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特级教师的道路》 序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15:29
为什么要写《通向特级教师的道路》呢?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回忆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是我退休后的心愿。其主旨,历史是不能被忘却的。

    2005年3月退休后,我一直在回忆、思索我所走过的道路。我只是说事实,把事情一件件摆出来。目的是记住历史的经验教训,不再重复走过去的弯路;让刘氏家族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远兴旺发达。

    回忆近70年走过的道路,尤其是43年的杏坛生涯,风雨中前进,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明白。

    回忆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合理化”因素,主观上有自我解脱的需要,客观上有着时过境迁的记忆误差。从横的方面看,我所经历的历史,都是整体过程中的一个断面,印象深刻的是一些具体事件和个别情节。从纵的方面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价值体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是非评价标准也有了截然不同的改变。这些变化在改变思想观念的同时,也往往会改变着我的历史记忆方式,把现在的合理性移植到过去的合理性上,产生一种“合理”的历史遗忘。因此,能否以现在的认识高度,重新回到当时的环境中反省事实,维护历史真实性,客观记录历史才是最重要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记忆上有意无意的疏漏、讹误,是回忆录中非常普遍的事情。对复原历史的活动而言,不怕当事人的回忆出错,就怕连出错的回忆录都没有了。

    所以,莫道存史的过程只是回忆过去,回忆过去也是在开拓明天。

    我是怎样通向特级教师的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1944年1月3日(农历癸未年腊月初八)出生在四川泸州市蓝田镇刘宅。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腊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腊八”是个好日子,父母给我取小名“成道人”,是希望我成为一个有“道”之人。

    父亲刘玉钦(1912-1989)青年时期到重庆学习经商,抗日战争前夕回泸州创办蓝田第一家西药店。因无私救治修蓝田飞机场患疾病的民工,为国争光。1945年起“国光药房”在川南名声大震。我的母亲白朝富(1921-2008),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主持家务,支持父亲经商。从小受到父母创立的“自主学习、洋为中用,救死扶伤、为国争光;勤俭持家、古为今用,教子育孙、发家致富”家风的影响。“自主学习”,边学习边劳动是我的习惯。

    1948年,刚满4岁,父亲就送我进蓝田一间私塾发蒙。征得先生同意,在孔老夫子的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后,即取得入学的资格。教材是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等。以识字习字为主。因年龄小,只读了一年的《三字经》和《百家姓》。

    1949年,蓝田上街保国民学校(初等教育机构)读初小。民国31年,政府实行所谓“管、教、养、卫一体”,规定各乡设中心国民学校,由乡长兼任校长,各保设保国民学校,由保长兼校长。第一节课是:“来、来、来,来、来、来,大家来上学”,至今记忆犹新。一个“来”字,反复七遍,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1951年,取消保国民学校,我进了泸州市第十小学(蓝田前进路小学)。印象深刻的是高年级(五、六年级)班主任何健雄老师和上体育的曹建忠老师。受何老师的影响,我喜欢语文课。爱看连环画和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看过,尽管一知半解,还是一回一回往下看,连饭也忘记吃。从此,我对语文的兴趣就越来越浓了。受曹老师的影响,我爱好体育活动,至今还坚持打乒乓球。

    1957年小学毕业,因为我家兄妹多,靠父亲一人的收入过日子,再加之蓝田与市区一河(长江)之隔,交通不便,所以无法到城里读初中。1957年,常声和校长在蓝田创办民办中学。我就升入蓝田中半工半读(边读书边帮助父亲经营药房生意,帮助母亲挑水、找柴)。2007年蓝田中学50周年校庆,我作为首届毕业生的优秀代表,刊载50周年校庆刊物上。

    1960年在亲友们的鼓励、资助下,我考上了泸州师范学校。“读师范不缴学费、不付饭钱”,有饭吃,又能读书,正适合我们这样的家庭。在“泸师”三年,功课学得比较扎实。课程开得多,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物、卫生、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班主任谷予乎老师和教音乐的王立山老师。他们讲课教态自然,口齿清楚,语言生动,讲的内容易为学生接受。那时我就想,将来一定要当个象他们那样的好教师。

    1963年,师范毕业了,我们一行十余人分配到兴文县工作。我分配在县教师进修校任语文教师,其余同学分配到乡、镇当小学教师。1964年,考上了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函授),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中断,获得专科文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着迷式地紧跟毛泽东,参加了“文化大革命”。到目前为止,对于文化大革命的认识一直含糊不清。这种含糊,首先来自于中共中央(不管什么动机)对毛泽东和周恩来在“文革”中行为的袒护。文化大革命中同样的一些事情,牵连到林彪、江青的都是“反革命犯罪”;牵连到毛泽东的就都是“失误”;牵连到周恩来的就都是“违心的”。有人说:文化大革命“是一座攀登不能达顶的高山”,“是一个学习不能穷尽的博物馆”,“是一部领悟而不能透彻的教科书”,我颇有同感。

    1970年,参加了中央举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了九个月),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更加荒诞。因为校长是林彪,教导主任是周恩来,毛泽东是最高领袖。所以“文化大革命”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1972年后疑惧“文化大革命”,1973年就躲僻“文化大革命”,自愿到山区农村小学当教师。过了几年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生活。1974年,参加西南师范大学在巴中举办的四川省高中语文教师培训班进修半年。1979年,恢复函授教育,再次参加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函授)本科学习,五年里连续三次评为“三好学生”。1984年,获中文本科毕业文凭。

    1981年,重返县教师进修校当教师,担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课程的教学。1982年,参加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举办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培训班学习半年。

    1984年暑假,参加四川大学古汉语研修班学习。边学边教,收获不小。

    1987年评为兴文县第一位高级讲师,被县领导和广大教师誉称为“兴文的教育家”。先后被西南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学院、四川电大、四川省委党校聘请担任兼职副教授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1991年,开创兴文县教育督导工作,任兴文县政府第一位专职督学。1993年春,参加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督导研修班学习半年。

    指导全县中小学开办家长学校成绩显著,1996年被全国妇联、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家庭教育园丁”。

    1998年,担任兴文县教学研究室主任。开展“科研兴教”,大兴教研之风。

    2000年5月参加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基础教育研修班学习。

    2000年9月,评为四川省中学特级教师(兴文县第一个特级教师)。

    2001年,“构建农村教研网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利用微格技术,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素质”两个科研课题均荣获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奖。

    2000年、2001年两次出席全国知名教研室主任会议。

    2005年3月,正式退休,当年8月,回家乡泸州市开始“夕阳红”的生活。

    时光流逝,从1963年泸州师范学校毕业,到2005年退休43年从教生涯。先后担任过进修校语文教师、乡中学小心领导、进修校教育学、心理学高级讲师、县政府专职督学、县教学研究室主任等职。从小学教师到中学教师和大学兼职教师;从一般教师到高级讲师再到特级教师的人生之路。这是一条曲折坎坷、充满苦与乐的漫漫长路。

    我的人生轨迹、荣辱得失,不但反映出我的人生传奇,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大格局、大背景。其目的和希望是,启发人们思索人生、探寻成败的法则和规律。

    在通向特级教师的道路上,我们建立了一个美满、和谐、快乐、幸福的家庭。1965年8月,女朋友泸州师范毕业分配到兴文县同心乡中心小学任教师,我们开始相识。

    1967年春天,我们在兴文县建武中心小学结成伉俪。妻子从教35年,先后担任小学教师、初中教师、进修校教师和高中教师;从一般教师到讲师,再到中学高级教师。2000年在兴文二中退休。

    1968年2月,第一个孩子在蓝田镇蒲草田10号出生;1970年1月,第二个孩子在兴文县建武区中心小学诞生;1993年4月,第三个孩子在兴文县簸峡乡中心小学出世。

    三个儿子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降临人间的,在家庭教育和自己的能力下,已大学和研究生毕业并参加工作。大儿子学习环保专业,二儿子学习金融专业,学有专长并担任其工作单位的领导职务;三儿子留学美国(获美国全额奖学金),2002年获美国德州UTD大学市场营销硕士,2003年获美国德州UTD大学MBA硕士,现在美国甜纳西州银行资深金融分析师。 

    三个孩子先后成家立业,从1993年到2008年,我们有了四个孙子(其中美籍华人两人)。

    以上事实说明,我在通向特级教师的道路上时,刘氏家族也在发展壮大,从泸州走出了四川,走向了世界。

    人生能如是,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