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印度人比中国人更易获得西方主流社会认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3:09:50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发文称,和中国人相比,印度的年轻人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优势,在西方主流社会往往能更轻易地获得发展空间。在他们身上,现代文明的积极向上显然取代了印度文化中的闲散随意。
“即使在技术领域,在国外的中国人,很多因为语言问题,只能甘居人下,充当埋头苦干的角色,而印度人则有能力兼顾技术和职场时兴的presentation(工作汇报)。”文章说。
也许不少人对印度国民的印象只是那些皮肤黝黑的印度客工。但文章表示,如果你接触过印度年轻的精英,你会惊讶地发觉他们可能比起其它国家的人才更出色。文章以身边毕业于印度顶尖商学院的年轻人为例:私底下,他们爱逛小印度、爱把辛辣的食物推荐给大家吃,而在职场上,他们热情、雄辩、充满责任感、冲劲十足。由于受过良好的英文教育,其思想很容易和西方接轨,不少人都进入了着名的国际大公司,担任重要职位
文章说,古中国文明和古印度文明是延续至今的文化瑰宝,而在21世纪的今天,印度和中国成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引起了全球瞩目,大家于是常常拿印度人和中国人做比较,也把印度和中国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作为研究的对象。
这两种文化为什么能过跨越几千年岁月的洗礼,不断沉淀、更新又保有其生机,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不过文章认为,在西方文明和现代工商科技无孔不入的今天,这两种古文明如何能与现代结合,建立起跨越时空的桥梁,才是更重要的使命。“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无可避免地带上了自己文化的DNA。观念、判断、行为处事决定了自己的道路和命运。在我周围的这些年轻印度精英身上,我看到了两方面很好的结合体。”
相反,文章指出,在历史政治制度和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有着努力进取的精神,有牺牲小我、服从集体的态度,但也有急功近利、注重表面功夫的缺陷。更令人担心的是,在经济阶层急剧裂变、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当今中国,年轻一代道德沦丧,价值体系崩溃。
“中国,能在短时间建立无数座中西技术结合的桥梁,但是,架设心中无形的桥梁或许会比印度人花的时间更长。”文章说。
文章运用对比的方式来透析“不可小觑”的印度文化软力量:印度神话故事(包括佛教)中神(佛)经常以老弱穷困者形象出现于人们面前,去考验他们的良心,这或许也造就了印度人注重精神追求,而淡薄世俗名利的人生态度。而在中国,面对在不平等条件下一夜暴富的群体,民间的不满和怨恨显而易见;年轻一代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物质的诱惑,道德往往显得微弱无力。
“不紧不慢”的印度文化在科技发展上可能被解读为“不急功近利”。在印度生活了半个世纪的谭中教授说:“不要看班加罗尔、海得拉巴、孟买那些矮小的房屋,里面却有世界水平最高的软件操作,最后就是高价卖给中国的。而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那些雄伟的高楼大厦,却是很难有那样的尖端产品。”
文章指出,“中印大同”的理想能否实现,取决于政治、经济、社会变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中印文化比较之间透露出的信息,却值得中国人以及全球华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