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公愿意舍身替代周武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3:20:18

1、周公愿意舍身替代周武王

【原文】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1。二公2曰:“我其为王穆3卜。”周公曰:“未可以戚4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5,为三坛同墠6。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78秉珪9,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史乃册10,祝11曰:“惟尔元12孙某13,遘14厉虐疾。若尔三王是有丕15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考16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17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18畏。呜呼!无坠天之降宝命,我先王亦永有依归。今我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19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20璧与珪。”

乃卜三龟,一习21吉。启籥22见书,乃并是吉。公曰:“体23!王其罔害。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兹攸俟,能念予一人。”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24中。王翼25日乃瘳26

【译文】在战胜商国后两年,周武王生了重病,不再快乐了。太公、召公说:“我们为大王去穆卜吧。”周公说:“不可以让我们先王担忧。”周公就自己作主开始土木营造,在一个广场上立了三座祭坛。又在三座祭坛的南方向北筑台,周公就站在上面,置放玉璧拿着圭玉,向太王、王季、文王祷告。

史官写册书,周公祝告说:“你们的长孙姬发,遭受危险厉害的疾病。假若你们三位先王有尊奉姬发的职责于天,就用我姬旦来代替姬发的身体吧。我仁爱柔顺巧能,多才多艺,能侍奉鬼神。你们的长子长孙不如我姬旦多才多艺,不能够侍奉鬼神。他刚被上帝任命,普遍地保佑四方,一定能安定你们的子孙。天下的百姓无不敬畏他。呜呼!不丧失上天降给周国的宝贵使命,我们的先王也就永远有所归依了。如今我听命于大龟,你们答应我,我就拿着璧和珪等候你们的命令;你们不答应我,我就摒弃璧和珪。”

于是卜三龟,一次调节是吉祥。打开锁钥看书,也都是吉祥的。周公说:“成形的!大王的病没有什么危害。我小子刚刚祝告三位先王,只谋求国运长远;现在所期待的,是先王能思考我一人去侍奉鬼神。”周公回去,把祷告的简书用金色丝帛缠束装入柜子中。周武王第二天便痊愈了。

【说明】本节所叙述的是周公姬旦在周武王生病时所作的祷告辞,它表现出周公愿意舍身替代周武王去死,去侍奉鬼神,说明周公姬旦没有篡夺王位的野心。这只是本篇的一个铺垫。

——————————————————

【注释】1.豫:假借为“娱”。《书·太甲中》:“视乃烈祖,无时豫怠。”《诗·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尔雅》:“豫,乐也。”《庄子·应帝王》:“何问之不豫也?”《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荀子·礼论》:“说豫娩泽。”这里用为快乐之意。

2.二公:指太公、召公。

3.穆:古时宗庙制度,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周礼·小宗伯》:“辩庙祧之昭穆。”《管子·小匡》:“贻孝昭穆,大霸天下。”穆卜:去宗庙为居右者作卜。周国庙堂以供奉太王古公亶父(武王的曾祖父)为主,所以王季(武王的祖父),周文王(武王的父亲)一辈居左,周武王一辈居右。

4.戚:《易·离·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始伊戚。”《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管子·小匡》:“是以圣王敬农戚农。”《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这里用为忧惧之意。

5.功:土木营造之事。《汉书·食货志上》:“内兴功作,外攘夷狄。”

6.墠:(shan善)《诗·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蘆在阪。”《礼记》:“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本意为经过整治的郊野平地。这里用为广场之意。

7.植:通“置”。《管子·版法》:“凡将立事,正彼天植,风雨无违。”《论语·微子》:“植其杖而芸。”贾谊《威不信》:“天下之势倒植矣。”这里用为安放、放置之意。

8.璧:(bì毕)《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诗·卫风·淇奥》:“如圭如璧。”《诗•大雅•云汉》:“圭璧既卒,宁莫我听。”《周礼·大宗伯》:“以苍璧礼天。”《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韩非子·十过》:“君其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赂虞公,求假道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说文》:“璧,瑞玉环也。”《白虎通》:“璧者,方中圆外。”这里用为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之意。

9.珪:(gui规)同“圭”。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诗·大雅·卷阿》:“颙颙卬卬,如圭如璋。” 《周礼·大宗伯》:“以青圭礼东方。”《左传·哀公十四年》:“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庄子·马蹄》:“孰为珪璋。”《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汉书·郊祀志上》:“圭币(帛)俎豆(均为祭器)。”这里用为玉器之意。

10.册: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简称“册”。《书·多士》:“有册有典。”

11.祝:《书·洛诰》:“逸祝册。”《诗·鄘风·干旄》:“素丝祝之,良马六之。”《礼记·郊特牲》:“祝将命也。”《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战国策·齐策二》:“为仪千秋之祝。”《韩非子·说林下》:“巫咸虽善祝,不能自祓也。”《淮南子·说山》:“尸祝齐戒。”这里用为向神灵祷告之意。

12.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孟子·滕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元。”《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礼记·曲礼》:“牛曰一元大武。”本意为“头”之意。这里延伸用为长子、长孙之意。

13.某:史官避讳,不书周武王姬发之名。

14.遘:(gòu构)《书·洛诰》:“惠笃叙,无有遘自疾。”《楚辞·严忌哀时命》:“夫何予生之不遘时!”《说文》:“遘,遇也。”这里用为遇、遇见之意。

15.丕:《书·康诰》:“汝丕远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训。”《书·多方》:“罔丕惟进之恭,洪舒于民。”《汉书·郊祀志下》:“丕天之大律。”颜师古注:“丕,奉也。”这里用为尊奉之意。

16.考:通“巧”。《史记》作巧。

17.敷:《书·舜典》:“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书·伊训》:“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书·洪范》:“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诗·周颂·般》:“敷天之下。”这里用为普遍之意。

18.祗:(zhī支)《书·皋陶谟》:“日严祗敬六德。”《诗·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祗自尘兮。”《诗·商颂·长发》:“上帝是祗。”《周礼·大司乐》:“中和祗庸孝友。”《左传》:“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韩非子·难言》:“敦祗恭厚。”《说文》:“祗,敬也。”《广雅》:“祗,祗敬也。”这里用为恭敬之意。

19.俟:(si四)《书·武成》:“陈于商郊,俟天休命。”《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论语·宪问》:“原壤夷俟。”《仪礼·士昏礼》:“俟于门外。”《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孟子·公孙丑下》:“君命召,不俟驾。”这里用为等待之意。

20.屏:(bing丙)同“摒”。《诗·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陆德明释文:“屏,除也。”《管子·五辅》:“诘诈伪,屏谗慝,而毋听淫辞,毋作淫巧。”《论语·尧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玉篇·尸部》:“屏,放去也。”这里用为摈弃、除去、去掉之意。

21.习:(xí席)《易·坎·辞》:“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书·大禹谟》:“龟筮协从,卜不习吉。”《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荀子·劝学》:“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荀子·儒效》:“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韩非子·主道》:“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卢辩注:“生,谓性也;习。调节也。”这里用为调节之意。

22.籥:(yue跃)通“钥”。《墨子》:“诸城门吏,各入请籥,开门已,辄复上籥。”这里用为锁钥之意。

23.体:《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这里用为成形之意。

24.匮:《汉书·王莽传上》:“纲纪咸张,成在一匮。”这里用为柜子之意。

25.翼:通“翌”。《书·武成》:“越翼日,癸巳。”《书·顾命》:“越翼日乙丑,王崩。”这里用为第二天之意。

26.瘳:(chou抽)《书·盘庚中》:“不其或稽,自怒曷瘳?”《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诗·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这里用为病愈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