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课改牵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01:23
与课改牵手 [原创 2008-06-15 21:17:48]    字号:大 中 小

语文教学改革从02年走到现在已经有6个年头了。作为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年轻教师,我一直战斗在教学改革的第一线,与课改手牵手,共同成长。6年的课改经历,我摸索前行,有过困惑,有过思索,有过失落,也有了不少的收获。下面就把我的课改一些做法和心得做总结如下:

一、掌握课改理论,明确教师地位,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

课改如春风,吹化了冰封的应试教育,把整天为成绩而奔忙的老师们从考试的重压下解脱出来。有些老教师对新课改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换汤不换药的老一套。老教师遇到新课改,往往是用老方法对待新问题。而我不同!我是以欣喜和期待的心情去迎接课改的。我满心欢喜地接受着新课程改革的洗礼,在最初的兴奋过后,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课堂,我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虽然我参加了课改培训,也掌握了一下课改理论,但是课改怎样“改”,我心里还是没有底。我上的第一节课改课《在山的那一边》,就陷入了一种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的矛盾中:自主,是不是把课堂全部教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全部自记提问题自己解答?是不是只要学生踊跃回答各抒己见,就可以放弃基础的知识学习和积累呢?带着困惑,我捧来《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学习,真正了解了课改的新教学理论,明白了“改”的实际内容。新课程标准阐说明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改致力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自主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材料能动的创造性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达到学习目标自主获取知识进而形成学习能力的一项学习活动……我特别注意到了课改对教师的要求,课改把老师放在了教育的显赫位置,课改中的教师必须眼界开阔、知识丰富,善于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服务,善于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课程的建设开发。我感悟到,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但是不能独占鳌头,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我们搭好了舞台,敲起了锣鼓,报了节目,要和学生一起唱戏。我们得从以往课堂独角戏中走出来,在课堂上做是一个穿针引线,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学习,尊重学生的学习探索和学习成果,实现教师角色的真正转变。

二、形成“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是我们课改的主要阵地。也是衡量课改成功的标准。遵循课改的原则,在课堂上,我不断坚持用课改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方向,努力创建“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在教学实践中磕磕绊绊,但是课改信念不变,课改旗帜不倒。在课堂模式转化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问题:一、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我们常常在让学生会读之后,抛开课文,立即进入对词义的理解,结果学生只能把词义记在课本上,而不是记在脑海里,写作业的时候还得翻书出来找答案。第二,品读课文在以前往往是老师做的事,老师品词品句,品得满口飞沫,学生要么是拿着笔记得不亦乐乎,要么是趴在桌子上眼皮子直打架。在课改伊使,我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师脱离课文学习词语,是硬生生的把词语和具体的语言环境割裂开,这种输灌的方式使学生变成了一个容器,完全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在品读课文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陈述自己观点,选择学习方式的自由。学生得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积极性没有得到提高。因此我想起了布鲁纳的一句话: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反复品味,我悟出了一些东西: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自学探索的过程,教师是代替不了的,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我们绝不暗示,学生遇到难题的,让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讨论中思索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把思考的时间给学生,把活动的空间给学生,把表现的机会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就是课改提倡的人文性。

在教学中,我的目光落在了在课堂上具体的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上。在确认了老师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领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这一地位之后,我所要做的是让每一堂课都让学生有新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有读的机会、说的机会、写的机会,学到新的知识和方法。在上课之前,我收集大量的相关教学信息,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挖掘课程资源,制作教学课件,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探讨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想方设法设计精彩的教学流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在课堂上,我常运用“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发现法”、“移情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在教学中融多种方法为一体,灵活多样不断更新,避免了教法上的单一性,使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盎然,主体主动性发挥到较大的发挥。在反复的摸索中,我的课堂教学形成一种自主探究式的模式: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品读释疑—知识迁移,能力拓展探究。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调整。它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研读课文,既夯实基础,又培养能力,开拓视野,兼顾到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文素质的训练。

三、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有很多种方式,朗读,默读,诵读、小声的读……诵读是古人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放声吟咏之间,眼前似乎就展现出文章内容的画面,学生便如临其境,陶醉其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课改也应继承前辈教育者的优良传统,汲取民族教育文化的精华。我的课堂里经常是书声琅琅,声情并茂,有时万马齐喑,有时群情激奋,有时温婉轻柔如高山流水,有时气势磅礴似排山倒海。诵读是我的特长,诵读课文在我的课堂里是一个笔不可少的环节,但是,课堂并不是自我展现的舞台。我的范读如若能赢得学生的掌声,那是说明我对文章的把握和感受与学生相似,引起了他们的共鸣。而且我的抛砖引玉往往引来很多挑战者,他们的诵读水平是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练习中得到提高的。我常常用现代媒体再现课文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诵读是考查学生理解程度最简洁的手段,学生对课文文句、情节、结构、情感的理解,都可以通过诵读来判断,好的诵读可以使读者、听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力量,拨动人的心弦,撼动人的灵魂,而且学生还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不经意中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尤其是在初读课文时读出内容;再读时品析词句;第三次读,学生已经把握了作者的情感,这时候的读已经变成了学生的 “再创造”,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作者的情感发现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出来,这是一种艺术的再加工再创造,我则完成了引导和帮助他们再创造的学习的过程。在诵读中,学生体会到了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有对海燕的赞美,对孔乙己的同情,对范进的鄙弃,还与闻一多一起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在诵读中,他们读懂了课文,也读懂了人生中的许多中情感,懂得惩恶扬善,也学会了珍惜任何人之间的情谊。

四、课程研究

一个不搞科研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语文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在充当文化传承者的同时,也充当文化构建者,博识的学者和深入的研究者。课改的科研又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的研究,一是课改理论的研究。在课改中我时刻不忘自己是教育教学研究者的身份,积极参与了校本课题的研究:“农村中学生如何进行口语交际”和“诵读经典”课题研究。我积极撰写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记叙文写作如何真挚动人》等论文,并在各级各类论文比赛中获奖。热爱语文教学,与语文课改牵手同行。我会一如既往的学习课改理论,贯彻落实课改精神,把“三个维度带进每一节课”,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致力与教学方式的革新,及时总结课改经验,为新课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