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胡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00:56

现在还要写这样的早已被人们写烂了的题目,似乎也太背时了。但是,众多人的议论,又有多少真说到点子上?而且,时髦和跟风,又是多么难治的病。

    鲁迅,历来是我所喜欢的,胡适,也是我所喜欢的。鲁迅全集从头至尾看过,胡适文存也翻阅一过。虽不能如细心的研究者那样,但都是看得有大兴味才看完的。现在,众多的人们似乎对他们两位赞颂有加;但后人仍难看到他们全貌,号称专家的又何尝没有责任。例如,鲁迅是创作和翻译并重的,但想看到他的全部翻译作品,现在是何其之难。我们至少总可以由翻译知道,鲁迅接触的并下过功夫的一部分外国作品,还可看看鲁迅翻译时的特殊风格。这种翻译风格即使现在的大多数人并不喜欢,但比起目下一部分称为作家的狂妄自大、琐碎唠叨、自说自话、无穷的对话堆彻出来的作品,至少也是别有一番滋味。说到胡适,我记得有一位作者的文章里讲到,胡适晚年研究水经注为某人辩诬的重大意义,于是很想看看胡适的这部著作,但又到哪里去找呢?

    闲话说过,讲到本题,他们两位的关系和异同,其实用不着长篇大论的。

   1、对于中国古代学术的研究,都是大家;他们两位是互相佩服的。两位是朋友关系的二十年代如此,政治上不同道各走各的路的三十年代同样如此。这只要看一看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对胡适小说考证特别是《红楼梦》考证的大段引用,可说是完全赞同。鲁迅写道:“迨胡适作考证,乃较然彰明,知曹雪芹实生于荣华,终于苓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著书西郊,未就而没”。和胡适相比,后来的有成就的红学家们,其实并没有特别重大的超越之处。看看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对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的评价何等之高。1934年鲁迅在《忆刘半农君》讲到新文化运动时对胡适的赞美之意同样溢于言表。

    2、在中国古代学术史的研究上,胡适和鲁迅各有长处。胡适的长处是考证,表达的方式更适合现代人的思维。鲁迅后来提到胡适时经常用有调侃意味的“考据癖”一语,更大程度上也是肯定而不是攻击。鲁迅的长处是对社会生活整体状况的把握。正如蔡元培所讲,当我们看到一点时,他已看到了全般。其实,胡适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的。他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册的意见是:论断少。鲁迅的回应是,下册已经增加。这正是鲁迅的长处,也是胡适希望看到的啊!

    3、文学创作方面,胡适和鲁迅各有自己的专长,胡适是新诗,鲁迅是小说。对鲁迅小说创作的成功,恐怕公众是最少分歧的。胡适的新诗虽不能说就是后来者的典范,但胡适新诗的语言几乎完全不顾旧有的行文方式,他的文章语言也是如此,勇气之大很难有人能及。这使我想起了胡适对我国古典文献的看法:先要解决读得懂。就是到了现在,还需要学术界坚持不懈地下功夫的。只要想一想,近几十年里简帛文书的出土对解读我国古典文献的重大意义,就可明白胡适眼光之远了。以我之见,胡适的行文语言是有意为之,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从他推崇陈寅恪为史学之重镇时,还要讲寅恪作文的不高明,就可见一斑。但在我眼里,寅恪先生的书虽未必为现在的大多数人所喜欢读,文言文也是局限,简洁醇正的味道却是他人难以达到的。

    这毕竟是一个伟大的转折时期,是一个非以个人功利为取向的思想观念高度开放时期,是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辉煌的时期。真正杰出人物的被理解和承认,首先还是在最接近杰出者水平的同道们,不是后来的跟风似的称颂,而是大众还茫茫然时的独立之见。唯其如此,才难能可贵。

    4、鲁迅其实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而且是保持自己高度独立性的知识分子。他所论争的,是文学,是社会的深层关系。胡适除了文学和思想领域,还要进入政治甚至政府。能在政治和政府施展拳脚的人何其之多,却不适合时不时显露出自己非同一般的知识分子本性的人。对这一点的洞察力,胡适甚至远逊于自己的夫人江冬秀。中国众多的人们又似乎深通政治。北京的的士司机们,十个中就好似有五个参加了政治局会议的。大众骨子里所深佩服的,也是手腕高明的政治人物。有几个人会去关注不尚空言刺入骨髓的思想者呢?记得好几年前,宁波日报有一篇短文谈到,一位韩国人说:你们有鲁迅!这位中国作者接着在文章中写道:是啊,我们有鲁迅、郭沫若、茅盾。他竟想不到,有着自己的悠久历史而又拼争不息的朝鲜民族,怎会缺少郭沫若、茅盾这样的文学杰出人物!深入骨髓的思想者,才是韩国人所叹服的,也是众多的民族并未提供的,却也是中国现在的众多国民所不喜欢的。(戴英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