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又是一年春来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11:22
张 铁
 
2010年02月13日00:0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尽管有春晚的吹拉弹唱,尽管有春运的汹涌人潮,尽管有媒体的锣鼓喧腾,还是不免抱怨:“年味咋越来越淡了?”即使是费尽周折买到回家的车票,即使是劳顿数日踏上故乡的土地,即使是合家团圆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是不免疑惑:“这年怎么越过越没意思?”
或许,我们该抛开在现在已经不稀罕的饺子、抛开并不是过年才能穿上的新衣,抛开这种种物质化的考量,想想,究竟是什么把人们吸引在春晚的屏幕之前,究竟是什么搬动了春运的庞大人流,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重视过年?这一切的背后,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永远要过的这个“年”。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有限的人生,面对这似乎永恒的时间运转,是否会产生渺小、不安甚至是恐惧的感觉?所以,我们需要节日。“节”,繁体字为竹字头,本意是竹子上连接上下的突起,是终点,也是起点。节日的意义,也由此可见一斑:这是线性流逝上的循环,让人能有勇气面对时间的一往无前。作为旧年的结尾和新年的开头,依托时令的春节,这样的意义,更为明显。
节日中,也蕴藏人的社会化需求。“节庆节庆”,节日总有庆祝。在节日的庆祝活动中,不同的人体验共同的情感。这样的感觉,把个人和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鞭炮、饺子,甚至号称新春节民俗的春晚,都是如此。面对电视荧幕,体验着“全球华人”共同的节日,我们或许能感受到一种超出个体的力量,体验到一种超出生理需求的社会认同。
同时,每个人都是社会化的人,都需要亲情、爱情、友情的润泽和滋养。而节日,就是艰辛的日常生活中,一个交流沟通的驿站。经过一年的忙碌与辛苦,能跟家人小聚,能走访亲朋,既是联络情感,也是一种社会化的仪式。流行歌曲唱:“常回家看看”,“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虽然浅白,却反映出节日最深刻的底层意蕴。
从某种意义上看,节日中,还包含着不同文化的DNA。文化不同,节日也相异,或与宗教联系,如圣诞节、复活节之于基督教;或与历史相关,如感恩节之于五月花号的移民。而在中国,节日大多来自自然时序,反映出一种迥异于西方的世界观和自然观:中秋节将相思情愫寄予皎洁明月,清明节是在大自然生生不息循环的开始缅怀逝去的祖先,春节更是几千年历法传统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关键点……这样的节庆,蕴藏着这个传统中特有的集体意识,也蕴藏着这片土地上共同的文化基因,对于形成我们民族性格,塑造我们的传统精神,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诚然,当每天都可以吃到丰盛的晚餐,当随时可以穿上亮丽的新衣,当手机、网络让沟通和交流随时都能进行……当物质极大丰富,节日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日常生活的挤压,节日的“仪式”性质,也不可避免地会在物质主义的冲击下变得淡漠。但是,节日并不仅仅是靠物质支撑的。就像过年时“压岁钱”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给孩子买玩具、买零食的零花钱,其中更包含着孩子美好成长的祝愿,包含着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包含着父母对责任的承诺、孩子在情感的回归,如果仅仅用“金钱”来理解压岁钱,恐怕就看不到“红包”之后的意蕴了。
面对春节,切莫妄自菲薄:年味消失了,文化堕落了,传统沦丧了。要知道,过年时候的心理诉求,节日承载的底层功能,并不仅仅在于物质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对这美好的情感,抱有一份敬畏与尊重之心。
人民时评:“恐归族”与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王兰
 
2010年02月12日00:0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团团圆圆”、“阖家欢乐”是春节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中国人的传统。可近年逐渐增多的“恐归族”,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在春节时“缺兵少员”,“恐归族”也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那么,“恐归族”过年的压力来自何方呢?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一恐“春运”太可怕。不论是天上的,水上的,还是陆地的,交通工具这时都显得“捉襟见肘”,不但人多受罪,价钱也会较平时高,有时需要托人才可弄到紧俏票。有些人已经形成心理障碍,想起“春运”的奔波之苦心里就发怵。二恐“红包”无底洞。一年辛苦挣得的钱,从银行中取出,也许还没有暖热,就要以“红包”形式派发给数都数不过来的“七大姑八大姨”等亲戚朋友们。而且“红包”数额逐年看涨,让许多工薪阶层心生怯意。三恐人情债太多。有些地方风俗不能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礼节繁杂,饭局车轮战更是一个“累”字了得!四恐攀比受不了。回到家,见到亲戚朋友,难免问起哪里高就啊?如何发财?成家了没有?这些问题照实说吧,恐自己脸上不好看,又扫了人家的兴;不照实说呢,紧接着可能就会“红包”“出血”,让人左右为难。尤其是,有些游子给父母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自己在外一切都好。可事实上并不尽如人意,回家则担心“美丽的谎言”“穿帮”、“露馅”,所以,一年一度的盘问,仿佛轮回式的“梦魇”……
“恐归族”的出现,是对“回家”还是“不回家”做心理选择的结果,也是传统春节延续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它的实质,是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碰撞产生的火花在人们心理层面的折射。我们应该趋利避害,“一枚硬币两面看”。
一方面,“恐归族”的诞生,或者可以催生春节文化的新因子,如果合理引导,会更加丰富春节文化的内涵,使古老的春节焕发出新的活力。既然恐归,那一定是有一种新的过春节方式。能不能让它成为更健康、更符合时代潮流的春节生活方式?比如叫上父母出外旅游,这不仅能够放松身心,开阔视野,还能让家人在旅游中感受亲情的天伦之乐,可谓休闲与亲情兼得。比如“充电”,在别人整天做酒囊饭袋的时候,在书香中沉醉、润泽,显然更益于身心健康。再比如做做平时想做但是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从这些方面看,“恐归”有它的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恐归族”的存在也提醒我们,有些春节习惯随着时代的变迁,是否需要改变?一年一度的“春运”能不能再变得轻松一些?家庭对游子是否要求过高?游子自己是否过于虚荣?
毕竟,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我们不仅要传承她,还要创新她。“恐归族”的出现给我们提了个醒:现在的春节生活方式可能有陋习,有弊端,我们必须加以改进。从社会角度讲,应该大力倡导符合收入实际的春节消费,倡导亲情主导的春节文化,淡化春节的物欲色彩。从家庭角度讲,“恐归族”春节不回家,影响的并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他们的家庭。为自己,也为孩子着想,父母不要对子女寄予太高的期望,只要平安,只要是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要从心里感到幸福,这种幸福子女是会感知到的。从“恐归族”个人来说,尽量消除心理障碍,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春节还是回家的好,陪伴父母就是在尽孝心,也可以减轻自身漂泊的孤独感。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中温暖的亲情等待着你,家中也许并不丰盛但洋溢着爱的饭菜等着你,今年不行,明年怎么样?
相关新闻:
春节催生“恐归族”,过年为何让人不堪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