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共是抗战的主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36:54
[原创]中共是抗战的主力
发帖于:中国历史
发布时间:2009-12-16 17:02:40
复制链接收藏查看原帖
【共103条评论】【浏览645IP】
本坛对于国共抗战,谁是主力的问题讨论了很多年。平时看在眼里,但因为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入研究过,只是关注一些资料,始终不敢乱说。昨天总算把近期一份重要PPT报告完成,现在有些余暇,自我感觉对这个问题有些了解了,不才便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中国抗战的地位
 
按照本朝官方的说法,中国在中居于主要地位。一是因为中国作出了卓越努力,1937年后,对日军进行了大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参战兵力最多时近500万人。中国军民的伤亡总数达3500万人以上。二是因为牵制日军力量最多,1937年日本将其24个师团中的21个师团投入到中国战场,超过其陆军总兵力的87%,1938年日本将其34个师团中的32个师团投入中国战场,占其陆军总兵力的94%强。即使在1941年日军在中国部署的陆军数量仍然占到了其陆军总数的半数以上。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其在中国大陆(东北未计)及台湾的陆海军队仍然达到1288248人,三是因为日军在中国伤亡最多,日本在整个二次大战中的伤亡数为287万,其中在中国战场上的伤亡是198万,占日军伤亡总数的70%左右。
现在看来第一第二条问题不大,但第三条有巨大争议。日本自己统计的数字中和中国数字有巨大差距。根据的统计:支那事变(后,日军侵略中国内地之毙命人数)190107柱(也就是神位);大东亚战争(主要是与进行的)2132699柱(其中大约有180万死于美军之手,美军牺牲约20万)。
但日本的数字仍然有版本差异,1964年3月1日据厚生省援护局调查,自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4日,日本在中国大陆死亡人数:陆军为385200人,海军为19400人,共计404600人。
19万和40万的差异在于,有相当部分饿死、病死以及失踪时间超过一定限度,确认阵亡的军人没有进。因为中国战场情况复杂,大批死于游击战争和非战斗减员的鬼子尸体找不回来,骨灰回不了日本,自然就没记录。因此19万大致是鬼子阵亡人数的下限,40万则是上限。而对于死于大东亚战争有近200万人,两个版本的数字没有差异。
这说明一点,中国实际毙伤的鬼子总数不会超过100万,总之和美军消灭的人数有很大差异。因此花粉的某些说法是正确的,中国不是消灭倭寇的主导力量,美军才是。
二、中国是砧,是锤
 
中国消灭的鬼子数量远少于,这点我想大多数人不会反对,美国的大力支援和海上大量消灭鬼子,是胜利的重要因素。但中国是否就是附属战场呢?这个也不对。鬼子确实把主要的力量放在了中国,而始终无法脱身,中国对日本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泥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是日本“以战养战”的关键,主要的资源都来自中国,我们看下鬼子单单在东北掠夺资源的情况:
1931年918之后,日本占领了东北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立即将之作为工业生产基地。在东北,日本占领煤矿四十多处,以及铁矿、金矿、镁
矿、油矿等等。一九三二年至一九四四年期间,日本从东北即掠走煤二亿二千三百万吨,生铁一千一百万吨,钢五百八十万吨。从一九四○年至一九四四年,关东军从东北农民手中强征出荷粮三千六百万吨,其中一千一百三十万吨运回日本。
而1937年之后,日本占领华北、华中、华南大部地区,日军控制了几乎所有的工矿企业。以一九四三年一年,日本对我国铁砂、生铁、煤炭三种矿产的掠夺量为例,即分别为一千零六十五万吨、一百八十一万吨、五千零七万吨。
分产品看,以生铁为例,鬼子在东北建立昭和制钢所,1937年,关东军司令部下发了《钢铁业开发纲要》,开始大规模炼铁炼钢。
在日本生铁输入量中所占的比重
 
年度 日本总输入量(吨) 昭和制钢所输入量(吨) 比率(%)
1932 650380 308597 47.4
1933 801284 287332 35.8
1934 778583 295776 37.9
1935 1092541 249375 22.8
1936 1094879 120951 11.0
 
1937 1129943 129983 11.5
1938 1072032 112080 10.4
1939 928030 290870 31.3
1940 854566 295194 34.5
1941 784292 517541 65.9
1942 878463 509300 57.9
 
不难看出,在日本对美国宣战,美国废钢铁停止输入后,日本完全依赖中国钢铁进口。光东北一地,钢铁即供应日本进口量的一半以上,而其余的进口也基本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二战前,日本的炼钢产量为200万吨,到美国参战后,经过美国的大轰炸破坏,日本钢产量迅速下滑到50万吨以下,几乎全靠中国输血。
另外,日本最大的弱点是石油,而战时日本解决油料问题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煤制油”(真不把自己当外人),而煤源全部来自抚顺煤矿,后燃料的92%依靠中国的煤制油。
简言之,日本是吸附在中国身上一条蚂蝗,完全依靠吸血过日子,之所以要维持中国的庞大兵力,就为了维持这个“以战养战”机制不出乱子。所以一方面是战场上节节败退,另一方面是大部队陷在中国动弹不得,换言之,中国起了一个砧的作用,而美国就是一个锤子,重重砸下去,将倭奴生生砸死在中国这个大砧上。
三、为什么说中共是抗战主力,
我们说,看战争要看战略。中国的战略就是拖,要把鬼子拖死在中国,不让他舒舒服服地拿到资源出去打仗。只要把尽可能多的兵力拖死在中国,就可以把日本生生耗死。所以胜利的关键在于实现战略目的,而不是某场战役打没打赢,消灭多少敌人。要让日本在中国的“管理成本”无限提高,让它获取资源变成得不偿失,投入的军费和获取的钱财相比变成亏本生意,只有这样才是战略性的胜利。
试想,二战后印度的独立,是因为他消灭了多少英军吗?不是,是因为他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让英国佬始终无法有效管理,年年贴钱,对于战后的英国难以承受,最后只好放手。中国的情形也是如此,让日本无法建立起有效统治,才是抗战的关键。在这一点上,国军显然不如共军做得好。在国军大幅后撤,退到大西南和日军对峙后,在敌占区已经没有足够兵力牵制,再加上大批投敌伪军和汪伪政府,足以让日本建立起有效的政权,成本大大降低。如果没有共军的游击战,即便日本不能消灭重庆政府,搞个“东西朝”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共军激烈的游击战,四处出击,让敌占区的生产难以顺利进行,物资无法运回国内,到最后日军居然只能占据交通线和大城市,农村全部放手,这种统治当然成本高昂。
 
我们且看下日本的军费开支情况:我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里摘了这张表,大家可以看到在1940年前,以国军为主时,日本的军费比例在20%以下,并不比欧洲国家明显高,比德国低得多。但在1941年以敌后战场为主,日本主要对付共军的情况下,我们看到军费开支急速升高。爆发后更是剧烈,到1944年军费高达735亿日元,为国民收入98.5%,如此穷兵黩武,如何可能不败?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德国
国民收入 980 1100 1200 1250 1350 1300
军费 300 530 710 910 1120
比例 33.6 48 59 72 82
 
日本
国民收入 330 394 449 543 638 745
军费 65 79 125 188 298 735 170
比例 19.7 20 28 34.8 46.7 98.5
苏联
国民收入 3370 3100 2224 2494 2966 2797
 
军费 392 568 830 1084 1250 1378 1282
比例 16.8 26.8 48.7 50.1 46.4 45.8
美国
国民收入 905 997 1245 1579 1916 2101 2131
军费 12 22 138 494 797 874 762
比例 1.3 3.1 11.5 31.2 41.6 42 35.6
 
英国
国民收入 50.2 59.52 68.39 75.40 80 82.24 83.25
军费 3.83 11.18 32.20 40.80 48.40 49.50 51.25
比例 8 19 47 54 60 60 61
*计量单位 亿元各国货币
我们看下共军,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的总战绩,这是1945年12月延安总部的统计数字,首先是消灭敌人
 

其次是主要缴获
我建议花粉不要对这些数字抱有怀疑,消灭敌人71万是可以吹牛的,但缴获45.5万支枪、7500挺机枪没法吹牛,这些武器是要发给部队的。你这些数字有了,下面部队看到是要问你要东西的,你没东西给可就不像话了。
但最重要的不是战绩,而是99847次战斗次数,花粉也许会哈哈大笑,平均每战才消灭7个敌人啊,这也叫战斗?这叫恐怖活动。你别笑,真正有效的还就是这些恐怖活动,平均每天骚扰敌人33次,给日伪军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实际上这些统计肯定是不完全的,有太多的更小规模战斗没计算,比如晚上趁人不注意,把一截铁轨拆了,或者把电线收掉一段,根本没有战斗,但对鬼子的心理压力是不小的。
由于共军的猖獗活动(鬼子语),除了东北以外,其他敌占区每天都处于鸡飞狗跳的状态,有效统治迟迟难以推行。工业生产处于半瘫痪状态,而汪伪政府统治极度腐败,贪官污吏横行(废话,好人谁当汉奸),在经济上主要靠滥发纸币、圈占土地、“委托经营”某些工矿企业、强征粮棉、实行物资军管等维持统治,也给鬼子输送一部分物资。但总体上,鬼子对汪伪政府是以输血为主,也就是说除了东北是“赚钱”的,在华北、东南、华南、中部地区鬼子都是“亏钱”的,而且亏损很惨重。在1944年汪伪政府治下的南京,曾经发生过挤兑风潮,鬼子一次性空运25吨黄金才稳定住局面。
 

在东部敌占区共军取得辉煌战果,并且一再扩大地盘和人口,而鬼子则总体上处于疲于奔命状态,在1942年后东部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西部战线则是异常平静,国军处于旁观状态,官员在贪污,军队在拿了美国支援的物资去倒卖,呵呵。我相信,鬼子也经常想,如果没有共军游击队该多好,就和国军做个邻居,以后互相提携,大东亚共荣,可惜,共军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其实极为轻视,认为要拿下重庆随时可以(拿下确实容易,但要守住不容易,而且多半也是亏本生意),即便在1945年战败前夕,虽然陆军消息闭塞(大本营对战局的描述永远是大胜大胜大大胜,和国军一个德行),但岗村也感觉情况不妙,向单方面求和,条件是退到山海关外,当然被老蒋拒绝。你看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他居然还要二一添作五,把关内的包袱扔给老蒋,自己带着百万大军去东北基地享福,这也太浪漫了吧,也说明他心里真没把老蒋当回事。
总之,从战略上讲,中国成功地将倭寇军队的大部分拖在了中国,有力地支援了,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主要是共军。评价胜负和出力大小不是看消灭多少人,自己损失多少人,这些都是过程,是战术层次的东西。关键是看结果,也就是对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从战略的角度讲,共军毫无疑问是抗战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