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道衡: 谈谈魏晋南北朝文学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8:50:27
曹道衡: 谈谈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


  清代的叶燮在《原诗》中曾经说过:
  譬诸地之生木然:《三百篇》,则其根;苏李诗,则其萌芽由蘖;建安诗,则生长至于拱把;六朝诗则有枝叶;唐诗则枝叶垂荫;宋诗则能开花,而木之能事方毕。自宋以后之诗,不过花开面谢,花谢而复开(《内篇·下》)。
    叶燮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学批评家,能够从反对复古的立场出发,用发展的观点来评价每个时代的诗歌,这确系卓见。不管他对唐诗和宋诗的看法,至今还存在着多少争论,但他充分地评价了“建安诗”和“六朝诗”的历史地位,应当说是很有道理的。事实上,如果没有魏晋南北朝诗人们的努力,要产生唐代诗歌的繁荣局面,显然很难设想。当然,他所谈论的问题,仅仅涉及诗歌一体,不过从这种观点来评价整个文学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的历史地位,也是适用的。
  我们知道: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把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来看待,实始于魏晋南北朝。在此以前,先秦和两汉的学者,虽然曾对文学发表过不少精采的意见,然而总的说来,他们都不过强调了文学和“政教”的关系,指出了文学决定于“政教”的道理。例如:《礼记·乐记》、《诗大序》等论著,大抵都持这一看法。尤其汉代人对文学的看法,更是从儒家思想出发,把文学看作经学的附庸。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儒学的衰微,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曹丕的《典论·论文》提出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论点。晋代的葛洪在《抱朴子·尚博篇》中,更认为“文章之与德行,犹十尺之与一丈,谓之余事,未之前闻”。这种论调就把文学提高到与“政教”、“德行”分庭抗礼的地步。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敢于提出文学作品必须有华美的形式。所以曹丕的《典论·论文》公然说“诗赋欲丽”,稍后的陆机更强调“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论点。这与汉人所说的“诗言志”,或作赋目的应为讽谏之说大异其趣。
  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汉代的又一不同是在于汉人因强调文学与政教的关系,而往往忽视作者的个性特点。魏晋南北朝人则正好相反,他们着重论证了文学决定于作者的个性,强调了文学要表现作者个人的特点。所以曹丕说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他认为不同的文学才能,来源于个人先天的禀赋。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声称:“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意谓人的个性应予尊重,不可强求。他这句话虽非针对文学而发,却也代表了当时人对个性的看法。陆机提到的“诗缘情”之说,主旨也在于强调诗歌应该表达作者个人的情怀。魏晋南北朝的多数文学作品确实也是以此为特色的。他们这种主张当然有其片面性,其末流必然会走向脱离现实的道路。但在当时,却起到了使文学摆脱封建正统思想束缚的作用,而且文学创作本身如果忽视了作者的个性,确也难于取得较高的成就。
  如果从各种文学形式和体裁方面来看,魏晋南北朝更是文学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的时代。以诗歌而论,文人五言诗的出现,虽始于东汉,而其成熟,则正如钟嵘《诗品》所说,经过建安时代曹操父子和“七子”等人的努力,才“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后来的评论者,讲到魏晋南北朝诗人们,往往能突出地讲到各人的特色,如宋敖陶孙对魏晋以后作家的特点,就用形象的比喻形容了曹操、曹植、鲍照、谢灵运、陶潜等人的诗风,各各不一。这种评论,虽未必确切,却也说明五言诗的臻于成熟和丰富多采,实始于魏晋南北朝。同样地,文人创作的七言诗和杂言诗,一般地说也始于曹丕的《燕歌行》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等,而其成熟据清初王夫之的说法则应归功于刘宋时代的鲍照(见《古诗评选》)。到了南齐永明年间,沈约总结了魏晋以来关于音韵学研究的成果,确定了“平上去入”四声之分,提出了诗歌的音律问题,更给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也不同于汉赋。当时的辞赋绝大多数为抒情小赋,一般以抒写个人的情怀为主,较少铺陈和堆砌的习气。文笔一般比较流利通畅,到了南朝,更因为受骈文和诗歌的影响,进一步注意对仗和声律。在我国文学史上,辞赋这一体裁,虽然历来推尊的是汉赋,而至今传诵的名篇,却多系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
  在魏晋南北朝臻于成熟的骈文,虽多属于应用文字,却有不少富有文学意味的名作,如南齐孔稚珪的《北山移文》、梁代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北周庾信的《哀江南赋序》等,一直为读者所喜爱。其实,魏晋南北朝骈文中的佳作,还远不止这些。例如西晋鲁褒的《钱神论》、梁代刘峻的《广绝交论》、隋代卢思道的《劳生论》等,对当时的世态作了相当深刻的揭露和鞭挞,描写亦很生动。这些作品长期以来似乎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也很丰富多采,其中虽有一些迷信的成分,却也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民间神话和传说。这些小说的情节虽较简单,但却为唐人传奇开了先河。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更是受到历来研究者的重视。曹丕的《典论·论文》,可算是我国第一篇专门的文论。继之而起的陆机《文赋》,则第一次形象地描述了整个创作过程。齐梁时代出现的《文心雕龙》和《诗品》,更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杰作。随着文学批评的发展,选本和总集也相应而出现。从已佚的杜预《善文》、挚虞《文章流别集》到梁萧统的《文选》,不但通过选录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文学观,还对后来的文体论有着深刻的影响。
  上述的种种事实无不证明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地进行研究。
  

(二)


  魏晋南北朝文学虽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却存在过某些偏见。这种偏见的形成,和唐以来一些人之诋呵齐梁以及“五四”时期某些人物的全盘否定旧文学有关。历来的人对魏晋南北朝文学中某些糟粕的批评,虽然未始没有理由,然而他们有时却不免流于矫枉过正或片面性。因为文学史上每一个朝代的作家,往往都有他们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例如:人们常常指责魏晋南北朝文学浮靡轻艳,重形式,轻内容。这些话在一定范围里,也不无道理。然而,纵观全局,就未必妥当。以建安、正始时期的作品而论,就未必浮靡,更不可谓缺乏社会内容,即使像六朝诗人中,也还有鲍照等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至于当时某些流派如东晋的“玄言诗”和梁陈的“宫体诗”,从基本倾向上说,当然应该否定,但就是对这一流派的作家也应该进行具体分析。例如玄言诗人中的孙绰、支遁等人,确有许多诗“淡乎寡味”,然而也不是所有的诗作都无足取,像孙绰咏秋景的“萧瑟仲秋月”一诗,支遁的《咏怀》,都不无形象生动的描写。宫体诗人如庾肩吾的《乱后行经吴邮亭》等诗,反映了对侯景之乱的悲愤,感情颇为真切,徐陵的一些从军诗及《别毛永嘉》等首,在内容上既无不健康之处,艺术上亦多可取。
  魏晋南北朝一些名家对唐代诗人的影响,尤其不可忽视。唐代诗人无不精通《文选》。所以唐李善在《上文选注表》中曾有“后进英髦,咸资准的”之语。据《太平广记》卷四四七引《朝野佥载》讲到,唐国子监助教张简,“曾为乡学讲《文选》”,可见当时人对《文选》一书的重视。即以李白和杜甫而论,他们都对《文选》下过很深的功夫,并深受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语资》载:“(李)白前后三拟词选,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别赋》。”这里所谓“词选”,即指《文选》。李白自己在诗文中对谢灵运、鲍照和谢朓尤竭力推崇。杜甫所称赏的魏晋南北朝诗人尤其多,他教他儿子要“熟精《文选》理”(《宗武生日》)。他还自称“颇学阴何苦用心”(《解闷十二首》其七)。至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之得力于陶潜,更是历来一致的看法。所以叶燮曾谓“不读六朝诗,不知唐诗之工也”,确非虚语。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目前对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的研究还很不够。对那个时代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至今还很少有人致力于专题的研究。长期以来,似乎只有建安曹氏父子、陶渊明等少数作家以及《文心雕龙》、《诗品》等批评著作还较多地有人进行探讨。对其他作家,研究者们则往往很少或几乎未曾谈到。至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一些文学现象应该如何解释和评价的问题,则更少有人注意过。如各种文体和题材的兴起及其盛衰的原因;关于骈文及“永明体”的评价问题等,都还有待于研究。例如:“永明体”的兴起和近体诗的形成当然有密切的关系,但“永明体”毕竟不是律诗,而且永明以后的诗人还写过一些介于古诗与律诗之间的作品。这些作品保存在《玉台新咏》中的就为数不少。这个演变的过程,就值得深入探讨。又如永明作家提出的声律论,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也是很少有人谈到的。试想从沈约等人提出平仄格律以后,不但诗歌,连骈文、词曲都要讲平仄;甚至所谓的古文(散文),虽不专讲声律,也多有注意文句的声律美的,而清代的桐城派更正式提出,写古文也要讲究“音节”。这些文学现象和文学理论,和永明作家的声律说究竟有什么异同?都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又如关于南北朝文学的异同也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最近陕西师大主办的唐诗学术讨论会上,曾有同志根据《隋书·文学传》关于南北文风之异同的论述,认为唐诗的繁荣与兼取南北文风之长有关。这个问题就很值得注意。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南北朝时代似乎只有南朝有文学,而北朝文学却不过是南朝的附庸。其实北朝后期作家,显然有其特色,并有其超越南朝之处。今天我们要重新研究我们的文学史,首先应该切实地掌握全面材料,运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打破过去一些偏执之见,而决不能囿于前人成说。只要我们对这些课题能下扎实的功夫,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的研究领域中还是大有可为的。
  

(三)


  前面我们谈到了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要历史地位及这一研究工作中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那么一些有志于这一工作的同志应当怎样着手呢?我觉得要学习和研究一个时代的文学史,必须对这个时代的历史和思想史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承先启后作用,对先秦两汉文学和唐五代以后的文学也应该具备适当的水平。这些都是无庸赘言的。
  对一个初学者来说,我想首先还是应该从选本入手。这是历来研究者一般都采用的方法。不过,过去的一些选本,大抵出于封建文人之手。如沈德潜的《古诗源》,虽号为平稳,但选取的标准毕竟陈旧,例如其中收入的应制之作以及郊庙乐章之类为数不少。这些诗不论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技巧都颇少可取之处。王士祯的《古诗选》除了从封建士大夫立场出发外,还杂有一些艺术上的偏见。这两部书之不便于初学者,还因为《古诗源》基本无注;而清闻人倓对《古诗选》的笺注又常有错误。所以阅读魏晋南北朝诗,最好先读余冠英先生的《汉魏六朝诗选》和《乐府诗选》。这两部书的选录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重文人诗而后者着重民歌。余先生在编选这两本书时,从新的观点出发,既注意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注意到艺术成就,入选之作,均为传诵名篇。更应该提出的是余先生对这些诗歌的解释往往博采众多的材料,下了许多考证工夫,得出不少精辟的新见。尤其是两书的序言,概括论述当时诗歌发展的情况及各家特色,更应精读。
  除了诗歌以外,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选录了各种体裁的代表作。选择精当,注释详明。此书所附的一些评论和研究资料对读者也极有帮助。此外,在阅读选本的同时,还可以兼读胡国瑞先生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以求对当时文学史的概况,能得到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
  在精读选本以后,进一步就应该读一些主要作家的诗集或诗文集。曹操、曹丕、曹植、阮籍和谢灵运的诗,有黄节注本;陆机、谢朓的诗,有郝立权注本;嵇康集有戴明扬《嵇康集校注》;陶潜集有清陶澍的《靖节先生集注》;鲍照集有钱仲联先生《鲍参军集注》;庾信集有清倪璠的《庾子山集注》。这些作品基本上可以反映魏晋南北朝各流派、各时期、各地区的重要作家的创作成就。
  当一个初学者在读完这些诗文集以后,进一步就可以开始全面阅读材料进行研究了。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材料,基本上都收集在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近人丁福保编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二书之中。至于综论当时文学情况的著作除了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这两部文学批评名著外,近人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也颇具参考价值。但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的同志,更应精读的则首推《文选》和《玉台新咏》,其次是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因为这些书是魏晋南北朝作品最早的总集,后来一些辑本,大抵以此为基础。当然,为了进一步作深入的研究,还应阅览各种史籍、古类书以及《文苑英华》等古选本。但这是更进一步的要求,在这里似乎可以从略了。

       也不知道以前有人贴过没。
曹道衡: 谈谈魏晋南北朝文学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曹道衡: 谈谈魏晋南北朝文学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曹道衡: 谈谈魏晋南北朝文学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信马由缰-《悲世不遇赋》杂感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浅论中国古代文人与别业之关系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曹道衡: 谈谈魏晋南北朝文学 读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陶渊明《闲情赋》的主题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 《进<雕赋>表》赏析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 请教:江南指的是现在的哪里?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黃鶴樓送孟浩然下惟楊(李白)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柳贯古诗一首:箧中犹是借来书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词学衰落的标帜[上](转载)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共享]阮籍的《大人先生传》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出自《史记》的成语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 曾巩《福州拟贡荔枝状》几段话的翻译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 辞、赋拙识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m 致力... 读《萧相国世家》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m... 欧阳修的《鸣蝉赋》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 【求助】请教斑竹几个典故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 “余桃啖君”出自于哪?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 潘啸龙回复对《招魂》问题的批评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 云梦与屈原任“掌梦”的问题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 关于“兴、观、群、怨”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