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如何达致善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5:58:22
今年的两会因“网络问政”而显得格外生动。在“网络问政”已渐成趋势的情况下,现在不少地方把“网络问政”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网民群体,接近4亿人的规模。另外,网民的文化水准和参与热情也相对较高。因此,一些乐观的评论者认为,“网络问政”是中国特色的民主之路,将在促进政府的良政和善治上发挥重要甚至主导作用。

  但我认为,“网络问政”能否导致政府良政和善治,是需要一些前置条件的,它们包括:网民作为一个群体对自身利益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切和表达;政府的回应与透明化;“网络问政”本身的去弊端化等。“网络问政”本身并不会自动达成善治。

  按照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因此,善治本质上是政府通过与公民平等沟通、共同协商、建立伙伴关系、确立共同目标等方式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衡量一个政府善治的标准主要包括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有效、参与、公正等;中国学者俞可平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令加上了廉洁和稳定两条。

  由此看来,善治根本上有赖于公民自愿的合作。目前,政府治理虽然还未完全达到善治程度,但善治的某些特征,如透明、回应、参与,却在“网络问政”中初步具备。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尤其是权利的平等性为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营造和发展了新的公共空间、途径与方式,使以往在传统大众传媒无法实现的个人表达和言论自由得到展现,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网络监督模式。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将会比较显著地改变目前的执政方式。

  但要实现善治,除了政府应积极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监督机制,不断增强公民的参与、监督能力,形成一个官民互动的合作网络外,还要克服网络表达自身的一些缺陷。

  首先,网络民意并非社会的全部民意,中国还有近3/4的人口不是网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和城市的穷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而成为网络的缺席者,无法在网络世界表达意见和诉求。尽管他们的意愿也会由一些网民代为表达,但毕竟只是“被代表”,能否完整地表达被代表者的意愿且不说,还有可能出现代表者将自己的私货塞进被代表者里面的情况。所以,要对网络民意去伪存真,仔细筛选和甄别网络信息,否则有可能被网络信息误导,从而造成政府的决策行为被少数人操纵。

  其次,网民作为一个整体,其文化程度和表达能力相对较高,但其中许多网民的表达劣势让他们的网络建言缺乏逻辑,流于空洞而朴素的表达,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建言却又极可能淹没在动辄几十页的网络跟帖中。这种偶发的、即时的、随意的、无序的网络民意虽然能让政府感受到网民的情绪宣泄和压力,但由于不能和政府建立起一种很好的互动关系,可能对改正政府的行为没有多大作用,甚至起相反的作用。

  第三,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可操纵性,特别是对网络“信息轰炸”和“信息伪造”,一般民众并没有鉴别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这些信息,各种势力和集团就可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网络上发布各种信息,误导民意,导致民意的非理性和非规范性,并使得网络民意很难被均衡代表。

  对于网络表达的上述缺陷,在“网络问政”过程中,需要加以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