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08:38
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李白留下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悲叹
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悲叹.
偏旁不同,觞是酒杯的意思,殇是未成年就死去.  国殇.河殇.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读出节拍,
读出批判语气
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特级教师    熊生贵)
我们读懂课文或书报的基础是理解字词义。平常我们在学习课文时,遇到不理解的字词,除了借助字词典或听老师、同学讲解,还应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新词。我们只要多读几遍原文,结合上下文,有些新词是不必借助辅助手段就能理解的。学会这种能力,对于多读课外书报是大有帮助手。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有下面5种方法:
1.寻找“注脚”法。
这是指课文中就对某个新词作了解释。例:“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
“茫茫”一词的“注脚”就是下半句“一眼望不到边际”,还有看不清楚的意思,这要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读到下文加以领会。
例:“爱迪生……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
“省吃俭用”一词的“注脚”在上文第一自然段“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2.概括、具体法。
有很多词语是对具体的情形、内容的概括,因此在理解这种新词时,只要抓住具体描述的内容就行了。
例:“‘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着。
“争先恐后”就是对大家都在争着喊着“我去”的情形的概括。
3.同义理解法。
借助上下文中出现的近义词语来推断新词的意思。
例:“那海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百,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犹如”“如同”就是“好像”的意思。
4.反义理解法。
例:“不管夏天多么闷热,冬天多么寒冷,他总是趴在地上写着、算着。”
对“闷热”的理解可以联系“寒冷”这个反义词来加以体会。
5.因果推断法。
依据上下文的因果关系来理解新词。
例:“经过难友们几次斗争,特务才勉强同意让‘政治犯’黄伯伯当弟弟的老师。”
对“勉强”一词的理解是,因为“几次斗争”才迫使特务“同意”,这种同意自然不是情愿的。
例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一位教师在激趣导入后,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故事下面的“小鱼”、同学、老师或字典。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轮读比赛,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后师生评议。第三,要求学生默读并思考:课文讲了小鹿与玫瑰花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第四,深入细读,比如学习第一自然段,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你知道了什么?你从课文的哪些词语看出小鹿很辛苦,你能把小鹿种玫瑰花的辛苦读出来吗?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层次的读,旨在引导学生随课文识字;第二层次的读,旨在巩固发音,读通文章;第三层次的读,旨在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第四层次的读,旨在引导学生在读中对课文进行理解和感悟。如此,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的确是一堂好课。“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堂,应是简明而不失品位,简约而不失精彩,简要而不失到位,简便而不失高效的。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朴归真。这种“简单”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解决的策略
笔者就以《天鹅的故事》为例,谈谈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
1.激发兴趣,拨动情感
我在《天鹅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中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①同学们,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开展感恩节活动,老师想调查一下同学们都感激什么?(回答后作简单小结)
②知道老师感激什么吗?(出示天鹅图并让学生大声读)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老师读了一篇文章,叫《天鹅的故事》,文中的天鹅深深地震撼了我,荡涤了我的心灵。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由学生的生活导入课文的学习显得自然而具有亲和力。在此基础上老师抛出完全意想不到的答案,吊起学生的胃口,好奇心必将被极大地激发,从而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
2.放手试读,读有成效
第一课时应放手让学生试读,试读中要让学生读重点、读难点,教师要引领学生在难读处回读、反复读,要指导读、示范读,以期达到正确、流利的初读效果。
在《天鹅的故事》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①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那好,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到16课第86页。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生字的读音,画出长句子的停顿,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出示听读要求)
师配乐感情朗读课文。
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想自己读这个故事吗?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感情充沛的朗读创设了情感场,很快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形成切合文章主题的情感体验,即“披文入情”。同时,此时的听不再是纯粹的听,而是培养了学生良好地听的习惯,整体感知课文的习惯。
②自读课文,读顺读懂课文。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有不懂的词语要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读完后思考一下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出示自读要求)
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帮助时表扬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自读课文不是泛泛而读,读要有明确目标,读要有思考,也就是要读得有效。
3.整体感知,落实基础
我在《天鹅的故事》中是这样做的:
①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激发学的信心,读准生字并读懂词语。)
老师这儿有几组词语想请同学们读一读,出示第一组:
寒潮降临 北风呼啸冰封湖面
谁会读?(生读)读着这些词语。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描述)能把画面读出来吗?(学生试读,齐读。)
出示第二组:
斯杰潘 一无所获 扫兴
谁来读?(生读)一无所获什么意思?扫兴呢?谁能用上关联词语连说一句话?
出示第三组:
腾空而起 重重扑打 塌陷
继续扑打 扩大 帮忙
三个难不住大家,一下六个,有谁愿意挑战吗?(学生读)能用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吗?
②能用上三组词语中的一些词语说一段话吗?(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一个说完后提醒学生说得更简洁一些,最后总结概括方法。)
设计意图:怎么让词语教学不枯燥,而又不功能单一呢?词块教学是个好办法。首先,词语组块体现了词语的情境性,不会因为词语教学而割裂思维,破坏所营造的情境。其次,有利于多手段地理解,多层次地积累,避免了解词的机械和积累的无序。再次,给了学生多角度运用的机会,使词语“活”起来。在这儿既有画面描述,又有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还把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蕴含其中,可谓“多功能、全方位”。
③抓住天鹅的叫声,读出韵味。
看来同学们刚才确实读得很认真,所以收获不小,读书就要这样投入地读。可是光读准了生字、读懂了词语、了解了主要内容不够,还要把课文读好,而且要读出情味来,愿意试一试吗?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些段落具体写了天鹅的故事。(第3到7自然段)
学生交流,有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学会沟通。(他有不同意见,你愿意向他解释一下吗?)
抓住天鹅的叫声读好课文,读出情味。
第3小节:天鹅的叫声是怎样的?(清脆)多么可爱的叫声啊,该怎么读?(引导学生读出叫声的清脆、可爱)
第4小节:注意现在讨论的是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讨论生存问题时的焦急、沉重,读好讨论的内容。)想象一下天鹅的叫声会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还原天鹅的叫声)
第5小节:同学们,这一段中没有提到老天鹅的叫声,你想,这时的老天鹅会叫吗?引导学生展开开放性想象。
如果认为会,问学生会怎么叫,为什么?(可能会出现三种答案:A.会很痛,那是悲壮的叫声。B.给自己鼓劲,那是加油的叫声。C.叫其他天鹅一起来,那是召唤的叫声。)
如果认为不会,请学生说说为什么?
第6小节:劳动号子听过吗?(引导学生回忆拔河时给自己加油的情景)劳动号子该怎么读?那此时天鹅的叫声是怎样的?然后齐读,读出场面的齐心与欢快。
第7小节:同学们胜利了怎么欢呼?那此时天鹅的叫声又会是怎样的?(通过个别读,齐读,读出场面的热烈。)
小结:读课文时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思考,就能读出韵味,读出情趣。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的朗读既不能抢了第二课时的饭又不能停留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层面上。在这个环节中,以天鹅的叫声为突破口,以想象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又读有所思,既没抢第二课时的饭又读出了情趣,还学会了读书的方法。
4.抓住重点,留下悬念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语文第一课时在结课时,教师或简要阐述或引导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突出重点,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在高潮处,在疑难处,在矛盾处戛然而止,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我在《天鹅的故事》中,我是这样结课的:
①读课文,如果还能读出问题来就表明真能读书了,请同学们以提问的眼光读第8小节,你能读出哪些问题?
②交流问题。(估计会有两方面的问题:A.斯杰潘老人离天鹅那么近,而且都上了子弹为什么把枪挂在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B.斯杰潘喜欢打猎,不打天鹅可以打其他动物,为什么把枪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动过?)
③课后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有话想说了,就在相应的文字旁边写一写。
设计意图:质疑能力是解读能力的标志之一,在课标上也有明确的要求。此时的质疑既培养了能力,又让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期待,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基点、指明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字习惯
“遍数不在多,用心写就成。”教学中,我非常注意指导学生“一看二写三比较”:“一看”即认真看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二写”就是根据看到的字的结构和笔画,自己再用心去写;“三比较”就是将自己写的字与范字比较,看哪个地方不如范字写得好,然后再做修改。这样反复几次,不仅学生的每个字会写得很规范,
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辨能力和自学能力。
学《泉城》时,在学习描写“珍珠泉”的第二自然段时,一位教师首先让学生看录像,说感受,然后让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哪些句子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引领学生一遍一遍地朗读,一句一句地分析那些描写珍珠泉的句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珍珠泉的神奇。接着,教师指名让学生赛读,自己也参与其中,并让学生思考:如果面对珍珠泉,你会说些什么?最后,教师再次播放录像,让学生边看录像边背。这时,教室里的背诵几乎异口同声了。
案例二:《开天辟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
师:同学们,课文第七自然段要求背诵。请大家自读这一自然段,看看这段话有什么特点?如何来记忆?
生:这段话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总的说“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第二部分具体写变成了哪些东西。
师:不错!背诵时要先弄清层次。第二部分比较长,怎么记?
生:我数了数,第二部分总共有九个“变成了”。
师:那如何记忆呢?
生:第一、第二个跟“口”有关,第三、第四个跟“眼”有关,后面分别跟“肌肉”、“血液”、“经脉”、“皮肤”和“汗水”有关。
师:按照一定的顺序记是一个好方法。接着再记什么呢?
生:再记这些东西变成了什么。
师:能说说吗?
(生说,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在黑板上板书关键词。)
师:根据关键词记也是一个好方法。还要记什么呢?
生:还要记前面的修饰语,如什么样的“雷霆”、“太阳”、“月亮”、“江河”、“大道”……
师:好!再读读这段,估计就能背诵了。
(生练读。)
师:下面大家试着背背。
(生背。)
师:谁来试一试?
(师指名背,并评价。)
…………  评析:背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可很多教师在这方面花的精力不够,很多时候只是给学生布置一些背诵作业,根本谈不上什么背诵指导。学生对要求背诵的内容自然是死记硬背,机械记忆。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很容易遗忘所背内容,甚至厌恶背诵。以上两个案例,教师都是教学中的有心人,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在教学中进行了背诵指导,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在有方法可循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效果当然不一样。
案例一中,教师采用了“熟读成诵”的方法,但又不是单纯朗读,而是把阅读和品味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教师采用生生赛读、师生赛读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一次又一次地带着情感和体验读课文,最后学生看着录像背诵自然水到渠成。案例二中教师的指导就更明显更直接了。他先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明确所记忆的内容有什么内在关系。在学生找出了九个“变成了”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找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的关键词,让学生明白记忆时应该有支撑点。最后,教师让学生尝试背诵,并指名背诵。这时的背诵,对学生来说就变得轻而易举,可以说是小菜一碟。相信如果我们在实践中能如案例中的教师那样指导,学生将不再惧怕背诵,背诵的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如何正确读“啊”
“啊”是一个表达语气和感情的助词。它不同于一般的助词,单用在句子开头,是叹词,应该读本音“ɑ”,但是它的声调是根据说话人的感情变化而变化的;“啊”在句的末尾,用来表示语气,由于受到前面音节的最后一个音素的影响,读音往往发生变化。
一、“啊”字用在句子开头
1.“啊”如果表示惊异、赞叹的时候,读第一声。如“啊,要举行演讲比赛了!”
2.“啊”如果表示的是追问的口气,这时“啊”往往读第二声。如“啊,你要我去参加演讲比赛?”
3.“啊”如果是表现惊疑的感情,一般读第三声。如“啊,你让我去参加演讲比赛?”
4.“啊”如果表示答应、同意时,“啊”要读第四声。如“啊,就这样,你去参加演讲比赛吧”的“啊”就读第四声。
二、“啊”字用在句子结尾
1.“啊”前一个音节末尾是ɑ、o(不包括ɑo)、e、i、ü时读yɑ。如“快拉啊!不妥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漓江的水真绿啊!”中的“啊”就都读作“yɑ”。用汉字书写时,也可以写作“呀”。
2.“啊”前一个音节末尾是u、ɑo时读wɑ。如“欢呼啊!多好啊!”的“啊”就都读wɑ,在用汉字书写时,也可以写作“哇”。
3.如“桂林的山真险啊!”的“啊”,其前一个音节末尾是“n”,这时“啊”要读成nɑ。用汉字书写,
“啊”也可以写成“哪”。
4.如“漓江的水真静啊!”的“啊”前一音节末尾是“ng”,这时“啊”要读ngɑ,即“ng”和“ɑ”的混浊音。
三、“啊”的其他音变
“啊”前面音节是zhi、chi、shi、ri或zi、ci、si时,“啊”读作“rɑ”或“zɑ”。例如:“慢慢地吃啊!”“这里的风景真奇啊!”
总之,当“啊”用在句首作为叹词、用拼音书写其音节时,一般仍标原来的调号,只是在读文章时,遇到“啊”在句子的开头,应当好好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样才能读正确。当“啊”字用在句尾作语气词时,无论是读yɑ、wɑ、nɑ、ngɑ,一般都读轻声。
《“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教学片断。
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浸润于“精彩极了”
师:同学们,七八岁的巴迪写了一首诗,母亲的赞扬声像雨点般落到他身上。谁来用母亲的口气读一读呢?
生:“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师:这赞扬的雨点大吗?谁来读得更大些?(生再读,师表扬,并随着学生朗读的节奏在黑板上画着小雨点。)
师:面对这雨点般的赞扬,巴迪的内心发生了哪些变化?谁能把巴迪的内心变化读出来呢?
生:“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生:“‘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生:“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随着学生的朗读声,教师板书:得意、满怀信心、自豪……)
二、“山雨欲来风满楼”,慢慢逼近“糟糕透了”
师:“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这里,为什么用句号而不用逗号呢?
生:因为小巴迪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
师:你说得非常对。谁再来读一读他焦急的内心世界呢?(生读。)
师:谁再来读一读,当爸爸回来时小巴迪紧张的心情呢?(生读。)
师:当父亲读巴迪的诗时,巴迪有什么感觉呢?
生:巴迪急切地等着父亲作出判断。
师:是呀,巴迪等着父亲回来,等父亲读他的诗,他等了很久很久。可是,他等来的是什么呢?
三、“卷地风来忽吹散”,遭遇“糟糕透了”
师:当父亲读完巴迪的诗说:“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说完,他把诗扔回了原处。父亲扔的只是一张纸吗?
生:不是。
师:那么,被父亲扔掉的还有什么呢?
生:还有巴迪的得意。
生:还有他的信心。
生:还有他的自豪。
师:是啊,随着父亲的一句“糟糕透了”,巴迪的“得意”没了,巴迪的“信心”没了,巴迪的“自豪”也没了。那么,巴迪现在的内心充满了什么呢?
生:巴迪很委屈。
师:课文前面说妈妈的赞扬声像雨点一般,那么,父亲的话像什么呢?
生:像雷电,击碎了巴迪的满心喜悦。
生:像一阵秋风,扫走了巴迪的美好期望。
生:像龙卷风,刮走了巴迪的“得意”“自豪”和“信心”……
四、“望湖楼下水如天”,清醒认识“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师:同学们,巴迪在七八岁的时候,面对父亲的“糟糕透了”,他感到万分委屈。几年后,他对“糟糕透了”的认识有没有发生变化?从哪儿能看出来呢?
生:巴迪的认识变了,“几年后,当我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师:当初,父亲一句“糟糕透了”让他失声痛哭。可是现在,他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都是父母对小巴迪“爱”的表现,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反思
整节课教师紧扣作者的思路,与学生一起沿着这一思路进行学习,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紧紧把握语文的本质特点,洗尽铅华,让学生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原汁原味地学语文。这位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多余的分析,只是让学生在朗读中亲近文本,生成语境,激活智慧。
小学语文课文修辞方法举隅
前几天,办公室里的几位老师因为“引用”是不是修辞方法而发生了一场争执。其实,稍微有点修辞知识的人就应该知道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而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在小学课文中比比皆是。下面笔者想就此问题拾人慧牙,谈谈小学语文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见修辞方法,以供参考。
一、比喻
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比喻来比喻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方法。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比喻有四种: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
1.明喻。在比喻句中,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用“像、好像、如、如同、似的、仿佛”之类。明喻的基本格式是“甲像乙”。例如: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
这里把“桂林的山”比作“翠绿的屏障”,又比作“新生的竹笋”,形象地描绘出桂林的山连绵不断、色彩艳丽的风姿。
2.暗喻。即暗中打比方,把比喻关系隐藏在判断句中,本体、喻体虽然同时出现,但比喻词换成“是、成了、等于、当作、化作”等判断词。暗喻的基本格式是“甲是乙”。例如:
①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
②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燕子》)
例①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来比作小兴安岭,突出了它的景色美丽和物产丰富;例②把“燕子”说成是“音符”,生动贴切,形象鲜明。
3.借喻(也叫隐喻)。借喻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说出,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没有喻词。例如:
①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泪珠里。(《琥珀》)
②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猫》)
虽然借喻在表面上没有本体何比喻词,但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是可以找出来的。例①直接用“泪珠”代替了“松脂”,同时也调侃的语气表达了对两只小虫“悲惨”命运的“同情”;例②直接用“小梅花”代替了“猫爪子印”,既富有美感,又巧妙而不露痕迹地表达了对猫儿的喜爱之情。
4.博喻。博喻就是用一连串的喻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描绘、说明同一个喻体。例如: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只小小的火把。
这个比喻句,把鲁迅刻在桌子上的“早”字比作“花骨朵”,又比作“小小的火把”,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充满希望,预示着鲁迅先生从小就非常注意意志的磨练。
二、比拟
比你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着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1.拟人。是将描写的事物赋予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特征。例如:
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匆匆》)
②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凡卡》)
例①用“太阳有脚”、“挪移”,写出了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例②“快活地” 、“眨着眼”,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美好,衬托出凡卡现实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拟人的修辞方法在低年级语文课文中运用最多,主要表现在童话、寓言中。
2.拟物。就是使描写的人具有物的属性特征。例如:
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这个句子形象地刻画了敌人的畏惧心理,说明其彻底失败。
三、借代
借代是这样一种修辞方法: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用借体(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例如:
①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
②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小英雄雨来)》
③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菩萨蛮.大柏地)》
例①用“红领巾” 代替少先队员,例②用“雪亮的刺刀”代替日本鬼子,这些人的特征、标志用在课文中,具有替代人物称呼的作用。例③是用已经掌握的事实、资料等代替本体,即“弹洞前村壁” 是客观事实,反映了当年鏖战的情况。
四、夸张
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或是为了突出事务某方面的特征,使读者获得鲜明的印象,对客观事物的属性、特征有意夸大。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夸张。
夸张可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是把事物的属性、特征有意夸大的方法。例如:
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晏子使楚)》
为了回击楚王侮辱性的问话,晏子用夸张的说法表明临淄的人多,体现了齐国使者的聪明才智。
2.缩小夸张。和扩大夸张相反,缩小是一种有意把事物的属性、特征缩小的夸张方法。例如:
①     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②     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③     就这点儿东西,还不够我塞牙缝的呢?
例①用“巴掌大”形容活动范围小;例②“不够我塞牙缝”指食物非常少;
例③“一眨眼”形容时间过得快。这些都是把事物的属性、特征缩小到极点,以次表明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3.超前夸张。是一种提前把尚未出现的情况,说成已经出现的夸张方法。例如:
车还没有到,可我已经嗅到了故乡的泥土的芬芳。
由于“我”心情急切,到达目的地之后的情形便提前出现了。这种写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急于见到故乡的思想感情。
五、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意义相近的语言单位排列在一起,用来表达强烈感情的修辞方法叫排比。例如:
①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晏子使楚)》
②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山水》)
例①为了回击楚王侮辱性的问话,晏子又用排比的说法,从“张袂成荫” 、“挥汗如雨” 和“摩肩接踵” 三个方面,表明临淄的人多。例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用三个比喻构成一组排比,形象地写出了桂林山“奇”的特点。
六、对偶
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语言单位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对欧可以分为正对、串对和反对三种。
1.正对。正对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对偶。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在这首诗中,前两句“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后两句“窗”对“门”,“含”对“泊”,“西岭”对“东吴”,“千秋雪”对“万里船”。这些词词义相近、结构相同、词性相同,因而是对仗显得十分工整,读来琅琅上口。
2.串对。串对又叫流水对,指对偶的上下两句意思相连。例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春种”和“秋收”是两个情景,意思是春天播下一颗种子,秋天就可收获万担粮食,两句诗的意思前后衔接,联系紧密,很显然是流水对。
3.反对。反对的意思是相反的对偶。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先生的《自嘲》诗中的两句。面对不同的对象,作者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敌人“横眉冷对”,冷漠无情;对人民则“俯首甘为”,热情服务。这里“千夫指”即“千夫所指”,指人民痛恨的敌人,“孺子牛”比喻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这两句诗运用反对的手法,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立场。
还有一种叫宽对,它不一定要求严格的对仗,也不限于句子各部分完全对应,只要某些句子成分适当对应就可以。有时在文章的布局上,也可以采用对偶的方法。例如《桂林山水》中描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这两段,就采用了这样的对偶方式。
七、引用
为了完整地表达某个意思,把名言、史实、资料、熟语、诗词、典故等,有选择地安插到自己的文章中,作为自己的语言成分或论述的例证,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引用。
引用可以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1.  直接引用。即在引语的前面或后面说明出处或来源。例如:
①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③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卢沟桥的狮子》)
例①引用的是大家熟悉的诗句,以次交待游览的原因;例②引用的是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的句子,用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即“死的意义有不同”;例③引用的是歇后语,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2.间接引用。即不说明出处,直接把引文应用到文章中去,使之成为文章的一部分。例如:
①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这是“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②我情不自禁地说:“这草塘真美啊!”
“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听说过吧。可惜你来得不是时候。要是春天,小草发芽,河水刚开化,藏了一冬的鱼都从水底又上来了。开河的鱼,下蛋的机,肉最香不过了……”(《可爱的草塘》)
例①引用诗句抒发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情到笔到,信手拈来,没有必要说明出处;例②引用谚语介绍草塘物产丰富,因为这个谚语在当地流传甚广,而且后面还有一些补充交待,所以作者也没有说明出处。
八、设问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这种修辞方法叫设问。
设问的明显特征是无疑而答,自问自答,有问必答。例如: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个句子看起来像个反问句,实则是个设问句。“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是作者先提出“小女孩敢不敢”这样一个问题,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然后连忙做出回答“她终于抽出了一根”,说明小女孩抽出这一根火柴是经过反复思考才作出的决定。由于难忍的寒冷逼得她顾不得挨打了。
九、反问
反问是用疑问的方式表达肯定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
反问的突出特征是无疑而问,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范文可以分为否定反问和肯定两种
1.否定反问。 即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巴金《海上日出》)
这个否定反问句,肯定的意思十分明确,即“这是伟大的奇观”,充分表达了作者看到日出后的激动和赞美之情。
2.肯定反问。即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例如:  十种非比喻“像”字句
作者:宽容 日期:2008-3-17 20:08:00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但不少同学一看到“像”“好像”“仿佛”“似的”,或可以加上类似词的句子,就确定是比喻句。但也有非比喻的“像”字句,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十种情况。
一、形容、特别是同类事物的形容不是比喻
(鲁迅和内山老板)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天真。(《一面》)
我每次抬起头,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最后一课)
二、摹形不是比喻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星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老山界》)
他……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一面》)
三、相仿不是比喻
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苦涩得使人难受。(《草地晚餐》)
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的影写一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四、猜测不是比喻
嘴张着,好像在那里喊“啊”!(《古代英雄的石像》)
黄显声仿佛没有听见,把头转过去了。(《挺进报》)
五、比较不是比喻
从这一天起,大家心里都有这位英雄……做什么事都像比以前特别有力气!(《古代英雄的石像》)
(闰土)眼圈也像父亲一样红肿着。(《故乡》)
六、举例不是比喻
……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带香味的书……等等。(《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的老师》)
七、想像不是比喻
(醒了的波浪)……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听潮》)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的火旁……(《七根火柴》)
八、幻觉不是比喻
──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仿佛我们的脚下轻松起来,平静地……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听潮》)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更美的山的肌肤。(《济南的冬天》)
九、有些夸张、拟人句不是比喻
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钢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渔夫的故事》)
……微黄的阳光斜射到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济南的冬天》)
十、词的比喻不再是比喻
有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原来的意义,产生出另一种意义,这是比喻手法,如:
她不是一个怯弱的人,从去年她娘家被清算起,就感到大厦将倾的危机。(《果树园》)
“大厦将倾”原意是“大楼将要倒塌”,这里借喻封建阶级将被打垮。
有些词语由比喻产生的意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成了比喻义,就不再是比喻的修辞格。
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我想高声地全世界人民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一夜的工作》)
文章用反问的形式结尾,表达了作者为中国有这样一位总理感到骄傲、自豪的激动心情。
十、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某种感情,而特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反复。
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接反复两种。
1.连续反复。即连续重复相同的语句,中间没有其他与句间断。例如:
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
句中的两个“望着”“望着”反复使用,写出了少年儿童等待灵车时的心情,显示对周总理的无限敬爱。
2.间接反复。即重复的语句不相连,而是由另外的词句隔开。例如:
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教。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里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到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小英雄雨来》)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不同地方出现了三次,说明小英雄雨来是在爱国思想的教育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反复的手法起到了渲染气氛、深化主题的作用。
十、双关
双关是有意识一句话出现两种解释,或表面说一层意思,暗中还有另一层意思,即话里有话,弦外有音。
双关也有两种,即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1.谐音双关。谐音双关是利用同音词语构成的,可以是同音同字,也可以是同音异字。例如
①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②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③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以上歇后语,通过替换同音字,表达新的意义。
2.语义双关。语义双关是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双关。例如: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黑洞洞”表面上时说走路道路黑暗,实则指当时的反动统治暗无天日;“碰壁”的表面意思表面是走路不小心撞倒了墙,实则指斗争中受到的打击和迫害。
十一、反语
反语,顾名思义,就是说反话,是表面意思与实际要表达意思完全相反。例如:
……有人笑道:“真有意思,这里又可以唱歌,又可以跳舞。开联欢会,还有人架上机枪,保卫我们的安全咧!”(《狱中联欢》)
面对敌人的机枪,面对随时都会发生的危险,革命者是那样从容不迫,幽默风趣。文中的反语,反映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十二、对比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安排在一起,互相比较。这样的修辞方法叫对比。例如: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结尾,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小女孩在新年到来的前夜,带着美好的幻想冻死在街头,而人们的反应竟如此冷漠,深刻地揭露了黑暗社会的冷酷无情。寄予了作者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
又如《詹天佑》,写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消息一传出,中国人民扬眉吐气,帝国主义者冷嘲热兴奋。这里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者对此问题的两种不同反应,鲜明地反映了詹天佑当时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
十三、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的事物,而用其他的类似、相近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这样的修辞方法叫做衬托。
衬托可以分为正衬和反衬。
1.正衬。是利用同主要是无类似的其他事物作陪衬,是主要事物的特征更突出。例如:
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谷黄的茅草里。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紧,我几乎找不到他。(《我的战友邱少云》)
这里用隐蔽得很好的炸石门衬托隐蔽得更好的邱少云,为下文表现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作了铺垫。
2.反衬。反衬就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的事物作陪衬,更加突出主要事物的特征。例如: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了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叫喊:“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飞夺泸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