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磐:那些代课教师权利的贫困(东方早报 2010-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13:36
那些代课教师权利的贫困
2010-1-4 2:14:40

李思磐
新年伊始,《工人日报》刊发了长篇报道《最后的代课教师》,介绍甘肃渭源县几位代课老师离校前后的生存状况。经过四五年来漫长悲情的告别后,代课老师看来真要走进历史了。
2006年,时任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宣布:“在一定时间内,将要把余下的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当然,其中一些比较好的可以招聘录用。”择优转正,看起来是合理、有人情味的过渡措施,似乎会让“清退”安全着陆。
然而,局面未必一定乐观。两年了,“代课教师”一直是我做记者以来,心中最大负疚感的来源。2008年元旦,我在甘肃会宁县度过,报道一起177名代课教师通过转正考试三年之后,在《转正定级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都已经上交的情况下无法转正的事件。
他们都是有十二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有的已是校长或教导主任,多数教学成绩傲人,一位女教师还有万里委员长签名的“希望工程园丁奖”奖牌。在三四十岁的年龄上,他们与大中专毕业生以同样标准通过资格考试,本以为三年之后能拿到公办教师的薪酬和编制。然而,直到2007年底仍无动静。
转正莫名落空,作为无权势者,他们只有一条道路:上访。这群貌似农民的秀才遭遇的截访暴力,和各地发生的一样。为了平息他们的上访,也是为自己承认的“行政失误”担责,县政府最后决定与他们签订续聘合同,为他们增加一份养老保险,月工资也比之前提高60元。这个薪资仍只相当于转正工资的1/4左右,协议难自愿达成,政府软硬兼施,让教师们签字。
续聘后的收入三四百元,在当地县城可买120碗牛肉面。也就是说,择优转正,变成之前同工不同酬的新版本。然而,在国家和省部署的三年内清退代课教师的政策背景下,这些由“转正”变成“续聘”的老师,到底是什么身份、未来命运为何,没有说明。而先前为转正读学历,很多人都举债一两万;此外,因“公办教师”的身份,考试过关后,无论是计生罚款,还是子女学杂费,他们都按公办教师而非农民的标准缴纳。不能转正,这些“行政失误”导致的代价和损失,无人负责。
我的报道出现在一些门户网站的首页,跟随网友数千愤怒的留言。然而,两年过去了,他们的问题没有解决。我甚至后悔做了这个报道。对于社会中很多无力者,媒体的关注确实“让无力者前行”,然而前行的结果是什么呢?十几个坚持上访的老师因拒绝签约而被辞退了。在无望的上访、继续接待像我一样的记者和更漫长的盼望中,他们认命了,于是希望先回去干着,但当地政府拒绝接纳他们。
我为他们请教律师,然而代课老师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劳动关系,实践上并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管辖的范围。他们能援引的“道理”,几乎全部出于过去各级政府的规定、行政程序和表态。因为相关法律的缺失,他们要打官司,基本上没有胜算。
必须要提一下的是,跟我采访的会宁县一样,好些地方的公办教师,无论是应届毕业还是民教转正,财政给付的工资,在上岗最初一年到三年不等的时间里,都只能拿到一个零头,这样非法、漫长的试用,是很多地方的通用做法。这些钱到哪里去了?没有人知道。那里的教育行政和人事部门可以随意地处理代课老师们的身份与薪资,行政部门作为特殊的雇主,与这些事实上并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编制的雇员之间的劳动关系,成了法外的飞地。对于这样历史上形成的劳动关系,目前一些地方关于清退代课老师的政策,是否公平地处理了各方的利益和责任?
他们工作的地方,是地理和生存环境的双重边陲。那样的地方,公办教师和应届毕业生通常会想方设法调离,他们成为深山老林、不毛之地硕果仅存的文教骨干。学者庞丽娟指出,这一状况的背景,是我国2001年“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不仅没有考虑到中国欠发达地区的状况,还向城镇倾斜,让农村教育进一步陷入师资缺乏的困境。看起来,政策制定者没有去过一些偏远地区——撤除一个教学点,意味着一个6岁的小学生要每天来回走10里以上的山路。
对于代课老师待遇的问题,当地政府的托辞经常是经费困难——不否认,这可能是原因之一。然而,那一次我约访一位县委常委时,他们招待我的费用(虽然我并非自愿接受),已经花了两三位代课教师一个月的薪水。我们的政府经费,如果总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在分配,教育就会永远贫困。
我采访的时候,一位前教育系统官员告诉我:按计划清退代课教师,“那只是按上面要求而做”,实际上,“会宁在这短短三年不可能告别代课老师”。在我看到的一份会议记录中,一方面安排清退,同时又在讨论代课老师“清退后的聘用问题”。清退的大方向,和地方的“对策”,会不会让那些事实上仍会留下来的代课老师,进一步陷入“黑工”状态?
代课老师真的是要走入历史了吗?在这又一轮宏观叙事之中,这44.8万人作为个体的权利能得到怎样的尊重?他们的贡献能否得到政策的公平对待?如果政策不能来自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如果农村和基层的声音不被听见,如果对国家经费的使用和雇主身份继续缺乏必要的监督,代课教师权益的类似问题,仍会有各种翻版。被牺牲的,仍然是农村和基层的发展权利。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士)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24/userobject1ai2049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