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天价药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6 19:04:24

剖析天价药是怎么形成的

转载  

 

 

剖析天价药是怎么形成的

 



俗话说,人吃五谷哪有不生灾的。偶而的身体不舒服,不留心的伤风感冒,谁也难免。一般情况下,吃点药也就很快痊愈了。

可问题就在这里,这药是越来越贵了,有的常用药也贵得没了谱。真是应了那句话:“生不起的病、吃不起的药。”

我是2004年初来北京的。我在山西的一位朋友,患有高血压症,他习惯服用北京军区总医院(著名军医华益慰生前所在医院)的自制药剂“降压欣”。这种自制药剂,只能在医院购买,其它地方花钱也买不到。因此,我每年都要为朋友去军区总医院,购买他一年所需的药。

2004年这种药每瓶(100片)7元;2005年,每瓶7.5元;2006年突涨至每瓶29元;2007年,每瓶29元;2008年,每瓶29元;2009年,每瓶27.5元;2010年,每瓶27.9元。

据一位熟悉内情的人说,这种药的生产成本,超不过2元。

从这件事,我又想到了最近媒体报道的“湖南天价芦笋片”,出厂价15.5元的药,买到了213元。令人唏嘘不已。不由的便想了解一下,这药价究竟是怎么高上去的呢?

一位在国有医药公司主管过10年销售的人士透露,我国生产的大部分西药的生产成本,还不到零售价的5%。

既然生产成本如此低,为何药价却如此高呢?

这就必须从药品这种特殊商品说起了。

一般市场上的商品,同样的质量,价格低的自然买得快。这是市场规律。但药品不是一般的商品,它不是由消费者自主决定购买与否,而是由医生来决定后消费者被动去购买。因此它的价格特点和一般商品恰恰相反,越是贵的,买的越快。这又怎么解释呢?

该说说医生了。

病人有了病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想尽快医治好了。至于药费贵贱,由不得自己。市场上常见与商贩讨价还价,没有听说药店有讨价还价的。这就是医界规律。所以,只要把医生拿下,药品自然就推销出去了,和药品价格高低没有直接关系。据一位资深药品销售人士讲,我国大部分药品都有几种可替代产品,为了在竞争中获胜,药品的定价原则是逆向的,越是竞争激烈,越得提高价格,“高定价”才能“高回扣”。这样,药厂就有更大的空间给医生回扣。医生得到回扣越多的药,自然开的处方越多,这种药买得就赶快,如此循环。据业内人士估计,医生回扣部分,占药品零售价的20%左右。最后苦了的只能是患者。

回过头来该发牢骚了,如何扭转这种与百姓密切相关、而又极不正常的医药市场局面呢?

我认为当务之急,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尽快打破医疗服务垄断。绝大多数药品必须经由医生之手方可开出,这是医药高度专业性所决定的。同时由于区域卫生规划管制,当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业高度垄断,90%以上的医疗资源仍属于公有体制。高度专业加上资源垄断,两者叠加,即使药品生产、流通高度市场化,药价也永远降不下来。

二是改变价格管制。现有行政部门的计划定价方式,很难找到价格真正的均衡点。定得高了,医院就会与药商合谋,在最高价买出;定得低了,生产商不会做亏本生意,廉价药自然退出市场。合理的定价方法,应当由医、药、患三方进行谈判。由于患者处于弱势地位,那就由医保出面为其代言。经过这样的价格博弈,既压低了药品价格,又照顾到了药商、医生的合理利益,有利于医药业的良性运转。在这方面,新的医改方案已经明确“积极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

三是加大查处力度。如同湖南“天价芦笋片”那样,把出厂价12.5元的药品买到213元天价的事件后面,必定有其一连串的得利者。这条利益链上,少不了官商勾结的黑幕。关键的是查与不查。当然老百姓早就盼着早查、彻查,就看当局有无底气和能否下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