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蹄踩上2100 基金认为长期牛市已确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41:55
【热点】牛蹄踩上2100 基金认为长期牛市已确立
www.hexun.com 【2006.12.04 11:52】 中国证券报
作者:王军
上周五,上证指数站上了2100点。在第五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的专题研讨中,来自基金、QFII、保险三大机构的代表,对未来市场表达了充分的乐观,但他们对当前市场与基金投资现实的一些思考,则是更值得关注的内容。
长牛不改 乐观情绪仍是主流
“长期牛市已经确立,任何调整都是牛市的调整”,王宏远的观点很明确。虽然在市场中短期运行和基金投资管理上存在一些困惑,但乐观情绪仍是论坛上众多基金业人士的主流。
王宏远比喻说,“中国是一艘在太平洋上高速行驶的破船”。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行驶阶段,每年10%的GDP增长在大的经济体中绝无仅有,同时中国经济是一个典型的新兴市场,许多基础性的东西尚不完善,就像一艘破船。他认为,其实2003年海外投资者就已经在享受经济高速增长的好处,而国内则在经历新兴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释放过程,所以牛市虽然晚了两年,但却是必然的。
今年6月份以前,不管A股还是H股,都是行情发动的过程,而现在则进入到对优质资产进行战略性布局的阶段,其本质是在全球比较优势背景下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重新估值。目前,布局刚刚开始,长期牛市已经形成;其中任何调整都是牛市过程中的调整。
“当然,牛市形成中也有风险。对外资,币值是一个风险。未来只要升值幅度达不到预期,就是风险;对内资,相对收益实现中流动性是最大的风险。我们觉得,这个风险的出现也是必然、正常、健康的牛市行情必须经历的阶段。”
“外资未必会为5%的升值去买涨了80%的股票,人民币升值不是上涨的主要理由”,来自QFII的代表,恒生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谢礼文认为政策上的利好、上市公司盈利前景较好等才是市场结构性复苏的原因。有外资大行预测2010年中国A股市值将达两万亿美元,但他表示这一估计仍然过于保守,中国资本市场占GDP的比例较小,未来几年,A股的市值还有很多上升空间。
广发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朱平虽然在会上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但仍表示未来3到5年应继续持股。平安保险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庄汉平则表示,巴菲特式的长期持有是获取高回报的最好方式。
朱平的困惑 赚钱逻辑何时转变
“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2007年不是快乐的一年。”朱平感觉市场的安全边际正在失去。在讨论中,他提出了几个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希望业界人士共同思考。
问题之一,买股票就赚钱的逻辑何时终结?今年的市场行情比较好,几乎超过所有人年初的预期。然而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简单的逻辑,买股票就能挣钱。问题是这个逻辑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呢?像日本那样先涨到了4万点,然后跌到1万点,这对任何人都是灾难性的。他表示比较好的结果是出现一个短期调整。
问题之二,公司业绩表现能否持续?朱平认为今年上市公司业绩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好。在2004年以前,都是有的行业好,有的差,而今年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好。这反而对明年形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问题之三,宏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能持续多久?这几年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非常好的。朱平认为问题在于,中国经济到底是信贷支撑的、还是盈利支撑的?其中有两方面值得注意,一个是出口,如果出了问题,就会导致产能过剩并引起连锁反应;另一个房地产,这几年增长非常快,但这么快的增长会持续多久?从五年以上的期限看,其基础是脆弱的。
发行井喷 幸福背后也有烦恼
“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已经成了忙忙碌碌的执行办公室”,南方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王宏远幽默地表示,近期基金发行井喷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投资者给了钱,基金就必须买股票。可以说基金买不买股票现在是由投资者决定的。
泰达荷银首选企业基金上周刚刚结束发行,总募集金额超过85亿元。泰达荷银副总兼投资总监刘青山表示,前期市场上涨的动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引发的外资进入,而近期市场上涨的重要动因是财富效应引发储蓄资金大量申购基金。“这样下去很可能会产生泡沫”,对于资金大量涌入市场的后果,刘青山保持着警惕。如何消除可能的泡沫,刘青山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增加IPO,特别是增加大型优质企业的供给,才能有效地平衡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才能消除泡沫。
而上投摩根投资总监吕俊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基金规模快速膨胀的问题。他认为,国内基金公司的投资团队组织架构还过于单一,绝大多数没有按照合理的要求进行组建,造成投资风格单一、雷同,市场竞争中无法发挥各自的优势,也难以适应管理资产规模越来越大的局面。因此,需要加强投资团队组织形式的研究,海外市场中富林明模式、澳大利亚模式等投资团队组织形式都值得借鉴。
纵横开阖 寻找相对低估品种
近期热播的电视片《大国崛起》探讨了近500年以来大国崛起的经验教训,学历史出身的刘青山由此谈起,认为投资也要从横向纵向对市场进行更广的思考。
“2001年以前,市场是有消息能赚钱;2001年市场开始关注业绩,谁能预测准谁能赚大钱,业绩预期主导市场;现在这个阶段,机构在业绩预测上基本没有什么分歧,但在估值上会有分歧,正确的估值是取胜的关键;未来大家在估值水平上也差不多了,就要靠金融创新了。”刘青山表示目前大家处在拼估值的阶段,借助横向的国际化研究有助于对行业进行前瞻性的估值,近期机械行业的重新估值过程就很能说明问题。他认为预测行情很困难,与其预测明年指数涨多少,不如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比较发掘相对低估的品种。
朱平对消费类股票仍然看好,“劳动力供给的数量高峰已过,质量高峰来临,其结果是人均收入提高,内需增长。高收入产生高附加值产业,其发展与高素质人才的持续供应有关,这一趋势会持续到房地产高潮的结束。”吕俊则认为目前估值在持续上涨,处在估值高端的股票一旦利润增速下降,不无翻车的可能。他表示在布局上,低端的部分周期性品种可以接受,海外市场的拓展有利于其抹平利润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