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反常 滇黔川桂渝百年大旱 皖苏鄂浙赣暴雨不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03:06
天气反常 滇黔川桂渝百年大旱皖苏鄂浙赣暴雨不断
作者:翟智高 2010-03-22 22:37:59 发表于:博客中国


滇黔川桂渝百年大旱 皖苏鄂浙赣暴雨不断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为二十四节令的春分,此时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昼夜长短平均,即“春分秋分,昼夜平分”;这天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代《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词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昼夜平均气温基本温定在10℃以上,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根据春分晴雨还可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西风多阴雨”,“春分有雨是丰年”。
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记: “龙,春分而登天”。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但今年天气非常反常,频繁大范围的干旱洪涝,不由想起今年去年冬天11月10日0时08分,京城寂静的夜空突然响起的雷声。http://www.chinavalue.net/Blog/234260.aspx
当晚,不少晚睡的北 京 市 民都在昨夜看到了闪 电,听到了轰 响的雷鸣,气 象专 家张 明 英表示,下 雪打 雷确实很少 见,但也不算极 端事 件,这是北 京自2000年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但也确实刷 新了北 京有气 象记录以来的150年中,最晚的雷暴记录。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今年圆宵节的雷声。在距春分尚有二十多天,也不到惊蛰,雷电提前到达黄河流域。(庚寅年圆宵节隆隆的雷声http://www.chinavalue.net/Blog/291485.aspx)
2010年2月28日(农历庚寅年正十五日)上午11时整,伊川平等乡天然石龙地区巨雷震耳,自西向东如腾龙一般的闪电照亮天空,雷过之后下了阵雨和圆宵似的小冰雹
古代黄河流域,春分时节要扫墓、祭祖、春祭、祈雨。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念祭文,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龙上天,祖先要把墓门关闭,再上祭品,祖先英灵就不会享受到了。

春分刚过,黄淮中西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大部以及四川盆地大部、贵州大部、云南东部等地出现小到中雨或阵雨,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湖南东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雨量一般有25~40毫米;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西北部局部地区雨量达50~65毫米;局部地区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江西西部、湖南东部及广东中部等地目前土壤过湿。

大西南干旱爆发。前几年的重庆、成都大旱,去年的河南、山东等华北地区大旱,今年的西南云、贵等大旱。每次大旱都被冠之以多少多少年未遇,每次大旱也都被估算造成多少多少亿的损失等等。还有诸如“云南干旱致昆明国际机场跑道地基沉降破损”的牵强报告,把什么都算到干旱的头上,包括管理不善导致的恶性人为事故,这也算是一绝了。每次干旱也要大张旗鼓地报道,
频繁大范围的干旱洪涝暴露出的问题在哪里?
我国的西南地区,像云贵地区,历来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之说,年降雨量都是上千毫米,并没有发生常年性不降雨的现象,但为什么发生如此旱情、缺水?
目前我国这种频繁的大旱大涝与其说是天灾,还不如说是人祸,它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这么多年存在的严重问题:多年的投入欠账与制度缺失,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种粮的比较效益低下,不愿意进行水利投资。国家对水利设施只投大江大河,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田水利建设缺失无人问津等等。风调雨顺凑合,一遇大旱无能为力。
不善待环境,肆意人工改变天气、山丘无树林,丢弃传统的农、林、水循环,片面市场化强调水是商品,垄断水权管理,一而再的提升水价等等,都不能解决水问题。
光山秃岭 作物颗粒无收,树到哪里去了?
从目前的气象条件来看,西南地区这一带目前还处在雨水比较偏少的情况下,旱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看不到出现明显的少雨转多雨的季节
云南气象局预测未来旱情仍将持续
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等地区一直雨水偏少。从去年9月到现在为止,云南只有173毫米,贵州是175毫米,比常年降水量偏少一半以上。而且西南降水偏少也是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的一次。长时间降水量偏少造成云南、贵州,包括广西西北部出现严重的干旱,有一些地方达到特旱的等级,造成农业生产,群众的生活,用水的困难,引起大家普遍的关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看不到出现明显的少雨转多雨的季节,抗旱准备工作还进一步要更加强化,《重庆晚报》2010年03月22日报道:受西南大旱影响,云贵等旱区米商开始入渝抢米。加上此前国家上调了主产区2010年生产的稻谷最低收购价,
重庆市场米价近来全线上扬。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xinanhanzai/zuixin/201003/0322_9776_1582686.shtml
西南大旱云贵米商入渝抢米
昨下午,盘溪粮油批发市场经营户周先生曝料,市场近日来了一些新面孔,专门采购大米运往云南、贵州等干旱严重地区销售。此前,该市场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截至昨日,周先生共向这些云贵米商出售了两三百吨大米。他估计,这些云贵米商在该市场至少采购了一两千吨大米。
盘溪市场经营户田女士还告诉记者,目前这些云贵米商已转战梁平、涪陵、垫江、南川等区县,直接向当地米厂进货。
涪陵龙潭一米厂负责人吴先生坦言,近期确实在给云贵米商加工大米,加工量约占到整厂加工量的一半。他说,自己加工的大米此前只卖过涪陵、南川及主城,从来没有卖过云南、贵州这么远的地方。
大米批发价普涨
云贵米商入渝究竟抢走了多少米?目前暂无详细数据,但对重庆米市却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影响。昨日记者在盘溪市场了解到,最近十来天,该市场米价全线上涨。
经营户周先生介绍,云贵米商采购的大米均为本地米,因为这种米价格相对湖北米、东北米较低,批发价多在1.3元~1.4元/500克,而云贵等地受干旱影响,同等品质米价涨至近1.7元/500克,将重庆米运到两地有利可图。本地米陡然间需求量大增,价格自然上涨,短短十来天,本地白米价格已从1.33元/500克涨至1.37元/500克。
经营户田女士则称,云贵米商入渝抢米后,米厂给她的进货价也涨了六七分钱。
据了解,盘溪市场近来价格上涨的大米不仅是本地米,因国家上调了主产区2010年生产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湖北米、东北米两大外来主力品种都在上涨之列。
超市低价米减少
批发市场米价上涨,对超市米价也有一定影响。记者昨日在解放碑几家超市看到,其低价大米确实少了不少,以往常见的1.3元/500克的大米基本未见,几大超市最低米价都在1.45元/500克以上,而且还是促销价。
业内人士分析,除政策性因素外,未来米价走势还要看旱情发展而定,如果有所好转,米价不会涨得太猛。
云南旱情影响北京多领域物价花卉、茶叶价飙升2010年03月22日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xinanhanzai/zuixin/201003/0322_9776_1582809.shtml
由于今年云南等位于西南部的花卉产地干旱、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今年清明花卉的价格同比去年上涨了一成多。由于春季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鲜花大多来自云南等南方地区,受今年南方干旱的影响,目前清明花卉的价格同比上涨了10%-15%。从莱太花卉市场了解到,现在市场上最普通的一束菊花售价为30元-40元,用多种花卉组合制作成鲜花花圈后,售价则高达数百甚至上千元。据悉,随着清明节的日益临近和清明花卉的热销,花卉价格还可能进一步上涨。
生普洱价格翻番
来自云南省茶业办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特大干旱造成云南省近300万亩茶叶受灾,约5万亩的茶树枯死。春茶的减产直接导致了云南当地茶叶批发价格的上涨,目前很多茶商不得不减少收购,市场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涨幅。
“和去年相比,熟茶的价格涨了10%-20%,生茶的价格几乎涨了一倍。”马连道茶城专门经营普洱茶生意的赵先生表示。赵先生还告诉记者,去年云南普洱茶集团的普洱茶卖到50-60元/斤,今年已涨到70-100元/斤。
往年3月20日左右是春茶采摘的高峰期,今年云南当地春茶采摘的时间都推迟了。如果持续干旱,茶叶将继续减产,那么普洱的价格也将继续上涨。
食糖每吨涨上千元
云南是国内第二大甘蔗种植基地,白砂糖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云南省商务厅上周发布的消息称,云南特大旱灾已经导致全省六成以上的甘蔗糖料面积受灾。有关部门统计,从2009年10月以来,北京糖价每吨已上涨1000余元,截至3月17日,北京白砂糖的价格已经达到每吨5400元,接近历史最高水平。预计今年全年云南省甘蔗糖料产量将因灾减产450万吨,与上年相比预计减产近30%。
在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从事杂粮生意的于先生说,多种从云南选购的杂粮都由于此次旱情而减产,价格也上涨了两成至六成不等。以白云豆为例,于先生作为一级采购商,去年11月份时从云南购买的价格为每吨5800元,现在已经涨至每吨8000元。据悉,此次云南地区的白云豆由于旱情导致减产超30%。
新华社电,温家宝,到最重灾区云南曲靖视察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xinanhanzai/zuixin/201003/0322_9776_1582555.shtml

3月20日,温家宝来到陆良县德格海子水库干涸的库底察看灾情
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最重灾区云南曲靖视察时指出,目前农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重视农业,保证今年农业有个好收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要不惜代价尽快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要保障灾区粮油、肉类、蔬菜等供应,防止价格大幅波动。
掰裂土捡蚌壳锁眉沉默
19日下午,温家宝来到陆良县芳华镇狮子口村万亩大麦示范田。他蹲下身子,拔起一棵大麦。持续8个月干旱,大麦只长了不到一尺高,麦穗干瘪。他又抓起地里土块,掰了掰,基本没水分。温家宝眉头紧锁,神情凝重。当有人告知曲靖数百万亩农作物因旱绝收时,温家宝叮嘱当地干部要做好最坏准备,安排好群众生活。
库容160万立方米的陆良县德格海子水库,干涸见底,库底泥土裂开条条缝隙,泥块像梅花桩一样,触目惊心。20日下午,温家宝踩着库底干裂土块走了100多米,弯腰捡起一个蚌壳,沉默良久。
叮嘱节水 拒老乡倒茶
温家宝非常关心人畜饮水情况。19日下午,温家宝走进芳华镇蔡官营村,许多村民和预备役民兵正在挖沟。温家宝在沟边蹲下了解情况,鼓励大家想方设法打井修渠。当村民告知百姓每人每天可获25公斤政府送水时,温家宝叮嘱村民,水来之不易,要节约用。他说:“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各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我相信一定能战胜这场旱灾。”
20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师宗县葵山镇海子村。听说村民要等两个小时才能接到水,温家宝叮嘱说,“再打一口井,大家就不用等这么长时间了。”接着,温家宝来到师宗县葵山镇大麦地村。74岁的村民王顺生在水窖打水,温家宝拎起绳子打上一桶,看到水很清,他满意地点点头。在院子里,王顺生老伴起身想进屋为总理倒茶,温家宝微笑婉拒:“我们不能喝你的水,运来一点水不容易。”
见旱涝保收田欣慰笑了
20日上午,在召夸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区,当地负责人告诉总理,通过平整,土地“今后可以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旱涝无虞。”看着成千上万亩红土地连成一片,温家宝欣慰地笑了。
从广西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高温少雨导致我区旱情迅速蔓延,桂西旱情进一步加重,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我区干旱等级已经达到严重干旱,其中桂西北达到特大干旱等级。截至3月11日统计,全区有12个市出现旱情,农作物受旱面积784.45万亩,因旱导致176.46万人、87.0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据气象部门预测,3月份除桂东北外,其余地区降水量偏少两成左右,气温偏高0.1~1℃,4月份降雨量全区大部偏少两成左右,干旱范围和影响仍在扩大,抗旱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剧。桂西旱情进一步加重,并向中东部蔓延。

据广西防汛抗旱指挥部预测趋势:未来1个月降水仍将偏少{笔者评论:不会那么严重,本人预计一星期后,农历二月十五月圆之时雨就来了}
据广西防汛抗旱指挥部抗旱科王科长介绍,从各地旱情、土壤墒情、降雨情况等综合分析判断,目前我区干旱等级已经达到严重干旱,其中桂西北达特大干旱等级。截至3月18日20时的统计显示,全区有13个市出现旱情,农作物受旱面积1126.38万亩。旱情已导致218.12万人、111.1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气象部门预测,未来1个月(3月11日-4月10日),全区大部降水量将偏少二至五成。若4月份没有两次50毫米以上的降雨过程出现,按照近几年受旱情况分析,早稻受旱面积将达到200万亩至300万亩。
人工增雨累计近2亿吨{评论:继续吹嘘吧!不善待环境,肆意人工改变天气,扰乱大气循环规律的杰作}
3月16日,自治区召开党委常委会议,再次研究部署当前的抗旱工作。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也派出了工作组,于3月13日至16日到我区河池、百色等重旱地市检查指导抗旱工作。截至3月18日统计,全区各地投入抗旱人数263.05万人,投入抗旱资金9865.44万元,抗旱浇灌面积227.04万亩,临时解决了222.61万人饮水困难。
3月12日-17日,受冷空气补充以及其后出现的回流天气的影响,我区大部地区出现了一次难得有利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条件。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和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3835”机组,适时科学组织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6架次,作业飞行近16个小时。与此同时,全区共有桂林等11个市的47个县(市、区)开展火箭人工增雨作业96次,发射WR型火箭弹295枚;增雨作业后区内普降小雨,局部中到大雨,全区累计增雨近2亿吨。
按照温家宝总理在东兰、凤山、巴马等地检查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下一步抗旱工作在继续抓好送水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的同时,还要着重抓好春耕生产用水保障工作和森林防火工作。
云南极有可能出现秋、冬、春和初夏连旱的局面。
根据云南省气候中心最新发布的未来30天气候趋势预测,云南省大部自3月16日至4月15日间,仍将持续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趋势。除滇西、滇西南和滇南的部分区域降水略多以外,其他大部降水正常略少。值得注意的是,3-4月是云南的季节性干旱期,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30mm和46mm,且不说是略少于平均值,即便是略多对目前的旱情也难以起到解除作用。
从目前的趋势分析,雨季到来以前全省干旱解除的可能性不大,云南极有可能出现秋、冬、春和初夏连旱的局面。

从历史上看,影响云南最严重的干旱并非秋、冬连旱,春旱和初夏干旱才是最主要的。其主要的原因,一是在云南的粮食作物构成中,夏粮仅占14%-20%。而进入春季以后,大春作物开始陆续育秧和播种,春旱和初夏旱才是对农业生产产生更大影响的灾害。
另一方面,由于水库、坝塘、水窖等蓄水设施上年蓄水量严重不足,很多现在已经逐步干涸,对春季用水形成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所面临干旱的后续形势将更加严峻的,一旦出现秋、冬、春、初夏连旱,干旱的损失将难以估计。
云南省目前的干旱为: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及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
贵州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6个县(市、区)发生旱情
贵州省秋冬连旱总体为80年一遇严重干旱,省中部以西以南地区旱情达百年一遇。目前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6个县(市、区)发生旱情。
去年7月以来,贵州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江河来水量小,水利工程蓄水不足,发生历史罕见的夏秋冬连旱。目前贵州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6个县(市、区)发生旱情,受旱范围基本遍布全省,尤以省中部以西以南地区最为严重。
据统计,截至3月10日,贵州全省因旱近500万人、200余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1304万亩,占夏收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左右。贵州省气象部门预计,在3月中旬中期和下旬中后期,贵州将出现两次降温降雨天气过程,但降水依然偏少,平均气温略高。
贵州省民政厅通报,截至3月15日,全省受灾人口达17280774人,占全省总人口3793万人的46%。饮水困难人口达5085706人,饮水困难大牲畜3197942(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748292公顷,其中:农作物成灾面积513100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173775公顷。
“珠江源头第一市”之称的曲靖市在云南省“总体80年不遇”的旱情中被列入“100年以上不遇”的重灾区。本报记者在昨日对曲靖北部山区的探访中发现,珠江源头已经断流。与广州人“同饮一江水”、守着“珠江正源”南盘江的数以百万计的曲靖人民陷入“水荒”。
贵州黔西南旱情发展到今天,已经连续227天干旱,旱情达到特重级
黔西南蜿蜒20多公里长的珠江上游纳灰河地面河道出现多处断流;原本水源生态充足的贵州省,因为连续226天无雨使得全省有84个县(市、区)沦陷为重度受灾,旱情达到特重级,受灾总人口达到1728万人……5年前,曾经对广东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的贵州黔西南地区,如今成了本次贵州百年不遇大干旱重灾区之一。黔西南旱情发展到今天,已经连续227天干旱,旱情达到特重级。全州因旱造成240多万人受灾,176.99多万多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198.27万亩。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干旱已造成全州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以上。20日,黔西南州启动水旱灾害应急预案Ⅰ级响应,动员社会力量努力为群众送水解渴。

在贵州最严重的旱区
从贵阳出发越往黔西南方向走,越是让人揪心。一路上田野的油菜花从满山遍野到零零星星,过了安顺与黔西南的分水岭北盘江,喀斯特大山荒凉灼热,原本应该山花烂漫的山头,满眼尽是枯干的灌木丛、树枝和点火即燃的野草,黔西南的地界上,小麦与油菜地,枯黄一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在燃烧。
无奈的老百姓到处都在割麦苗、油菜苗,兴仁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文元说,别看土里还有苗,实际上,黔西南的小麦、油菜绝收已成定局。在多个地方下到田里,用手捏拿看似饱满的麦穗和油菜,结果全是空的,麦子壳里无浆,油菜粒里无油。
平常我们可能从来没有对水有如此的认识,这次到了基层,当看到村民们下到10多米深的水井,一瓢一瓢舀着浑浊的泥水,要澄上两天才能喝;看着兴义市海子村深山里的农民腰系绳索,下到深井,用牙咬着水桶,脖子上青筋直冒的场景,对水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缺水不单影响了群众的生活,更影响了农业生产。黔西南州顶效镇绿化村是一个以培植果树远近闻名的村子,往年这个时候,村子的万亩桃花节已经开始了,但今年受干旱影响,桃花纷纷落地,节日取消了,对于今年秋天的收成,村主任杨明全说,连续8个月滴雨未下,缺水,没有希望了!百德镇新元村农民杜胜仁说,现在村里人能够见到水就是幸福,老天不下雨,村里不少人家卖了猪牛保人的用水。海子村的齐顺涛的媳妇陈兰说,平常山里人家都吃望天水,现在干旱,政府不断在想办法,群众也在找水自救,村民用水非常节约,她现在每次做饭的淘米水不会倒掉,还要留着洗衣服。
赖以生存的自然井已枯竭、发臭
“我们566户2331人和366头牲畜,正面临着缺水的特困危机,全村总面积17640亩桃树,至今已经有四成干枯死亡,坐落于坝上的4口历代赖以生存的自然井已有3口枯竭、发臭,干旱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畜和植被的生存。”在黔西南州干旱重灾区的兴义市顶效绿化村,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明权这样向记者通报干旱最新进展。
杨明权带领记者现场查看了几口散落于山坝上的旱井,在一口即将干枯的水井边,十多位布依族、苗族村民正在奋力挖土置沟引水。令人感动的是,在大灾大旱面前,该村连续举办了10年的“桃花节”今年还是如期举行,并吸引了来自云南、广西和广东等地的客商和观光游客。

纳灰河道出现多处断流
兴义市下五屯上纳灰村,是珠江上游纳灰河地面河道流经地区,但20多公里河道早在两个多月前就出现多处断流。村委会主任陈元勇介绍说:“往年的3月,河水上涨起码淹没河床五六米,如今却是山岩裸露,多处河道出现断流。”在一个积水小坑,几个小孩正沿着小水坑捞小鱼嬉戏。由于干旱严重,本该长到齐腰高度的玉米也才长出20多厘米。
纳灰河是一条地下河,上游是露出地面的20多公里水系,往下经过一个20多公里长的地下岩洞,然后汇入红水河,最后流入珠江。
“珠江第一瀑”名存实亡
位于曲靖市沾益县城北50多千米、海拔2158米处的马雄山东麓的一个上下两层的出水岩洞,这便是我们的母亲河珠江的源头所在。当记者昨日踏足于此时,却没有看到流水淙淙的景象,往洞口里望去,水面如镜,几无流动迹象,偶尔几注水滴从洞内无声无息地滴落至洞外的水潭中,泛起几圈微澜。洞顶“珠江源”三个朱红大字告诉记者,这里就是蜿蜒2214公里、直抵广州奔流入海的中国第三长河珠江的发源地。
“以前不是这样的,洞口总是有白花花的水流冲出,打得岩石哗哗作响。”沾益县委退休老干部沈伯是珠江源风景区的常客。他说,由于近半年来干旱少雨,珠江源出水越来越少,珠江源洞口的小人工湖几乎已是“一潭死水”,没有水流进,也没有水流出,每天在高温日晒下蒸发,水面越来越浅,已无法漫过沟渠向珠江最上游的南盘江供水。“珠江源头已经断流了。”
原本在这里形成的“珠江第一瀑”也已不复存在。“本来源头水量大时,这里有一个宽度30多米、落差近3米的瀑布群。”景区管理处副处长保家琴告诉记者,由于干旱,已很久没有形成瀑布的景观。此处的河床由于没有瀑布的滋润,几近干涸,杂草多半因缺水而枯竭而死。
守着珠江源 还要把井凿
位于珠江正源地的植被同样受到了“干渴”的困扰。“珠江源洞顶的树木大部分枯死了,景区正在用抽水机从潭里往山上抽水抢救幸存的树木。这段时间来珠江源踏青的游客少了一半,景区经济收入也随之锐减。”保家琴无奈地说。以往,每到春末夏初,这里杜鹃花开,姹紫嫣红,有若仙境,每天都会有上千游客纷至沓来。此外,因天干物燥需格外注意防火,每位进入珠江源景区的人都必须接受是否随身携带打火机、火柴的检查。
在被誉为“珠江源头第一村”的沾益县炎方乡刘麦村,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口水井。“我们村以往很少缺水,但这次的旱情导致十几户人家的水井都干掉了,大家不得不去村口的天然龙潭中挑水喝。被褥、衣服等则要背到几公里外的水塘边去清洗”,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由于缺水,这附近的小春作物“基本上是绝收了”,只能指望烟草这些大春作物来弥补损失,“但如果未来一两个月还是没雨下,大春作物也会黄了。”
水利隐忧水利管理应当转型,“自收自支”坑国害民
自2009年9月以来,中国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四川、广西、重庆普遍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其中贵州、云南等省部分地区更是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干旱范围和强度均突破历史极值。历史罕见的干旱气候,使多年积累的水利隐忧凸显出来。
没水的日子“真难熬”
3月18日,贵州省水利部门将抗旱应急响应从Ⅳ级调到了Ⅱ级。连日来,随着干旱天数的增加、干旱强度的加强、干旱范围的不断扩大,贵州省旱情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气象干旱等级。到目前,该省已有上千万亩农作物受旱,近500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
王道来的生活,验证了“靠天吃饭”的水利隐忧在不断凸显。他家里有7亩田,全部是“靠天吃饭”的“望天田”,尽管附近的小山塘、小水库已年久失修,可靠着常年较为充沛的雨水,他仍然能够丰收连年。但今年,他的日子明显不好过了——周围的小蓄水池干涸见底,他家的饮用水都是由政府组织机动车辆定时送水解决,用洗过菜的水来洗脸刷牙,衣服脏得太厉害了才洗一下。
“我们天天下地,衣服脏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凑活穿吧。”他对记者说,“可是,收成减少了三分之一。孩子还要上学,很困难啊,现在只能靠儿子在外面打工补贴家用了。”
而实际上,贵州省还有不少地方没有水利工程的覆盖,即使是正常年份也还缺水。目前,全省尚有400多万规划内等待解决的饮水不安全人数,而尚未列入规划的饮水不安全人数则远远超过400万。全省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仅0.58亩,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水多缘何“缺水”?
从某种意义上说,贵州并不缺水。贵州的水既多又少,一对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折射的是贵州工程性缺水严重的现实:因为缺乏必要的水利设施,贵州的雨水蓄不住,地下水用不上,大量的水资源年复一年地白白流淌。
贵州省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自然条件和投入不足等历史原因,贵州省已建成的17893处蓄水工程中,中型水库仅34座,99.9%都是小型水库,总蓄水量不到20亿立方米,天干塘库干,抗旱能力自然不强。因为缺乏必要的水利设施,贵州的雨水蓄不住,地下水用不上。

贵州省普定县,化处镇沙包村一小女孩端着县水利局和镇政府送来的自来水
很多水利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但目前也不能正常供水,水利设施管理混乱、老化和损坏严重的矛盾不断积累,造成严重工程性缺水难题。一些县城、集镇供水工程损失率高达50%以上,数万座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修建的小山塘、小水库年久失修,在干旱面前无法发挥作用。
 
群众“靠天吃饭”意识根深蒂固,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不够重视。有些群众祖祖辈辈就居住靠近水源的地方,洗衣做饭种菜的水取之即来,他们对水资源的节约意识有待提高。
 
如何提高水利工程抗旱能力,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
天上水、地下水资源丰富、补给充足、水质优良、勘查开采成本较低,应合理开采,要在蓄住“天上水”、留住“地表水”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好“地下水”。今后应当从只注重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向提高水源工程调蓄能力、建设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转变,从只注重地表水利用向统筹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转变,从单一考虑水利工程使用功能向综合开发利用水利工程使用功能转变。同时,目前水利管理“承包经营,自收自支”,把水当“商品”垄断管理,只知索取,很少少投入的现状必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