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山寨版”奏稿引发的惊天血案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20:02

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0年前后,一份假托工部尚书孙嘉淦之名的奏疏稿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该奏稿将矛头直指一言九鼎掌握生杀大权的当朝天子乾隆皇帝,并罗列了其“五不可解十大过”,历数乾隆罪恶,遍劾满朝权贵。奏稿上还伪造了乾隆的御批,几可乱真。伪奏稿当时传抄甚广,几乎是遍播全国。一时间弄得举国震荡,朝野哗然。乾隆为正“大清国体统颜面”,更是大怒之下亲自督查严办。由此也引发了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惊天血案。

  

孙嘉淦何许人也?奏稿为什么假借他的名义?这皆因其以敢于大胆直言而闻名于世,在朝野上下的声望颇高。雍正登基之初,在翰林院供职的孙嘉淦便上书劝诫雍正三件事:“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雍正赞曰:“朕也服其胆”。雍正为夺皇位残杀骨肉兄弟众人皆知,孙嘉淦上这样的奏章,直击雍正的痛处,当真是吃了豹子胆。也就是赶上雍正刚刚即位,急于树立威信,算是歪打正着,否则准得吃不了兜着走。等到乾隆继位后,他又上了篇被后世喻为绝代谏论的《三习一弊疏》,希望乾隆“予除三习,永杜一弊”,说白了就是叫他好自为之不要自以为是。笔锋之犀利读来令人直冒冷汗,所幸乾隆也是开明之君,看完后不怒反喜,还升了孙嘉淦的官,也真够悬的。孙嘉淦两谏成名,在仕途上也创造了升迁的奇迹,一生中当过兵部、吏部、刑部、工部“四部尚书”,还当过直隶、湖广两任总督。这么看来当时这篇奏稿假借孙嘉淦之名也就可以理解了,无非是增加它的可信度。

  

伪奏稿首先在贵州一地被地方官发现,总督硕色闻知后立刻密报乾隆皇帝,说发现“密禀一纸,词殊不经”,是由云南的过客抄录传播到贵州的,内容“明系狂倍之徒凭空捏造,大干法纪”,还“假托廷臣名目,甚至捏造朱批,胆肆讪谤”,并将传抄的伪稿一同呈给乾隆。伪奏稿中除数落乾隆“巡幸无度”外,还为当时因“贻误军机”之罪而被处死的川陕总督张广泗鸣冤,说“以张广泗为有功”。这可是乖乖不得了的事情,乾隆当即严旨追查,为了防止此事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先命步兵统帅舒赫德及各省督抚“密加缉访”,悄悄地进行。

  

可这一追查才发现事情并不如想象中的简单,这份伪奏稿传播之广、传抄人数之多大大出乎乾隆的意料,全国18个省份甚至西南边陲土司之处都有传抄,涉及人员更是三教九流五花八门,有官员、商人、乡绅、僧人、举人监生,甚至还有八旗子弟,缉查三个月,仅四川一地就缉获传抄人员280人。一时间各省查出伪稿传抄的奏报像雪片一样飞送京城。乾隆皇帝叹道:“此等逆恶之词,蔓延各省,甚竟传入土司内,其流传之广,一至于此。”这么大的影响面是他万万没有预料到的。

 

 而案件的审理也是困难重重,不得要领。被缉获的涉嫌者不是互相指责,就是把责任推到已故之人身上加以搪塞,有的在严刑拷打之下认罪而后又翻供,还有的因私仇结怨趁机互相诬陷,使整个案件审理变得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乾隆多次让军机处召开案情分析会,并要求各级官员把查办此案当做压倒一切的任务,主要精力必须用在办案上,对缉查不力的官员严加处分,可以说是下了死命令,乾隆为此案所发的上谕光是见诸实录的就有三万多字,一年之内,降级或革职的督抚级大员就有十几名,看来乾隆是真的急眼了。在这种情况下,秘密查访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干脆转向全国性的公开严查。但尽管搞得举国上下鸡鸣狗叫,案子仍旧查不出个所以然来,用乾隆的话说就是:“查办伪稿至今已一载有余,茫如人海拣沙,万无头绪”。确实够挠头的。

  

可这事老这么拖着影响更不好,民间自是闹得沸沸扬扬,就连朝中大臣也以此案株连甚多容易引起恐慌为由,上书乾隆要求停查。最后乾隆不得不给自己找个台阶,在他的授意下,军机大臣将传抄伪奏稿的一个地方低级官吏——江西长淮千总卢鲁生父子定为炮制伪奏稿的主犯,“押赴市曹凌迟处死”,算是找了个替罪羊。对于传抄伪稿的官员,也一律治罪,对审理不力的官员交刑部严议。伪奏稿案就此草草收场。这场清查案件搞得可谓轰轰烈烈,不但劳民伤财,还搞得人心惶惶,就连被奏稿假名的一向以“胆大”著称的孙嘉淦,也因怕牵扯上自己,惊惧过度而死。

 

 但事情远未结束,伪奏稿案令乾隆惶恐不安,如履薄冰,他感到有一股社会势力在与他对抗,加之当时固有的满汉矛盾,使他更是如芒在背,如鲠在喉,简直成了一块心病。他认为此案“皆因以往实行的宽大之政”、“禁挟仇诬告诗文”等仁慈宽厚政策造成的。为了进一步巩固王权加强专制,乾隆决定继承列祖列宗的铁血猛政,开始残酷地打击异己。一方面他继续深入核查伪奏稿的主谋案犯,一方面以清查“悖逆”著作为由,大兴“文字狱”,并下旨:“此等奸徒,传播流言,俦张为幻,关系风俗人心者甚大,不可不力为整饬”,说这种随意传播流言的行为影响极坏,不大力整治是不行了。于是“文字狱”在全国死灰复燃,恣意蔓延,达到了历朝历代的顶峰,不断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惊天血案。据不完全统计,伪奏稿案之后全国共查办130多起文字案,其中47起的案犯被处以凌迟极刑,死后戮尸,诛灭九族。以至于人们谈“文”色变,当时的惨烈和惶恐可想而知。

 

 

 

/路卫兵

 

  

--------------------

 

 

唐德宗挽救帝国的一份检讨书

  

/韩小博

 

 古代中国的皇帝们都爱乱认亲戚,明明姓王姓刘,偏偏说自己和姓张的玉皇大帝是一家,美其名曰“天子”。既然是天的儿子,继承了神的基因,自然就不会犯错,所以皇帝们一般从不认错,即使是杀了亲爹的大错。但是,个别皇帝偶尔也会认错,写个检讨书,这倒不是因为他们诚实,否认自己和玉皇大帝有血缘关系,而是他们被逼到了墙角的自救行为。这种检讨书有个官方的说法——罪己诏。据说历史上最早的罪己诏是商朝开国国君商汤同志写的,比较出名的说法是“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那么,罪己诏的作用有多大呢?让我们来看看唐朝的一份罪己诏,正是这一份百十号字的检讨书挽救了行将灭亡的大唐帝国。

 

 故事的主角叫李适,他的曾爷爷是大名鼎鼎的唐明皇,他的爷爷是斩杀杨国忠、收复长安城的唐肃宗李亨,他的母亲是历史上被假冒次数最多的太后——唐代宗睿真沈皇后,算起来他也是出身名人家庭。然而名人家庭的光环却没有带给他多少幸福,相反,他的人生一直被造反者的阴影笼罩着。

 

 天宝元年(742)四月十九日,李适出生于长安的皇宫中。他不仅是父亲的长子,还是爷爷、时为太子的李亨的长孙,而父亲又是爷爷的长子,这意味着他一出生就注定了自己是大唐帝国未来的皇帝。李适的童年正处于唐朝最繁荣昌盛的时期,当时全国人口一路高涨到六千万,达到了以前朝代从未有过的高峰。在这种背景下,李适的童年还是很幸福的。然而,他的人生刚刚踏入青春发育期,少年时代还没走完第一步,公元755年,把大唐搅成一锅大汤的安史之乱爆发了,那一年他才14岁。叛军先破潼关,再破长安,仓皇出逃的唐明皇老爷子十分狼狈,走时连自己曾经的最爱梅妃都没带,只带了杨贵妃一个老婆就一路南奔了。当时撇在长安的一干李姓宗室和女眷人数众多,其中就包括李适的生母沈氏。从此,他们一个原本幸福的双亲家庭变成了单亲家庭,再也没能团圆过。

  

李适跟着父亲、爷爷一路颠沛,多年间辗转许多地方,直到父亲唐代宗继位,安史之乱还未平息。战火中接受洗礼的李适迅速成长,曾被父亲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同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并肩与史思明父子展开最后的大决战,并最终取胜。此后他官拜为尚书令,受赐铁券。而他的父亲唐代宗也不是省油的灯,巧妙借助宦官之间的矛盾,铲除了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李辅国。外乱平定,宦官集团又被压制,唐朝貌似迎来了安史之乱后重新崛起的千载良机,但只是貌似而已。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代宗病逝,李适以皇太子身份接任皇位,是为唐德宗。初登大宝的李适回想自己失去的母爱、少年时期的颠沛之苦,决心大干一场,重整大唐帝国的雄风。他在政治上实施多项改革,雷厉风行,大有老祖宗唐太宗的风骨。然而,这时的唐朝早已阴阳失调多年,是唐明皇、李林辅、杨国忠、安禄山、李辅国等多位破坏天才呕心沥血的结果,一两盒救心丸也就治治标,根本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李适的措施看似果敢,但也只是下了一两盒伟哥而已。而且,他本人又是个抠门儿鬼,最终导致了他的一片雄心变成了灰心。

 

 

安史之乱之所以会爆发,和当时地方藩镇势力的膨胀有很大关系。李适对症下药,在政治上做了一些调整后,把注意力转向了削藩,企图把藩镇头脑——节度使们手里的权力收回到中央。时机很快送上了门。自安史之乱后,地方上的节度使们很多成了土皇帝,渐渐地,节度使死后将职位和领地传给子孙成了不成文的规矩,连中央都不能干涉。李适决定改掉节度使们的臭毛病,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真正的皇帝。建中二年(781年),河北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死去,他的儿子李惟岳上表请求继承成德镇的土地和权利。李适一口回绝,坚决要自己任命新的节度使。

  

惯例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如果这次李适收回了成德镇,下次就是山南镇、淄青镇。于是,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节度使梁崇义几个土皇帝便武装联合起来,和李惟岳一起向朝廷示威。李适早就料到会有这一手,于是他采取了以藩制藩的策略,利用藩镇之间的矛盾,拉拢幽州节度使等人攻击叛军。这一招开始非常好用,先是淄青镇的李正己病死,他的儿子李纳不堪重击,被打得大败。接着挑头的李惟岳集团发生内讧,本人被部将王武俊杀死,成德镇的大将张忠和投降,并被德宗任命为新的成德节度使。四路叛军,最后只有田悦在魏州负隅顽抗。打了一段时间,节度使们渐渐聪明起来,他们之间相互厮杀,等于是在帮了中央政府的大忙,到时候好一个个收拾。于是,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底,卢龙节度使朱滔挑头自立为冀王,接着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这几个王深知孤掌难鸣的道理,于是联合起来组成造反集团,一致向唐德宗开战。李适还没有喘口气,汝南节度使李希烈也跟着起哄,竟自立为楚帝,公开与大唐决裂。战局由此陡转直下。危急之下,李适开始全国总动员,召集全国可以调动的兵力先打出头鸟——李希烈。 

 

一时间,战火从河北一直烧到河南,也烧到了东都洛阳。其实当官的和当皇帝的弄得再凶,也不关当兵的事,他们所要的只是有肉吃,有钱花。可是关键时候,李适同志偏偏玩起抠门儿了。建中四年(783年)十月,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从军官到士兵,都以为可以领到很多很多的赏钱,然后腰缠金银珠宝上战场。然而李适压根儿没把这些兵油子当人看,按叫花子的待遇打发。结果满心欢喜的数万泾原兵不仅工资没领着,吃的伙食都很差,没有肉也就算了,连米都是糙米,嚼起来塞牙。兵油子们一下火了,老子卖命,连工钱都拿不上,反了吧!顷刻间,平叛大军变成了造反大军,“泾师之变”由此爆发。由于事发突然,李适半点准备都没有,慌忙下令紧急调拨二十大车金银财宝犒劳这帮兵油子。该大方的时候不大方,事后大方已经太迟了,叛军不仅要了二十车珠宝,还要拿下李适的人头。没办法,李适只好带着一家老小跑出了长安,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泾原兵反了之后,决定响应朱滔,就拥立朱滔的兄长朱泚为皇帝,国号大秦(后改为汉)。朱泚为了让自己的大秦取代大唐,立即带兵围攻奉天,搞得李适就像活到了世界尽头。

  

眼看大唐江山就要毁在自己手里,李适决定低声下气一次。他以和当初拒绝李惟岳同样的坚决,接受了翰林学士陆贽的建议,向全国人民公开检讨。这份检讨书的名字就叫《罪己大赦诏》。在这份著名的检讨书中,李适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己的指导思想,认真回顾了自己的错误,而且敢用重词,譬如“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上累于祖宗,下负于黎庶”等等。同时为了显示自我批评不是表面文章,他还赦免了除称帝的朱泚之外的所有叛乱将领,并指出国家现在这副混乱的样子,责任不在别人,“罪实在予”。这份检讨书因为态度诚恳,居然感动了很多叛军,“士卒皆感泣”。很快,叛乱人员王武俊、李纳、田悦主动取消王号,上表谢罪。当年七月,李晟打败朱泚一举收复长安,李适终于得以重返长安。国家局势也很快稳定下来。

 

此后,遭受削藩失败打击的李适心灰意冷,对地方的土皇帝们也开始听之任之。从此,唐朝藩镇割据持续恶化,直到唐宪宗李纯时候才稍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