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利厅: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31:40
福建省水利厅: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http://xinxihua.hwcc.gov.cn   时间: 2009年5月13日  09:23   来源:水利部网站


福建省水利厅副厅长 张天明

在水利部、水利部信息中心的关心支持和领导下,福建省水利厅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工作,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数字福建"的宏伟蓝图,把水利信息化作为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围绕我省水利工作"一个中心两个保障"的目标,以服务民生水利、服务防汛为主要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步伐,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水利建设,积极为我省的防汛减灾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服务。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联合建设,软硬并重,创新发展"的建设原则,及早起步,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整体推进,信息化技术在防汛、水利各项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水利信息网络系统和传统水利产业信息化改造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不仅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下面就福建省近两年来水利信息化进展情况、取得成效和主要体会汇报如下:

一、福建省近两年来水利信息化工作简要回顾

福建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起步早。从引进日本先进技术启动闽江洪水预警报系统建设开始,到近两年来信息采集、应用系统、网络建设、通信建设和电子政务等方面工作的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7年福建省沿海业务化高精度天文潮与风暴潮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研究、热带气旋实时信息的网络自动搜索可视化与预警服务系统、实时防汛信息综合发布系统等三个水利信息化项目分别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一)加强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福建省水利厅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厅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同时,把原省洪水预警报中心内设为厅水利信息中心,2006年5月,省编办正式批准成立福建省水利信息中心,负责指导全省水利信息化的规划、建设、运行及管理等工作,2009年1月,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福建省水利信息中心列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是全省信息中心中唯一列入参公管理的单位。为确保水利、防汛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福建省水利厅进一步优化了信息化人员的配置,围绕 "技术高、装备精、队伍强、服务好"的工作目标,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强化技术规范、强化技术装备、强化技术协作来做好全省水利信息化的建设管理和保障服务。先后出台制定了《福建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福建省水利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福建省水利网站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水利信息化标准和管理制度,统一了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加强和规范了全省水利信息化工作。

(二)稳步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洪水预警报系统建设和升级改造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提高福建省防洪减灾能力,保障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建成的全省性的洪水预警报系统基础上,不断进行站点的延伸,扩大覆盖面,并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点到面,从流域到全省的跨跃。系统目前已建设站点1328个,站网平均密度110平方公里/站,覆盖全省98%以上的陆域面积,实现了省市县三级雨水情信息的实时同步共享,使全省的科学防灾减灾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历次防抗台风和洪水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是防台风预警报监测系统更加完善。在原有25个风情站点的基础上,2007年又增加了11个海岛风情站点,目前风情站点已达36个,其中沿海平均20多公里设有一个遥测站,采用超短波和计算机网络混合组网方式建立风情信息传输网,形成完善的全省风情监测系统;开发了台风路径监测预报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自动收集中国、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台站的台风路径预报信息,自动生成综合预报路径图。全省风情监测系统和台风路径监测预报系统的建成和完善大大提高了我省防台风预警报水平,为省市县三级防抗台风指挥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是水利信息网络初具规模。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福建省水利厅局域网、"数字福建"政务网、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骨干网的基础上,2008年通过福建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设了连接省、9个设区市、84个县区水利防汛部门和1107个乡镇(街道)的视频网络。同时,厅属单位、9个设区市水利局和各县(市)水利局以及一些水利工程单位都已建立局域网,形成上达水利部,下至各设区市、县(市、区)水利局,横向与省委、省政府和相关厅局相联的纵横网络架构。

四是水利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逐渐加快。完成了雨情、水情、风情、云情、台风路径等实时数据库,以及水文、水土、水政、科技外经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并按照国家标准初步建立了大中型水库、大中型水闸、万亩海堤、城区堤防等工情数据库,2007年对全省防汛水文基础数据库参数进行整编,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分布式数据库的同步更新,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为福建省水利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库。

五是水文"320"工程全面完成。2003年开始,我们实施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对水文站网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水文"320"工程。到2005年,全面完成了全省9个设区市共323个站点的改造工作(其中水文站42个、水位站34个、潮位及感潮站13个、雨量站115个、水库站119个),极大地提高了水文测报技术水平和水文信息的应用成效。"320"工程建成后,水情报汛时段由3小时缩短至1小时,同时,还可对各站进行实时招测,水情信息量大大增加。在完成水情自动测报的基础上,收集了约12.2万多个站年的降水量和蒸发量、3.5万个站年的河道径流量等水资源信息资料,目前已通过电算整编整理入库1088万条记录。

六是研制开发了WJF雨量自动测报仪。为了对水文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解决传统水文测报传输速度慢的缺点,以满足防汛抗旱的需要,我省南平水文分局组织技术人员刻苦攻关,开发了具有自主技术产权的WJF-2型水文自动测报仪器,各测站可用GPRS、短信和PSTN自动报汛,在15分钟内完成测站逐级到分局、省局和中央的自动报汛,实现了水文数据自动采集、长期记录、存储信息的数字化,解决了水情和测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WJF-2型水文自动测报仪器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我省利用这项新技术新设备对传统水文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全省320个水文报汛站数据的自动采集。

七是水利工程监控系统建设逐渐展开。结合水利基本建设,开展了金鸡、北引和溪源水库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自动化系统建设,基本实现了闸门自动监视与启闭自动控制。建设图像实时监控系统和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实现数据采集和工程监控的自动化。

(三)创新发展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

一是全面建成全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为进一步提高福建省防灾减灾的指挥决策和应急反应能力,实现防汛抗旱等应急工作组织保障到乡、预警信息到乡、视频会商到乡、指挥部署到乡和视听到村的目标,2008年6月5日,省政府召开第七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建设福建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成省市县和覆盖全省1107个乡(镇、街道)、管委会、开发区的综合性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并通过有线电视或卫星通信设施将会议情况广播到全省15331个行政村,形成从省市县乡四级应急视频会商并实现视听到村指挥体系。系统建设自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设,黄小晶省长亲自过问系统建设情况,张昌平常务副省长亲自担任建设协调小组组长。我厅作为总业主单位全面负责系统的建设,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通过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攻坚克难,完成了项目可研的编制、项目的审查立项、系统的设计、项目的招标、网络的调整铺设、设备的安装调试,2008年12月18日项目通过初步验收,并正式投入试运行。系统自试运行以来,省政府利用这套系统成功召开了全省冬季农业工作会议、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全省森林防火工作紧急会议和转播了预防和解决企业工资拖欠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等多场到县、到乡、到村的全省性会议,系统整体运行情况良好,达到预期目标。

二是完善防汛远程视频监视系统的建设。我省在建成监视全省17座大型水库的防汛远程视频实时监视系统的基础上,于2007年初开始建设防台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该系统共有23个监测点,其目的主要用于监控大型水利枢纽、城市重要防洪部位、中心渔港码头、鱼排集中地,该项目于当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是开展风暴潮数值预报研究和风暴潮预报软件开发。2004年开始,我们与河海大学合作,开展风暴潮数值预报研究,开发了风暴潮预报软件,通过采用自动分潮优化技术,对福建沿海天文潮进行分析与预报,建立高精度天文潮预报模式。2006年该系统的投入运用,有效地增强了我省对台风和风暴潮灾害实时监测预报预警、分析决策等防汛能力,提高了防汛抗台的现代化水平,在防汛抗台减灾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四)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一是基本实现信息资源行业内共享。福建省洪水预警报系统经过近十几年的管理和运行,福建省水利厅认真总结多年积累的运行经验,采用软件方法和科学的数据检验方法,开发出一套数据优化整合软件,该软件能对系统测报数据进行科学的排查和纠错,并与水文实时雨水情数据进行整合,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把整合后的包括1328个洪水预警报系统站点和水文400多个站点的水雨情信息在省市县防汛办和水文分局共享,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对实时雨水情信息的实时同步共享。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先后实现了与太湖局和珠委在云情、雨情、水情、风情、台风路径、雨量等值线等方面防汛信息的实时共享。

二是初步实现信息资源部门间共享。2008年初,福建省数字办委托省空间信息中心开发了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了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等基础数据库,以及证照批文信息、地名信息、科技信息、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诚信、城市管理、文件档案等专题数据库。按照省里统一部署,2008年我省完成了水利信息资源的编目工作,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把我省水利部门建设的丰富水利信息资源,提供给包括国土、气象、海洋渔业等部门共享,从而节约了投资,避免了重复建设,初步实现信息资源的部门间共享,我省的国土部门就是利用我们提供的全省实时雨情信息,构建了全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同时,国土部门又将获得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提供给防汛部门,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三是基本实现信息资源与社会公众共享。一方面通过水利信息网站向社会公众发布水利信息资源。福建省水利信息网站和福建省水利WAP网站,因其界面友好,内容丰富,先进实用,服务社会,特色突出,向全社会发布实时云情、雨情、水情、风情、台风预测信息和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动态,为公众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提高了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到目前为止,访问量已突破了1360万人次,在洪水台风期间日最高访问量达40多万人次,成为全国同行业网站及省直政务网中极具影响的网站之一。我厅2005年起连续三年荣获福建省政务信息网站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我们为了提高效率,服务社会,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启动了福建省水利厅网上审批系统和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的建设,目前已配合省数办完成系统的开发、系统的部署、物理窗口的设置,并对全体审批人员的进行培训,系统已全面投入使用。

总结福建省水利信息化工作,概括起来,主要经验和作法是:

(一)领导重视、规划先行。厅领导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工作,厅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定期主持召开有关水利信息化专题会议,听取和研究部署全省水利信息化工作,理清我省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思路。为了搞好全省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我们认真制定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近年来,编写了《"数字福建水利"建设规划》;编制了《福建"金水工程"防汛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设报告》、《福建省水利"十一五"信息化专项规划》、《福建省水利"十一五"防汛抗旱减灾非工程措施专项规划》、《福建省抗旱减灾"十一五"规划"》和《福建省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水利资源分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了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二)保障经费、规范建设。在每年信息化专项资金的基础上,福建省积极创新机制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有效投入。一方面通过将 "数字福建水利"建设项目积极纳入国家"金水工程"以及"数字福建"的建设范畴以获得省财政对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支持,例如全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近亿元的建设资金全部来源于各级财政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带动,省里以补助设备资金鼓励各地开展水利信息化建设。例如,我们采取"三个轮子一起转"的投资机制,即省里补一点,设区市出一点,县(市、区)担一点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我省"五江一溪"洪水预警报系统近3亿元的建设资金,有力的保证了水利信息化资金的有效投入。在信息项目的建设方面,在规划先行的基础上,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水利信息化标准及制度,建立技术审批制度,统一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全省水利信息化工作,避免重复建设。

(三)项目带动、分步实施。我省突出项目带动战略,逐年制定重点项目,确保抓一个、成一个,通过抓好一个个项目,带动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例如,我省提出了水利信息化"320"工程即重点实施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应用软件建设和信息自动采集等三个方面的20个应用项目。在省厅的示范带动下,全省各设区市都开发建设了对应的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水利信息化建设。多年来,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实效。对于投入资金较大的项目,我们根据财力,按照急用先建的原则,合理安排建设计划,分步实施,逐渐推广。

(四)开拓创新、总结推广。我省通过开展信息化建设试点,探索适合我省水利信息化的建设路子,根据"成熟一个落实一个"的原则,再积极在全省总结推广,创新发展,我省通过中日闽江洪水预警报系统试点建设,带动全省"五江一溪"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建设。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系统并将防汛决策支持系统、防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台风路径采集系统、防汛视频会商系统等十大项目在全省推广使用,有力的推动了全省水利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五)加强管理、务求实效。认真实施《水利部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审查、批准,规范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通过强化项目管理,强化项目负责制,从而保证每个项目建设的高质高效。在注重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信息化项目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明确项目的管理和维护单位,确定项目的系统管理员和系统维护工程师,分别举办管理员、使用人员的系统操作培训班,出台系统使用管理办法,提高全省信息化应用水平。

二、水利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认识不一致,导致区域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二是信息化发展专业应用不平衡。我省信息化过去应用主要侧重于防汛信息化的建设,其它部门信息发展相对不足;三是信息化发展软硬不平衡。过去我们信息化注重硬件的建设,忽略了软件的同步建设,影响了信息化效益的发挥。

(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深入

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的共享,是水利信息化的核心任务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虽然我们在这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仍然单一,标准的制定相对滞后于水利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数据资源的整合离信息共享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全局性的数据库很不完善,特别是缺少规范化的数据,支撑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还很不足。一定程度导致水利信息化建设整体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三)运行维护管理体系不健全

随着各类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相继建成,对运行维护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但由于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存在"重建轻管"现象,运行管理费用难以保证,致使很多系统功能难以发挥,制约了水利信息化的健康发展。管理维护好已建的信息系统,确保其长期正常运行并持续发挥效益,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三、进一步加强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打算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民生水利"的发展思路和"一个中心两个保障"的目标任务,继续立足于服务防汛、服务水利,努力抓好全省水利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为完成水利信息化发展目标,近期要着力推进以下工作:

(一)加大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

着力推进全省县级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建设、县级洪水预警报系统软件推广应用、全省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以及全省洪水预警报系统基础数据的复核整编;组织完善九龙江、赛江、木兰溪流域洪水预警报水库群联合调度系统的开发任务,实现全省"五江一溪"全流域洪水预报和水库调度的现代化;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和监测系统的建设;扩大和推广旱情监测系统试点。切实抓好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福建项目)、水质信息采集管理系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

(二)加强基础承载网建设,提高网络通信能力

启动省、市、县水利业务专网建设,完成省、市、县三级节点数据专网的全面覆盖,推进预警到乡的网络建设。继续完善和用好全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完善水利信息化系统对外窗口的专业网站、网上审批、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的建设。

(三)加快水利工程信息化重点项目的建设

推进全省大型水库、重要水利枢纽和重要防洪水利工程监控信息系统的建设,并将信息同步传输到省防汛办和水管部门;加快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两年时间,建成覆盖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为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四)启动全省水利重要基础资料数据库的建设

充分利用数据库信息处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系统综合数据库和地理信息平台,全面提高我省水利资源的管理水平。

(五)全面提升防汛成员单位之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水平

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是当前水利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保障水利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促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下步将首先着力推进防汛成员单位之间数据资源的整合,整合包括水文、气象、海洋渔业、国土、地理信息等基础数据,并将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防汛信息首先在防汛各成员单位之间共享使用,全面提高我省的防灾减灾能力。

(六)加大重点业务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力度

积极推进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水利电子政务、预警到乡等项目采取的"统一开发、定制应用"的好模式,加大重点业务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近期重点做好防汛决策指挥系统3D指挥平台、洪水风险图试点、水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七)稳步推进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建设

保障环境建设是确保水利信息基础设施与业务应用建设顺利进行、运行持续稳定和作用有效发挥的基础条件。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建设,一是要抓紧完善实施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水利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制定相应的水利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要继续完善水利信息网政务外网安全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安全等级的保护的建设、加强安全监控,提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速度和水平;二是要加快实施水利电子政务内网安全系统建设项目,在政务内网构建一套先进、实用、科学、有效、立体的电子政务安全系统;三是要注重水利信息系统的应急方案研究,尽快建立水利信息安全保障和恢复的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这次会议之后,我们将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学习兄弟省市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领导,精心组织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与时俱进,务求实效,不断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努力做到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以水利现代化为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支撑和保障。

福建省水利厅: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福建省水利厅: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水利信息化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 (浙江省水利厅)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贺国强在江西考察时强调开拓创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建立和完善全国教育系统信息化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建立和完善全国教育系统信息化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浙江水利 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为优抚对象解决住房难问题 欢迎浏览水利信息化建设网主页 安徽省水利厅 2009年全国水利通信信息化十件大事 浙江:完善规划 强化基础 注重应用 狠抓管理 全面做好“十一五”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2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实现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 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 水利信息化_解决方案_水利信息化建设将围绕“八大重点工程”_三好在线 浙江水利 水利信息化 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固本培元 开拓创新 浙江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十五回顾与十一五展望 - 水利信息化及管理 - 水利论坛 - Powe... 浙江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审查会议代表名单 马馼: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 努力开创派驻机构工作新局面 北京通信管理局务实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 中国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