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林:江湖最后一个老粗(南方都市报 2009-12-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52:27

江湖最后一个老粗

类别:人文历史 作者:林东林 原创 浏览量:204  发布时间:2009-12-27 手机看新闻
版次:GB23 版名:南方阅读 历史 稿源:南方都市报  

    就任大总统时的袁世凯。

    《晚清有个袁世凯》,赵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28.00元。

    《袁世凯与中华民国》,白蕉著,中华书局2007年6月版,24.00元。

    林东林

    □出版社编辑,上海

    近现代以来,无论庙堂还是坊间,都对袁世凯言必恶声。在他的盖棺论定中,亦总少不了三大罪名:戊戌告密、背叛民国和洪宪复辟。其中尤以戊戌年间,袁世凯出卖谭嗣同向荣禄告密,以戊戌六君子的一腔热血染红自己的顶戴花翎这一节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历史不过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且也如柯林武德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以,我们所谓的历史公道,有时候也不乏是一时一地的偏见、成见与异见。近些年,曹操所背负的历史骂名一再被正名,以及民间写史的兴起,也说明我们一再被灌输的历史定见,是靠不住或者说有立足未稳之处的。那么对距今不过百年的袁大总统,当也应作如是观。

    晚清民初的中国,实在是“三千年来一大变局”,其波折诡谲不啻于战乱的三国,且与三国相比,这个古老的帝国还要应付垂涎欲滴的环嗣列强。在这样的背景下,袁世凯想不出头都不行,更何况他的生平志业和天赋性情亦正在于此。在某种程度上,这个荒于诗书的大老粗和精于诗文的建安雅士,倒是不乏相似之处,即都可堪任“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事实上,以袁世凯的权变和才干、处变不惊和处惊会变,他亦早晚会是曹操第二了。

    在晚清政坛,张之洞和袁世凯也堪称一个鲜明的对照,一个被称为“有学无术”,一个被称为“不学有术”。在李鸿章与八国联军的谈判中,张之洞对议和大纲指手画脚,李鸿章即毫不客气地直言,“不料张督在外多年,稍有阅历,仍是二十年前在京书生之习”,甚至告诫他珍惜四钱银子一个字的电报资费,不要动辄“屠财”,乱发空洞无物的电报长文了。

    对这个慈禧朝的文胆、当代文宗、双料宰相,袁世凯当然是看不上,他甚至曾说出“张之洞是讲学问的,我袁某是办事情的”这样的狂言,而在这个波端百出、愁云惨淡的晚清政坛,恐怕也只有袁世凯这个理繁治乱之才能有所胜任,却到底非清流党人所能制衡了。

    而与他的师父李鸿章、师祖曾国藩相比,袁世凯更像一个实用主义者,因为不读诗书,没有文化人的酸腐之气,他倒少了许多牵绊和挂碍,好处坏处他都了然于胸,曾国藩虽然也会文人将兵,但他更多的是做学问和谈心性,处处以王阳明为师,且政局的巨变,晚清民初的帝国山河日下,外有列强,内有革命党,亦使袁世凯不得不考虑中华帝国的新局面。

    曾国藩当然有实力称帝,但他却不会恣意妄为,他由一介草民,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苦练内功,内圣外王,他是要做圣人的。而对尚权谋、握兵柄的袁世凯来说,他至始至终都未想做圣人,所以拒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他来说太难太难。论道德论操守,李鸿章不如曾国藩,袁世凯又不如李鸿章,一门三师徒,看来人格也是递减的。

    在中国历史上,开国之君历来多是草莽之辈,刘邦如此,朱元璋亦如此,成吉思汗更是如此,偏偏是草莽胜了权贵和读书人,到底还是应了毛主席那句话,老粗出人物。而袁氏这个大老粗之所以称帝不成,非他无帝王之资,而是彼时非称帝之机。此外,他的气度与学养、机智与权诈,一胜一负,在他坐大后两两相抵,也注定他能成大业,而不能成大器。

    称帝乍败后,袁世凯曾对张一麟吐露真言:“总之,我历事时多,读书时少,咎由自取,不必怨人。”纵观袁氏一生,他与读书人的张弛,贯穿了晚清始终,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临到头了他才明白今生今世的成败所在,但他到底也不委罪于他人,而是知耻近乎勇。

    还是胡兰成说得好:“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五四时代是中华民国要发生无数大事之前,酿花天气风风雨雨的豪华。”

    中国是五千年的天下,到了这个帝国不再的年月,终于要换一换节气了,而老粗的时代,是从此不再了,亦仍复回归于“宰相须用读书人”,无数的民国海龟们要等着登场了。

http://gcontent.nddaily.com/9/b2/9b203b041a90f854/Blog/580/3f1e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