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真的比印度人生活的好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31:46
我曾在也谈所谓挨饿的美国人越来越多?一文中说,关于“饥饿”与“食品救济”的标准问题了。在中国,一般的理解,申请“饥饿”与“救济”的人群体应为“吃不饱”的人群。为此,有网友提出不要与发达国家比,要与发展中国家比,例如印度,这样才有可比性。
对于这种观点,我是赞同的。可惜的是,我的同学与同事中有印度人或印度裔,虽然也试中印比较,但毕竟没有去过印度,有切实的亲身体验。加上中国从民间到官方似呼都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所以,只是延续旧文从中国的穷人和富人?看穷中国与富中国?与网友的交流摘上一段,以作思考。
李剑芒 [2009-11-30] 呵呵,中国什么时候如果有这些惠民政策,中国就有希望了。钱有,都让官员吃了。
dr.bear [2009-11-30]中国的惠民政策?有啊,2008年底之前,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线为每人每年683元人民币。2009年的贫困线已提高到年收入1196元。按照2005年的美元购买力平价约为人均每天0.57美元,而按2009年美元兑人民币现行汇率则只有人均每天0.31美元。虽然与世行针对发展中国家,国际标准人均每天1美元,每年约为2500元人民币贫困线相比差距悬殊。但不也说明中国发展潜力很大吗?
况且,我们统计的有中国特色的贫困人口在国际上排名第二,但还是比印度强?当然,印度是按国际标准人均1美元/天,每年约为2500元人民币贫困线来计算的。不然,如非得让中国贫困线与国际接轨?那挨饿的人怕是又要增加很多?最后就只能说中国贫困人口世界排名第一,不是第二?会不会太伤害了中国政府的面子和中国人的自尊心?
另据中国官方媒体在瑞士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报道,“印度目前的贫困人口数有3亿多,其中大多数生活在农村。他们在印度改革期间基本被边缘化了,没有受益。严重的两极分化,使印度国内市场发育迟缓,购买力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印度巨大的市场潜力发挥不出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我疑惑了,若按国际标准贫困线,我们到底有多少贫困人口?我们真的比印度强吗?假若我们真的比印度强,但为什么如此贫困的印度居民消费率居然高过中国近20个点?而且,还是在没有我们高强度的政府拉动内需之下?
今天,我们就借国家统计局承认:中国居民消费率不及印度?来思考中国人真的比印度人生活的好?这一命题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还显示,09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有4个百分点,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投资。
不仅如此,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彭志龙日前也表示,“中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
彭志龙指出,2000-2008年,投资增长17.9%,净出口增长34.7%,分别比消费增速快7.2和24个百分点。与投资和出口增速相比,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相对较慢,从而居民消费在支出法GDP中的比重较低。
他指出,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扣除价格变动影响后比1978年扩大了11倍,年平均增长8.8%。尽管我国居民消费增长较快,但相对同期GDP9.8%的速度,仍相对滞后。从需求角度看,我国的三大需求发展不平衡,投资和出口增长快,消费增长相对较慢,使得消费的比重不断下降。
另外,再根据去年美林和凯捷联合发布的《2008亚太财富报告》中,中国共有41.5万人资产超过了100万美元。这一数字使中国成为亚太地区第二大富裕人口集中地,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的全球富裕家庭数量第四多的国家。从财富数额来看,中国富人拥有的财富总值达2.12万亿美元,从财富平均拥有量来看,中国百万富翁人均拥有510万美元以上,高于340万美元的亚太地区平均值来看,中国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经济不平等问题日益严重。均远高于印度。
为此,我很疑惑,若按国际贫困线标准,中国不及印度的一半。按贫穷人口的覆盖率(2005年是20%,2009年据报是增加对中国贫穷人口的覆盖率,但到底是?%)因此,或许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贫困人口其实是超过印度的?(至少2005年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政府所设定的每人每年683元人民币,相当于每人每天1.86元人民币的贫困线只覆盖了中国贫穷人口的20%。按当年美元购买力平价,中国有2.54亿贫困人口。若按国际标准人均每天1美元,每年约为2500元人民币贫困线或100%覆盖率应该是这样。)
目前,尽管有报道称,中国政府刚刚宣布实施新的扶贫标准,将贫困线提高至人均年收入1196元,增加对贫穷人口的覆盖率,仍将导致1.2亿至1.3亿贫困人口。但,覆盖率究竟增加了多少?为什么4年时间一下子就在大幅调高贫困线基础上,解决了这么多贫困人口?让人不得不对时下不透明数据和造假式“成就”存疑?
这且不说,在中国在贫富差距加速扩大的今天,我们还是从居民消费率,中国人比印度人低近20个点,印度人比美国人低近15个点来看,一个前提是,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而上世纪90年代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接近80%,其后,居民消费率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2008年为35.3%,这说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是在普遍上升,而是在普遍下降?而中国人在急速下降的生活水平面前,居然还普遍感觉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这是一个值得研究,也极有意思的社会心理问题。
难道,这又是鲁迅所说,从众的强大与强大的从众。“并非是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中国人的《立此存照》!也许,面对理想与现实,我们唯一的武器是承认自己的不足,戒骄戒躁。否则,我们在伦为不得不靠“自欺欺人”去生活的人?
另外,印度2008年人均GDP1024美元,而中国2008年人均GDP3266.8美元,是印度的三倍以上。按正常状态,中国的消费率应该比印度高很多才对,为什么中国人不敢比印度人花钱呢?何况,中国成为亚太地区第二大富裕人口集中地,富裕家庭数量世界第四,财富平均拥有量不仅远超印度,而且还超过日本。另外,中国政府还是拉动内需,为消费率作出巨大贡献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此,我更疑惑了,有中国特色的消费率,我们到底为什么不敢花钱,没有内需呢?换言之,我们真的比印度人生活的好吗?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人一贯节俭,储蓄率高,消费率自然就低了。但是我认为,中国人消费率低的主要原因还是房价太高,透支了百姓的消费能力,相关的社会保障又不到位,以至于百姓普遍不敢消费。现在很多人认为房价上涨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其实这一观点并不全面。目前的高房价已远远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无论是节衣缩食买下新房的还是努力筹钱准备买房的,普遍不敢花钱。房地产市场是繁荣了,可其他产业却因消费者捂紧钱包而损失巨大。如果房价能降到合理水平,让大部分群众拥有购房能力,非但不会对消费产生消极影响,反而会极大激发人们的消费热情,促进包括房地产市场在内的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另外,教育、医疗费用昂贵也是中国百姓不敢花钱的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高昂的教育费用已成为有适龄子女居民家庭中一项沉重的负担。“看病难、看病贵”也是老问题了。
反观印度,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贫富差距悬殊,但社会保障体制却相对完善。不仅所有国民都享有免费医疗,65岁以上、生活贫困的老人,每月还可从政府领到一定数量的老年人津贴和免费的粮食。教育方面,印度公立高校一直实行低收费政策,教育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并不大。这也难怪印度人比中国人敢花钱了。
综上所述,其实,没有人是不喜欢消费的;只是,消费不能不考虑现实困境。居民消费率提高了,不但有利于经济发展,拉动内需,同时消费者也能够享受生活。但提高居民消费率,就必须稳定当前的物价,让老百姓的收入能够得到真实的提高;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健全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让民众打消花钱上的后顾之忧。否则,用比国际标准低一倍多的贫困线来进行忽悠,按人均GDP是印度的三倍以上,并不说明什么?因为,生活得好与不好,不在于高喊,好幸福,好快乐或祖先很强(指统治者,非奴隶),未来不是梦?而在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当然,中国改革开放的成绩不谓不大,这从“中国崛起”一词受关注度名列世界第一就是明证。但,“崛起”的何止中国,前有亚洲“四小龙”,现有包括印度的“金砖四国”。因此,笔者以为,在欣喜、自豪之余,还要冷静,“中国崛起”热带给别人可能是恐惧,带给自己的恐怕是别人强加而自身国力不可能承受的责任。而且,“崛起”与“衰退”往往相伴而生,当“中国崛起”成为各方打压的焦点时,那离“衰退”也就不远了。若按试中美比较,举国之力救民与集民之力救国的观点,这何尝不是我们中国需要问问自己的问题?尤其是在“没有‘自知之明’,安于‘自欺欺人’”之时。
换言之,你相信吗?2009年印度人生活水平已超中国,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专家们普遍认为,就过去的统计,绝大多数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均实际收入一般都高于人均GDP增长率,人均实际收入增长高于人均GDP增长率是常态,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低于人均GDP增长率是“特色”。依据亚洲开发银行提供的最新的人均家庭实际最终消费的数据,以及中印两国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增长的差距年化率约5%至6%这一实际情况,2009年,以人均家庭最终消费衡量居民的经济福祉,印度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已赶上中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并将在2010年实现超越。而兰德报告:2020年中国人将会非常穷?这都是需要中国人警醒与思考的。
简言之,就算我们真的比印度强?是有多少中国人人比印度人强呢?再则,就算中国人真的比印度人生活的好?无非也是借助贫困线标准、覆盖率在贫困人口之间玩数字游戏。就算不是倒数第一,而是倒数第二,又有什么可光荣的?笔者以为,需在思考的是,为什么如此贫困的印度人为什么敢于比中国人花钱,居然在没有政府加大投入的条件下,让居民消费率高出中国人近20个点?这意味着印度有很大的“内需”,不是“内虚”?(参考: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内需不足”的根源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