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与胡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43:58


【本书简介】

     这是两条曾经汇聚于反封建主干道的河流,但大部分的时间,它们分流而去。这两条河流的末段,似乎重新交汇,但未殊途同归。这样的不能同流而又不能分割的两种风格的河流,纵横驰骋,流布大地,构成了上个世纪思想文化界最绚丽的景观之一。 循着这两条河流而下,那掩隐在纷枝繁叶下的水流,无论是开阔的水面、狭窄的曲湾,抑或水下的暗礁、岸边的火炮,或许都可以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在感受河面上冬日的暖阳、夏日的清风的同时,人们也可感受到河上凛洌的寒风和河下历史的沉重。所谓朋友,未必都是“志同道合”的。这种朋友,气质性格也许不同,志向道路也许不同。他们也许会发生分歧,发生激烈的争论;但他们却可以始终保持着个人的珍贵友谊。尤其是在对方处于危难之际,经常伸出援助之手,在对方处于坎坷时刻,往往给予真情关注。何以如此?关键是他们能以坦诚相见,不心存介蒂,互相尊重对方,包容对方。实际上,这是一种大修养,一种大胸怀,一种大气魄。陈独秀与胡适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一种朋友。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陈独秀与胡适,都可谓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五四时期,由于共同发动“新文化运动”,共同倡导“文学革命”,二人曾一度成了志同道合的战友。然而,由于新文化运动的深入,陈独秀变成了共产主义者,胡适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后来在许多问题上,发生了思想分歧,发生激烈争论。尽管如此,但二人个人的深厚友谊却始终保持着。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高张大旗(1915-1917)

陈独秀是个急性格,袁世凯的爪牙抄陈独秀的安庆家时,陈独秀恨不得生吃其肉。汪孟邹没有办法,又给胡适写信:"陈君望吾兄来文甚于望岁,见面时即问吾兄有文来否,故不得不为再三转达。每期不过一篇,且短篇亦无不可,务求拨冗为之,以增该杂志光宠,至祷,至祷。否则,陈君见面必问,炼穷于应付也。"

  • 1.甚于儿童盼过年(1)
  • 2.甚于儿童盼过年(2)
  • 3.八事入手(1)
  • 4.八事入手(2)
  • 5.中国文学界的雷声(1)
  • 6.中国文学界的雷声(2)
  • 7.《文学改良刍议》(1)
  • 8.《文学改良刍议》(2)
  • 9.《文学改良刍议》(3)
  • 10.《文学革命论》(1)
  • 11.《文学革命论》(2)
  • 12.《文学革命论》(3)
  • 13.小批评大捧场(1)
  • 14.小批评大捧场(2)
  • 15.尝试成功自古无(1)
  • 16.尝试成功自古无(2)
  • 17.吾国第一流小说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新思潮的激战(1917-1919)

胡适在《归国记》里感叹说:"其所言今日竞成事实矣。"他指的是刚刚平息的张勋①一手策划的清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事件。为是否解散国会问题,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发生争端。黎元洪被迫召张勋入京调解。张勋便带领3000军队于6月 14 日入京。7月1日凌晨,张勋穿上清代的朝服朝冠,率领康有为等群党,拥溥仪登极。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易五色旗为龙旗,引起全国旧派一阵欢呼。7月12日,张勋失败,溥仪再次宣布退位,段祺瑞于7月14日重新执政。

  • 1.二十年已经有了许多大进步(1)
  • 2.用白话体做文章(1)
  • 3.用白话体做文章(2)
  • 4.《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
  • 5.《建设的文学革命论》(2)
  • 6.欲叫于春啼于秋者(1)
  • 7.欲叫于春啼于秋者(2)
  • 8.走上了干涉政治的路子(1)
  • 9.走上了干涉政治的路子(2)
  • 10.走上了干涉政治的路子(3)
  • 11.走上了干涉政治的路子(4)
  • 12.林蔡之争(1)
  • 13.林蔡之争(2)
  • 14.林蔡之争(3)

第三部分

第三章 五四运动(1919-1920)

1919年3月26日夜,蔡元培及沈尹默、马夷初到汤尔和家密谈辞去陈独秀文科学长的事。蔡元培左右为难,按"进德会"标准,在核实情况后,他当然有权处理陈独秀;然而,这么一来,等于在林琴南和旧派面前,败下阵来;何况,陈独秀是自己力排众议,任命为文科学长的。撤消他的文科学长的位置,实在下不了手。

  • 1.汤宅密谈(1)
  • 2.汤宅密谈(2)
  • 3.杀君马者道旁儿(1)
  • 4.杀君马者道旁儿(2)
  • 5.陈独秀被捉进官里去了(1)
  • 6.陈独秀被捉进官里去了(2)
  • 7.陈独秀被捉进官里去了(3)
  • 8.陈独秀被捉进官里去了(4)
  • 9.问题与主义论战(1)
  • 10.问题与主义论战(2)
  • 11.问题与主义论战(3)
  • 12.新思潮的意义(1)
  • 13.新思潮的意义(2)
  • 14.新思潮的意义(3)
  • 15.一去不复返(1)
  • 16.一去不复返(2)

第四部分

第四章 《新青年》风波(1920-1921)

陈独秀把国内不谈政治的人归纳三派:一是学界(如张东荪和胡适);二是商界;三是无政府党人(包括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他写道:"前两派只有消极,没有积极的缺点,最近胡适之先生等《争自由的宣言》中已经道破了。

  • 1.谈政治(1)
  • 2.谈政治(2)
  • 3.谈政治(3)
  • 4.《新青年》风波(1)
  • 5.《新青年》风波(2)
  • 6.《新青年》风波(3)
  • 7.《新青年》风波(4)
  • 8.饭碗风潮(1)
  • 9.饭碗风潮(2)
  • 10.到安徽去办教育,也倒很好(1)
  • 11.到安徽去办教育,也倒很好(2)
  • 12.到安徽去办教育,也倒很好(3)

第五部分

第五章 我们的政治主张(1921-1923)

10月10日,国民党双十节,天气阴冷,外面起了很大的风。法国人A·莫内捷 [A.Monestier]请胡适吃饭,并一起会见法文《政闻报》主笔M·保罗·德米埃维利。此人能读中文书,曾读过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并想把它翻译成法文,但没有自信,怕翻译不好。这是胡适喜欢和他交谈的一个原因。

  • 1.法国人真不要脸(1)
  • 2.法国人真不要脸(2)
  • 3.我们的政治主张(1)
  • 4.我们的政治主张(2)
  • 5.《我的歧路》(1)
  • 6.《我的歧路》(2)
  • 7.什么叫做悖主?(1)
  • 8.什么叫做悖主?(2)
  • 9.什么叫做悖主?(2)
  • 10.大伤中国青年的感情(1)
  • 11.大伤中国青年的感情(2)
  • 12.大伤中国青年的感情(3)
  • 13.米是米瓮里生的(1)
  • 14.米是米瓮里生的(2)
  • 15.米是米瓮里生的(3)
  • 16.很像乡下人谈海外奇闻(1)
  • 17.很像乡下人谈海外奇闻(2)
  • 18.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1)
  • 19.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2)
  • 20.罗文干案(1)
  • 21.罗文干案(2)
  • 22.如防御鼠疫霍乱一样(1)
  • 23.如防御鼠疫霍乱一样(2)

第六部分

第六章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1923)

2月4日,在张国焘、项英领导下,总工会下令举行全路工人总同盟罢工,并将总工会移往汉口江岸办公。2月7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在汉口、郑州、长辛店等地对罢工工人进行了血腥屠杀。杀死44人,打伤300多人,逮捕60多人。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武汉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惨遭杀害。

  • 1.中国思想界一线曙光(1)
  • 2.中国思想界一线曙光(2)
  • 3.中国思想界一线曙光(3)
  • 4.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1) new
  • 5.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2) new
  • 6.《科学与人生观》论战(1) new
  • 7.《科学与人生观》论战(2) new
  • 8.数寄书均未获复(1) new
  • 9.数寄书均未获复(2) new
  • 10.讼棍的行为(1) new
  • 11.讼棍的行为(2)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