;1945-1970年,美国金融中心时代。
(一)1870-1914年:英国金融中心时代
从1870年起,先是英国,后是法德美等其他欧美国家,从大规模的资本积累转向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到一战前,尽管法德美已成为资本输出国,但从规模和数额上看,英国则是国际金融资本的主要供应国。
巨额的资本输出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对资本输入国来说,资本输入为其城市基础设施、港口和铁路的建设提供了必需的资金,从而打下经济发展的基础。铁路修建成了,公路四通八达,即使是遥远和偏僻的地区也与世界经济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时期英国投资的主要受益者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同时,许多别的国家也依赖食品和原料的输出与资本的输入,以平衡其国际收支和发展经济。这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被卷入世界市场,日益受到世界经济周期盛衰的影响。
对英国这样的资本输出国来说,其经济后果可谓利弊互见。一方面,英国从大量的海外投资中可获取高额利润,增强其国民财富和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投资资本大规模外流,无疑不利于本国工业的发展,同时加速了美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赶超英国的进程。在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期间,虽然英国竭力在产业革命造就的传统工业部门维持其优势,但对新兴工业部门却投资乏力,落后于美德。大量资本输出是英国丢失“世界工厂”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1915-1944年:英美两个金融中心并存时代
一战宣告了第一个国际金融时代的结束。由于一战的激烈和持久,迫使欧洲各主要参战国减少甚至中止了其海外投资,以支付必要的食品和战争物资费用;也由于为筹措军火资金,维持并打赢战争,参战国纷纷举借外债,美国从中大获其利。战前美国还是英国的债务国,有30多亿美元的债务,战争结束时,英国已由美国的债权国变为其债务国,美国则成了欧洲最主要的债权国。
战后虽然美国由于参议院否决了参加国联的条约,退回到孤立主义的老路,但美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不仅没有削弱,其利害关系反而与日俱增,美国在国际金融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在德国向法国和其他国家赔款融通资金方面起重要的作用,便是有力的证明。
在这期间,世界出现了两个国际金融中心——伦敦和纽约。20年代时,纽约已开始取代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但纽约当时还并不具备全面取代的条件和实力。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紧接着的二战打断了这一取代进程。二战从根本上改变了英美的力量对比关系,宣告了第二个国际金融时代的结束。
(三)1944-1970年:美国金融中心时代
始于二战末期的第三个国际金融时代,彻底改变了国际金融的性质和结构,在下列方面与前两个金融时代完全不同:
1、以前的资本流动几乎全是私人资本,战后官方对外援助也成为国际金融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美国在战后初期实施“马歇尔计划”而开创的。
2、战后出现了重要的多边援助国际机构,如IMF和WB等。
3、美元的大量外流培育了欧洲市场,改变了国际金融的规模和结构。
4、最主要的是,美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美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标志是:不仅是最大的官方援助和国际借贷资本的提供
国,也是最大的私人直接投资国。
20世纪初,虽然美国的工业生产已超过英国,但那时美国的对外投资并不多,例如,1900年为5亿美元,1913年增至25亿美元。而外国,主要是英德法荷等几个西欧国家在美国的投资,要远大于美国的对外投资。一战使美国从债务国变为债权国。从一战后到二战前,由于美国不少工厂已在海外设立了许多分支机构来销售其产品,也由于一些采矿业和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取得了矿产和石油的开采权,美国参与世界经济的活动日趋增加,所以美国的对外投资也随之增加。到1935年,美国在国外的投资已达136亿美元,相当于外国在美国投资46亿美元的3倍,成为仅次于英国的最大资本输出国。
从二战时的租借法案到战后的“马歇尔计划”,从战时的军事工业到战后迅速转化为民用工业,这些都为美国经济创造了战后初期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和繁荣景象。由于对外投资迅速增加,因而超过英国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尽管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但长期大规模地向国外投资则主要是在60年代以后。
据统计,1950-1960年,美国资本输出额从544亿美元增加到856亿美元,其间增加了57%;1960-1970年,从856亿美元增加到了1655亿美元,共增加了93.3%;70年代的增长幅度加大,出现高速增长,形成高峰期:1970-1980年,从1655亿美元猛增到6067亿美元,增加了2.67倍。
战后30多年中,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其债权国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美国的资本输出包括政府和私人两大类。
1、政府输出,主要包括美国政府和所属金融机构提供的对外贷款和对外援助(经援和军援);美国政府在国外的资产;以及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银行的外汇储备。
2、私人资本输出,主要包括私人在国外的直接投资和证券(股票和债券)投资;私人银行提供的对外贷款;以及私人在国外的房地产和保险等方面的投资。
表5-24   1970-1985年美国海外投资主要项目比较(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70    1975     1980     1982      1983      1984      1985
项目
私人直接           754.8   1240.0  2153.8    2077.5    2072.0   2114.0    2297.5
对外投资
联邦储备           500     1453    3105      3413       3331     2913      2940
银行对外贷款
政府对外        1966-1975
援助数额        共计703.7          NA         119.3      116.1    139.9     143.3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第268页。
美国资本输出的最主要项目是私人直接投资。从战后到80年代初期,美国这一方面在发达国家中一直居于领先地位:1960年为319亿美元,1967年增加到566亿美元,增加了77.4%;70年代后继续迅速增长,1970-1980年,从754.8亿美元增加到2153.8亿美元,增加了将近3倍;80年代上半期也增长迅速,从1980年的2153.8亿美元增加到1985年的2297.5亿美元,增加了将近2倍。
从60年代下半期到80年代初,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虽然美国在海外的私人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但仍然名列第一:1967年占50.4%,1973年占48.9%,1981年占43.3%,1982年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