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友智能协同管理平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12:38
项目管理三层架构管理模式的应用
—盟友智能协同管理平台
前言
大、中型项目的管理一般可以抽象为决策层、管理层、实施层三层管理模式,针对这种项目管理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三层信息平台架构,实现了监控、沟通、协同等管理需求。并使业务逐层深入,数据逐级分层,优化项目管理环境。
1、 三层信息平台架构的意义
由于现代建设项目具有多级管理、投资主体多元、地域分散、技术复杂、质量要求严格、沟通协调困难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工期、质量、费用标准等得不到保障,人们使用各种项目管理软件,力图将进度、费用、质量等管理起来。但是,单纯的业务管理往往不能满足业主的管理要求,只有采用标准化的、最切合项目实际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管理软件才是最合适的,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根据了解国际上传统的和近年来发展应用较多的一些项目管理模式,归结起来,三层管理模式(决策层、管理层、实施层)的应用十分广泛,采用FIDIC条款项目的常用模式也符合该基本思想。与这种模式相对应的信息化体系架构才能满足管理的各种需求。

1.1传统的项目管理软件的作用和地位
传统的软件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造价分析与计算、合同支付管理、网络图绘制等等,我们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这些基础性的工具是必不可缺的,它们协助我们完成了项目数据的基础业务管理,提高了项目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但是,在大中型项目、多级项目管理过程中,这样的软件就无法满足项目的信息化新需求,多级机构的信息沟通、多层管理者对于数据的分层需求、项目的总控能力、协调能力、监控能力等等,对于这些需求的提出,传统的项目管理软件就显得无能为力,黯然失色了。
1.2平台化的项目管理信息化三层架构
平台化的项目管理信息化三层架构是一种总体架构,即在总体规划,满足全面需求的前提下构建的信息化框架,有了这样的整体框架,在进行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就具有了很强的灵活性。既能满足发展中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又可以根据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只建设某个模块或者实现某部分功能而不影响总体思想的实现。

决策支持平台(决策层)
项目管理决策系统、项目信息综合查询、电子政务等
企业级项目管理平台(管理层)
多项目综合管理、项目监控系统、办公系统、财务系统、招投标系统等
项目管理集成系统(实施层)
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等
这种三层架构在保障各自独立的网络工作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各层之间的信息沟通;在保障了单一项目业务管理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在上一级平台掌控各项目的详细信息和统计信息;各项业务在电子化数据处理的前提下,实现业务的流程控制与业务关系的有效关联。

图3 项目管理平台三层架构的各层内容
1.3项目管理信息化三层架构所需的网络环境
项目管理信息化三层架构对网络环境的要求是很低的,只需要各层是独立的局域网甚至单机就可以满足本层内的业务管理,对于跨层的业务处理和数据信息分层,只需要各个层连接到因特网即可。
这样的网络结构设计,满足了以下几点实际需求:
a、  各层之间的数据独立管理和安全性要求
b、  各层之间的数据交换要求
c、  项目部网络条件有限,甚至在项目前期无法上网,但仍需在平台上处理业务的要求
d、  各层需要自己的数据库来管理自己的经验数据,沉淀知识的需求

2、 三层架构体系的构成
2.1概述
三层架构的项目管理信息体系区别于以往的功能型体系划分,也不同于一般的信息管理或者流程管理。按照功能体系划分建立的项目管理模式,注重业务的管理,比如它可以专业地进行造价分析、网络计划编制、资料报送等等,但忽略了项目管理的系统性和体系完整性;对于信息型或者是流程型的管理模型尽管满足了信息的传递和工作流程的控制,实现了办公的基本要求,但是忽略了项目管理的特点,尤其是建设项目管理的个性,忽略了业务管理、数据分析和处理等等。
三层架构的项目管理信息体系是一个总体框架的平台架构(如下图),除满足信息和数据的多级管理外,还注重项目管理的核心业务,满足各个业务的管理要求,实现业务的协同和沟通机制的建立。她涵盖了项目管理的九大要素: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综合管理;并面向项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收尾阶段。使各要素贯穿于整个项目管理全过程,而且满足了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需求。

整个平台是个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架构,面向建设单位、业主单位、项目管理公司、施工单位、供应商,针对房地产、水利水电、公路、铁路、市政、城市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涵盖信息管理、决策支持、项目监控、体系管理、业务管理等项目管理全过程多内容。
2.2面向决策层的一级项目管理平台
◆服务对象:上级主管部门、业主单位、社会公众。
◆主要功能:工程信息查询、项目宏观目标制定与下达、决策支持、协同办公管理等。
◆涵盖模块:决策支持系统(GIS系统)、项目规划管理、目标管理、合同信息查询、进度信息查询、质量报表查询、费用分析报告、评价体系管理、办公管理等。
◆工作原理:第一层(一级平台)用户登陆平台,获得相关系统,可以进行办公管理和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模块上可以直接获得相应的项目信息,而不需要登陆到各个项目的管理系统中。
在本层查询到的某项目或者多个项目的信息是通过平台直接从下级平台采集得到,整个信息传输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当基层人员将数据采集并录入到系统以后,平台便开始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分层管理,人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查看、审批、决策的作用,不具体参与数据的统计和筛选,这样就保障了数据的真实性,所有数据均来自各种规范、标准、办法所规定的数据源计算分析处理的结果。根据这些结果,管理者还可以调整目标,优化过程,完善管理。
本层的协同办公系统,不仅为处在该层的单位提供了内部协同办公环境,同时也为下层平台参与本层工作的协同提供了可能。这里还提供门户的管理,对于一些公告信息,在平台内通过审批后可直接在平台上发布至网站,向公众公布。比如在线招投标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内外信息集中管理。
2.3面向管理层的二级项目管理平台
◆服务对象:项目指挥部、项目管理公司、企业主管部门。
◆主要功能:沟通、计划、目标分解、项目监控、办公管理等。
◆涵盖模块:投资分析、项目计划管理、项目分解、目标管理、项目监控、风险管理、竣工管理、统计报表、综合办公管理等。
◆工作原理:该层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在项目中,管理层起着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将上层任务分解,对下层工作进行管理,对项目数据进行确认、汇总和进一步分层处理的作用。在整个三层框架体系平台中,管理层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管理层的目标进行具体的管理,对实施层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为上层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决策支持信息,为下层提供具体的实施内容和执行标准以及组织的协调。
该平台可以得到项目上的即时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管理。并可在该层平台直接对上层平台进行数据、文件上报。
与上层平台的数据来源相同,任何数据处理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原始记录,取自数据源,这里的数据是经过第一层处理分层以后的数据,通过本层的第二次分层处理以后将直接报送到上级平台。
该层平台的综合办公管理除了包含行政办公的各个业务管理之外,也是下层平台用户与该层进行办公协同的平台系统。
2.4面向实施层的三级项目管理集成系统
◆服务对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分包商及其他相关企业。
◆主要功能:业务管理、施工记录、项目执行、统计报表、文件上报等。
◆涵盖模块:该层以项目的九大要素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综合管理)为基础,具体体现为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公路、铁路、水利水电、企业定额等)、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系(ISO体系标准)、招投标管理系统、进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等等。同时还提供其他标准软件接口,通过调用和整体集成,实现单点登陆和过程集成或者结果集成。
◆工作原理:本层的参与单位及人员,可以直接在本项目独立的局域网环境下或是单机环境下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库记录,在因特网环境下,本地保存的需要上报或者批审的文件、报表数据将自动传递到上级平台。业务数据无需重复录入且确保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并且,整个过程是一个增量复制的过程,保障了数据传递的有效性。对于需要参与上层平台协同的工作,需要通过直接登陆到上层平台进行填报,申请批复或者参与流程。
本层是整个平台体系的数据源头,是二级平台管理控制和一级平台决策管理依据的直接数据来源。这里将记录在项目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和文件资料,被记录的数据将按照平台预设好的计算方法和分层思想,形成新的数据信息,直接体现在二级平台,并在二级平台参与第二次数据分层,然后报送到一级平台。尽管各级平台对数据需求不同,然而,毫无疑问这些报表、报告、决策信息、图表,都是基础数据的处理结果。平台担负起了整个处理过程,对数据进行分层管理,将各层结果体现在相应层平台来确认过程的执行。
3、 三层架构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技术原理
3.1平台化的信息化架构的设计思想
三层架构的总思想是建立在平台建模的基本原理之上的,首先我们需要在平台上实现业务功能,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模型,形成行业的、项目的解决方案。然后再将模型、标准、目标下发到各级执行层,形成多级互通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先形成业务处理上的解决方案,然后根据信息沟通需要建立三层架构体系就形成了三层架构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
通过下图,我们可以了解在平台上形成解决方案的原理,在实际的建模过程中,设计者只需要完成业务建模和标准引入即可。通过平台的一系列可视化的定制工具组建业务模块,同时把相关的标准、规范、目标体系等引用到平台上,对于底层数据支持、系统扩展与维护、数据接口、通讯管理、监控模块等等都是平台本身具有的功能,只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即可。通过以上的建模和设定就完成了平台的业务架构,实现了业务管理需求。

3.2三层架构体系的建立机制
完成了平台的单层业务架构,实现了各个业务功能之后,需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整合各个层面的资源,实现各个层面的信息互通以及业务监控和数据制约。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建立了三层架构体系,分别针对决策层、管理层和实施层。
三层架构是一个整体架构,每一层(除第一层外)都执行着来自上一层制定的标准,每一层细化和分解目标后,随着既定标准规划到下一层平台,形成下层平台的执行标准。下层只能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才可以完成数据信息的上报,参与工作的协同。否则,工作将无法在平台上执行。”
实施层为项目管理集成系统,在这一层,平台主要起到了业务处理和数据存档的功能。
第二层是项目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能同时监控、管理着多个项目,并对多项目数据进行统计、审核,对业务进行协同管理、对文件进行审签等等。
第一层平台主要针对项目的决策层,一方面对项目的目标进行制定并将目标传递给下级平台进行分解和执行,另一方面对下级平台上报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决策支持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改善管理,优化目标。
三层平台的数据都来自项目最原始的记录,通过三层架构,使得这些数据可以很好的传递、统计、分层和用于决策。同时,通过这样的三层架构也为项目管理的各级人员提供了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最便捷、最全面、最可靠、最安全的方式和途径。传统建设项目的信息沟通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归属于个人而不能服务于项目组织、数量很多而质量较低的信息不能有效地支持项目决策。信息技术良好的应用,能够使项目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不同项目的参与者。以下示意图表示的是三层平台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

中间表示的是三层平台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方式,左边是辅助平台进行信息沟通的系列工具,各层内部还可以通过论坛、即时通讯系统、手机短信、小信使等多种方式在平台内进行信息沟通,跨层的信息沟通,这些工具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平台之间的数据向导,远程存档等信息报送之外,在授权的前提下,各层之间也可以使用论坛、即时通讯系统等多种工具更为灵活地进行沟通。另外,在信息获得和信息查询方面,系统还配有GIS决策支持系统、项目信息门户、平台的外部访问模块等,提供给社会公众获取项目信息,提供给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项目决策,提供给下级平台了解整个项目或者相关单位的信息。
4、 三层架构的优势
4.1 整体架构,而又各自独立
三层架构的项目管理体系把项目的各个参与方和各个工作层面都囊括了进来,在全盘考虑了项目的各个层面需求和总体目标的前提下,进行了全面规划。对于每一个平台层,都是一个独立的管理平台,满足该层的业务需求和信息化建设目标,同时,又满足整体目标和系统架构,各层可以组建局域网独立工作,连接因特网或者大局域网又可以参与大平台的监控管理和工作协同。
对于某个平台层业务内容有了新的需求,而这些新的需求又不涉及到其他层管理时,独立的平台层可以完全进行独立管理和功能拓展,而不影响现有工作的执行和其他平台的数据传送和监控。
4.2 组织机构调整方便,且不影响其他层次
整个平台体系是一个总体架构,在系统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如果增加一个二级平台单位,或者增加一个三层的实施单位,信息化的完善和优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完成,而丝毫不会影响到其他平台参与方的正常工作。我们只需要根据增加单位所处的平台层,创建一个新的本层平台就可以,然后便可以在这层平台上扩展特色需求,并建立下级平台分支。各个平台层组织结构的管理、工作流程的调整等都是独立管理,可以灵活调整,真正方便用户。
4.3 各自独立的信息、数据保留和知识沉淀
各级平台有自己的管理特色和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平台分层可以重点突出地体现各个平台层用户的关注点,沉淀各个层的经验数据,并为将来的工作提供可参考的量化经验。
凡是本层参与过的数据信息都将记录到本层平台,形成该层的一个独立的数据库,并可以对这部分资源进行管理和分析,沉淀经验和知识。
4.4 兼顾项目的横向广度和纵深发展的管理要求
在项目管理中,从施工层到管理层再到决策层,关注点逐渐转向横向信息,如:了解项目的综合信息、多项目的综合信息、人事信息、财务状况、企业形象等等,反之,从上层到下层,管理者的关注点则转向纵向信息,逐渐转向某个项目、某个项目的业务管理和控制的细节上。各个层的要求不同,拓展的方向也不相同,所以对于相同的一个平台,需求方向完全不同。通过平台分层,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各个平台有各自的侧重点和建设目标,相对独立的各层内,完全体现了上级管理要求和自身的管理特色。
通过不同的信息层设计和业务模型重构,为项目管理的广度处理和细节处理上提供了扩展的可能。在上级层可以方便添加一个新内容的管理和监控模块,扩展广度,在实施层可以针对某项业务进行深入管理,针对某类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拓展深度。从而满足各层的实际需求。
4.5 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更深层次的互动空间
通过平台化的项目管理三层架构体系,平台为项目管理人员信息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更便捷更丰富的方式。让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降到最低的前提下,又给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了更翔实更丰富的数据信息。这些现场的原始数据信息通过平台的采集和分析,零误差无扭曲地体现在相关人员面前,并融合了手机短信、即时通讯系统、视频会议等多种交流工具方便用户。
4.6 符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信息化建设过程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他将伴随着企业成长和项目的推进不断地完善和深化,它的建设过程应该是一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关注试点、持续改进的过程。平台的三层架构体系为客户充分考虑了总体规划要求,为企业信息化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和余地。
在进行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采用分步实施的方式有利于逐步优化需求和保障信息化良好的应用,而又能满足信息化的总体目标的逐步实现,建立完善信息化体系。
4.7 有效保障了IT投入的使用寿命
无论是企业的组织结构体系发生变化还是管理方式发生变革,还是企业流程重构以及业务方向进行调整,任何一套模式化的软件产品都无法再次适应新的企业形式和管理要求,信息化建设又要重新再来,如果在进行新的信息化过程中希望把以前的记录信息全部或者部分转移到新的系统,又将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大量数据的转移,两个软件的接口,可能还会涉及到跨平台,跨数据库,跨操作系统等问题……
我们提出的平台化架构面对以上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她的应用和面向应用的开发两大功能将发挥出独有的魅力,满足不断完善和调整着的管理要求。直接引领企业进行改革创新。使信息化真正为企业管理起到推动作用,从而也有效地保障了IT投入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