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中国教师行动网-专家报告-教育理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09:37

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

张旺(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青少年学生是人类的未来与希望,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有利于他们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养成新的行为模式。

关键词:环境教育;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环境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0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1)01-0011-02

一、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工业革命的号角宣示了人类向现代化的迈进,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进行盲目开发的开始。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精神和物质生活上的极大改善,但应该看到,人类对自然的恣意索取造成了土地的不断沙漠化,严重的水土流失,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触日惊心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敲响了警钟。

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是生产和生活的日益机械化、自动化。工业化和技术化代表了机器变成社会中心这一过程。除了生活的完全机械化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使人类社会自身尽可能像一台高效机器那样运转的倾向。①生产程序中的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每一位工人都足工业机器中的一个可更换的元件。②人成为了经济动物,人际关系淡漠,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种种不安全与不确定,正如伯杰所说?quot;现代性是以无家可归为标志的。"③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不仅使现时的人类深受其害,而且不可避免地殃及子孙后代。面对上述问题,袖手旁观或因噎废食都是不可取的,做为教育工作者,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道德意识、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同时,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能够引起全社会对环境教育的重视,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的环境教育。

二、对环境及环境教育的界定

提到环境,人们通常将其等同于自然、生态环境,而很少联系到人文社会环境。《汉语大词典》对环境的释义为:"环境:(1)周围的地方。(2)环绕所管辖的地区。(3)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④《社会学大辞典》的解释为:"环境是从物质上、精神文化上或制度上影响人们并使之感受其力量而力求与之相适应的周围的境况。人们周围的境况有两种形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⑤《社会学百科辞典》中的解释为:"通常讲的环境,多指以人为物质主体,围绕在人周围并与人产生相互影响的客观外界事物。环境包括多个侧面,如自然环境、人口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等。"⑥从以上对环境的界定可知。环境大体上应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两大类。

何为环境教育?1977年10月在第比利斯召开的"第比利斯环境教育大会"上提出的《第比利斯宣言》中对环境教育作了比较明确的界定:"环境教育,应恰当地理解为,是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环境教育应使个人理解当代世界的主要问题并向他们提供在改善生活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所必需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使每个人都为生活作好准备。"⑦

三、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联邦德国各州文化部长会议于1982年的声明中关于学校环境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标为:"学校应努力通过环境教育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有了环境意识,人们才会负责任地利用自然资源并避免威胁生存基础。对学生进行环保和环境意识的教育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同情这些待解决的问题,应该向学生指出,为了保护生存空间,个人发展的要求应该和人类共同的利益相协调。"⑧具体说来,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授环境知识。

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知识,诸如宇宙的生成、地质变迁、气候变化、人类进化、人与生物圈、人与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传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情感。

(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提高环保责任感。

通过环保教育和实践,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并形成积极参与环境改善与保护的动机。

(三)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的良好态度,养成新的行为模式,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发展观。

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想。这种个人主义不仅把自然作为人类的对立物,认为自然界是毫无知觉的,强调人对自然环境的主宰,而且强调个人独立于他人,独立于社会,把社会理解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自愿地结合到一起的独立的个人的聚合体⑨,于是形成了一种为了自我实现而不择手段的生存和发展观。

因此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活动与决策在现在和将来对资源、对当地社区,对全球以及对整个环境所造成的影响[10],从而自觉树立与环境、社会和谐共存的生存和发展观。

四、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内容

(一)生态知识。

讲授生态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如生态系统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规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规律等。

(二)人类学、人口学知识。

介绍人类的进化、繁衍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二)环境社会学知识。

介绍环境对人类的身心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习俗和道德习惯的影响以及环境与社会管理、人口控制、生态平衡的关系。

(四)生存观、发展观教育。

通过对当前环境状况的反思,增进学生对人类与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热爱环境的思想和与环境同生存、共发展的生存观、发展观。

(五)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与学校教学与管理密切相关,旨在改善学校的微观环境,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以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中小学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

(一)开设环境教育课。

在中小学应单独开设环境教育课,而且应成为学生的必修课。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有关环境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录像观摩和图片展示等手段,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进行案例教学。除单独开课外,环境教育还应贯穿中小学的各科教学中,结合各具体学科的知识进行环境教育。

(二)主题班会。

通过举行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拓宽学生对环境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意识和态度。

(三)环保专题讲座及演讲比赛。

学校可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有关环保专家作专题报告或讲座,同时可举行以环境教育为内容的演讲比赛,让学生畅谈自己对环保的看法。

(四)团队、夏令营活动。

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进行环保义务宣传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环境的了解,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五)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营造绿化带,种植树木花草,使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

六、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实施原则

(一)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教学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牛的环境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鼓励和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责任感,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将历史上的环境变迁、重大环境事件与当前的环境状况结合起来,起到以古鉴今的作用。

(三)整体性原则。

一方面,应从整体上考虑环境教育,即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另一方面环境教育应从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的全局出发,以一种全面的观点来认识白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密切依赖性,既要重视自然环境教育,也要重视人文社会环境教育。

(四)传授知识与培养意识、价值观相结合的原则。

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具从事环保的技能,主要是通过传授环境知识,培养学生对环境、对人与社会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其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行为模式。

注释

  • ①②③⑨(美)大卫雷格里芬编,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8、13、5页。

④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辞典》(4)[M],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第640页。

⑤程继隆主编:《社会学大辞典》[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第412页。

⑥袁方主编:《社会学百科辞典》[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第697页。

⑦赵中建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101页。

  • ⑧转引自(德)HansGuenterWagner,《职教应强化环境保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3期。
  • [10]王存志:《在中小学进行环保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9期。

本文摘自《教育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