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假县委书记签名 33人进机关(新京报 2006-11-1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40:56
持假县委书记签名 33人进机关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11-15 1:31:33 · 来源: 新京报
山东齐河县一无业游民雇人模仿签名牟利,县委书记称该案暴露人事管理方面漏洞
■核心提示
10月25日,山东齐河县警方侦破一起案件,今年以来有33人通过假冒的县委书记签名,进入该县各个党政机关。经查证,只有小学文化的无业游民时国祺,雇用他人仿冒县委书记的签名,不仅把自己和妻子“安排”进了审计局和劳动局,还收取他人钱财将多人安排至党政机关。
县委书记李凤臣称,按程序应当由行政一把手来签字,但齐河县机关进人一直由其负责签名。他表示此事件暴露了人事管理方面的漏洞,今后将严格相关程序。
□本报记者 孙勇杰 山东报道

漫画/叶绿
11月1日中午,山东省齐河县,刘敬(化名)蹲在县公安局门口,等待退钱。
这个20多岁的小伙子裹着件西服,头发有些乱,一双新皮鞋沾了些泥。他说,这套行头专为到政府上班准备的,花了600多块钱。
此前,刘敬当村支书的父亲,东拼西凑了7万块钱,托人找到了“在政府有门路”的县劳动局监管科科长张宪青,凭借一份带有县委书记签名的批示,将儿子送入县计生局工作。
10月26日,刘敬入职的第四天,收到了“退人退钱”的通知。
问题出在这张帮他当上公务员的批条上,上面的签名是假的。与此同时,关于张宪青假冒县委书记签名安排数十人进政府机关的传言,也迅速传遍了齐河。
实际上,早在10月16日,齐河县公安局便立案调查“假签名”一案。
11月14日,县长刘建国在电话中向记者证实,现查证共有33人持假签名进入该县党政机关,目前,这些人员已全部被清退;另一方面,假冒签名的也并非是张宪青本人,一条假冒县委书记签名并贩卖牟利的链条也浮出水面。
迟到的“发现”
县委书记李凤臣说,有人举报说进政府工作还需要向县委书记交钱,便到人事局调查,发现很多人事安排的签名并不是自己的笔迹,便要求公安部门破案
齐河,隶属德州市,地处鲁西北平原,有着“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美誉的英雄模范时传祥就出生在这里。
从10月下旬开始,这个与省城济南隔黄河相望的小城,因为一起假签名事件打破了昔日的宁静,齐河大街小巷,开始流传着张宪青假冒县委书记签名安排人进机关并被公安抓获的消息。
“我们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是上个周五(10月27日)了。”11月2日晚,齐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彭学山说,“当时我们就意识到,这个事新闻性很强。”
11月1日,齐河县人大一位副主任(应访者要求,隐去姓名)介绍,他听说此事被发现是因为,县委书记李凤臣10月中旬到政府办公室时,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工作人员很面生,就找到办公室主任询问,一查,“竟是他自己签字安排进来的”,李凤臣当即要求公安部门调查此事。
“案子之所以被发现,是10月16日接到县人事局工作人员的举报。”11月3日下午,齐河公安局主管行政的副局长陈文春表示,人事局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资料时发现,“有些安排人的签字,不像是领导本人的签字”。
“有人举报说进政府工作还需要向县委书记交钱,”
11月14日,县委书记李凤臣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案发确实因为举报,但他从来没收过钱,便到人事局调查,发现很多人事安排的签名并不是自己的笔迹,这种情况下,便要求公安部门破案。
齐河县公安局副局长陈文春介绍,公安局接报后迅速立案侦查,10月25日破案,逮捕了几个主要犯罪嫌疑人。
他说,假签字进人都发生在今年,“这个时候,凭借假签字上班最长的,已经有几个月了。”其他情况他以案件正在调查中为由,拒绝透露案发的细节问题。
造假者时国祺
时国祺最高学历是小学二年级,他将自己安排在了审计局,将妻子安排到了劳动局,每个找他帮忙的人按照单位的好坏,收取3万到8万不等
“张宪青不是主谋,他不过是个二道贩子。”11月3日,齐河县公安局副局长陈文春说,此前民间广泛流传的张宪青模仿县委书记签名安排人并不属实。
陈文春介绍,主谋并非本地人,而是安家齐河的山东乐陵人时国祺。
“他当过两年兵,回来以后就成了无业游民,经常在鲁北这一片地方晃悠,比较能吹牛。”陈文春说,这个假冒县委书记签名的主犯,“最高学历是小学二年级,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
根据齐河县公安局方面说法,时国祺在齐河混社会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在酒店做服务员的妻子,时妻是齐河县表白寺镇人,“这次凭假冒签字进入政府机关的,不少人老家就是表白寺镇的。”
“时国祺一直在朋友圈里吹嘘,自己在县政府里很有关系,跟很多领导都认识”,陈文春说,今年年初,有人跟他说,“你那么有能耐,跟领导说说,把咱弄政府机关里去呗。”
“时国祺当时就答应了下来,后来真的把事情办成了。”陈文春介绍的情况是,时国祺找到当地福利院一个写字很好的偏瘫老头,把事先打印好的“工作申请”折成两半,让这个老头在下半部分的空白处写上“同意,李凤臣”的字样,然后盖上私刻的印章,就拿到人事局去办手续了。
据介绍,为第一个人办成后,时国祺共收了两万块钱。
“这是他收得最少的一次。”陈文春说,以后找时帮忙的人,按照单位的好坏,每人收取3万到8万不等。而当地其他政府官员提供的说法是,收款最高数额达到了14万左右。
“得手以后,时国祺的业务逐渐扩大,又吸收了同乡王金雷作为帮手,协同诈骗。”陈文春说,其中,犯罪嫌疑人时国祺还将自己安排在了审计局,并将妻子安排到了劳动局。
至于民间风传的模仿笔迹的主谋是张宪青,陈文春说,经公安查证,张在初期并没有参与诈骗活动。
按照这位县公安局副局长的介绍,张宪青的妻子、侄女等几个亲属都没有正式工作,他曾经找到时国祺帮忙,以此认识了时,后来,老家也是表白寺镇的张宪青便充当了时的二道贩子。
“齐河县城里有些大中专生是找张宪青办的,所以案发以后,很多群众以为张宪青就是模仿县委书记签名的人。”陈文春说。
“退人退钱”
已经清退的人员涉及劳动局、交通局、审计局、物价局、公安局等。有十几个人也曾经找过领导,县委书记、县长便亲自出面做工作,向他们说明这样进来本身就是不合法的行为
“现在关键的工作就是把善后工作做好,退钱退人。”11月14日,县长刘建国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现已经核实33人,并且已经抓获时国祺、张宪青等主要嫌犯。
当地政府官员介绍,案发时凭假签字获得编制的人可以分成3种情况,一是已经到单位上过几个月或者几天班,这种情况不多;第二种是,已经通过程序,但还没有入职的;还有就是案发以后才办成的,连名也没敢去单位报。
案发后,对这部分人的处理成为当地政府工作重点。
县人大常委会一位副主任介绍,10月27日,县里专门开过一个会,会上讨论的议题之一就是清退这部分凭假签字进来的人。
据齐河县有关部门统计,已经清退的人员,劳动局6人,交通局5人,档案局1人,其他涉及的还有审计局、环保局、物价局、公安局、计生局等。
“被安排进的人成分很复杂,有的是大学毕业生,也有想从企业到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的,也有少部分的社会人员。”11月3日上午,齐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朝生说,“有的好单位大家都想进就多些,差的单位很多都没人愿意进。”
他介绍,清退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不理解的,有十几个人也曾经找过领导,县委书记、县长便亲自出面做工作,向他们说明这样进来本身就是不合法的行为。
11月14日晚,县委书记李凤臣介绍,将犯罪嫌疑人逮捕以后,就开始了清退赃款工作,并变卖了时国祺的房子、汽车,使每位受害人基本能拿到80%.
“只有签字是假的”
县委书记李凤臣说,齐河进人一直由他来负责签字,所以才假冒他的签名。按程序应当由行政一把手来签字,但是基层比较复杂
“只有那个签字是假的,后面人事局出具的接受介绍信之类的全部是真的,按照常规我们应该接收。”11月2日,齐河县劳动局工作人员说,“假同事”能进来,跟他们并没有太大关系。
11月5日,齐河县一位科级干部、某局局长介绍,按照“正常用人程序”,有领导人签字的申请条子,应该是转到人事局局长处,由局长签字,交由编制科办理相关编制问题,并由劳动保障处,办理医疗保险等手续,接下来,包括到财政局挂号,办理银行账户。
“有领导人的签名,又有印章,人事局工作人员当然以为是真的,就按正常程序办了。”陈文春坦然地说。
“这些年国家对政府机关人数控制很严,县一级编制也是由省人事部门调控,新增的编制非常少。”11月6日,德州市人事局原编制科主任刘忠军介绍,一般进人都要通过考试,不过基层执行的并不是那么严格,有的不通过考试,有县编制委员会主任签字,也可以进入政府机关。县编委主任通常由县长兼任。
“无论是政府行政部门,还是县委各个部门进人,都要由县(市)长签字,县(市)委书记没有这个权力。”刘忠军介绍,目前齐河县编委主任由县长刘建国兼任,各部门进人应由刘建国签字。
“只有我签字才能办。”
11月14日,县委书记李凤臣说,齐河进人一直由他来负责签字,所以才假冒他的签名。李凤臣2003年就任县委书记。
他说,按程序应由行政一把手来签字,但基层比较复杂,有的地方是由县长签字,有的是由县委书记签字。后者并无不妥,“因为是党委负责制”。
“案发后,有传言说我三年安排了3000名公务员收受数千万元,这怎么可能?要真是那样,我还敢接你电话,还会在换届前的敏感时期让公安查这个案子吗?”县委书记李凤臣说,这几年齐河严格执行了进人程序。
“在换届前夕,我们原本可以把案件压下去,我们敢查办这个案子,是冒很大风险,并需要很大勇气的。”11月3日下午,县委宣传部长杜朝生说,“再有一个月时间吧,一定能处理好。”
“这个案子暴露了我们人事管理方面的漏洞。”11月14日,县委书记李凤臣在电话中表示,以后要严格人事管理程序,并召开常委会责成人事局做出检查,在人事监管中负有责任的党政领导责任人均要给予相应处分。
县长刘建国也表示,此案是个严重的教训,同时也是个意外事件。
http://news.thebeijingnews.com/0547/2006/1115/011@221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