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与屈原任“掌梦”的问题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14:47

云梦与屈原任“掌梦”的问题

提要
◇楚王田猎之地——“云梦”,是辽阔的“原野”,不是“大泽”、“大湖”。
◇春秋战国时代“云梦”在距郢都不远的长江以南。“云梦”既可曰“梦”,亦可名“云”。
◇赵逵夫先生的“汉江以南的梦”、“汉北云梦”,没有文献资料依据难以成立。
关键词: 屈原、云梦、考证、汉北

赵逵夫先生《屈原和他的时代》书中,有一篇《汉北云梦与屈原被放汉北任“掌梦”之职考》,论文中的考证、结论,大部分不能成立。

一、《尚书•禹贡》的“云土梦
1、赵逵夫先生解释《禹贡》
△赵逵夫先生说:〖《尚书•禹贡》
  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
“云土”云地之陆陵。“云”本地名,春秋时“鄖”即因此得名。“梦”,楚人名泽中曰“梦”。云梦作为大泽最早在汉北,后逐渐南移。“乂”,治理。〗[P309]
△赵先生又说:〖“云”是地名,“梦”是普通名词,“云梦”本指云地之“梦”,后来这个大湖向东向南漫延和转移,以后汉江以北、以南的“梦”便都称之为“云梦”。〗[P310]
   
◇按赵逵夫先生的解释,在大禹的夏代,就有了“楚人”,并且按照‘楚人名泽中曰“梦”’,称呼“梦”了?

      赵逵夫先生把王逸解释《招魂》之词:“梦,泽中也。楚人名泽中曰梦中。”用来解释《禹贡》。——时代上有没有错位?更不用说王逸的解释:“梦,泽中也。”说得也不对。

      2、《禹贡》试解:
《“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山及衡山以南的广阔地带是荆州。
   “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云、土、梦?)作乂。”——荆州地区的水系已经大定,沱水,潜水也已经疏通。经过治理云、土、梦一带可以耕作了。

◇《禹贡》中的“云土梦”可能包含现今的荆山以南、江汉地带、湖南(九江)地区的可耕作地带。春秋战国时代楚王田猎之地的“江南云梦”,已经与它不大符合了;它与“今人从地图上所得”的“汉北云梦”更是难以吻合了

二、春秋战国时代,楚王田猎之“云梦”在那里?
1、赵逵夫先生的“汉北云梦泽”论。
△赵逵夫先生说:〖《左传•昭公三年》说到“江南之梦”(汉江以南的梦)是区别于汉北之梦而言。因为战国时汉水以南也有梦,并且人们也称之为“云梦”,……〗[P310]
△赵逵夫先生说:〖“云梦”在春秋以前是指汉北云梦泽〗[P310]
△赵逵夫先生说:“江夏云梦城,其地在春秋时代的,……掌梦之官,应驻于云梦城。……云梦城即今云梦县地”。[P334]

○《左传•定公四年》:吴入郢……“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孙由于以背受之。中肩。王奔郧,钟建负季羋以従,由于徐苏而従。……斗辛与其弟巢以王奔随。” [P521]
◇《左传》讲:楚王渡江后,“入于云中”。——“云梦”离江较近,故曰“入于云中”。而“郧”距“云梦”很远,故曰“奔郧”。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代楚王田猎之地的“云梦”,与汉北涓水边上的“郧”(即今云梦、安陆一带)距离很远(约五百里),搭不上界。
◇赵逵夫先生的〖“云梦”在春秋以前是指汉北云梦泽,……江夏云梦城(郧)即今云梦县地……〗与《左传•定公四年》记载不合,不能成立。

2、作为楚王田猎之地的“云梦”在那里呢?
○《左传•昭公三年》[P397]:“十月,郑伯如楚,子产相。楚子享之,赋《吉日》。既享,子产乃具田备,王以田江南之梦。”
○《昭公四年》:“王正月,许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郑伯,复田江南,许男与焉。”[P401]
前539年楚灵王二年十月郑简公访问楚国,楚灵王宴请郑伯(按惯例应当在郢都)。宴毕,子产去准备打猎用具,楚灵王就与郑伯田猎于江南之云梦。
第二年周历正月,许悼公来楚国,楚灵王留住他,同时还留下了郑简公,又与郑简公、许悼公一起去江南打猎。.
○《左传•定公四年》[P521]:“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
前506年(楚昭王十年)冬,吴军兵临郢都,楚昭王携其妹季芈畀我仓皇逃亡。渡睢水(沮水)后,接着南渡长江,进入云梦。
◇《左传》中的“江南之梦”和“济江,入于云中”,应当是同一个地方——“云梦”。楚王田猎之地的“云梦”在长江之南

●《战国策》[7]多处提到“云梦”,所说与《左传》类似。
○《战国策•楚一》“威王問于莫敖子華”:
「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蒙谷给斗于宫唐之上,舍斗奔郢曰:『若有孤,楚国社稷其庶几乎?』遂入大宫,负鸡次之典,以浮于江,逃于云梦之中。昭王反郢,五官失法,百姓昏乱;蒙谷献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7]「P.602」
○《战国策•楚四》“庄辛谓楚襄王”:“左州侯,右夏侯,(辈)[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7]「P.616」

3、《子虚赋》中的云梦
赵逵夫先生还引司马相如《子虚赋》来证明“汉北云梦”。
△赵逵夫先生说:〖战国末年汉北云梦泽的情况: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郁,隆崇○○,岑○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其东则有蕙圃,蘅、兰、芷、若,芎○、菖浦,江蓠、蘼芜,诸柘、巴苴。其南侧有平原广泽,登降○靡,案衍坛曼,缘以大江,限以巫山。……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钜石白沙;其中则有神鱼、蛟、鼍,玳瑁、鳖鼋。其北则有阴林,其树○○、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梨、○栗,橘、柚芬芬。其上则有○雏、孔鸾,腾远、射干;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蟃蜓、○犴。
于是乃使专诸之伦,手格此兽。……〗[P312]
△赵逵夫先生说:〖其中所描述的山林及北部的状况,便是汉北云梦。“其南”则主要指江汉之间云梦泽(所谓“广泽”)一带的情况。〗[P312]
◇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本来就是“子虚乌有”之辞。假若相信它,那么其中的“缘以大江,限以巫山”,则和“汉北”搭不上界。

4、曲解谭其骧先生的观点
△赵逵夫先生说:“据谭其骧先生考证,长江以南并无云梦(后人或以为洞庭湖为云梦,误)。”[P322]
◇赵逵夫先生在这里曲解谭其骧先生的观点。谭其骧先生认为:“云梦泽”只限于江北。
◇赵逵夫先生把谭其骧先生的“云梦泽”,偷换为“云梦”;把“‘云梦泽’只限于江北”,偷换为“长江以南并无云梦”

◇赵逵夫先生自己并没有列举任何一条“长江以南并无云梦”的证据。
而可信度很高的《左传》中,却有三条记述证明“云梦”在“江南”:
《昭公三年》:“王以田江南之梦。”
《昭公四年》:“复田江南。”
《定公四年》:“济江,入于云中。”

5、“云梦”是“原野”,还是“大湖”?
△赵逵夫先生说:〖“梦”,楚人名泽中曰“梦”。云梦作为大泽最早在汉北〗[P310]
△赵逵夫先生说:〖“云梦”本指云地之“梦”,后来这个大湖向东向南漫延和转移,以后汉江以北、以南的“梦”便都称之为“云梦”。〗[P310]
◇而《尚书》、《左传》、《戰國策》等等是怎么说的呢?
《尚书•禹贡》:“云土梦作乂。”——经过治理云、土、梦一带可以耕作了。
《左传•昭公三年》:“王以田江南之梦。”
〖《戰國策•楚策一》云:于是楚王游于雲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雲霓,兕虎嗥声若雷霆,有狂兕牜羊车依轮而至,王亲引弓而射,壹发而殪。〗[1][P311]
     
   ◇  若是一个清醒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看了上面的文字,会不会把“梦”理解为“泽中”?把可以“结驷千乘”的“云梦”说成是“大湖”?   
  
6、小结
◇春秋之时,楚王田猎之地——“云梦”,位于距郢都不远的长江以南。“云梦”既可曰“梦”,亦可名“云”。
◇从《左传•昭公三年》楚“王以田江南之梦”;《戰國策•楚一》中“结驷千乘,旌旗蔽日”的楚王游雲梦;到《戰國策•楚四》中楚襄王”“馳騁乎云夢之中,而不以天下國家為事”,而失掉雲梦。荆楚的“云梦”均为可容千辆驷车奔驰的大片陆地,而不是水乡泽国的大湖。
◇赵先生的“江南之梦(汉江以南的梦)”;以及“汉北云梦”之说。不能成立。

三、《渔父》的问题:   
赵逵夫先生说:“《惜诵》、《抽思》、《思美人》、《离骚》、《天问》、《卜居》、《渔父》皆屈原作于被放汉北之时。” [P323]
且不论《渔父》是不是屈原的作品。就《渔父》的内容而论,它所反映的并不是屈原放流汉北之时的情景。
⑴、“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放流汉北的时候,无论其精神面貌,还是身体状况都不是“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⑵、“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与屈原放流汉北的情景不符。
一是“湘流”不在汉北。[《史记》P628曰:“宁赴流”,故此条不看作定论。]
二是,屈原放流汉北之时,他还没有 宁赴湘流,葬身鱼腹的念头

四、“沧浪之水”的问题
1、《孺子歌》的“沧浪之水”,与屈原无关
赵逵夫先生说:“我认为《楚辞•渔父》所说沧浪水即春秋时代汉北的清发水”。[P315]
郭沫若在《屈原赋今译》中也说:“屈原已经遭了放逐,散步在沧浪江边”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渔父歌“沧浪之水”,与屈原的放流之地,没有必然的联系。
创作诗歌,有的是现场“触景生情”;有的是“追忆回想”;有的是“幻想神游”……。作者写诗的时候就不一定在现场,若是传唱者的歌,其歌词内容,与所在之地,难得有所联系。有时真可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歌者曰:天苍苍,野茫茫……。其人就不一定在“阴山”之下。
《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在楚地流传久远的《孺子歌》、“沧浪水”的考证,和屈原的放流之地有相关性吗

2、沧浪之水在那里?
赵逵夫先生说:“汉北东部沧浪水(今涢水)”[P312]
又说:〖而“沧浪水”之名,除《沧浪歌》中提到外,其他再未见到过〗。[P314]

《尚书•禹贡》[6]:“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
郭沫若在《屈原赋今译》203页注②中也说到:『《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赵逵夫先生没有空细看《尚书》,难道连郭沫若的《屈原赋今译》也没有看过吗?

      若是按《禹贡》的说法:——夏代汉水源头称为漾水,上游称汉水。中游襄樊到钟祥称沧浪水,下游称为三澨水(?今钟祥?);到达大别山(今汉阳北),向南流入长江。(或者:中、下游均称沧浪水,流经三澨,到达大别山,向南流入长江。)——沧浪水就是今汉水中游钟祥以北的一段。
       当然,《禹贡》的“沧浪之水”,不一定就是《孺子歌》中的“沧浪水”。(两者的关系,不属本文讨论范围。)

五、“江潭”的问题
1、《枯树赋》所说的江潭
赵逵夫先生说:〖庾信《枯树赋》: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见摇落,凄怆江潭。’所说江潭、汉南均在以江陵东的汉水边上。〗[P313]
赵先生又说:〖‘江潭’在汉北,《渔父》中说的‘行吟泽畔’的‘泽’,正指云梦泽之馀沼残薮。〗[P316]
岂不管从屈原战国时代,到庾信北魏时代,其地名是否变化。就《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见摇落,凄怆江潭。’这四句诗看:昔年种的柳树,现今见其摇落。应当是同一地点之柳树,故汉南、江潭都是指庾信“种柳”的地方——也就是说,《枯树赋》中的“江潭”应当在“汉南”,而不是在汉北。

2、《渔父》中的“江潭”
《渔父》中“游於江潭,行吟泽畔”。其中的“江潭”、“泽畔”可能是描写地貌的泛用词,不是专用地名。它与《枯树赋》中的“江潭”,多半不是一个地方。
根据《渔父》中“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的内容看,《渔父》中所写可能是屈原自沉前的情况。其时屈原处于湘江、汨罗江附近。

六、“江”的问题:
     赵逵夫先生说:〖“江南之梦”(汉江以南的梦)〗[P310]
     说:〖‘江潭’的‘江’乃是泛称汉江。〗[P314]
   
      赵逵夫先生一再把“江”解释为“汉江”。

       而先秦古籍、资料中,凡是论及山川之“江”者,一般均指“长江”。如
《春秋左传》中所记的“江”,除去国名(地名)、人名,还有九例“江”,均指“长江”。
◇《文公十年》(前617年):“沿汉溯江,将入郢”[P159]
◇《宣公十二年》:“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唯命。”[P196]
◇《昭公三年》:十月,郑伯如楚,子产相。楚子享之,赋《吉日》。既享,子产乃具田备,王以田江南之梦。[P397]
◇《昭公四年》:“许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郑伯,复田江南,许男与焉。”[P401]
◇《定公四年》:“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P521]
◇《哀公元年》:蔡人男女以辨,使疆于江、汝之间而还。[P547]
◇《哀公四年》:曰:「吴将水斥江入郢,将奔命焉。」[P554]
◇《哀公六年》: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雎、章,楚之望也。 [P557]
◇《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P564]
   
      不知赵逵夫先生,为什么非要把“江”说成是“汉江”;把“江潭”一定要弄到“汉北”去?

七、“江夏”的问题
     赵逵夫先生曰:〖《思美人》……还写到江夏**:
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揽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此处“江夏”应指汉夏合流,因为夏水出于江而入于汉,故曰“江夏”。试想,如果汉北其地在今襄樊以北,则诗人便不可能“遵江夏以娱忧”。〗[P318]

     赵逵夫先生再一次硬是把“江夏”解为“汉夏”。除了赵逵夫先生以外,再没看到有人这么理解。
        而且,赵逵夫先生在这里回避了《思美人》中前一段“指使神灵,神游山水”的描述:“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时。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揽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诗中“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完全是“遐想”。“指嶓冢之西隈兮”、“遵江夏以娱忧”则是“神游”。
      若是把诗文中的“遐想”与“神游”当作为确定之信史,那么“指嶓冢之西隈兮”——诗人岂不是远离汉北,跑到秦人的老巢去了。

八、南山乎?北山乎
赵逵夫先生说:〖《抽思》中又云:“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洪兴祖《楚辞考异》:“北山,一作南山。”戴震《屈原赋注》即作“南山”。“望南山而流涕”者,……“南山”为江汉间所实有地名,有地下出土资料为证。……〗[P316]

     赵逵夫先生此论,也有牵强附会之嫌。
◇“北山”,它在《抽思》中到底是“地貌的泛称”,还是“专用之地名”,尚在两可。
◇说“北山”就是“南山”,没有可靠依据。
◇“南山”,“北山”之类的地名、或泛称,古今中外到处皆有。出土帛书中有“南山有木,上有松柏”;“有松产南山之阳”。据此赵逵夫先生就说“有地下出土资料为证。”似乎过于轻率。
而且帛书中的“南山”是不是专用地名也尚在两可。假如新出土资料中又发现“北山有虎,伤害数人。”赵逵夫先生是采用“南山”的资料为证呢?还是采用“北山”的资料为证呢?
再请问赵逵夫先生:
◇一,先生说:〖“南山”为江汉间所实有地名,有地下出土资料为证。……在汉北是有一个山叫“南山”的。〗[P317]。
此处的“南山”到底是在汉北呢?还是在“江汉间”呢?“江汉间”可是在汉南!?
◇二,若是先生认定,“南山”在汉北。那么,“南山”的“其具体地望”在那里呢?
◇三,“南山”与“北姑”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生说:〖北姑实即《山海经》所谓“北姑射之山”。〗[P319] 〖“其具体地望”,“当在今京山县一带大洪山区”〗。[P320]
是汉北”既有“南山”,又有“北姑射之山”呢?还是“南山”就是“北姑射之山”呢?

九、“北姑之山”与“姑媱之山”的问题
论文中的“北姑之山” 与“姑媱之山”两段,赵逵夫先生化了很多笔墨,而这些考证多是无稽之谈。

(一)、北姑之地望
1、“北姑射之山在大洪山”说,与“江潭在汉水边上”说。自相矛盾
△赵逵夫先生说:〖北姑实即《山海经》所谓“北姑射之山”。《东山经•东次二经》云:
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南行三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P319]
△赵逵夫先生说:“北姑射之山”“其具体地望”,“当在今京山县一带大洪山区”。[P320]
◇大洪山在京山县以北近百里之处。屈原在“狂顾南行”之后,才“宿北姑兮”,这岂不是说,屈原南行的起点在大洪山以北吗?——屈原“南行”,狂奔到大洪山脚下的“北姑”,只得停留下来……。(其实,说“北姑”在大洪山以北,到可能是对的。)

◇这岂不是与赵先生的:屈原“任掌梦之官,应驻云梦城”。“云梦城既今云梦县地”[P335]不符合吗?

◇更矛盾的是。《抽思》曰:“长濑湍流,溯江潭兮。狂顾南行”,屈原南行的起点当在“江潭”附近。据赵逵夫先生考证:“江潭、汉南均在江陵以东的汉水边上。”[P313]
从“汉水边上”的江潭,“狂顾南行”能奔到大洪山脚下的“北姑”吗

2、剪裁《山海经》,削足适履
△赵逵夫先生说:〖北姑实即《山海经》所谓“北姑射之山”。《东山经•东次二经》云:
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南行三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P319]
△赵逵夫先生说:〖可以肯定《抽思》中所说‘北姑’即‘北姑射之山’,其地在汉北。〗[P320]

◇请看《山海经》[2]《东山经•东次二经》原文: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
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P78]
◇赵逵夫先生把《山海经》原文中,不符合“汉北”地貌的“水”以及“流沙百里”偷偷地剪裁掉了。——再次表演了他“削足适履”的功夫。

○山海经研究专家王红旗《山海经与古代民族祭祀文化》曰:“《东山经》记有4条山脉,其方位大体在今日的山东、江苏一带,以及黄海和东海的诸岛屿(包括济州岛和日本的一些岛屿)。”
◇这“水行”、“流沙百里”、“多水”正是《东山经》所在滨海地区的特征。

3、“考证大拼盘”
赵逵夫先生说:〖还说到“列姑射在海河州中”(《海内北经》)。《列子•黄帝篇》也说:“列姑射在海河州中”这个“海河州中”同帛书《相马经•大光破章故训传》“河州无树”云云如出一手。《诗•魏风•陟岵》毛传:“山无草木曰岵。”前引《山海经》中关于诸姑射之山(即“列姑射”)的记述,皆曰“无草木”,所以,在“海河州中”的列射之山,其“姑”应为“岵”字之借。这也就同帛书上的“河州无树”相符合。《山海经》同帛书上所说“河州”“海河州”,也即《国语•楚语》中“又有薮曰云连徒洲”的“云连徒洲”,都是称汉北云梦西部原隰草泽,那里的湖泊泽薮之中常常有大大小小的洲渚。〗[P320]
赵逵夫先生在这里把风马牛不相及的许多资料,搅和在一起,来了个考证大拼盘。可算是牵强附会之典型。

(二)“巫山的地望”
1、“巫山地处汉水以南,长江北岸”说。具体地望没有着落
△赵逵夫先生说:“高唐巫山应在江汉之间,并临近江岸。
……先秦时楚国的巫山,即神话中说的南姑射之山,地处汉水以南,长江北岸。”[P323]
△赵逵夫先生说:〖则《庄子》中说的“姑射之山”,也即《山海经》中说的“姑媱之山”,《高唐赋》所说的“巫山”,应即“南姑射之山”。〗[P322]
◇“其具体地望”呢?赵逵夫先生没有说。赵逵夫先生没法把“南姑射之山”,落实到地面。因为不管是在地图上寻求,还是去实地踏勘,“汉水以南,长江北岸并没有《高唐赋》中的巫山(南姑射之山)”。

2、“指鹿为马”
△赵逵夫先生说:〖《高唐赋》……写高唐一带地势云:
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登巉巗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上。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
可见高唐巫山应在江汉之间,并临近江岸。不然,不会有如此大的气势。其百谷俱集的状况,也与江汉两水之间的情形一致。〗[P323]

◇大家看看,就赵逵夫先生所引的《高唐赋》中这些描写,不正是典型的三峡风貌吗?
◇江汉平原;“江水宽缓,九曲十八弯的盘转河道”。与《高唐赋》中“仰视山巅,肃何千千。炫燿虹蜺,俯视峥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的高山深谷。“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急流奔腾的情形,能一致吗?

◇而赵逵夫先生居然把《高唐赋》中“高山深谷、急流奔腾”的描述,指认为“与江汉两水之间的情形一致”[P323]

◇可悲呀!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赵逵夫先生境然走到了“指鹿为马”这一步了。

3、巫郡与巫山
△赵逵夫先生说:〖“先秦时楚人所说巫山,非今日长江三峡中的巫山。当时的楚王不可能到今日长江三峡中去游览”……战国时楚人所说巫山,在汉水以南的云梦泽一带。〗[P322]

楚国西部有巫郡,包涵三峡巫山。巫山是楚国领地,楚王为什么不可能去游览
请看有关史料:
○《战国策•楚策一》14•17载:“楚地西有黔中、巫郡。”[P597]
○《史记•楚世家》载:“秦因留怀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P341]
○《史记•楚世家》顷襄王“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P344]
○《秦本纪》: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正义括地志云:“巫郡在夔州东百里。”]及江南为黔中郡。[□正义括地志云:“黔中故城在辰州沅陵县西二十里。江南,今黔府亦其地也。”]”[p50]
○宋玉《高唐赋》“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高唐赋》所描写的地貌景观,与三峡巫山相符合,与汉水以南的云梦泽不符。
○唐•杜佑《通典》载:“楚置巫山郡。秦昭王三十年,伐楚,取黔中、巫郡是也。汉为巫县,故城在今县北。有巫山及高郡山。即《楚词》所谓巫山之阳、高丘之岨也。”
○张正明:《楚文化史》:“成王拓土益广,东近汝水,西抵巫山。”

赵逵夫先生所谓‘战国时楚人所说巫山,在汉水以南的云梦泽一带,“巫山”,应即“南姑射之山”’。既没有史料依据,地面上又没有相应的地望。故不能成立


十、结论

◇楚王田猎之地——“云梦”,是辽阔的“原野”,不是“大泽”、“大湖”。
◇春秋战国时代“云梦”在距郢都不远的长江以南。“云梦”既可曰“梦”,亦可名“云”。
◇赵逵夫先生的“汉江以南的梦”、“汉北云梦”,没有文献资料依据,难以成立。
◇赵逵夫先生的屈原任“掌梦(泽虞)”说。与史料以及《抽思》《思美人》《卜居》的诗文内容均不相符合。
◇《渔父》不是屈原流放在汉北的作品;
◇赵先生的:屈原“任掌梦之官,应驻云梦城”。“云梦城既今云梦县地”[P335]不能成立。
◇赵逵夫先生的:汉北有“北姑射之山”;“高唐巫山……,即神话中说的南姑射之山,地处汉水以南,长江北岸”。[P323] 不能成立。

     总之:这篇论文的作者,把楚王田猎的辽阔原野——“云梦”,想象为 淼淼“大湖”。从这个错误的前提出发,赵逵夫先生的一系列考证其可信性可想而知。论文中还大量引用,与屈原流放汉北联系很少的资料、文献。故论文的结论大部分显得牵强附会。

主要参考资料:
[1] 赵逵夫《屈原和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版.
[2]《春秋左传》华龄出版社 2002年9月
[3]《孟子》http://www.chinakongzi.net/2550/gb/book/view.asp?id=341
[4]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6月 203页
[5]《史记》岳麓书社 1988年10月
[6]《尚书•禹贡》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年5月
[7] 何建章《白话戰國策》岳麓书社1992年3月

[ Last edited by lst on 2005-3-15 at 00:36 ]
UID
7097 
帖子
700 
精华
67 
积分
1417 
阅读权限
1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15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3-10 
最后登录
2010-8-16 

查看详细资料

TOP

lst

熊人宽

黄金会员

  • 个人空间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离线
2楼 发表于 2005-2-12 18:56  只看该作者

沧浪之水的问题

沧浪之水在那里?
    赵逵夫先生说:〖“其东”指汉北东部沧浪水(今涢水)以东的原野〗[P312]
又说:〖而“沧浪水”之名,除《沧浪歌》中提到外,其他再未见到过

        《尚书•禹贡》[6]:“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   
          郭沫若在《屈原赋今译》203页注②中说:『《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赵逵夫先生没有空细看《尚书》,难道连郭沫若的《屈原赋今译》也没有看吗
UID
7097 
帖子
700 
精华
67 
积分
1417 
阅读权限
1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15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3-10 
最后登录
2010-8-16 

查看详细资料

TOP

lst

熊人宽

黄金会员

  • 个人空间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离线
3楼 发表于 2005-2-17 22:51  只看该作者 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周建忠先生云:
     “不欢迎那种不负责任的随意比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无助于历史疑案的解决,而且还会混淆视听,导致新的疑案。”
UID
7097 
帖子
700 
精华
67 
积分
1417 
阅读权限
1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15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3-10 
最后登录
2010-8-16 

查看详细资料

TOP

lst

熊人宽

黄金会员

  • 个人空间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离线
4楼 发表于 2005-2-19 20:51  只看该作者

请看“云梦”与“云梦泽”

鄙文《云梦与屈原任“掌梦”的问题》中的结论:
    “云梦”,不是“云梦”。
     楚王田猎之地——“云梦”,是辽阔的“原野”,不是“大泽 ”、“大湖”
    “云在江北”之说,不成立
与传统观点不同,大家可能不会接受。
    特作[b“云梦”与“云梦泽”。见:
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 ... age=1#pid1217809258

[ Last edited by lst on 2005-3-3 at 14:09 ]
UID
7097 
帖子
700 
精华
67 
积分
1417 
阅读权限
1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15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3-10 
最后登录
2010-8-16 

查看详细资料

TOP

lst

熊人宽

黄金会员

  • 个人空间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离线
5楼 发表于 2005-2-27 03:29  只看该作者

谭其骧《云梦与云梦泽》 摘录

谭其骧《云梦与云梦泽》:“云梦”一词,屡见先秦古籍;但汉后注疏家已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竟与云梦泽混为一谈,因而又产生出许多关于云梦和云梦泽的误解。云梦泽汉世犹见在,故汉人言泽地所在,虽简略而基本正确;晋后随着云梦泽的消失,对经传“云梦”一词的普遍误解,释经者笔下的泽地所在,乃愈释愈谬,积久弥甚,达到了极为荒谬的地步。本文的写作,目的即在于澄清这些传统的谬说,并从而对云梦泽的演变过程作一探索,希望能为今后科学地阐述历史时期江汉平原的地貌发育过程打下一个比较可靠的基础。
“云梦”不一定指云梦泽。古籍中有的“云梦”指的确是云梦泽,那就是见于《周礼•职方》荆州“其泽薮曰云梦”,见于《尔雅•释地》《吕氏春秋•有始览》十薮、《淮南子•地形训》九薮中的“楚之云梦”。但另有许多“云梦”,指的却不是云梦泽,如:《左传》宣公四年载:令尹子文之父在时私通子之女,生下了子文。初生时其母“使弃诸梦中。虎乳之。子田,见之”。昭公三年载:郑伯到了楚国,楚子与郑伯“田江南之梦。”“梦”是云梦的简称。①这两个“梦中”既然是虎所生息可供田猎的地方,就不可能是一些湖泊沼泽,应该是一些山林原野。……
UID
7097 
帖子
700 
精华
67 
积分
1417 
阅读权限
1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15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3-10 
最后登录
2010-8-16 

查看详细资料

TOP

lst

熊人宽

黄金会员

  • 个人空间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离线
6楼 发表于 2005-3-9 01:57  只看该作者

北姑之山”[P318]的问题

“北姑之山”[P318]的问题
《抽思》中既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那么“低徊夷犹,宿北姑兮”的“北姑”,在汉北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故“北姑”问题,本来就是个无关紧要、与宋玉的《高唐赋》不搭界的问题。
赵逵夫先生这段论证,近乎无聊。本无意与他纠缠。但是,他却在文中指责闻一多、饶宗颐二人“也只因一字之同而附会之”[P319]而他自己比这两位先生走得更远去了。
(一)“北姑”不是“北姑射之山”
赵逵夫先生为了证明,“北姑”是《山海经》中说的“姑媱之山”,凭空臆造出,汉北有“北姑射之山”;汉南有“南姑射之山”的神话。
△赵逵夫先生说:〖北姑实即《山海经》所谓“北姑射之山”。《东山经•东次二经》云:
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南行三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P319]
△赵逵夫先生说:〖可以肯定《抽思》中所说‘北姑’即‘北姑射之山’,其地在汉北。〗[P320]
△赵逵夫先生说:〖则《庄子》中说的“姑射之山”,也即《山海经》中说的“姑媱之山”,《高唐赋》所说的“巫山”,应即“南姑射之山”。〗[P322]
◇请看《山海经》《东山经•东次二经》原文: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
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P78]
◇赵逵夫先生把《山海经》原文中,不符合“汉北”地貌的“水”以及“流沙百里”均偷偷地剪裁掉了。——再次表演了他“削足适履”的功夫。
◇《山海经》中保存了相当数量的上古史料,要正确地引用并非易事。靠浮光掠影、牵强附会,只会出丑。
○山海经研究专家王红旗《山海经与古代民族祭祀文化》:“《东山经》记有4条山脉,其方位大体在今日的山东、江苏一带,以及黄海和东海的诸岛屿(包括济州岛和日本的一些岛屿)。”
◇这“水行”、“流沙百里”正是《东山经》所在海滩地区的特征。
赵逵夫先生汉北“北姑射之山”、汉南“南姑射之山”的神话,不能成立。
UID
7097 
帖子
700 
精华
67 
积分
1417 
阅读权限
1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15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3-10 
最后登录
2010-8-16 

查看详细资料

TOP

lst

熊人宽

黄金会员

  • 个人空间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离线
7楼 发表于 2005-3-13 21:02  只看该作者

“南山”与“北姑”两者是什么关系?

再请问赵逵夫先生:
◇一,先生说:〖“南山”为江汉间所实有地名,有地下出土资料为证。……在汉北是有一个山叫“南山”的。〗[P317]。
此处的“南山”到底是在汉北呢?还是在“江汉间”呢?“江汉间”可是在汉南!?

◇二,若是先生认定,“南山”在汉北。那么,“南山”“其具体地望”在那里呢

◇三,“南山”与“北姑”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生说:〖北姑实即《山海经》所谓“北姑射之山”。〗[P319] 〖“其具体地望”,“当在今京山县一带大洪山区”〗。[P320]
汉北”既有“南山”,又有“北姑射之山”呢?还是“南山”就是“北姑射之山”呢

[ Last edited by lst on 2005-3-13 at 21:04 ]
UID
7097 
帖子
700 
精华
67 
积分
1417 
阅读权限
1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15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3-10 
最后登录
2010-8-16 

查看详细资料

TOP

ymxuhua

新手上路

  • 个人空间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离线
8楼 发表于 2005-7-3 23:44  只看该作者 1、先生用“奔”与“入”的区别来区别云梦与郧的远近,不能令人信服。
“奔郧”则认为很远,那么,既然到了郧,到“随”就很近了,那为什么还适用“奔随”呢?
可见“奔”不指远近,而是仓皇逃窜的意思。
2、《湖北通史》上说,“云中”与“郧”实际上是一个地方,入楚前为“云中”,入楚后为“郧”。

附:
○《左传•定公四年》:吴入郢……“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孙由于以背受之。中肩。王奔郧,钟建负季羋以従,由于徐苏而従。……斗辛与其弟巢以王奔随。” [P521]
◇《左传》讲:楚王渡江后,“入于云中”。——“云梦”离江较近,故曰“入于云中”。而“郧”距“云梦”很远,故曰“奔郧”。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代楚王田猎之地的“云梦”,与汉北涓水边上的“郧”(即今云梦、安陆一带)距离很远(约五百里),搭不上界。
◇赵逵夫先生的〖“云梦”在春秋以前是指汉北云梦泽,……江夏云梦城(郧)即今云梦县地……〗与《左传•定公四年》记载不合,不能成立。
云梦与屈原任“掌梦”的问题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读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自大狂屈原——解剖《离骚》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端午新论屈原之死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m... 潘啸龙回复对《招魂》问题的批评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 新解李贺诗:罗浮山人与葛篇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陶渊明《闲情赋》的主题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 评刘心武的《秦学》及其逻辑 - 小说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王维诗歌的独特解读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浅论中国古代文人与别业之关系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出自《史记》的成语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 曾巩《福州拟贡荔枝状》几段话的翻译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 欧阳修的《鸣蝉赋》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 曲尽思妇之情的梧桐细雨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 古代文士的咏月情结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 光明日报:论南宋江湖词派的清空骚雅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 建安诗歌的时空感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m... 从《左传》谈起涉及中国历史上女性的地位问题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进<雕赋>表》赏析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 信马由缰-《悲世不遇赋》杂感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桃源与人类之爱——沈从文的《边城》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明】吴炳:《绿牡丹》传奇 - 戏曲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原创】杜诗随笔(添加中)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原创】杜甫诗随笔(添加中)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