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生态环境是大学创新与服务能力的孵化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35:09
2007年11月03日 作者:刘贵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据此,大学的当务之急是优化学术生态、建设和谐校园。这既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学术生态环境是大学创新与服务能力的孵化器

  一个本已被其他国家反复研究、确认是完全错误的研究项目,曾在某大学和部分院士的推动下强行开展,投资白白浪费,却没有任何形式的责任追究。这一事件折射出大学学术生态存在一定问题。学术生态建设状况既能体现大学的基本特性,又是增强大学创新与服务能力的条件保障。而除了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外,学术生态环境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学校环境、院(系、所)环境、学科专业环境、课程组和课题组环境。

  学校环境从学校层面看,校内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社会声誉、办学取向、领导作风、精神风貌、政策导向和学校的地理位置等。

  第一,社会声誉。学校的社会声誉即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影响,通俗地说就是大学的牌子怎么样。一流或名牌大学总是人们所向往的学术殿堂,此所谓品牌效应。这种效应是通过长期积淀的名人(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生)、名事(名学科、名成果、名管理、名服务)获得的。

  名校可能是因为名人或名事而得名,名人或名事也可能是因为名校而著名,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办学取向。所谓办学取向,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大学对教育思想、大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的价值追求与选择。办学取向是带有总体把握大学全局意义的概念,它既包括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改革基本思路,又涵盖大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及管理等环节。不同层次、科类的大学就存在不同办学取向的争论:是面向世界,还是固守国内?

  是扩大规模的实用型,还是追求质量的卓越型?是攀高求深的高重心,还是面向基层的低重心?是以教学为主,还是以研究为主,抑或二者并重?是单科独进,还是多科并重?是重“学”轻“术”,还是重“术”轻“学”,抑或“学”、“术”兼顾……凡此种种,都是办学取向的应有之义。

  第三,领导作风。领导作风有多种形式,有的民主,有的独裁;有的雷厉风行,有的困心衡虑;有的是行政型,有的是学者型;有的是决策型,有的是事务型;有的看重行政管理,有的崇尚学术自由……如此多样的领导风格,虽不能一概给予谁好谁坏的武断结论,但仅针对“学术”本身而言,“崇尚自由、民主”的领导作风,往往会得到学者们的欢迎。

  学校职能部门代表学校行使指导、服务、研究和管理职能。现实中却出现职能部门凌驾于学院等基层组织之上的现象,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不同程度地存在。

  第四,精神风貌。这是大学校园内因“人”而形成的无处可见而无处不见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既可能是因凝重的历史原因形成,也可能是因生动的现实活动所致,还可能是二者综合而成。因此,大学的历史传统、民族责任感、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大学精神环境的主要方面,而校训则是对它们凝练而集中的表达。

  第五,政策导向。主要是指学校层面在学术人才的使用政策、学术队伍建设政策、学术资助与评价政策、职称评审政策、福利政策、学校人事分配政策等的取向。这些政策关乎人们深层次的价值取向:是向“学”还是向“官”?是潜心学术还是左顾右盼?这些政策是大学学术生态的敏感因子,往往成为大学发展学术的砝码,引导学术发展的指挥棒。

  学院环境西方大学主要有两种形式的学院,即相同或相关学科组成的学术型学院和多种学科组成的社群型学院。我国几乎都是学术型的专业学院,它们更多的属于准实体学院,其人财物等权利相对是有限的,对新学科的设置权也很难说有完全的自主权。恰恰是这种环境,对基层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更多的限制。

  无论是系、所建制,还是学院、学群制,它们都是为迎合学术所特有的品性而建立起来的,而不是依据组织的管理制度。正因为如此,这种依据学术品性建立起来的特殊组织,一经历史的积淀和认同,就会相对固化,又对学术发生反作用。如学院长期形成的特色、学术信念与氛围、领导作风、教学态度与质量、学科关联度、优势学科、学科带头人的权威性、智力服务范围和力度等因子,都是学术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构成学术主体的生态环境。

  学科、专业环境单就学术而言,教师和研究人员总要归属于一定的学科专业。学科、专业是学术种群的“小生境”。伯顿·R·克拉克说:“学科是学术系统主要‘关切的事’,它有自己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形成的秩序……一个范例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共享的东西;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是由共享一个范例的人们组成的。”如此紧密的关系,导致了学科专业对学术人的强大影响效应,同时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和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反作用,二者相互影响,彼此构成学术环境。

  一所大学里,资源约束和需求约束必然导致学科专业的不平衡发展,有重点和普通之分,有优势和劣势之辨,有重点扶植和压缩削减之别,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应引起人们警觉的两个问题是:第一,如何解决美国学者赫钦斯所告诫的资源与自由的矛盾;第二,学科、专业内和学科、专业间资源与政策的合理平衡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两大矛盾,就会挫伤一些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影响大学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课程组、课题组环境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学术思想的形成与碰撞、学术前沿的追踪与探求、教师情感的归属与交流、教师生活旨趣与理想的起航,都会在课程组中展开。正因为如此,课程组的建设状况,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学术信念与追求、学术立场与态度、学术人格与勇气、学术知识与能力等,都会在课题组的活动中得到全面的检验、展示和发展。科研固然需要传、帮、带,需要学术梯队,但实际的状况证实,良好的学术梯队只对长远的学科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对某一课题本身的完成并不是最优选择,而课题组成员情投意合、形成创新团队才是成功的根本。随着科学变成大科学,像牛顿、哥白尼时代孤军奋战、独立研究而获突破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哥本哈根学派有很好的学术氛围,就是因为卢瑟福、玻尔有博大的胸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佼佼者,创造了一个情投意合、群星灿烂的学术团队。

  “大学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这是英国著名教育家阿什比的名言。只有在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下,大学学术之花才能开得绚丽多彩。可以说,学术生态环境是大学创新与服务能力的孵化器。(刘贵华)

  (作者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授)

  《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3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