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17:44

读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

与一般的文章不同,这是一封私人信函。有特定的读者---曹操。作者应该不会料到千百年之后还会有人读到。千百年来,读过它的人,更是难以计数。只为一个人上演的舞蹈,偶然被外人窥见。这样的文章会少掉许多取悦读者的边角。

很多名家的文集里也收录有他们的书信,却怎么看都觉得恶心。像交谈时刻意把声音提高,以便让旁边的人听到。然后装出一副浑然不觉的样子。孔融这封信简短而不随意,是苦心经营的结果。它的读者不但是一个具有相当文化品位的诗人,更是一个手握天下兵马的“可爱奸雄”。甚至后者的成分居多。取悦一个诗人很难,取悦一个掌生杀大权的诗人更难。

这封信不仅仅取悦这么简单。或者说取悦的目的是搭救命在旦夕的好友。孔融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可这次必须生。考验一个写作者专业技术的时刻到了。他柔弱的毛笔,能否扛起这么重的压力呢?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孔融可谓聪明之极。他没有一出来就提出主题。而是谈论起所有诗人都感兴

趣的话题---时间。青春不再,物是人非。既是孔融的内心所感,同时也是一个高明的手腕。我们都老了,“公为始满,融又过二”诗酒天涯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曾经一起喝酒、谈笑、仗剑去国、对着小姑娘打口哨的朋友们,也都不在了。读到这里,曹操肯定内心柔软。即便不痛哭流涕,也要伏案叹息。毕竟,流逝是一个伤感近于残酷的事实。

跟大学生谈朴树、许巍、老狼,谈白衣飘飘的年代。跟退伍老兵谈战友情深,我的老班长。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紧接着孔融轻笔一带“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幸好,盛孝章还活着。“尚存”,非常有分量的一个词。暂时活着,可马上也要走了。诗人对词的温度是极为敏感的。不知道曹操看到这个词做何感想,千百年后的我,却真的为之一颤。一种粉身碎骨也要保护他的豪情从心底升起。一笔紧似一笔,孔融趁热打铁“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把盛孝章的处境,孤危愁苦的状态摆到曹操面前。这个暂时活着的人,他活得太苦了。“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若再慢一步,他也将离我们而去了。攻心为上,孔融把柔弱的笔尖插进曹操的心脏。最佳的角度,最脆弱的关节。他做到了,孔融控制住了一个人的内心。或者说他改变了一条河的流向,让曹操的思路朝他像要的方向流去。

但抒情要有度,一个人的情感承受是有上限的,过犹不及。需要节制,掌握一定的度。孔融深谙此道,他明白曹操政治家的成分大于诗人的成分,理智多于冲动。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

他立即给曹操扣了一顶高帽。拯救别人既是你的责任,同时也是你的义务---谁叫你能力大,谁叫你是救世主呢?用他的石头砸他的脚,让他有苦说不出。孔融的笔法太神奇了。以下的更妙。

             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姆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这几句话刚明升暗降,用表扬的方式批评。明里是在历述盛孝章的优点“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但是这么优秀的人“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良材却没有好的境遇,那么“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姆穆所以绝交也。”,根本原因是我们这些朋友没有尽到责任。好人受难,坏人猖狂,是你这个上帝没有尽到责任。先用抒情的笔法把曹操的新揉软,然后又把他捧为上帝,紧接着往下一将:你应该做点什么的。“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你只要动动手指就行了。

一直到这里孔融都是和曹操的内心对话。抒情也好,吹捧也罢。相信曹操的头有点晕了。一悲一喜又一悲。课曹操绝不会一直头晕,就像没有哪条河会驯良地跟着河道跑。如果孔融还沉醉在自己的战功里,看不到黑暗已开始清醒,那他就真的是半瓶醋的酸秀才了。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民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王,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事实证明孔融不但是一个文章高手,对于读者的心里走向他也有极强的把握能力。曹操在一头雾水之后,突然清醒了。他明白了这个家伙的真正意图。不是为了感叹时间,也不是为了捧我,孔融这小子是要我救盛孝章。“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 孔融再一次抓住了曹操的内心。不管你有多优秀,做得有多好。那些傻瓜还是要从鸡蛋里挑骨头的。曹操是一个毁誉交加的人,骂声和赞扬声一样多,甚至更多。“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民所共称叹。”这里孔融称赞盛孝章的目的是要和后面的良马、良材联系起来。既然曹操清醒了,理智了,开始盘算该不该救盛孝章了。那么索性我就来细细地分析给你听。“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即便盛孝章不像我将的这么优秀,可救了他却能吸引出真正一流的人才。曹操眼前猛然一亮。孔融想达到的目的,不过是另一个目的的手段。“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另一个目的就是匡复汉室,一统天下。这才是最能勾起曹操食欲的饵料。无论是“匡复汉室”还是“宗社将绝,又能正之。”,说法不同,可性质一样,那就是君临天下。文字工作者的本领之一就是正名,给一个东西取个名字,使它听起来更悦耳。“正之之术,实须得贤。”,凭一个人的力量就想君临天下,这种事情只有火星上才会发生。曹操看到这里,心里暗暗称许。“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前面用燕君市马骨的事例已经讲了一点了。可孔融没讲完就又给曹操戴了顶高帽,责任重大,你曹公可要三思而行啊!这里才接过断了的线继续牵引。贤者凭什么要来帮你呢?因为你善待他们,给他们饭吃呀。看似无一字关于孝章,可又字字关于孝章。“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王,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这是孔融用笔最烦的一个部分,清明而条理性地把何以得贤的方法条分缕析地告诉曹操。简单地说,就是摆好纳贤的姿态,让人觉得你确实是爱惜贤良的。但怎么做才能让人相信呢?孔融用郭隗的例子说明,只要杀鸡儆猴就行。简单地说,只要你曹公把盛孝章救出火坑行了。在这里,孔融用了李代桃僵之计。明里谈论燕昭王和郭隗,而实际上却是谈论曹操和盛孝章。孔融很巧妙地把自己要救盛孝章这个事实,转换成了曹操要救盛孝章。并且使曹操相信这很合理,很必要。转换,说起来容易。但真的要做却是相当困难的。孔融是从“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一步一步进行的。

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和有全是者相交,特别是这个有权有势者还是个诗人,那要相当小心。蠢,他看不起;聪明,他讨厌。太聪明了,这简直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可孔融是聪明中的聪明,他明白聪明的局限。所以在这里很谦虚地说“凡所称引,自公所知,”其实,我所说的这些,尊敬的曹公早就知道了。“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再说一遍的原因,仅仅是希望曹公按照这些去行事。这句话很值得玩味,一味地谦虚也会有做作之嫌。必要时的绵里藏针、柔中带刚还是很重要的。言之切切,不惜触怒龙颜,往往能博得一个忠臣的好名声。

这封信到这里就完了。据史料记载,曹操果然去救盛孝章,可惜晚了一步。孙策先下手了。孔融这封信完成了它的使命,劝说曹操去营救盛孝章。从这个角度看,它完成了自我。至于盛孝章的被害那是另一回事,虽然令人遗憾,可确实无关宏旨。文字的作用不光粉饰太平,有时它能改变时间的流向。如果将这比作一场战争的话,孔融确实是一个高明的将军。

当然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论了。孔融这封信得以流传,除了文心细密,更主要的是里面跳动着的人心。千年之后我还能感觉出它的节奏和热度。
UID
311029 
帖子
40 
精华
积分
121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2 
最后登录
2010-2-27 

查看详细资料

TOP

读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云梦与屈原任“掌梦”的问题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新解李贺诗:罗浮山人与葛篇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浅论中国古代文人与别业之关系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陶渊明《闲情赋》的主题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 《进<雕赋>表》赏析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 信马由缰-《悲世不遇赋》杂感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明】吴炳:《绿牡丹》传奇 - 戏曲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原创】杜诗随笔(添加中)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自大狂屈原——解剖《离骚》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原创】杜甫诗随笔(添加中)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请教:四声别义(名词解释)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评刘心武的《秦学》及其逻辑 - 小说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王维诗歌的独特解读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出自《史记》的成语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 曾巩《福州拟贡荔枝状》几段话的翻译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 辞、赋拙识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m 致力... 曹道衡: 谈谈魏晋南北朝文学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读《萧相国世家》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m... 曹道衡: 谈谈魏晋南北朝文学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欧阳修的《鸣蝉赋》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 【求助】请教斑竹几个典故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 “余桃啖君”出自于哪?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 潘啸龙回复对《招魂》问题的批评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