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上看经济 社会财富分配制度设计与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31:38
作者:qq764279105 提交日期:2010-1-8 23:35:00 访问:1876 回复:57

假设一个国家 只有A B C三个人,凭三个人各自的真实能力,A能创造价值为 100的财富,B能创造价值为 50 的财富,而C呢能创造财富的价值为 0 ,但同时每一个人又有毁灭所有财富的能力,要维持这样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该如何进行财富的合理分配?
ABC为一个整体,一次分配 按贡献(能力)分配 分配财富价值的50%,A优先分配拿回 50,B拿25,C为0;二次分配 共同保障(课税)总额的75列入共同保障平均分配,保障权益均等每人可享受到25,土地 教育 医疗等资源收益作为共同保障平台,不可分割
',1)">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08 23:46:20

分析另一个方案,统一课税30%,A一次分配拿回70,B拿回35,以同样为0,共同保障分三份保障,每份保障的额度为10,半分为5,二次分配为市场化分配,20购买一保障,10可购买半份保障,则A有条件获得30的保障,B可获得15左右保障,C则为0,C什么也没有社会不稳定怎么办,来个慈善救济福利,慈善额度随意设定,不多,就5吧,AB可共拿出10作福利慈善,A提倡由A操作,操作成本为5,A拿回5,剩下5接济C.分配完毕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08 23:49:20

假设A,B,C三个人合伙建立一间企业,A的创造价值为100,B的创造价值为50,C暂时没有创造价值的能力 为0,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创造能力,则A,B,C三人初次共同创造的价值总额为150,价值分配方案设计为;一次按能力分配分配50%,价值额为75,则可先拿到50,B拿25,C为0.二次分配为共同保障分配 价值额75,A,B,C均占三分之一为25,则A共得收益75,B共得50,C共得25.
假设 B向A学习创造技能,可获得A的创造能力,C向B学可获得B的创造能力,又假设A带B的单位成本为50,B带C的单位成本为25. B向A学习 C向B学习获得创造能力(以后记作人力资本)提升后各人创造能力连同各自所持有价值(以后记作资本金),则A下次投入 人力资本100+资本金125;B投入人力资本100+资本金25,C投入人力资本50+资本金0;共同投入则为人力资本100+100+50=250,资本金125+25=50,共计400.下次可分配的价值为250,一次分配按能力分配分配50%(也就是人力资本优先分配50%的共同创造价值的收益)价值额(后面记作收益)为125,则A可拿到 A占人力资本投入权益的40%(100/250)*125=50,B可拿50,C可拿125*(50/250)=25.二次分配考虑人力资本投入与资本金投入的公平* 设计二次分配方案设计为人力资本权益与资本金权益相等各为50%即总资本400权益的25%,则二次分配A的收益为人力资本收益25(A的人力资本权益40%*投入总收益125*人力资本总权益50%)+资本金收益约52.5(资本金权益125/150*总投入收益125*50%)=77.5;B的收益为人力资本收益25+资本金收益约10(25/150*资本金投入总收益125*50%)=35;以的收益则为人力资本收益12.5(C的人力资本权益20%*人力资本总收益125*50%)+资本金收益0=12.5.
则A在下次分配总共可拿到分配价值50+77.5=127.5;B可拿到50+35=85;C可拿到25+12.5=37.5.
作者:江海风雨 回复日期:2010-01-09 01:50:46
高见
作者:mmcdxx 回复日期:2010-01-09 11:37:15
关键现在是C一手拿镰刀,一手拿斧头,结果他拿走了80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09 16:04:36

假设A獍建立企业,A拥有全部的资本权益 即股权 为100%,拥有完全话语权,A参与自有企业的价值创造,假设A创造能力价值为100,自定工资100,聘用B C,假设B初期实际创造能力为50,B工资定额为50,C初期实际创造能力为0, C工资定额为25.B C均可经过培训获得A的创造能力,又假设A对B C投入的单位培训成本为25,
则初期ABC共同创造价值总额为 A的贡献100+B的贡献50+C的贡献0-25(对B的培训成本损耗)-25(对C的培训成本损耗)=100.
则初期分配:
A的收入为 -50(B的工资成本)-25(B的培训成本)-25(C的工资成本)-25(C的培训成本)+100(A的工资)+50(B的贡献)+0(C的贡献)=25
A的收益为 收入25-100(付出的代价)=-75
B的收入为 工资50+25(福利--获得技能培训)=75
B的收益为收入75-付出的代价50=25;
C的收入为 工资25+福利25=50
C的收益为 收入50-付出的代价0=50.
经过初期技能培训,二期B C的创造能力均得到提高,B提高到100,C提高到50,对C进行二期培训 投入培训成本假设为25,
则二期共同创造的价值总额为 A的100+B的100+C的50-25(对C的培训成本损耗)=225
则二期分配:
A的收入为 -50(B的工资成本)-25(C的工资成本)-25(C的培训成本)+A的100+B的100+C的50=150
A的收益为 收入150-A付出的代价100=50;
B的收入为工资50+0福利=50
B的收益为收入50-付出100=-50
C的收入为工资25+福利25=50
C的收益为收入50-付出50=0.
经过二期培训,C的创造能力同样达到了100,共同进行三期创造 共创造价值总额为 A100+B100+C100=300
则三期分配:
A收入为 300-50(B工资成本)-25(C工资成本)=225
A的收益为 收入225-付出代价100=125;
B收入为工资50+0福利=50
B的收益为收入50-代价100=-50;
C的收入为工资25+0福利=25
C的收益为收入25-付出100=-75.
假设维持分配现状不变,四 五 六.......次分配均为
A收入225,收益125;
B收入50, 收益-50;
C收入25, 收益-75.
通过多次分配观察,利益利害问题来了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09 22:49:05

经济行为分析,经济的背后就是代价,任何经济行为都需要资本投入的代价,如:时间流逝造成的生命损耗,运动造成的能量损耗,资源或能源的损耗等等
能够看到问题不代表有能力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制度的设计与实施,只有学会制度设计才能有方法对经济问题动手术,没有制度设计能力对问题作出的或是或非或对或错或好或坏的结论,都只能是似是而非 不知好好坏对错的谬论.
制度主导经济,经济行为的结果是由制度造成的
制度是否科学是设计得来的.
制度是成因,问题是结果.
如:腐败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如何防止腐败?
贫富两极分化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防止两极分化?
经济危机的根源?如何防止经济危机?
或农或工或商问题等等
都可以用制度设计 实施去解决.
最后,可以用制度一经济,把经济行为回归到权益与责任上-----
后续 权益责任制制度设计与制度分析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0 22:45:19

权益责任制意为权益与责任并重的分配制度,获得一分收益付出一分的责任.就如公平交易,1分钱买一分钱价值的物品,绝不1分钱强买两份一分钱的物品,或1分钱价值的物品要价2分钱卖,是不扭曲原有价值的公平分配制度.如A的经济行为对A B C 共同的生存资源造成的 生存资源的损耗,生存环境的恶化 所付出的代价负责任,权益与责任是公平的,不计别人的代价攫取别人的价值利益是对别人的利益掠夺,是殖民,不计自己所付出的代价对别人的无限奉献行为是虚无,两种行为的制度都是权益与责任分离 极端对立的利益分配制度,是不可能长久的.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1 17:55:52

权益与责任并重是 以能力获得的价值与承担责任负出的代价公平对等,也就是能力创造价值的权益与价值保障公平的权益对等
能力创造的权益=保障权益
整体内的个体,创造能力有差异可以按能力差异分割能力创造价值的权益,保障权益兼顾公平共同拥有不分割,
创造价值可以是人力(劳动)投入创造,也可以是物态资本投入创造,物态资本又可以是以价值量化了的实物 方法 货币 等等,
人力投入可以记作 "人力资本",物态资本投入价值创造具有创造动态可以记作"物流资本"与货币投入创造的"资本金".
则有 人力资本权益+物态资本权益=保障权益
人力资本与物态资本权益分配取消资本先导特权(先入为主的优先分配 优先话语权,之前的资本继承权),公平分割
则有 人力资本权益=物态资本权益;
权益责任作为一个整体
则有 人力资本权益+物态资本权益+保障权益=100%
则 公平分配方案
人力资本权益=物态资本权益=25%
保障权益=50%
保障可以是可以量化的价值保障,也可以是无形的规则 方法 专有能力保障等等,可以用于共同保障应用损耗,也可以参与共同价值再创造,参与共同价值再创造投入以资本的形式记录,可以记作"知识资本"
则有
知识资本权益50%+人力资本权益25%+物态资本权益25%=100%
新的制度, 新的会计记帐方法,更简单 更科学
作者:原汁yuanwei 回复日期:2010-01-11 22:49:15
假设一个国家 只有A B C三个人,凭三个人各自的真实能力,A能创造价值为 100的财富,B能创造价值为 50 的财富,而C呢能创造财富的价值为 0 ,但同时每一个人又有毁灭所有财富的能力,要维持这样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该如何进行财富的合理分配?
--------------------------------------------------
是否能形成这样一个局面,或者说这种局面是怎样来的,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1 23:59:47
作者:原汁yuanwei 回复日期:2010-01-11 22:49:15
假设一个国家 只有A B C三个人,凭三个人各自的真实能力,A能创造价值为 100的财富,B能创造价值为 50 的财富,而C呢能创造财富的价值为 0 ,但同时每一个人又有毁灭所有财富的能力,要维持这样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该如何进行财富的合理分配?
--------------------------------------------------
是否能形成这样一个局面,或者说这种局面是怎样来的,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
A B C抛弃过去的共同都具有的毁灭财富的能力,制新规则,共同进入新规则平台,没有设计偏向某种过去的或继承的能力的优先财富分配特权的分配制度,没有欺骗,以新的制度为原则,靠共同的价值观念开始,按创造能力与公平责任分配共同新创造的财富,之前所继承的放入共同的新生的权益责任平台,C对新的观念 新的方法认同但还没有应用的能力,就相当于初生,开始没有创造能力,但在共同的平台上在没有创造能力之前同样获得共同平台的公平保障,这是一个体制健康发展的基础
作者:jztan 回复日期:2010-01-12 00:19:00
mark
作者:风中轻尘 回复日期:2010-01-12 00:25:04
现在实施的好像就是第二种!!!
作者:原汁yuanwei 回复日期:2010-01-12 20:26:45
楼主说的很象博弈论,“囚徒的困境”就是一个被研究很透的著名的例子,不过即使如此,面对一个现实的具体情景时,情况也不一定会总是符合推论。
现实的复杂,说明好的制度不是设计出来的,是实践博弈出来的。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2 23:04:34

权益责任制分配制度的核心体现在记帐方法(会计)的科目上,权益责任制记帐方法的科目有:
知识资本(相当于有知识 专利 无形资产 共同保障投入等);
人力资本(劳动创造或人力投入的资本记录形);
资本金 (有现金 银行存款借款 应收帐款 应付款 等等状态可变现的本金)
物流资本(相当于商品的价值总额0
保障 (相当于税收,明确税收的责任,可细分为 生命保障 资本权益保障等,也相当于保险).
权益 (用于分配资本增量计算,资本增量相当于利润)
计算分式
总资本权益=知识资本权益+人力资本权益+物流资本权益与资本金权益=100%
记录发生项目的记帐项目有:
购买 销售
投入 退出
损耗 转帐
发生项目为平台整体利益分配行为,不分 借 货.
最简单的方法,将会产生最高效率,最低成本的应用.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2 23:27:03
楼主说的很象博弈论,“囚徒的困境”就是一个被研究很透的著名的例子,不过即使如此,面对一个现实的具体情景时,情况也不一定会总是符合推论。
现实的复杂,说明好的制度不是设计出来的,是实践博弈出来的。
-----------------------------------------------------------
我倒没有看过什么论著,所以我的认识不受任何观点 理论的影响,有的只是受到反面的教育,我的认识都是在偶得的制度上推导出来的,所以我是从制度上看世界;也没有做过实践,但很快就会有行动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3 00:24:03

重设三
假设A,B,C三个人合伙建立一间企业,A投入自有资本金,
初期A的创造价值为100,B的创造价值为50,C暂时没有创造价值的能力 为0,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创造能力,则A,B,C三人初次共同创造的价值总额为150,价值分配方案设计为;一次按能力分配分配50%,价值额为75,则可先拿到50,B拿25,C为0,用权益责任制制度分配,一次分配相当于先拿回投入的本金,人力资本=人创造贡献价值的总额-应投入保障的价值额度.二次分配为共同保障分配 价值额75,因A投入资本金参与价值分配,则初期二次价值分配
A的资本收益=A的知识资本收益75/2/3+A的人力资本收益+A的物态资本收益 =12.5+A的人力资本权益50/75(A的人力资本与ABC人力资本总价值比)*人力资本总收益75/2/2(人力资本收益与物态资本收益的公平分配比)+A的物态资本收益权益25%*总资本收益75*25% =12.5+12.5+18.75
=43.75
B的资本收益=12.5+25/75*75/2/2+0*
=18.75
C的资本收益=C的知识资本收益12.5+0人力资本收益+0
=12.5
则 初期分配
A的总收入 =50+43.75=93.75
B的总收入 =25+18.75=43.75
C的总收入 =12.5
假设 B向A学习创造技能,可获得A的创造能力,C向B学可获得B的创造能力,又假设A带B的单位人力成本为25,B带C的单位人力成本为12.5. B向A学习能力提升到A的水平,A B的创造价值均100, C向B学习创造能力提升到B的水平 创造价值为50,A带B B带C的成本与B C获得能力的代价计入二期资本计算分配,各人创造能力连同各自所持有资本,A拿回前期投入资本金,则A二期投入 人力资本50+资本金93.75;B投入人力资本25(50能力的评价-25损耗A的成本)+资本金43.75,C投入人力资本12.5(能力的评价25-12.5损耗B的成本)+资本金0;共同投入价值创造的人力资本为50+25+12.5=87.5,资本金为93.75+43.75+12.5=150,二期A带B人力资本损耗25造成价值创造减少,为100-25*2(100/50人力资本单位价值)=50,B为100-12.5*2=75,C 为50,则二期共创造价值为50+75+50=175,二期可分配的价值为175,一次分配按能力分配分配50%,也就是各自拿回自己投入的人力资本:
A为50,B为25,C为12.5
二次分配 A的资本收益为 A的知识资本收益+A的人力资本收益+A的物态资本收益=87.5*50%/3+50/87.5*25%*87.5+93.75/150*25%*87.5=14.58+12.5+13.67=40.86;B的资本收益为 87.5*50%/3+25/87.5*25%*87.5+43.75/150*25%*87.5=14.58+6.25+6.38=25.21;C的收益=87.5*50%/3+12.5/87.5*25%*87.5+12.5/150*25%*87.5=14.58+2.125+2.917=19.63;
则二期分配
A的总收入为50+41=91
B的总收入为25+25=50
C的总收入为12.5+20=32.5
总数有差异是因为忽略小数造成的差异
为方便下期计算数字调整为A90;B50;35.
假设不再进行技能传授与技能学习,各人的创造能力能力维持二期的状态不变,再把各自所有的资本投入再创造,
则三期:
A投入人力资本50,资本金90(二期收入)
B投入人力资本50,资本金50
C投入人力资本25,资本金35;
人力资本共125
资本金共175
共创造价值100+100+50=250.
则三期分配收益(二次分配):
A的收益=50%/3*125+25%*125*50/125+25%*125*90/175=20.83+12.5+16.07=49.4;
B的收益=50%/3*125+25%*125*50/125+25%*125*50/175=20.83+12.5+8.93=42.3
C的收益=50%/3*125+25%*125*25/125+25%*125*35/175=20.83+6.25+6.25=33.3

A的总收入=90+49.4=139.4
B的总收入=50+42.3=92.3
C的总收入=35+33.3=68.3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3 00:25:27

重设三
假设A,B,C三个人合伙建立一间企业,A投入自有资本金,
初期A的创造价值为100,B的创造价值为50,C暂时没有创造价值的能力 为0,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创造能力,则A,B,C三人初次共同创造的价值总额为150,价值分配方案设计为;一次按能力分配分配50%,价值额为75,则可先拿到50,B拿25,C为0,用权益责任制制度分配,一次分配相当于先拿回投入的本金,人力资本=人创造贡献价值的总额-应投入保障的价值额度.二次分配为共同保障分配 价值额75,因A投入资本金参与价值分配,则初期二次价值分配
A的资本收益=A的知识资本收益75/2/3+A的人力资本收益+A的物态资本收益 =12.5+A的人力资本权益50/75(A的人力资本与ABC人力资本总价值比)*人力资本总收益75/2/2(人力资本收益与物态资本收益的公平分配比)+A的物态资本收益权益25%*总资本收益75*25% =12.5+12.5+18.75
=43.75
B的资本收益=12.5+25/75*75/2/2+0*
=18.75
C的资本收益=C的知识资本收益12.5+0人力资本收益+0
=12.5
则 初期分配
A的总收入 =50+43.75=93.75
B的总收入 =25+18.75=43.75
C的总收入 =12.5
假设 B向A学习创造技能,可获得A的创造能力,C向B学可获得B的创造能力,又假设A带B的单位人力成本为25,B带C的单位人力成本为12.5. B向A学习能力提升到A的水平,A B的创造价值均100, C向B学习创造能力提升到B的水平 创造价值为50,A带B B带C的成本与B C获得能力的代价计入二期资本计算分配,各人创造能力连同各自所持有资本,A拿回前期投入资本金,则A二期投入 人力资本50+资本金93.75;B投入人力资本25(50能力的评价-25损耗A的成本)+资本金43.75,C投入人力资本12.5(能力的评价25-12.5损耗B的成本)+资本金0;共同投入价值创造的人力资本为50+25+12.5=87.5,资本金为93.75+43.75+12.5=150,二期A带B人力资本损耗25造成价值创造减少,为100-25*2(100/50人力资本单位价值)=50,B为100-12.5*2=75,C 为50,则二期共创造价值为50+75+50=175,二期可分配的价值为175,一次分配按能力分配分配50%,也就是各自拿回自己投入的人力资本:
A为50,B为25,C为12.5
二次分配 A的资本收益为 A的知识资本收益+A的人力资本收益+A的物态资本收益=87.5*50%/3+50/87.5*25%*87.5+93.75/150*25%*87.5=14.58+12.5+13.67=40.86;B的资本收益为 87.5*50%/3+25/87.5*25%*87.5+43.75/150*25%*87.5=14.58+6.25+6.38=25.21;C的收益=87.5*50%/3+12.5/87.5*25%*87.5+12.5/150*25%*87.5=14.58+2.125+2.917=19.63;
则二期分配
A的总收入为50+41=91
B的总收入为25+25=50
C的总收入为12.5+20=32.5
总数有差异是因为忽略小数造成的差异
为方便下期计算数字调整为A90;B50;35.
假设不再进行技能传授与技能学习,各人的创造能力能力维持二期的状态不变,再把各自所有的资本投入再创造,
则三期:
A投入人力资本50,资本金90(二期收入)
B投入人力资本50,资本金50
C投入人力资本25,资本金35;
人力资本共125
资本金共175
共创造价值100+100+50=250.
则三期分配收益(二次分配):
A的收益=50%/3*125+25%*125*50/125+25%*125*90/175=20.83+12.5+16.07=49.4;
B的收益=50%/3*125+25%*125*50/125+25%*125*50/175=20.83+12.5+8.93=42.3
C的收益=50%/3*125+25%*125*25/125+25%*125*35/175=20.83+6.25+6.25=33.3

A的总收入=90+49.4=139.4
B的总收入=50+42.3=92.3
C的总收入=35+33.3=68.3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3 00:28:11

重设三
假设A,B,C三个人合伙建立一间企业,A投入自有资本金,
初期A的创造价值为100,B的创造价值为50,C暂时没有创造价值的能力 为0,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创造能力,则A,B,C三人初次共同创造的价值总额为150,价值分配方案设计为;一次按能力分配分配50%,价值额为75,则可先拿到50,B拿25,C为0,用权益责任制制度分配,一次分配相当于先拿回投入的本金,人力资本=人创造贡献价值的总额-应投入保障的价值额度.二次分配为共同保障分配 价值额75,因A投入资本金参与价值分配,则初期二次价值分配
A的资本收益=A的知识资本收益75/2/3+A的人力资本收益+A的物态资本收益 =12.5+A的人力资本权益50/75(A的人力资本与ABC人力资本总价值比)*人力资本总收益75/2/2(人力资本收益与物态资本收益的公平分配比)+A的物态资本收益权益25%*总资本收益75*25% =12.5+12.5+18.75
=43.75
B的资本收益=12.5+25/75*75/2/2+0*
=18.75
C的资本收益=C的知识资本收益12.5+0人力资本收益+0
=12.5
则 初期分配
A的总收入 =50+43.75=93.75
B的总收入 =25+18.75=43.75
C的总收入 =12.5
假设 B向A学习创造技能,可获得A的创造能力,C向B学可获得B的创造能力,又假设A带B的单位人力成本为25,B带C的单位人力成本为12.5. B向A学习能力提升到A的水平,A B的创造价值均100, C向B学习创造能力提升到B的水平 创造价值为50,A带B B带C的成本与B C获得能力的代价计入二期资本计算分配,各人创造能力连同各自所持有资本,A拿回前期投入资本金,则A二期投入 人力资本50+资本金93.75;B投入人力资本25(50能力的评价-25损耗A的成本)+资本金43.75,C投入人力资本12.5(能力的评价25-12.5损耗B的成本)+资本金0;共同投入价值创造的人力资本为50+25+12.5=87.5,资本金为93.75+43.75+12.5=150,二期A带B人力资本损耗25造成价值创造减少,为100-25*2(100/50人力资本单位价值)=50,B为100-12.5*2=75,C 为50,则二期共创造价值为50+75+50=175,二期可分配的价值为175,一次分配按能力分配分配50%,也就是各自拿回自己投入的人力资本:
A为50,B为25,C为12.5
二次分配 A的资本收益为 A的知识资本收益+A的人力资本收益+A的物态资本收益=87.5*50%/3+50/87.5*25%*87.5+93.75/150*25%*87.5=14.58+12.5+13.67=40.86;B的资本收益为 87.5*50%/3+25/87.5*25%*87.5+43.75/150*25%*87.5=14.58+6.25+6.38=25.21;C的收益=87.5*50%/3+12.5/87.5*25%*87.5+12.5/150*25%*87.5=14.58+2.125+2.917=19.63;
则二期分配
A的总收入为50+41=91
B的总收入为25+25=50
C的总收入为12.5+20=32.5
总数有差异是因为忽略小数造成的差异
为方便下期计算数字调整为A90;B50;35.
假设不再进行技能传授与技能学习,各人的创造能力能力维持二期的状态不变,再把各自所有的资本投入再创造,
则三期:
A投入人力资本50,资本金90(二期收入)
B投入人力资本50,资本金50
C投入人力资本25,资本金35;
人力资本共125
资本金共175
共创造价值100+100+50=250.
则三期分配收益(二次分配):
A的收益=50%/3*125+25%*125*50/125+25%*125*90/175=20.83+12.5+16.07=49.4;
B的收益=50%/3*125+25%*125*50/125+25%*125*50/175=20.83+12.5+8.93=42.3
C的收益=50%/3*125+25%*125*25/125+25%*125*35/175=20.83+6.25+6.25=33.3

A的总收入=90+49.4=139.4
B的总收入=50+42.3=92.3
C的总收入=35+33.3=68.3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3 01:33:29
作者:原汁yuanwei 回复日期:2010-01-12 20:26:45
楼主说的很象博弈论,“囚徒的困境”就是一个被研究很透的著名的例子,不过即使如此,面对一个现实的具体情景时,情况也不一定会总是符合推论。
现实的复杂,说明好的制度不是设计出来的,是实践博弈出来的。
---------------------------------------------------------
是意识主导行为,先有意识,再到行为,还是理论设计先行,实践于后
作者:张义朝999 回复日期:2010-01-13 09:22:18
开始的问题,就搞错了,价值并不等于财富,价值不是计量财富的.
价值实际上是计量商品货币化的流通劳动力(行为)的,
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90%以上的财富都是非价值形式的财富,如奴隶的劳动就不产生价值.
因为我们生活在商品货币化的社会当中,潜意识把价值与财富混为一谈,正如李嘉图所说,"政治经济学的错误都源于价值和财富的混同."
假如社会就只有三个人,三个人能力一样,那么他们凭什么要交换?
自己劳动自己获取就行了,劳动将成为自身的第一需求,不劳不获,劳动完全获得.
作者:张义朝999 回复日期:2010-01-13 09:28:22
分析另一个方案,统一课税30%,A一次分配拿回70,B拿回35,以同样为0,共同保障分三份保障,每份保障的额度为10,半分为5,二次分配为市场化分配,20购买一保障,10可购买半份保障,则A有条件获得30的保障,B可获得15左右保障,C则为0,C什么也没有社会不稳定怎么办,来个慈善救济福利,慈善额度随意设定,不多,就5吧,AB可共拿出10作福利慈善,A提倡由A操作,操作成本为5,A拿回5,剩下5接济C.分配完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三个人?
那么作为资本的保障金,无论如何要驱使劳动,才能产生对"对像有意义的行为".如果没有劳动可供驱使,难道说,一拍脑袋,就会产生对"某对像有意义的行为."
难道说,这个假设中并不指三个人???????
作者:张义朝999 回复日期:2010-01-13 09:31:49
从假设的隐含条件推论显然不指三个人这怎么回事????????
从假设的隐含条件推论显然不指三个人这怎么回事????????
从假设的隐含条件推论显然不指三个人这怎么回事????????
从假设的隐含条件推论显然不指三个人这怎么回事????????
这难道是神奇像神一样,一拍脑袋就会产生财富的,神奇的效用价值论在起作用?
作者:张义朝999 回复日期:2010-01-13 09:37:56
还有一个问题,隐含假设中,认为价值是计量财富的.
这个问题,是经济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
到底价值是计量财富的,还是计量商品货币化的流通劳动力(行为)的?
现实联系宏观统计,大量的统计并不支持价值是"计量财富",或者说是计量"对某对像有意义的行为的"。
要证明价值计量的财富,必须证明像价值GDP这些是像生产涵数一样的东西,如果不能证明,那么说明价值就不是计量财富的。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3 15:06:35
作者:张义朝999 回复日期:2010-01-13 09:22:18
开始的问题,就搞错了,价值并不等于财富,价值不是计量财富的.
价值实际上是计量商品货币化的流通劳动力(行为)的,
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90%以上的财富都是非价值形式的财富,如奴隶的劳动就不产生价值.
因为我们生活在商品货币化的社会当中,潜意识把价值与财富混为一谈,正如李嘉图所说,"政治经济学的错误都源于价值和财富的混同."
假如社会就只有三个人,三个人能力一样,那么他们凭什么要交换?
自己劳动自己获取就行了,劳动将成为自身的第一需求,不劳不获,劳动完全获得.
---------------------------------------------------------
财富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 对需求主体有实际利用价值的观念,价值才是计量财富的最佳尺度,
你的"商品"怎么得来的观念,是人类社会发生商业行为后才有的观念,"资本主义"奴隶""政治经济"是什么样的观念,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搬来一堆别人的好象有理的观点并不能证明自己学识渊博,只能证明自己迷信,信的越多就越迷信,任何人的观点都不可以当作真理,否则别人的观点就是自己的桎梏.
作者:hardea 回复日期:2010-01-13 15:15:59
问题是现在不创造财富的所占有社会的财富资源最多呢?这又如何解释呢,又是那个政治经济学上能解释的呢?
此消息发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3 15:43:39
假如社会就只有三个人,三个人能力一样,那么他们凭什么要交换?
自己劳动自己获取就行了,劳动将成为自身的第一需求,不劳不获,劳动完全获得.
----------------------------------------------------------
各凭能力的分配制度并不能使共同的甚至是个体的价值最大化,就好比一个三口之家的小家庭,或许能力无差异,但在有差异的之前,小的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是怎么获得能力 的,如果是凭 能力生存,只能在前期被扼杀;有差异之后,老的又是怎么获得保障的,凭能力分配只能被抛弃,这样的情况 凭能力的结果是利益的最大化行为吗?能维持一个种群的永续稳定吗?看得到未来了吗?结果自己推算.小家庭放大了就是社会 国家.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3 15:57:33
作者:hardea 回复日期:2010-01-13 15:15:59
问题是现在不创造财富的所占有社会的财富资源最多呢?这又如何解释呢,又是那个政治经济学上能解释的呢?
--------------------------------------------------------
那是分配制度造成的差异,政治经济学说只是一种意识意识形态观念 而不是真理,想在意识形态上解决意识形态造成的问题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产生更多新问题.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3 22:48:55
十 财富观念
财富是一种价值观念,正确的价值观念才是财富,错误的价值观念就是代价,就如货币,如果把货币当作财富,那么获得的货币值就是要付出代价的额度,如果把货币当作是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提高价值创造效率的工具,那么,货币就是一种财富;又如黄金,如果把黄金当作财富,那么,黄金就是代价,获得黄金的背后,提炼黄金造成的环境破坏, 能源损耗,劳动付出的是巨大的代价,黄金的制作的工具更加坚韧 更不易破损与其它的更有应用价值的特性才是黄金应有的价值.
从人体需要营养的价值角度而言,黄金的价值不如食物;
从植物需要养分的角度考虑,黄金的价值更不如大粪.
作者:kid3y 回复日期:2010-01-13 23:04:26
“皇帝是好的,只是奸臣太坏”
大家觉得这样说得过去吗
历史上这样的皇帝应该都差不多走到头了吧
目前表面上又好又快,只有百姓得不到任何实惠的G**,实际关乎我等生活的实际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利益集团越来越富有,普通大众日子越来越难过。
如果能够在最后两年从根本上压制贪腐,或许能挽回一些颜面,得到些许称赞,也给后来人解决种种问题铺上路
一却只能是但愿......
作者:张义朝999 回复日期:2010-01-14 13:45:00
财富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 对需求主体有实际利用价值的观念,价值才是计量财富的最佳尺度,
你的"商品"怎么得来的观念,是人类社会发生商业行为后才有的观念,"资本主义"奴隶""政治经济"是什么样的观念,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搬来一堆别人的好象有理的观点并不能证明自己学识渊博,只能证明自己迷信,信的越多就越迷信,任何人的观点都不可以当作真理,否则别人的观点就是自己的桎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问你,现实当中的价值量,与财富有么?GDP就是价值的总量,我们看来GDP是不是计量财富的.
宏观统计的正好反驳,价值是计量财富的观点,相反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
我这就慢慢的贴出来的.
作者:张义朝999 回复日期:2010-01-14 13:49:15
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追求的目标就是利润、价值。到底这些是什么样的东西。这涉及经济学最根本的问题,价值、利润到底是什么?而且要与经济数字GDP拉上关系,因为它就是价值的总量。这里先不看马克思对价值定义、认识和看法,以免被认为带有意识形态偏见。
西方流行经济学认为价值总量GDP就像生产涵数一样的东西,它代表是实物和虚拟的效用产出,以及生产积累。那么按这个推论,价值及价值量代表的肯定是某种财富。这个财富被他们认为与实物或者虚拟的效用商品、生产积累的机器等有关。
我们先用排除法看看价值总量GDP是否与这些有关。由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10%不到的富人占有社会90%以上的价值量,所以先要从他们说起。他们的占有的价值量,这包含了他们的物质消耗价值和作为资本的生产积累价值。
而这些价值量,到底与实物、虚拟效用商品和生产积累有没有关。富人和穷人相比,他们吃、穿、住、娱乐所用的物质及人力消耗,实际上并没有价值量表现出来的与穷人相差那样巨大。就某个富人而言,他和他的家庭不可能吃千万个人的食物、穿千万个人的衣服,住千万个人的房子。但富人吃的食物大餐,穿的名牌衣服、高档药品、住的豪华别墅、汽车等,确不是穷人享用得起的。豪华别墅、汽车等这些还好说,就食物大餐、名牌衣服、高档药品而言,其实物和劳动力消耗与穷人不会有太大的差距。除去资源稀缺的药品,就很多品药而言,实际上就是一些粉末,其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消耗是极低的,和穷人用的很多商品其物质和劳动力的消耗其实差不多。如:在古巴一个种相当于8美分的药品,在美国能卖到几百美元。但通常的情况下,穷人就是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穿不起名富人所穿牌衣服,如果他们想追求这些不得不拿出交换的劳动力来交换,就也是支付更多的钱。名牌衣服或者高价药品所代表的就是身份地位的像征,与纯粹的物质及劳动力成本其实无关。
作者:张义朝999 回复日期:2010-01-14 13:51:58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富人真正的要兑现所有的价值量,用去够买物质或虚拟商品,显然会导致物价上涨,还是会有大量的商品最终剩余,同样富人和穷人把钱存入银行,物价会下降。
对于消费和储蓄我们可以从货币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对于银行来说必须有存入的储蓄,和可供贷出的借贷。如果假设人们的储蓄是作为银行存款保持的(这在货币供给的统计上即是),那么人们能不能把作为储蓄的银行存款多取出10%用于消费呢?显然不可能,这必然会使商业银行倒闭;同样,人们也不能多储蓄10%作为银行增加的存款而没有相应的投资贷款,这也会使商业银行倒闭,当人们试图这样做时,必然会使商业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从而引起收入水平的变化而阻止人们改变货币量值消费与储蓄比例的企图,或通过经济波动来加以调节。也就是说刺激或者不刺激消费,其结果不会影响生产过剩还是不过剩,造成过剩的原因显然是由于分配的差距形成的,对于名牌衣服、高价药品来本身来说,虽物质成本很低,但它就是为富人生产的,货币价值上的差距代表的是金钱支配劳动的地位。而穷人们要想获取这些必须拿出更多的劳动力换取收入来交换。以美国人来说,不管技术怎么变化,老一代的美国人拼命的攒钱而现在年轻人却大量的负债消费,但奇怪的是,统计上的人均资源消耗量确没有多大变化,无非消费品的排列组合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虽然排列组合上有一定的改变,但就其物质生产本身而且其劳动消耗是不大的,以前有上千万的产业工人,而现在确只有几百万。但借贷消费意味着的是什么,意味着更多的人们把更多的劳动力拿出来交换货币符号,形成更大量的雇佣劳动,每个人生活因此变得更累,资本主义的这种生产关系,就像一个吞噬劳动力的巨大怪兽,在不断的吞食保贵的人类劳动,或许这些劳动与社会财富的创造无关,但确生产了资本,形成了价值,金钱游戏追求的是对人的控制,对于个人来说失去的是更多的自由时间,生活变得更加的匆忙。
一切都明白了,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是错的,价值总量GDP不是生产力和财富的总和。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马克思认为雇佣性的劳动形成价值,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显然马克思是把价值当作支配、计量雇佣劳动力的尺度。(《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商品的价值即商品货的抽象劳动力” “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它本身不过是一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耗费或者说是一种商品在一定历史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资本论》剩余价值篇“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意义上说,生产劳动是这样的一种雇佣劳动,它同资本的可变部份(花在工资上的那部份资本)相交换,不仅把这部份资本(也就是自己的劳动能力的价值)再生产出来,而且,除此之外,还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仅仅由于这一点,商品或者货币才转化为资本,才作为资本生产出来。只有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才是生产劳动。”)
如果说价值代表的是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那么我们假设资本主义或者说市场经济的所有劳动都被资本家雇佣,资本家通过买卖劳动力,一进一出得到的数字正好与GDP相吻合。这意味着GDP代表的是雇佣劳动的总和,不管流行经济学家怎么定义它,都不能改变这个本质。所谓的经济增长,根本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GDP根本就与生产涵数无关,不能代表社会财富增长。
以我们国家的教育、医疗、医药行业市场化来说。本身这些共公领域所消耗的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是较低的,但教育产业行业和医药行业的企业从中赚取了大量的剩余价值(利润),当这些利润兑现时,兑现的正是劳动力。人们为了就医看病,供子女读书,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劳动使得生活更累。GDP代表的就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它像一个巨大的怪兽在吞噬着我们,使我们失去了更多的自由时间。真正的用于生产和劳动力之间相互交换的服务所占的比例占雇佣总值(GDP)的份额很小,这意味着本该活得更加轻松的人们活得更累,而且只要资本主义不消亡还将会更累。
作者:张义朝999 回复日期:2010-01-14 13:56:12
qq764279105:
你可以提出很多种价值观,
不过我要提醒你,不偷换概念,你先检讨,你下你例子中使用的价值是什么东西,你例子中使用的价值量就如同价值的某个量GDP一样的东西.
不要你的例子用一种价值观,当我来反驳你,你确玩起偷换概念的游戏.
作者:张义朝999 回复日期:2010-01-14 13:59:12
qq764279105:
你例子中使用的价值,就是现实社会中的利润、工资等一类。
你可以多种价值观,但是我提醒你,你例子中使用的是哪一类,不要把概念给我偷换掉。
作者:张义朝999 回复日期:2010-01-14 14:03:10
如果你还想给我玩偷换概念的游戏,那我就不用“价值”这个词。说得更具体一点,我看你小子怎么给我玩偷换概念。
更确且的说,利润收益、股份收益,工资等,这些到底是计量什么的?
这些绝不是计量财富。
作者:dmmty_86 回复日期:2010-01-14 14:08:03
the arcitle is very good,www.ic.net.cn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4 15:35:07
作者:张义朝999 回复日期:2010-01-14 13:56:12
qq764279105:
你可以提出很多种价值观,
不过我要提醒你,不偷换概念,你先检讨,你下你例子中使用的价值是什么东西,你例子中使用的价值量就如同价值的某个量GDP一样的东西.
不要你的例子用一种价值观,当我来反驳你,你确玩起偷换概念的游戏.
作者:张义朝999 回复日期:2010-01-14 13:59:12
qq764279105:
你例子中使用的价值,就是现实社会中的利润、工资等一类。
你可以多种价值观,但是我提醒你,你例子中使用的是哪一类,不要把概念给我偷换掉。
作者:张义朝999 回复日期:2010-01-14 14:03:10
如果你还想给我玩偷换概念的游戏,那我就不用“价值”这个词。说得更具体一点,我看你小子怎么给我玩偷换概念。
更确且的说,利润收益、股份收益,工资等,这些到底是计量什么的?
这些绝不是计量财富。
--------------------------------------------------------
所谓的 价值 财富,只不过是相对于人而言 人的一种主观意识形态的观念,你可以把别人的观点当作真理,把别人的观点当作真理,把别人的观点套到自己的观念当作自己的准则我做不到,我的基础观念在"十 财富观念"中已经说清楚,基础观念相近,或许是有同样思考方法的一类,基础观念相左 不再争论, 还是各说各的好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4 15:57:24
作者:dmmty_86 回复日期:2010-01-14 14:08:03
the arcitle is very good,www.ic.net.cn
--------------------------------------------------------
本人只懂一点母语,不懂英文,这里不是教学英文的地方,是不是发错地方了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4 23:50:33
十一 人的价值与财富
对于人,价值与财富只不过是一种观念,后天得来的观念,人的主观意识形态观念里,人首先是一个生命体,人作为生命体的价值观念就是生命就是人的(这个生命体的)财富,生命存在就是人的(这个生命体的)价值.回到人降生之前(人生命的初始状态),人的生命意识只知道吸收生命机体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其它的 社会 经济 道德 心理 哲学 唯心的 唯物的 金的 银的等等理论通通都是狗屁,对于生命来说,吃了"狗屁"会长得更快吗?会变得更强大吗?不知道,或许"狗屁"是有营养的,对于人,生命与生俱来,生命才是人的价值的核心,能够与生命价值吻合的价值观念才是人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生命价值相左的观点都是谬论.
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就是生命成长,生命成长就需要获得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在不适合的生命状态里,有时侯营养也会是有毒的.
同理,人所接触到的 学到的知识未必都是正确的 对人有益的,或许是有益,或许就是毒物,对别人的观点 理论 知识持不批判 不怀疑的态度 拿来就用 未必就会获得好处 未必就学得到知识,或许拿来的是一堆垃圾废物.
人对知识的追求 探索的态度应该是"求真知 不唯知".就算是真理也要怀疑,就算是正确 也未必是唯一.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5 22:49:20
自己顶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5 23:21:09
到十一 只是立下一个制度基础的基础---价值 财富的观念,盖高楼,看时间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7 00:02:42
十二 生命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种状态 存在的状态,生命即存在,但 生命的真实却是 正在死亡,生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流逝,时间过了一天 生命就死去了一天,时间过了一年 生命也就死去了一年,永不复还.
生命死亡了,生命不存在了,一切就已经没有了意义,要维持生命的永续存在,生命就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 超越自我,使自我再生 自我成长,生命的自我再生 自我成长是生命的精神,是爱."我爱我的生命,所以我要成长".
自我是精神是爱,爱是人类的也是所有生命的共同的精神.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7 23:16:36
十三 生命
生命成长 生命再生是生命自我的本能,是欲望,是生命存在的根本,如果生命没有成长 再生的欲望,生命将无限趋向死亡,生命死亡,没有了生命,一切也就无从说起,(我要)生命成长 再生是(我)生命的权利,是欲望,使(让我的)生命成长 再生是(我的)生命的责任,是爱,
欲望是权利,爱是责任,是生命的根本.爱与欲望是生命的两面,欲望是生命本体的单向的利己的行为,爱是生命双向的共同的行为.满足生命欲望的是爱.
作者:机关成就我人生 回复日期:2010-01-17 23:26:18
记号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8 15:15:36
自己顶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8 15:46:18
十一 人的价值与财富
对于人,价值与财富只不过是一种观念,后天得来的观念,人的主观意识形态观念里,人首先是一个生命体,人作为生命体的价值观念就是生命就是人的(这个生命体的)财富,生命存在就是人的(这个生命体的)价值.回到人降生之前(人生命的初始状态),人的生命意识只知道吸收生命机体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其它的 社会 经济 道德 心理 哲学 唯心的 唯物的 金的 银的等等理论通通都是狗屁,对于生命来说,吃了"狗屁"会长得更快吗?会变得更强大吗?不知道,或许"狗屁"是有营养的,对于人,生命与生俱来,生命才是人的价值的核心,能够与生命价值吻合的价值观念才是人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生命价值相左的观点都是谬论.
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就是生命成长,生命成长就需要获得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在不适合的生命状态里,有时侯营养也会是有毒的.
同理,人所接触到的 学到的知识未必都是正确的 对人有益的,或许是有益,或许就是毒物,对别人的观点 理论 知识持不批判 不怀疑的态度 拿来就用 未必就会获得好处 未必就学得到知识,或许拿来的是一堆垃圾废物.
人对知识的追求 探索的态度应该是"求真知 不唯知".就算是真理也要怀疑,就算是正确 也未必是唯一.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8 17:52:23
十四 人
人是人根本,人是人的传承,人是人的根,人是人的本.人是生命,人只有回归到生命,从生命的角度去分析 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人之本,爱与欲.人是爱的结果 也是欲望的结果.
未完 待续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18 18:33:05
有没有想看人的呢?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21 16:20:57
十一 人的价值与财富
对于人,价值与财富只不过是一种观念,后天得来的观念,人的主观意识形态观念里,人首先是一个生命体,人作为生命体的价值观念就是生命就是人的(这个生命体的)财富,生命存在就是人的(这个生命体的)价值.回到人降生之前(人生命的初始状态),人的生命意识只知道吸收生命机体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其它的 社会 经济 政治 道德 文化 心理 哲学 民主 共和 唯心的 唯物的 金的 银的等等理论通通都是狗屁,对于生命来说,吃了"狗屁"会长得更快吗?会变得更强大吗?不知道,或许"狗屁"是有营养的,对于人,生命与生俱来,生命才是人的价值的核心,能够与生命价值吻合的价值观念才是人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生命价值相左的观点都是谬论.
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就是生命成长,生命成长就需要获得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在不适合的生命状态里,有时侯营养也会是有毒的.
同理,人所接触到的 学到的知识未必都是正确的 对人有益的,或许是有益,或许就是毒物,对别人的观点 理论 知识持不批判 不怀疑的态度 拿来就用 未必就会获得好处 未必就学得到知识,或许拿来的是一堆垃圾废物.
人对知识的追求 探索的态度应该是"求真知 不唯知".就算是真理也要怀疑,就算是正确 也未必是唯一.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28 01:24:58
十五 人之本
人之本,爱与欲.人本爱,爱是生命的根本 也是人的根本,爱使生命再生 使生命成长,是人自身生命的本能.
需要有性繁殖的人类,性爱是人存续的根本,性爱使人存续 使人再生,性爱创造生命创造人,性爱是创造生命的运动.
人是性爱的产物.性爱或许是 好的 善的 高尚的 伟大的;又或许是 坏的 恶的 卑劣的 淫秽的;也或许是 黄的 绿的 红的 蓝的 黑的 白的.
人是什么样的产物,取决于人对性对爱对生命的认识,是什么样的观念就是什么样的人.
爱使生命存续 使生命成长 使生命再生.真的爱 是 无私的.
作者:linuxlinux 回复日期:2010-01-28 03:45:23
关注学习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29 00:48:21
十六 人之本
人之本,爱与欲.人本欲,欲望是生命存在的根本 也是人存在的根本,欲望是人自身生命的本能.人与生命一样 有存续的欲望,有成长的欲望,有再生的欲望.(人)生命要存续 成长 再生是(人自身)生命自主意识的行为,不受外来环境条件的束缚.
不受外来环境条件束缚是自私自利的行为,欲望本来就是 自私的.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30 01:33:19
十七 人与生命
人是生命的延续,是生命的成长 再生.人是生命的一种状态,人本来就是生命.
人之初,根据已知的生命知识,人的生命是在恰当的生命环境下由父本的精子与母本的卵子结合而成的,精子与卵子是比人更原始更简单的生命体,可以说,人是由生命与生命结合 进化成长起来的复合生命体.人的生命在精子与卵子的那一刻就已经诞生,人的生命由诞生到与母体分娩的发育成长过程是一个受到母体保护 哺养的过程.母体无私地满足生命成长的欲望,是真爱.
作者:阿凡提问题 回复日期:2010-01-30 14:06:06
路过
作者:qq764279105 回复日期:2010-01-31 22:33:14
十八 人与人
人是人的根本,人是人的根,人是人的本,人是人的延续,人是人的传承.一个人是另一个的的根,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本,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延续,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传承.人爱人,人传人,是人存续 发展的根本.但人的行为是受到自身的意识观念左右的,在人与人之间,由于意识观念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与不一样的结果,人与人的关系从行为与意识上可分为:人爱人,人传人的人与人平等的关系;人支配人,人被人支配的人与人不平等的关系;人仇视人的极端对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