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和石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28:03

传统理论认为:煤是远古时代的繁盛的植物及其堆积物在地壳变迁中被埋在地下,经过长期高温、高压的复杂碳化过程而形成的;石油和石油气是古代湖泊及海洋中的动物、微生物及其沉积物被地壳变迁埋于地下,经过长期的高温、高压地质作用而形成的。该理论的证据是:在煤炭中发现了植物的枝、杆、叶等碳化标本。作者认为,该理论只是表象性的理论。问题的实质需要再认识,再探讨。地球的地壳内,电磁场量级高,并含有丰富的碳、氢、(氧)元素及其同位素。在一些电场增能的等离子活动层次中,丰富的碳、氢离子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频繁进行着电化反应,不断生成气体烃(石油气),大量的石油气的堆积就形成油气藏。在以后的电磁场变换中,因为电场减能,磁场增能,温度下降,石油气被冷却、压缩,失氢,逐渐向液态烃转化;经过漫长的失氢和液化过程,逐渐演变成粘稠的原油。粘稠的原油在漫长的地质作用中进一步降温和失氢,逐渐转化成固态的煤炭。在石油气、原油的生成过程中,少量的氮、氧、硫参杂反应中,使石油气、石油、煤炭中含有少量的氮、氧、硫等元素。地球早期的电磁场量级较高,地壳内的碳、氢元素及其同位素特别丰富,在电场增能的等离子活动中,化合生成石油气的条件好、机会多,地球上的多数煤田,都是那时候的油气田转化来的;较晚时期形成的油气藏都转化成了原油藏,年代越久,失氢越多,原油越粘稠。

在石油气、石油、煤炭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不止一次的地壳变迁过程(如地震及火山爆发),如果动、植物被埋在油气层、原油层及煤层中,便产生碳化现象,这便是煤层中存在动、植物标本的原因。有的油气层、油层、煤层在地壳变迁中被分割、移位、严重变形该理论的证据有三:其一,宏观电场效应,电场增能的等离子活动层次在地面促发草原和森林天然大火,印度洋水面大火燃烧。其二,在几十年前钻探无结果的地方,近几年却探出了丰富的石油气,说明石油气是近几十年内生成的。其三,普通汽油加氢,可使气油优化;煤粉在高温高压的特殊条件下加氢,可以产生类似原油的油状物及石油气,从而提炼汽油。

认识到石油气、石油、煤炭的形成过程,使人们对能源危机的时间估计有了一定的乐观感。但,也不能太乐观了。油气藏的形成过程不过几年,几十年,几百年,所以新生油气藏将成为重要能源。海城大地震及唐山大地震的孕育阶段,渤海湾地区地壳内的电场活动是形成该地区油气藏的重要时期。

原油藏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几千年,几万年以上),因为人类对石油的用量和开采逐日增多,所以,石油危机将在今后五十~六十年内发生。

煤的形成需要更长的时间过程(百万年以上),大量的煤田已被人们开采枯竭,所以煤炭危机将发生最早。认识了石油气、石油、煤炭的成因,我们便知道了寻找它们的方法,特别是有了寻找和发现新生油气藏的理论和方法。(略)

    参考文献:《重新认识大自然》(季东著1999 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