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式贫困”PK“北京式富裕”:体制内外的资源分配差距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30:59
北京,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上海,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
60年一甲子,2010年,新中国已然站在第二个甲子的起跑线上。这样的情境之下,其实北京和上海早就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两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贡献者是一批又一批的外来移民。而作为中国的两大超级城市,本身也具有吸引全国各地人员北漂或者海漂的资源。
我的表妹万霞在上海一个五星级大酒店做大堂接待,工作三班倒,因为夜班的工作量很大工资也要高一些,所以她一般选择前半夜或者后半夜上班,一个月工资加上奖金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可是和另外两个女孩子合租靠近酒店的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虹口),冰箱、洗衣机、厨具等等配置齐全,月租3500,表妹为了上厕所方便,住了内带厕所的那间主卧,分摊1300元,水费、电费、物业费也要分摊200元左右。她工作需要,每月护肤美容化妆品花销500元左右;酒店有一顿工作餐,其他平时随便吃一点,买点水果和零食,一个月在上海她也得花1000;上班下班坐车,很多时候都坐地铁每月也要300-500元不等(燕子李三:睡过头了就得打车),上网、话费、请客……零星的开销再除掉,一个月能攒下的钱连500元也不到了。遇上小病小痛的,一个月的活儿就算白干了。

这样的情况对于海漂一族来讲,比比皆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这两年,随着全球物价上涨,上海衣、食支出总量明显偏低;住、行等基本生活开支不断增长;医疗、教育支出增加且占比例越来越高;低保家庭实际支出呈现透支,家庭抗风险能力不断降低。贫困中出现一个新概念——“上海式贫困”。最为典型的就是超级城市中外来移民贡献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力量,但是不能充分享受到体制内的生存资源,处于贫困的状态。
有人会说,月收入5000是穷人吗?是的,上海低保线是月收入425元,5000是500的10倍,别说425元还比500元少了75元。
那么,到底谁是穷人?
我的哥们儿刘小闷是在考研辅导班里认识的,他是北京本地人。小闷本科毕业那年考研失败,成了待业青年,随后再次进行考研复习的时候,就靠在三里屯开小货铺的父母每月3000或者5000不定的收入生活。这份钱是他一家三口的唯一一份收入,分摊到他头上也就只有1000多一点,有时候为了考研复习还多花一点。
但是,刘小闷算是穷人吗?他们家里贫困吗?
北京大,大北京,刘小闷作为北京本地人,教育、住房、福利等等方面有先天的优势。2005年他参加高考只有491分(燕子李三:文科),这个分数当年在四川高考连文科三本分数线493分都差2分上不了,在北京却已经比文科一本分数线486分高出5分!尽管刘小闷家里属于农转非,房子是平房,车子是一个长安小货车,但是刘小闷是北京本地户口。他有房有车有户口,在许许多多的北漂一族看来,他是北京人,是“地主”,是真正的有钱人,不会是什么穷人。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北京式富裕”。

“上海式贫困”和“北京式富裕”不单单出现在北京或者上海,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贫富问题。它的根源在于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资源多少有明显差距。以社会学的视野来看,贫困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和标准区分,不能单单以所谓的月收入多少作为一条贫困线。假设两个上海人的月收入各是425元和500元,相差只有75元,生活境况可能完全相同:一贫如洗。但是,前一个可以拿到低保,后一个多了75元属于“有钱人”还拿不到低保……而且,上海市民政局原副局长沈振新测算的数据显示,月收入低于500元,高于“低保线”425元的,上海大约有150万人左右。
一刀切真是害死人,仅仅75元钱的差别,就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就有150万人被划在了体制外。体制外就没法享受低保的资源,单一的贫困判断标准往往意味着把一些实际收入不能满足自己基本生存需求的人估计在贫困线以上。莫非芙蓉姐姐在上海一个餐馆当洗碗工,老板发给她500元,她还说,俺还要领低保呢,俺只要425元,多一分钱都不行?

而刘小闷们即便每月只有一两千元的收入,然而他们有北京户口,在体制内,享受伟大祖国首都的无上荣光和充足资源,走在哪里都是大北京,都是“有钱人”。这让我猛然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里经典得可以印证“北京式富裕”的一段话: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燕子李三: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瑞德说的)
这样的体制内和体制外,人为的造成生产资源的分配不均,由此而产生的社会不公平正困扰急剧转型时期的当下中国。这让很多人感觉活得没有尊严,特别是累死累活努力打拼的北漂或者海漂一族,为上海和北京这两座中国的超级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生命力量,却看着体制内的人享受“北京式富裕”,自己只能过着“上海式贫困”的生活。
温家宝总理说,“让中国人活得有尊严”,陈志武先生提出的第一步就是“废除户口制度”。因为中国的户口象征着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差别,也就意味着生存资源的多和少。


不能够绝对公平,我们可以相对公平。解决好“上海式贫困”和“北京式富裕”的中国特色问题,可以有效平抚暗流涌动的民间仇富,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燕子李三 -- 腾讯博客)
-----------------------------------------
“上海式贫困”,中国穷人生态的缩影
叶扩
近日,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公开表示,今年,上海将形成支出型贫困群体的发现、监控和预警机制。只核收入不核支出的贫困定义将成过去式。上海市民政局原副局长沈振新认为物价等因素造就了大批新城市贫民,形成了“上海式贫困”。具体表现为:物价上涨使衣、食支出总量明显偏低;住、行等基本生活开支不断增长;医疗、教育支出增加且占比例越来越高;低保家庭实际支出呈现透支,家庭抗风险能力不断降低。(《瞭望东方周刊》3月22日)
http://news.qq.com/a/20100322/001431.htm
近些年来,新词可谓层出不穷,有关穷人的新词也不少,这倒也是好的动向,最起码社会更关注穷人的生存状况了。不过,新词只限于新词本身,现实问题却是久已存在。而所谓“上海式贫困”亦是如此,好像是新的现象一般,但其实“上海式贫困”又岂止于上海?无非是“中国式贫困”的缩影罢了。
正如马伊里所言,穷与不穷有时只是隔了一层窗糊纸,又如沈振新所喻低保和低收入人员之间救助政策出现了断层——“悬崖”,此即为“悬崖效应”。如果仅仅用低保线作为一刀切的标准,使得许多有实际困难的家庭只能望崖兴叹,也就几乎失去了扶贫帮困的初始意义了。于是,将“悬崖”修成“斜坡”,有一个渐变和缓冲,逐步使救助措施呈斜坡式特征,这就是从“悬崖效应”到“斜坡效应”的改变。
但问题是,即使将悬崖修成斜坡,路仍然是崎岖不平,经多次日晒雨淋,斜坡还会侵蚀成悬崖,搞不好还会形成堰塞湖,高悬于山岭上,对底下的山谷和平川的危害不可小觑。将这类情形置换于社会中,其中的表征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下的普遍萧条感”,也即是低层群体难以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好处,反而收入很容易被支出吞噬。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如果通货膨胀到来,压垮这个底层群体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就是物价。他们很少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却要徒然承受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这说明,在经济增长的成果和社会成员的生活之间,以及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状况的改善之间出现了断裂。这就是沈振新所说的“上海式贫困”。但实际上,这样一种悖论,一直在深深困扰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并且作为一种逻辑支配着我们的经济政策,左右着我们的社会走向。
现在要解决“上海式贫困”的问题,关键是要构筑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将扶贫标准和物价变动相联动,减轻民众的生活压力;但更为重要的是扶贫不能仅仅停留在喂哺的浅层次上,而应该给穷人“输血”“造血”谋出路,比如降低城市谋生门槛,给穷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提高民众抵消风险的能力和对未来的信心,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消解人们在经济危机中产生的挫败感和失落感。 (叶扩时评)
--------------------------
上海式贫困:月入上万花掉九千的生活写真
腾讯网22日报道:物价等因素造就了大批新城市贫民,形成了“上海式贫困”。具体表现为:物价上涨使衣、食支出总量明显偏低;住、行等基本生活开支不断增长;医疗、教育支出增加且占比例越来越高;低保家庭实际支出呈现透支,家庭抗风险能力不断降低。
那到底月收入多少在上海才能过上富裕生活呢?下面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一位在上海月收入过万的白领讲述他真实的“贫穷”生活。
很多人问我上海收入多少才过的可以。实在没法给出准确范围,不过要是对自己有信心有理想的就来吧,都是两条腿一个脑袋,别人能的自己怎么也要试试对吧,不怕失败,就怕没勇气。当然这失败也要看你自己能否承受,是否值得。
下面我就为大家分析一下月薪一万在上海的普通生活:
1、月到手收入计算(人民币)
收入:10000元
扣除社保:养老8百分号 医疗2百分号 失业1百分号
根据最新08年平均工资的三倍来算缴纳基数上限为9876元。
所以扣除额度为 9876*11百分号=1086.36
公积金: 扣除额度上限为607元
(根据7百分号推算缴纳基数上限为8671.5元,09年很快就会调整更高)
缴税工资:1000-1086.36-607=8306.64元
缴纳个税:886.328元
到手收入:8306.64 - 886.328=7420.312元
2、月生活成本计算:对于一个无房无车,活的还凑合的水平来说。
1.住房:租房,在徐汇区这边,一室一厅全配,最少的1500元
(如果是买了房子个人还贷,根据情况,估计平均也要2000元)
2.水、电、煤气、宽带、有线电视、卫生管理费:
电费110元左右
(空调、冰箱、电视、热水器、洗衣机、抽油烟机、电脑、手机、
另外什么电热毯,饮水机,电饭锅等都是耗电大户)
水费:洗澡做饭很费水哈,50元
煤气:经常做饭的话也要20元
宽带:120元
有线电视:18元
卫生管理费:5元
合计:110+50+20+120+18+5=323元
3、交通费:大部分骑自行车
但是考虑到偶尔坐地铁、公交、打车,比如周末,或者赶上下雨,
加班很晚的情况,平均一下算200元。如果自己开车则更多
4、饮食:
吃饭:对于22个工作日来说
早餐5元
午餐15元
晚餐做饭的话15元,否则出去吃要20-30元,折中算20元
对于四个周末来说,出去吃饭喝水看电影,
按照一天100元计算,算600元。
水果,超市零食:一周至少80块吧,看看现在水果酸奶的价格。。算300元。
小计 (5+15+20)*22+600+300=1780元
5、日常品费用:买书、日常用品,洗衣粉、牙膏、洗水、卫生纸之类的算100元。
6、服装鞋子:这个我按照每个月200元计算吧,很低了。
7、手机费:100元
8、交友费用:没有女朋友的,和同学同事,一个月至少也要200块吧
有女朋友的至少要500元吧。我取个折中的350元。
9、特殊日期:包括一些生日、情人节、圣诞节、结婚、生孩子等等礼物,
一个人至少要300元吧,要是领导至少500、800吧,
按照一年2000块左右来计算,月均摊为200元,够低了吧。
10、给父母:按照最低标准600元,也就意思一下吧。
11、看病:现在感冒都要200多,均摊月100元,希望没有。。
12、旅游:一年就算三次短途吧,一次住宿路费吃饭买东西至少500,算100元 。
13、身为一个工作压力大的男性,抽几包烟喝几瓶酒是很正常的吧?
多不算,就算个中等500吧。
以上总计:1500+323+200+1780+100+200+100+350+200+600+100+100+500=5903元
固定支出后,每个月剩余7420.312-5903=1517.312元
以上只要是在上海混过的朋友,应该知道并体会我的标准,中等偏下生活水平因为没有涉及什么娱乐、学习费用。
如果你买了房子、买了车、有了孩子、有其他投资活动,社交活动更多、旅游更多、家里负担更重、计划买电器贵重物品、抽烟喝酒、女朋友花销厉害、有被骗被偷等情况,那请酌情自己计算,多申请几张信用卡就很有必要了:-)
如果没有,那么恭喜你,每个月理论上可以剩余1500元了,呵呵,但是一定要作为风险意外支出费用,千万别随便用,万一这个月需要买点什么特殊的东西呢。
上海房价,在徐汇这边,二手房大概12000元,自己考虑吧。 每天下班就最好乖乖回家,味千拉面和KFC都是奢侈,盖浇饭和兰州拉面是外出主打食品。。。 否则,你将发现这1500块在上海,花出去简直太容易了,平均一天50元,还没注意,还没感觉,吃饭点菜的时候一冲动,没了!!
还没到月底呢,一看卡上。。余额不小心变成个位数了!!!!月光了,嚎!
这就是上海,这就是最真实最无奈也最激励人的现实生活成本!真诚的希望各位给与补充,在奔向这个寸土寸金的梦中城市之前,做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做好艰苦奋斗,长期作战的准备,至少3个月的费用。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也不得闲。
工作还要继续,生活仍然有精彩,中国必将强大,我们必将强大,信念和责任支撑了无数英雄人物,在许多年后,回眸逝去的岁月,你才能够不后悔,才不枉来此一回,不枉养育你、帮助你、支持鼓励你、和你并将战斗过的那么多人。。。时刻提醒自己,你的责任和使命,你的目标,往小了说是让家里人过好日子,往大了说是实现你的个人价值,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全部的力量。
人生的过程每个人都一样,人生的滋味每个人都不一样。
没有好坏,没有长短,有的只是留在自己心里的痕迹。。。                       (文:好运相伴)
--------------------------------------
北京土著居民的“幸福生活”
前些年搞网站的时候有两个88年的北京本地小孩子过来帮忙,试用期一个月才给一千块钱,但对他们来说工资多少是无所谓的,只要有个事干就ok。他们没有外地人的压力,干得不爽了拍拍屁股走人。其中一个,一满18周岁,家里不懂得作什么投资但拆迁补贴后有闲钱,给他买个10万块钱的车,找了个公交售票员的活儿,工作之余天天驾车到处整找乐子;另一个,早年二环内的老房拆迁,在南三环补了两套两居,其中一套作为他的婚房,当然没结婚前是出租用的,按南三环附近的租金行情,现在当在三千多每月。其父母工资总和约五千,加上这三千多租金,再加这小家伙的工资,在一万块钱左右。由于不用租房子更不用每月被银行“按在地上揭皮”,所以对于平日里没啥大项支出的土著家庭来说,这一万块钱是相当之耐花的。而如果按房产价值估算的话,现如今这两套房子怎么也值五百万。如果出手,可以全款在六环以外买五套以上房子。
一家几口人,一个月才赚一万块钱?你瞧不起他的收入,但是人家过得比你这个年薪十万的白领轻松,比你爽。
05年来北京上班,当时周围不少同事包括北京本地人在内,收入在同一起点,在北京不上不下。几年下来,北京的房价早已翻倍,公司的平均收入离翻倍则还有十万八千里,如今依然在公司里挺着的,大部分是北京土著,外来人口经受着房租、房价、消费的双重压力,要么另寻高枝,要么回自己的小城市,要么就留下来当月光族,(有个好友,七七八八收入约7000每月,30岁,仍然坚定不移不离不弃地站在月光族行列里)。那些能一鸣惊人的精英级人物,毕竟只占少数。而本地人则不同,在收入增长速度与外来人口一致的情况下,一不用交房租,二能节省平日开支,房子月月看涨,心里有底气,手上闲钱总有那么一些,买个车不心疼,闲余时间自驾出外玩玩,便是有压力,也比外来人口少许多、减压起来也快得多。于是本地人倒成为了IT业里头“最耐得住”的那部分人,一旦坐下去就懒得动弹。
来看看上海——
女孩A:名牌大学毕业,也算高材生。毕业三年,所在公司在上海同行内也算中上等档次,收入约5000。对女孩子来说,这个收入也算可以了。现在房租1200,很小很小,网费140,杂费200一个月,这些固定开支1500多。平时早饭包子豆浆,能凑合就凑合,中饭难得去下馆子,经常跑学校食堂吃饭,可以省不少(中关村上班的也在不少人以前跑北大吃饭),晚餐基本都是麻辣烫,米线。一天吃饭的花销约20~30元。每天早9点上班,晚上基本都在10点以后下班,加班是家常便饭,但没有加班费,周末两天休息中有一天也要加班,是自觉自动加班,等于一周工作78个小时。有公司想挖她,开价6000千,没答应。但即便是跳了,这一年多出来的一万来块钱,也远远赶不上刹车失灵的房价。这样的女孩,北京上海非常之多。
女孩B:大学毕业,成绩一般长相还行。毕业两年后自己找的工作不满意不喜欢,半年后不干了。被她老爸安排到事业部门,从底层做起,刚开始才一千二月薪,半年之后升职做别的,七扣八扣,到手1500左右。三餐家里吃,下午三点就屁颠颠下班跑南京路逛街去。她最骄傲的,就是手上的上海户口,常跟同学如此这般地炫耀。她的工作生活在同学看来,虽然不见得多有面子,但却是很实在很滋润的。
普遍地,对于北京上海的“土著居民”来说,如果儿女能力不是非常突出,那么与其拼死拼活,不如找个闲差,有份很清闲很稳定的工作就可以了。而这些清闲的工作,外地人却是很难碰得着的。有房有户口,在体制之内,啥时候都不用发愁。即使月收入只有一两千,也远比收入高于五千、一万却没房没车的外来人口要更有幸福感。像《蜗居》中的海苹那样,拼命工作没啥好处,一年也就三五万块钱,还顶不上一平米房子,何必呢?当成第二职业、副业就很对得起了。其第一职业是“搭车”——搭经济浪潮的车、搭房地产、搭城市化的车。那些在后面吭哧吭哧推车的,是如海水般涌进的外来人口。
只要房地产不降温,那么这种“幸福差距”就会越拉越大。
如果哪天“土著居民”的这种“幸福和优越感”消失了,那么,肯定是因为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城市化平稳发展。
(黄于博客)
-------------------------------------
人在体制内,哪里都是“大北京”
最近经常下乡采访,一方面是因为工作需要,另外一方面确实是因为生活在城市的压力越来越大、空气受污染的程度越来越糟糕,而乡下的春天,确实是一派的生机和绿色,所以,报社领导安排我下乡的时候,我简直就要三呼“万岁”了。
在县城和乡下采访的时候,我开始注意到很多居住在所谓大城市的人们,其实远远不如生活在县城或者乡下农村的居民们表现得安静和惬意。
我现在越来越主张有条件的人们尽量把家或者工作安排到偏远的地方去。
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我们千万不要为了追求城市表面的繁华而放弃了自己内心的宁静。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我虽然已经走过35个春夏秋冬了,我居然还从来没有去过祖国的心脏,我的生命是不是显得十分的卑微和渺小。
但上海,我总算去过一次,而且在那里还住过一个晚上。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上海这个城市果然比我居住的城市大多了,我还发现一个奇特的形象,不同肤色的人们步行或者驾车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都显得那样的平静和幸福。
回来以后我认真思考了一下:其实你不管生活在哪个城市,也不管你生活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如果你有足够的资金或者资本,你在什么地方生活都会把他当成你自己的家门口。
就像现在,我生活在我居住的城市,我却经常把他想象成我脑海中的“大北京”。
有钱当然能走遍世界,没钱如果也想走遍世界,那就是我想说的另外一种情况了。
你必须是一个大人物,你必须生活在体制内,你必须有经常出去或者“出国考察和学习”的机会。世界再大,因为你是大人物,世界永远都被你踩在脚下。
我们经常都说要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但我觉得维护弱势群体不是对弱势群体的尊重,相反,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侮辱和讽刺。
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和真正的弱势群体们一起,分析他们为什么弱势的原因,怎样才能让弱势群体们变得逐渐强大起来。或者,我们应该给弱势群体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让他们意识到落后就意味着被人瞧不起,落后就要挨打这些基本和浅显的道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味对弱势群体进行施舍或者帮扶,将让他们变得更加弱势。而生活在体制内的人们,将会变得越来越幸福。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是祖国的心脏,走到哪里都是脑海中的“大北京”。      (文/丁锐)
--------------------------------------------
“上海式贫困”,外地人心坎里的痛
文:腾讯特约撰稿人    姚宇
当我看到“上海式贫困”这个词的时候,心中似乎堵了一点什么。
我,作为一个外来人员,一个“硬盘人”,一个切身体验了什么叫“上海式贫困”的人,一个对上海有着复杂感情的人,一个可能即将要离开上海的人,来撰写这个话题想必是再适合不过了。
6年前,我只身来到上海,曾有人跟我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作为一个北方人,上海的生活着实让我不习惯了好一阵子,后来却逐渐却喜欢上了这里,在我眼里,上海就像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令人迷恋。曾经有一度我萌生在上海定居的念头,但这种念头在最近几年已经几乎灰飞烟灭。
我一直认为,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你的收入不能满足支出时,毫无疑问你就是一个穷人。我记得我刚到上海的时候,收入不算高,但物价却相对便宜。我住的地方房价在6000~8000块左右/平米,租一个一室的房子也只要1千块钱,我最喜欢吃的一种东北大米价格在1.6元/斤,一份普通的盖浇饭在6元/盒。
6年后,我的收入大概上涨了30%左右,当然这个增长幅度是比较低的,但是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如果不是得到特别的提升,外地人的话恐怕还要更低。那么我现在居住的地方,要比6年前偏远一些,但房价已经到了15000-18000/平米,增长将近150%,租一间一室的房子在1600左右,增长60%,同样的大米要2.4元/斤,增长50%,盖浇饭在10元/盒,增长60%。
通过对比,就再简单不过了,虽然我的收入增长了30%,但平均物价增长了60%,那么实际上我的收入则是降低了30%。如果我想维持原来的生活,就需要从其他途径获得——即是说,或者我选择节省30%的开支,或者我利用业余时间多赚30%,这样才能抵消物价上涨对我的影响。
理论上是如此,但其实并不那么简单。作为外地人来说,没有居住证,就无法享受“三险一金”的待遇,这样收入其实无形中又少了几百块,但更重要的是生活并没有保障,外地人对于在上海的生活是没有什么未来可言的,居住证制度实际上等于上海在向外地人宣告:这里不是你们的家,你们早晚要从哪来,回哪去,不要妄想在上海养老。
有人说了,那你办个居住证不就可以了?实际上若干年前我曾经试图办过,但条件实在很苛刻,因为我的学历差了那么一点点,就只能被拒之门外。我不知道上海市政府的领导们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能理解企业招聘对于学历的要求,但我身为中国人,居住在中国的城市,还要限制学历,就让我实在不能接受了。另外,居住证的麻烦之处还在于每年都要重新补签,好像一直在提醒你——“你记住了,你只是外地人,上海随时可以赶你走”一样。
居住证的限制,无疑让“上海式贫困”雪上加霜。外地人在上海,没有保障,导致吃药贵、看病难、求学难。年前我曾生病住院,花费1万多元,但因为医保的限制导致我只能全部自费,半年的积蓄化为泡影,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在上海你赚多少钱并不重要,保持健康不进医院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身体不好,那你可要小心了,你实际上就是在给医院打工。
住房呢?那就更是不要想了,飞涨的房价令人们的价值观不断扭曲,“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成了很多外地人的梦想(很多本地人也不能幸免),人们望着飞涨的房价,不惜东挪西借,花光父母的积蓄,再背负上巨额贷款,购买了一套质量并不高,交通并不便利,风景并不优美的住房,之后每个月的收入都就被银行划走,剩下那么一点点仅够日常开销,不敢娱乐,不敢消费,不敢换工作,俨然成为银行的奴隶,房子的奴隶,很多人虽然拥有价值百万的房产,但过的日子却是十分辛苦和压抑。
于是我发现,在上海只有两种人,房奴和非房奴,非房奴正在努力成为房奴,但拥有一套住房这并不能让你的生活本质上的提高,相反还会限制你的消费,加重你的生活负担,这种情况是非常不正常的。除此之外,房地产泡沫造成的是物价的不合理上涨,很多低收入人群是根本无法承受这种变化,这让他们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当“安居乐业”已经成为奢望的时候,这座城市迟早会变成一座孤城。
所谓“上海式贫困”,也许只有生活在上海的外地人才能体会出来,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压抑、价值观上的扭曲。我始终觉得,70后、80后的一代背负了太多他们不应该背负的东西,他们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神话,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谈到理想的时候,不再是“我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套房子”;我希望有一天,我生了病能够安心地去医院治疗;我希望有一天,作为中国人的我不再需要那个“暂住证”;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孩子能够接受到非应试风格的教育;我希望有一天,“上海式贫困”能够变成“中国式富有”——那将是一种多么幸福的生活啊。
-----------------------
“下流白领”:吞声不敢长嗟叹,恐动高堂替我愁
□ 李晓亮
不知何时起,关于“白领下流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当然,这里的“下流”不是淫贱的那个下流,而是“下贱”的那个下流——假如以钱财多寡论贵贱的话。为了方便阅读理解,可以参考韩寒的一个例句:“一群下流的人在一起,偏要叫上流社会”。
相信你不会被这话绕晕,因为你没有晕的心情!《瞭望东方周刊》最近提出一个新概念叫“上海式贫困”:物价等因素造就了大批新城市贫民,形成了“上海式贫困”。具体表现为:物价上涨使衣、食支出总量明显偏低;住、行等基本生活开支不断增长;医疗、教育支出增加且占比例越来越高;低保家庭实际支出呈现透支,家庭抗风险能力不断降低……
看清楚了,是“上海式贫困”,不是“上海市贫困”。所以说,这种“支出型贫困”的“穷人相对论”并不雷人,更非上海专利,而是可能现在就发生你我身上。穷不穷是相对的,不管是“北上广”等特大城市,还是一般省会级一线城市,乃至二三线小城,一种新的贫穷,已经无时无刻不在蚕食人们的幸福感了。前两天不是有报道说,“房奴”已经不仅局限于大城市,也已经“上山下乡”,村镇上也已惊现“房奴”了。
所以,本月中旬那份《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称,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幸福指数最高。而经济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最低,成为中产家庭心中“不够幸福”的城市。才引起网友强烈共鸣。其实这里的幸福也是相对的,就像“被统计”一样,没准也是“被幸福”。或许替换成“最痛苦”和“更痛苦”才更为贴切一些。
“上海式贫困”是指那些月入一万却可能当月就得消费九千的“月光族”。而且人家并不是奢侈消费,而只是维持一个工薪家庭稍微过得去的基本生活成本。账面上的中产阶级,就这样滑入了“下层社会”,无形中无奈中下流化了。
我一直没去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大城市生活,毕业后就在西南成渝地区晃荡。我脑子里只是有个大致的模糊印象——那边生活成本高,生活压力大。但是,即便是相对而言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在这边的省会城市的媒体里谋着一份在平均工资线以上的差事,我仍然自己是个一身赤贫的流浪汉。
各个城市,最时髦的口号都是标榜自己是所谓的宜居城市,但是像我们这种外地来渝(蓉)务工人员,每月可怜的工资几乎悉数花费在基本的衣食住行上时,不可能对宜居之城有任何的归属感。因出身寒门,身无长物,自小练就一身生存奇技,也就是从无生活只有生存,对物质基本没有什么要求,把一切标准都压缩至生存最低标准。但是即便如此,即便我自封为炒饭王子,一个炒饭吃一年不换样的,一年下来仍然剩不下几个钱。租房就能整去收入的三分之一。你若在想到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以及远在老家蜗居乡村的年迈父母的养老问题时,你那种无力感绝望感就会更甚。
比这更让人纠结郁闷的是,你还不能把这份苦闷表现出来,还得装出一副奋力拼搏随时准备出人头地的样子,安慰在家的老人家:“吞声不敢长嗟叹,恐动高堂替我愁”。
所以,我看到此前那个《80后极品葛朗台晒收入和支出》的网帖时,其实笑不出来:各大论坛上被争相转载的一个帖子里,很多网友争相晒收入和支出,比拼谁更像葛朗台。其中有一位上海80后青年叫刘亦人,堪称是极品“葛朗台”中的极品。月薪2万,开销只有区区500元。这位抠门大仙,遭冷嘲热讽,但我却笑不起来,我觉得这更是个莫大的悲剧。韩寒说,80后一代活得很悲惨,一套房子成了其全部理想,甚至透支这个家庭三代人的幸福。
因为没有房子就可能娶不到媳妇!当一个社会都被绑在一套房子上时,这是怎样一种悲哀呢?
不要迷信中产,中产只是易碎的玻璃。车奴、房奴、卡奴、孩奴,中国白领“众奴”加身,中流社会未形成已下流化。两会上,总理饱含深情地强调:要让人民过得更有尊严更幸福!尊严,首先来自于安全感,三聚氰胺泡奶,潲水油地沟油泡饭,变质高温疫苗“防病”,这能有尊严吗?在这样的城市能安全吗?孩子都不能安心,大人能放心吗?
尊严还来自公平,所以“劫贫济富”的某些税收制度备受诟病,某些司法不公让人愤恨,而造成大城市里的小白脸最大困扰的,还是以户籍为福利分水岭和过滤网的不公平的户籍福利政策和城乡二元结构。
不论是就业、住房、教育、医疗,户籍都被赋予了太多的福利色彩。北京等大城市的户口一直比较金贵。将中国人生来就分为“市民”和“农民”的这种极不公正的户籍制度的根源,在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整,以及由此衍生的公共资源不公平分配问题。户籍本身并不值钱,值钱的是附着于户籍之上的各项福利甚至是特权。这也是为何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户口,引得人趋之若鹜。
凭借这一制度,城市单方面汲取乡村资源,城乡差距,贫富悬殊,更加凸显。户籍制度构筑了一个双输的格局。而这种户籍制度不公正的根源,在于公共资源的分配不公,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
这也是你在大城市呆多年却觉得你并不属于这里,哪怕是月入两万的金领,也不敢大肆花钱,也不敢正常消费的原因。你觉得你是体制外的,你只是外地来蓉打工妹或来渝打工仔。你能说仅凭你手头那点可怜的工资,就能不怕失业不怕得病不怕父母养老子女上学问题,过上两会上承诺的有尊严的体面而幸福的生活吗?你摸摸心口窝,底气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