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渐入佳境 代表委员开博蔚然成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09:49

 

    3月3日下午3点,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现实中的两会刚刚开启,网络上的"E两会"却早已高潮迭起。

    温家宝两会前与网友在线交流,两会新闻中心历史性地设立"网络访谈室",人民网等官方网站明确提出了"E两会"的概念……种种迹象表明,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并优化着两会的政治生态。 "E两会",必将为中国的政治进程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在媒体和民众通过网络参政的"狂欢"中,亦有人指出,3亿中国网民中,真正在网络上留言发表意见的却是少数,因此,网络民意代表性是有局限性的。

    网友辣评网络问政

    新华网友:只要符合法律,每个普通网民都可以通过发帖子、写博客等形式自由表达意愿,并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

     搜狐网友:互联网既提供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新途径,也刺激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网络的直接性、互动性以及即时性,使得民意的表达更方便。

     新浪网友:网络对于疏通民意,表达民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民主政治生态。

     网民“会飞的水”:读着这些字里行间洋溢着网民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之声,对改革开放的支持之音,对党中央国务院的信赖之言,深深地感觉到民众参政议政意识增强了,网上参政议政渠道更加通畅无阻。

     网友“BHX2000”:温总理在两会前夕走进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政府领导用实际行动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与中南海互动的直通车,也体现了我们的政府是实实在在倾听人民呼声,时时刻刻留心民心民意,时刻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政府。网络交流体现了执政者真正把民心民意作为制定出科学合理政策的重要参考。

     网友“小米粒”:今年开博的代表委员比去年多了,而且页面也更丰富了。可以看出近两年两会的一些议案、提案,正是网民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央视网友:民主形式有很多种,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不仅创新了民主形式,而且成为了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一道风景线。

    网友“小豆子”:网络民意是否被重视,某种意义上体现出执政者是否与时俱进,善于从新生的信息交流渠道中捕捉民众智慧,倾听民意民声。

     网友“莘莘”: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网络已经体现了重要的作用,生动地说明我国民主政治在不断进步,我们的党和政府践行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本报综合)

    网络民意获高层高调认可

     2月28日,本报记者启程采访两会的当日,恰逢温家宝总理首次通过网络与网民在线对话交流。

    在往年两会前夕,网络媒体也开辟“我向总理提问”这样的栏目,但是对于网络民意的回应,通常要等到两会后期的温家宝总理的新闻发布会上。而今年,总理的回应提前,这也让网络问政提前热了起来。

     温家宝总理的这一高调举动,充分显示了中央高层对于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

    在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首次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赵启正也谈到网络问题,以总书记和总理在网上和网民们对话为例,称今后网络会更加促进政府和民众之间进一步的联络和沟通。

     一方面是国家领导人对于网络的重视,一方面则是政府开始对网络民意进行回应。3月1日,针对有网友要求公布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详细清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表示,欢迎公众随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查询。

     巧合的是,3月3 日,《人民日报》的两会专栏,专门辟出一个整版,名字就叫做“网络两会”。有关人士称,这可以看作中央级媒体对于网络民意的高调认可。

     今年的两会新闻中心也将首次设立“网络访谈室”,邀请代表委员与网民在线交流。两会新闻中心副主任祝寿臣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网民超过3亿,网络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根据万瑞数据监测,2008年两会期间,新浪、搜狐、网易、TOM、中华、凤凰、千龙、和讯等18家主流网站两会专题共吸引了6328万网民,产生3.6亿多页次浏览量。

    代表委员开博蔚然成风 

    不久前,新华网贴出了一篇博文:《一位修脚女工成长起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征集意见、建议的公开信》,吸引了众多网友点击阅读。

    这位博主叫陆琴,扬州人。她曾经是一名普通修脚女工,几经奋斗后,成为扬州陆琴三把刀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如今,她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其实,陆琴博客只是无数代表委员开博的一个个例。其他如张海迪、谭晶、陈静怡等,也纷纷开博,有的甚至从2005年就开始了博客生涯。

    记者发现,在这些代表委员的博客空间里,不仅是个人情致的抒发,更多的是对现实政策的解读,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如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的博客,内容大都与素质教育有关。去年我省推出素质教育“新政”,使得张志勇的博客更为火爆,目前其博客的点击率已经突破500万人次。张志勇坦言,作为人大代表,博客是了解民意的一个有效渠道。

     陆琴说,从网友热切的建议中,她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提案。

    与两会最接近的是网络

    在记者入住的真武宾馆门口,每天都会看到一辆陕字牌、贴有华商网标志的网络直播车,非常醒目。

    据华商网视觉工作室负责人马啸介绍,这辆直播车是他们从陕西开到北京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好两会报道。开直播车进京报道两会,也是首次尝试。这与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大众网“两报一网北京直播室”的尝试不谋而合。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新浪、搜狐等商业门户网站,还是新华网、人民网等带有政府背景的网站,对于本次两会均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度。这些网站都设有两会专题,如“我有问题问总理”、“E两会”、网民大会堂、网上两会调查等。

    “这种媒体参与和民众参政热情在西方极为罕见。”BBC中文网这样说。

    据搜狐网新闻中心有关人士介绍,从2000年至今,该网站的两会报道已经持续了10年。两会点击量逐年递增,以2008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两会期间累计点击量1亿次,今年估计会更多。

    “离中南海最接近的是网络。”和讯网副总编辑范卉说,这句网络流行语形象地表明,网络已成为政府与公民互动的新平台。“与全国两会最接近的也是网络。”

    网络民意不能过分强调

    “网民‘问政’,这会是个主导趋势。”谈起两会互动的话题,国家行政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肯定地说。

    汪教授说,从去年以来的许多公共突发事件来看,网民的力量不可小觑。另外,网络反腐依靠的也是网民的力量。

    “网民不再是虚拟空间里的群体,而是有了公民的身份和责任感,他们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想拥有更多知情权、参与权。”汪教授表示,网民主动参与进行官与民交流,这会是将来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向。

     对于代表委员开博,汪教授表示了极大认同,“有了媒体间的互动,代表会迅速了解到成千上万人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议案提案也会更具有代表性,更能反映底层民声。”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教授表示,他坚决支持网络互动,赞同两会“E时代”到来。同时也提出,毕竟3亿网民的意见尚不能代表所有民意,过分强调网络民意,未免会导致部分非网民的利益被忽略。

     3日晚,来自新华社的消息称,首份以农民工群体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手机报——两会农民工“打工E族”手机报3日在京创刊。这份由新华网联合全总新闻中心、半月谈杂志社创办的手机报“特刊”的受众将是百万农民工手机用户。

     这一方式的出现正在弥补网络的不足,使得民意通过各种渠道得到全面、真实的反映。 (郭静 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