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首诊症状及诊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54:09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首诊症状及诊断

1脑血管病的首诊症状
                  
                    1.1突然出现的面、上肢、下肢麻木或无力,特别是位于肢体一侧:(1)整个身体一侧,面、上肢和下肢(偏瘫);(2)单个上肢或下肢(单瘫)。
                  
                    1.2突然出现的说话或理解困难:(1)表达或理解困难(失语);(2)言语含糊不清(构音障碍)。
                  
                    1.3突然出现的单或双眼视觉障碍:(1)单眼视觉缺失;(2)一侧视觉缺失;(3)双侧视觉缺失。
                  
                    1.4眩晕:休息时持续存在的旋转感。单纯眩晕也是许多非血管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因此,应至少有1个其他的脑血管病症状存在。
                  
                    1.5突然行走困难、步态笨拙、蹒跚、平衡或协调困难:(1)站立或行走时平衡障碍(躯干共济失调);(2)上肢或下肢协调困难(肢体共济失调)。上述症状可以轻、中、重度出现,或任何症状的组合。
                  
                    1.6其他症状包括:(1)突然、严重、不明原因的头痛;(2)意识水平的突然下降。注意:急性共济失调、头晕、呕吐,特别是伴有急性头痛提示脑血管病位于小脑。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诊断最明确的目的是:(1)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脑血管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如肿瘤、硬膜下积液、脑炎。(2)判断缺血的发展程度。(3)显示闭塞的动脉,指导治疗。
                  
                    2.1CT
                  
                    2.1.1建议:将CT扫描作为常规最重要的诊断性检查手段。为避免造影剂与血液混淆,行CT时不施行增强扫描。
                  
                    2.1.2意义:CT可立即发现脑出血或出血性梗死,鉴别脑出血及脑梗死,只有除外脑出血方可进行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治疗;可除外一些易治疗的病因,例如硬膜下血肿;可除外类似脑血管病的疾病,例如肿瘤或SAH;可除外小脑出血,特别是有小脑症状、体征考虑梗死或出血时;
                  假如诊断有疑问,如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可确定是否有静止性梗死灶。
                  
                    2.1.3行CT检查的时间:少量的颅内出血可迅速好转,所以几天后CT扫描上难以与小面积的脑梗死相区别。如果应用溶栓、神经保护或抗凝治疗应在6小时内进行,其他病例在48小时内完成,最迟不超过7天。
                  
                    2.1.4CT表现:新鲜的脑出血在CT上显示为高密度影。SAH密度较淡,可呈现细的、白色的一层。急性缺血早期在CT上的征象有:灰质、白质间的对比度降低;脑组织密度降低(低密度);占位效应包括:压迫脑沟、蛛网膜下腔池,甚至脑室变形和中线移位。血管闭塞区侧支循环越差,缺血越严重,CT上异常改变越早。但缺血早期CT征象不能明确地鉴别可逆性和非可逆性缺血。大血管闭塞后,血管的密度增加("大脑中动脉[MCA]高密度征",也可发生在基底动脉闭塞)。
                  CT检查可以正常,可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他以CT为基础的技术:氙-CT可测量脑血流对可逆、非可逆缺血区域的分辨。CT灌注像可判断缺血区域的脑血流情况。CT血管造影(CTA)可检测出颅内、外闭塞的血管。
                  
                    2.2功能MRI技术:对急性缺血发病3~6小时的患者行MRI弥散及灌注成像(DWI、PWI)。MRI灌注像类似于CT灌注像,注射增强剂后,可立即显示脑灌注的改变;MRI的弥散像对脑缺血的检查最敏感,不到1分钟,可检查出数分钟前刚闭塞的血管所产生的异常改变,有助于发现血管阻塞或脑损伤的部位。PWI、DWI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发现缺血半暗带,为溶栓治疗提供影像依据。DWI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作脑血管病患者的检查。
                  
                    2.3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可定性评估脑血流区域。在溶栓治疗中,SPECT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4腰穿(LP):适应证为临床怀疑SAH,但CT扫描正常者;患者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疑为脑膜炎者。约5%
                  SAH患者CT扫描正常,这类患者往往出血较少并且无局灶的神经系统缺损(Hunt和Hess分级
                  Ⅰ)。如果临床怀疑SAH,即使CT扫描正常也应行腰穿。
                  
                  3诊断
                  
                    3.1明确是否脑梗死:临床上突然出现的脑局灶性症状和体征都要怀疑脑梗死的可能,容易与之相混淆的是脑出血,区别脑梗死与脑出血的最可靠方法是头CT和/或MRI,其他临床方法均不能作为确诊方法。
                  
                    3.2鉴别诊断:诊断脑梗死的同时要与脑肿瘤、晕厥、癫痫、慢性硬膜下血肿等相鉴别。
                  
                    3.3寻找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通过生化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等检查寻找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颈动脉狭窄、高脂血症等。
                  
                    3.4脑梗死的病因诊断
                  
                    3.4.1栓塞性梗死:心源性包括房颤、近期心肌梗死(占急性心肌梗死的1%~3%)、人工瓣膜、先天性瓣膜病、心内膜炎、附壁血栓、扩张性心肌炎。动脉源性是指血栓性、胆固醇性栓子,发展自动脉弓和颅外动脉(如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栓塞性梗死具有突发性,神经影像显示有数个血管区的既往梗死。
                  
                    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附壁血栓、颈动脉及主动脉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线索包括:(1)突然起病,症状迅速达到高峰;(2)有风湿性心脏病或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史;(3)心电图表明有心房纤颤;(4)颈动脉和主动脉超声发现有不稳定斑块;(5)TCD栓子检测发现脑血流中有过量的栓子存在。
                  
                    3.4.2血栓形成性梗死:血栓性病因包括内皮细胞损伤或缺失,显露内皮下结构激活血小板,促发血栓生成,抑制纤溶系统、血液凝滞。患者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可产生颅内的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线索为:(1)发病年龄多较高;(2)多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3)发病前可有TIA;(4)安静休息时发病较多,常在睡醒后出现症状;(5)症状多在几小时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加重;(6)多数患者意识清楚,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明显;(7)脑脊液多正常。CT检查早期多正常,24~48小时后出现低密度灶。
                  
                    3.4.3腔隙性梗死:腔隙(Lacunae)一词首先由Durand-Fardel(1843年)提出,意指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小型软化灶。在CT问世前,腔隙性脑梗死只能依靠病理检查才能证实。Fisher在1042例尸检中,发现11%的有这种局限性小软化灶,大多数腔隙直径在0.5cm左右,最大直径可达1.8cm,绝大多数腔隙分布在壳核、尾状核、丘脑、脑室旁白质,也见于桥脑、小脑,但大脑皮层少见。腔隙性梗死的病因包括继发于高血压、血管炎、动脉硬化玻璃样变和淀粉样血管变性所引起的微动脉粥样硬化、脂质透明变性、纤维素样坏死,但大多数与高血压有关。在所有的梗死类型中,腔隙性梗死预后最好。
                  
                    CT显示出低密度软化灶可以证实临床诊断,CT未显示出来也不能排除腔隙性梗死的存在。CT的阳性检出率约为50%,他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一是腔隙灶的部位,凡内囊、丘脑区者易于显示,而桥脑区不易显示。二是腔隙灶的大小,有症状者腔隙灶直径一般都大于0.71cm,而无症状者一般都小于0.63cm。三是扫描时间,早期软化的脑组织对X线的吸收率与正常脑组织差别不大,CT难以分辨。过晚又容易与出血灶形成的囊腔混淆。以10天左右进行CT扫描其检出率与准确率最高(超过58%)。
                  
                    3.4.4分水岭梗死:分水岭梗死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0%,若有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可占40%。临床诊断线索包括:(1)病史中有有全身血压下降的佐证;(2)由坐位或卧位变为直立位时起病;(3)病史中有反复一过性黑蒙;(4)颈动脉检查发现有高度狭窄;(5)影像学上发现符合分水岭梗死的表现。
                  
                    3.4.5其他病因:动脉壁的炎症,如结核性、梅毒性、化脓性炎症、钩端螺旋体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动脉炎等,还可见于先天性血管畸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高凝状态等。
                  
                    3.4.6原因不明:有些脑血管病的病因不明。 基层医生论坛-基层医生的网上家园,本站一级域名:www.jcys120.cn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新手获取积分〓★〓 竞岚

超级版主

UID
128 
帖子
2543 
精华
10 
积分
279 
金币
9542 枚 
宣传经费
5 元 
得票
156 票 
鲜花
45 朵 
鸡蛋
0 个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7-6-4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离线
2楼 发表于 2007-6-27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