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总裁何加正: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今天和明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04:40
人民网总裁何加正: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今天和明天

 互联网的崛起,改变了传媒格局。新技术和新的传播形式,正被更多的人所接受。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已达1.37亿人,其中宽带用户突破1亿人,达到1.04亿人。中国网民首次突破人口比例的10%。从CTR的调查数据来看,网民使用互联网的目的最主要有使用搜索引擎获取资料、聊天交友、玩网上游戏、浏览生活休闲资讯、阅读网上新闻和杂志,以及使用EMAIL通信等,这些功能的使用率均超过了三分之一。

  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人民网的前身)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这是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创建的第一家网站。今年1月14日,人民日报社举行了人民网创建1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致信祝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兼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并讲话。人民网这10年,代表着中国重点新闻网站的发展历史,因而为广大网民特别是中国传媒界广大同仁所关注。为此,记者走访了人民网总裁何加正。

  新闻,人民网的核心

  记者:10年,弹指一挥间。想与您作个交流,一同回溯这段历史,希望能引出您对于如何办好重点新闻网站的最新的理性思考。

  何加正:这10年是在中央的关怀支持下,在人民日报社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所有网民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我们对所有这些支持我们的人表示感谢。

  人民网是在探索中前行的。新闻网与其他网站不同,新闻是网站的核心。它首先是新闻,是媒介,有宣传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这个理念,也曾经有人动摇过,但是我认为,新闻网站的核心是新闻,核心竞争力还是新闻。我们把这个理念传达到每个员工。我们制定的两个战略转变三大架构,都是强调核心业务,把以前没有发挥或发挥不足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做好强势新闻。我相信我们在新闻业务上会有所突破。这是思考的第一点,以新闻为核心。第二点,做好平台,包括支撑平台的技术层面和网络层面,要加大投入,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建成功能齐全技术保障能力强的平台。第三,增强实力。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不能维持而是要发展,否则就要落后。第四,壮大事业。互联网竞争非常激烈,网站吸引不了人,也就发挥不了实际的新闻传播效果,也就不能说很好地完成了国家的宣传任务。所以,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商业网站能做的且又与我们的身份相符的事,我们都可以做。互联网是平台,是工具,大家都可以用,要坚定地发展和互联网相关的各种事业。第五,响亮品牌。网站现在太多,用户选择的余地很大,没有响亮的品牌,就吸引不了人。这点人民网已经有了品牌,但潜力还很大,还可以做很多事情。第六,坚持权威性。人民网的权威性、公信力、大众化已经得到肯定。我们坚持权威性已经尝到了甜头,人家认为你是可靠的,很多人愿意同你合作。第七,个性突出。互联网最大的问题就是个性不突出,差异小。我们提出从原来的转载、连线转向原创、首发、独创。要扩大差别,突出个性。第八,机制灵活。在明确人民网是引导网上舆论的阵地,承担着媒体的社会责任基础上,我们又必须按网站的规律运行。网络为什么创新能力那么强?原因就在于技术、资本、市场三者结合最紧密。技术、资本紧紧盯着市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市场检验。只有灵活的机制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状况。第九,前景广阔。员工看到光明的前景,信心足干劲大,人民网第二个10年肯定会取得新的突破。

  挑战,无处不在

  记者:您有“人民网十年磨三剑”的说法,这三剑指的是什么?

  何加正:一是建立了人民网的品牌,有一定知名度和架势。二是建立了人民网平台,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功能齐全的舞台。三是建立了一支队伍,人民网的理念文化被大家所接受,这对下一步发展至关重要。

  记者:李长春同志在贺信中说,人民网创办10年来,在网上舆论引导和对外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是对人民网工作成效的肯定,也是对重点新闻网站的职责和使命的高度概括。刘云山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重点新闻网站既面临着大有可为的难得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您认为这机遇主要是指什么?面临的挑战又是哪些?

  何加正:机遇,包括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包括了“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重点新闻网站的建设,也包括互联网发展的形势更趋于理性化、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组织结构的保障等。刘云山同志亲自参加人民网10周年的座谈会,不仅是对人民网,也是对整个网络的重视、期望,今年中央政治局开年第一堂课就是“网络文化和网络管理”,这些都可以说是机遇。说到挑战,应该说还是很严峻的。说实话,我白天黑夜满脑子想的都是存在的问题,很少去想成就。因为网站之间的竞争太激烈了。新技术的发展非常快,你稍不注意就会被市场淘汰。尽管我们的职工很努力,但是我在大会小会讲的最多的总是问题,有时我真怕影响职工的情绪,可是不行啊,只有不断的看到问题,解决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领先,争做排头兵

  记者:刘云山同志在讲话中还提出了三个“高出一筹”、一个“排头兵作用”的要求,实际上进一步确立了人民网在重点新闻网站中的领军作用。您认为人民网在哪些方面可以说领先一步、高出一筹,哪些方面还应向其他新闻网站乃至商业网站学习?

  何加正:人民网从新闻舆论引导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强国论坛有2000多名嘉宾先后来到人民网,就社会热点问题和网友交流。对国家重大典型报道、重大活动报道都是走在前面。每次重大活动都组织大家讨论怎样用新颖、活泼的方式报道,比如全国两会,每年都被境外当做消息来源主体。还有报网互动,人民日报现在有20多家报纸和杂志,全国有30多个记者站,国外有30多个记者站,这是一支非常好的队伍,人民网与之建立了很好的互动关系。人民网已成为报纸的延伸。当然我们也有很多应该向其他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学习的地方,比如如何减化程序,加快运转,贴近市场等。

  创新,为社会最广大人群服务

  记者:说到网上舆论引导,不能不说“强国论坛”,强国论坛已经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外国人常把人民日报上的每一篇报道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他们会不会把人民网强国论坛中的网民言论也视为中国官方的意见?如果确实如此,那是否意味着强国论坛上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帖子都要删去?

  何加正:开始时,的确有这种现象,一些外国媒体和网民,也曾把强国论坛网民的意见当做政府的声音。但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网络与报纸的差别。强国论坛是一个群众论坛,大家的意见还是比较客观地得到反映。

  记者:据说强国论坛的参与者层次较高,您还提出要把它办成中国最高层次的论坛,但中国网民中占多数的是青少年,您认为这种高层次的特点是否会对论坛的影响力产生不利的一面?与主要商业性网站的论坛相比,强国论坛的在线人数是多还是少?

  何加正:人民网网友学历比互联网平均学历高,职务高,青年大多是大专学生和同等学历人群。我们的方针是一方面坚持原有阵地和群体,一方面划分出新的区域,为年轻网民服务,为更广大的网民服务。比如人民网的网友男性的比例远远大于女性,以前只有男性频道,现在我们也要开女性频道,吸引女性网友。我们还增加了娱乐记者和即时娱乐新闻和电影,很受青年人欢迎。为不同阶层的大众建立了精神家园。

  记者:对于社会舆论,刚才我们一直在谈论人民网的网上引导功能。网民强烈关注的还有一个功能,即网上舆论监督功能。2001年7月,人民网在揭露广西南丹特大矿难责任事故真相中有很棒的表现。印象中,这次舆论监督,并不是人民日报发表批评报道,人民网予以转发,而是人民网率先揭开事实真相,独立组织强势报道。 您当时这么“搞突破”,不怕担风险吗?

  何加正:这个事件已经被一些大学新闻系列为网上舆论监督的经典案例。风险是有的,我们及时报道南丹事件完全是出于社会责任。我们一切报道都要从大局出发,既要解决问题,又要和谐稳定。网络的舆论监督不能丢,但也不能滥。事实上,我们一直坚持舆论监督,“人民热线”已经开通多年了,为百姓做了很多事情,解决了一些问题。今年还要继续加强,重点做好办好人民热线,依靠人民日报群工部把工作做准、做实。坚持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

  记者:您刚才谈到,2007年人民网将全面转型,要从互联网初期的转载、整合、粘贴等基础手段,向原创、自创、首发方面转型。那么您的采访力量在哪?您能指挥人民日报遍布全国各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记者吗?您会组建人民网自己的记者队伍吗?您怎样评估这种转型带来的成本增加?

  何加正:我们谈到的自创、原创和首发,主要还是指的策划和组织。人民日报有庞大的记者队伍,我们都可以运用,国内国外都有。我们自己只要有一个小型的“机动部队”,来保证独家原创。自己建立采访队伍成本太高了。

  记者:公信力弱是网络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的一大固有劣势。人民网的办网宗旨是“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很多重要的突发消息,网民在商业网站上读到之后,还要到人民网上去验证,可见人民网的公信力确实不同一般。人民网成功克服网络公信力劣势的秘诀是什么?在人民日报上发稿,要经过三审三校程序,人民网也这样严格吗?如果不是,您又如何保证报道的准确性?

  何加正:公信力是实实在在的过程的积累,需要一定时间。我们把公信力的理念灌输到队伍中,建立一个有公信力的队伍是公信力的保障。权威性与大众化两者不是对立的,要找出两者的结合点。比如重大事件报道也可以与基层百姓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权威性的东西也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去考虑。用大众化的方式表现权威性的内容。人民日报因为有版面的限制,许多东西上不了,而互联网是无限的,不受版面的限制。

  记者:商业化运作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很多党报党刊、省台市台都出现了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这四大行业不正之风。或许人民网应该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享受国家重点扶持,有必要像经营性文化产业队列中的媒体那样去操心挣钱的事吗?

  何加正:所谓商业化的副作用,其实在于没有真正的按市场规则运作,往往是投机取巧或者利用权利寻租造成的。商业化运作必须真正走进市场,按规矩、按法规、按市场规律办事。这样就不会有副作用。。当然,也要加强内部管理,要通过管理约束自己的队伍。比如一些有危害事情、有可能损害消费者利益等广告,给多少钱我们也不登。其实越是面对市场,越是规范化市场越便于商业化运作。

  记者:人民网的第一个10年过去了,请展望一下人民网的下一个10年?

  何加正:别说10年,就是三五年我也很难说清楚,互联网是瞬息万变的。但是我们有了第一个10年的坚实基础,发展是大势所趋。关键是抓住机遇。具体措施就是大事着眼,小事着手,一步步的做下去,我相信第二个10年是光明的10年。

  走出人民网,虽然初春的风还有些刺骨,但在那摇曳的杨柳枝头,杨花已经吐絮,柳枝已经泛出新绿。我相信人民网犹如这充满生机的春天,会将希望和美丽写满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