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军队是如何壮大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1:18:53
 ·中共军队是如何壮大的

  按照“文革”中的经典说法,中共军队是由毛主席亲手缔造、林副主席亲自指挥的。此说颇值得商榷。其实中共最初并无军队,第一代党员多是白貌书生,对军事外行而且鄙视。到苏联留学的肖劲光选择学军事,受到总书记陈独秀的斥责,责令他转学马列理论。好在周恩来有心计,于1924年秋向孙中山要了一个“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的合法番号,组建了中共第一支武装。该队有130人,由徐成章、周士第、赵自选负责。此乃共军源头,后扩为2100人的叶挺独立团。可见此时中共军队是由周恩来亲手缔造、由叶挺团长亲自指挥的。

  “铁甲车队”也好,“独立团”也好,人员和军饷均系中共自行负责。而中共早期属于卢布党,其活动经费均系共产国际提供,军费亦不例外。可以说,在经济上得到了共产国际(或者说苏共)的资助,是中共军队早期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共高层对这笔军费拥有支配权的是周恩来。

  周恩来早期的主要军事贡献还包括在黄埔军校当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一师党代表期间培养的人才和人缘;领导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和南昌起义;在上海组建中共谍报队伍。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为人们忽略:那就是他打破了中共早期的关门主义倾向,促成朱德、贺龙这两杆老枪入党。不然,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红一、红二方面军了。

  此后,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并身体力行:他领导秋收起义;制定“党指挥枪”的原则;实行“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创举;建立井冈山根据地;亲自指挥红军作战;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逐渐形成和完善他的人民战争理论,成为集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指挥官于一身的一代统帅。毛泽东在军事方面建树至伟,军歌里说“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是很恰当的。
  以上为共军壮大的原因之二:中共领袖(周、毛)的建军活动。

  共军得以壮大的原因之三是:一些共产主义者成长为职业军人。如:陈毅、聂荣臻、罗荣桓、刘志丹都是在入团、转党后再从军的;林彪是入团两年后于1925年入黄埔军校并转党的;广东地方党务干部曾生组建东江纵队;“一二·九”运动领袖谷景生成了第15军政委。

  比较特殊的是薄一波,他不是军人,但建军之功重大。抗战初,他代表中共协助阎锡山组建新军,并使新军完全掌握在中共手里,摇身一变就成了共军,今天的第14集团军即由此发展而来。

  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是共军得以壮大的第四个原因。人民群众为军队提供医疗、掩护、情报、兵源和后勤补给,“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225万民工推着40多万辆小车支援淮海战场即是例子。

  共军得以壮大的第五个原因是,一大批身世复杂的人物(主要是旧军人)在不同的时期参加了共军队伍,他们带来了五花八门的见面礼:或有枪有兵,或有钱;或有地盘;或有关系网;或身怀绝技,因而能够为共军的革命大厦添砖加瓦,使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成为共产党军队各个山头、各军兵种的班主。以下我们着重论述这些三教九流的人物对壮大共产党军队的贡献。

  早期对中共军队贡献和影响最大的旧军官是叶挺,他是孙中山的警卫团营长和国民党党员,1925在苏联学习军事时加入共产党,回国后从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升到广州起义中的红军总司令.

  第四军因独立团在汀泗桥和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吴佩孚主力而获得“铁军”的声誉,叶挺创造的这一品牌影响极大。井冈山朱毛红军、洪湖贺龙部队、鄂豫皖红军都把番号叫第四军,就是想借助第四军的“铁军”声誉来助威。抗战初,叶挺提议将中共南方八省的游击队集中起来,“新编一个第四军”,这就是“新四军”这一响亮称呼的来历。甚至建国后组建的解放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也被称为空军第四旅而不是第一旅。共军能星火燎原,叶挺乃燧人氏也。

  进入红军时期,共产党军队计有(红一、红二、红四)三个方面军,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旗下主要有红1、红3、红5、红9四个军团,每支部队都与旧军队有着血缘关系。

  红1军团的前身是红4军,当时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军;朱德带来的南昌起义军与湘南起义农军;井冈山土著武装袁文才、王佐部。

  朱德是最早入党的旧军官,他从清朝的少尉升到滇军少将旅长,获得过“援川”、“复兴”勋章,既参加过纳溪、泸州大战,又在滇越边境与土匪打过两年游击。这位结过四次婚的同盟会兼哥老会会员、鸦片吸食者、云南宪兵司令兼警察厅长在上海向陈独秀申请入党时被陈婉拒,赴德国找到周恩来后才于1922年11月入党。南昌起义军溃败后,他这个空头副军长成为新的领军人物。他将队伍带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组建红4军;在偏僻的江西根据地,“红军之父”是唯一富有实战经验的高级军官,手把手地教红军打仗,并于1928年夏取得歼敌一个团击溃两个团的龙源口大捷,这是红军早期较大的胜仗(建国后龙源口被印上了钞票)。朱德的另一贡献是领导湘南起义,其中产生了六位高级将领:黄克诚、陈光(115师代师长)、肖克、邓华、杨得志、张际春(二野副政委)。另有川军营长毕占云,原系朱德的部下和崇拜者,在井冈山一带“剿共”时,得知朱德在此,遂起追随故主之念,率126人投奔朱毛
.  在入党之前,叶剑英是北伐军的中将师长;陈赓是湘军上士;刘伯承是川军的团长(他的入党介绍人杨闇公本人也曾是旧军人,曾先后考入江苏军官教导团和日本士官学校)。

  袁文才、王佐是井冈山一带绿林武装的头子,袁的地盘在茅坪、砻市,王的地盘在茨坪、大小五井一带。1927年10月,毛委员率领的秋收起义军来到井冈山,人生地不熟,处境困难。毛很聪明,他慷慨地送袁100条枪,送王70条枪,遂能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安营扎寨。又将两人招安,由此得以成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也才能够一接纳肖克,二接纳朱德陈毅,三接纳毕占云,四接纳彭德怀。小小井冈山居然成为中共的革命摇篮。然而在朱毛率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袁、王俩人于1930年初被当地党组织错杀,其骨干多被处决,幸好留下了王佐部一个小兵,名叫张国华。此人后来成为第18军军长和西藏的解放者,并在1962年中印之战中指挥我军大获全胜。

  再看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在湘军中从二等兵一步不拉地升至团长,然后于1928年4月入党,7月领导平江起义。他最辉煌的战绩是指挥“百团大战”重创日军,并在朝鲜战场击败美军名将麦克阿瑟。

  彭的平江起义军中产生了许多高级将领,共有上将四名(苏振华、李聚奎、傅秋涛、彭绍辉)、中将五名(刘志坚、李寿轩、欧阳毅、周玉成、姚喆),以及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滕代远;还有建国前牺牲的红3军军长黄公略(中共36位军事家之一)、红8军军长李灿、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

  构成红3军团的另一部分是百色起义军,现在一说百色起义就会提到邓小平,其实一批旧军人在其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如:

  百色起义领导人和红7军军长张云逸(粤军旅长);龙州起义领导人和红8军军长俞作豫(桂军团长);红7、红8两军总指挥李明瑞(桂军副军长);连长李天佑(李明瑞部上等兵);师长韦拔群(黔军副连长,他还带出了韦国清、韦杰、韦祖珍三位壮族将军)。

  毛泽东不但善于改造我们的学习,还善于改造朋友的军队。第26路军旅长季振同、董振堂与军参谋长赵博生、团长黄中岳于1931年底率一万七千人带着两万多件武器举行宁都起义后,毛将这支起义部队成建制改编为红5军团,以季为总指挥,董、赵、黄为军长(毛另派肖劲光等去做政治工作)。5军团参加过赣州、漳州、水口诸战役。不幸,赵、董后来战死,季、黄于长征前被周恩来“肃反”处决。

  宁都起义为共军输送了大批将领:上将李达;中将孙继先(率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者)、王秉璋、孙毅、李雪三、韩振纪;少将有王蕴瑞等24名。另有姬鹏飞、黄镇、王幼平、边章五和在湘江之战中牺牲的师长陈树湘。

  红9军团也打上了旧军官的烙印,军团长罗炳辉也是中共36天罡(军事家)之一,他原是滇军营长,1929年7月任吉安“八乡联防”靖卫大队长不久即成为中共秘密党员,旋率部千余人举行起义。

  靠两把菜刀起家的哥老会双龙头大爷贺龙,因兵力太少,不能像张作霖、吴佩孚那样称“大帅”,只能当镇守使(贺龙尊称毛泽东为“大帅”),这位与各位军阀将领多是结拜弟兄的第20军军长,应中共中央委员谭平山之邀参加了南昌起义,不想一个军一下子玩没了。起义军南下后,周恩来为首的前委决定吸收他入党。此后他带着六个人和一支手枪回到洪湖地区,很快又拉起了一个军,以后发展为红2军团和红二方面军。贺之第20军军官贺锦斋、小兵卢冬生后来都成为湘鄂边红军创始人和师长。

  红四方面军的功臣中也有许多是旧军官: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原是黄埔一期生和国民党党员,毕业后由少尉升至少校,1927年3月才入党。还有红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1927年成为中共党员之前,在旧军队中官至团长。在鄂豫皖先后组建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并担任两军军长的邝继勋、率两千余人编入红四方面军独立第1师并担任师长任炜章,两人都曾是川军旅长,均被张国焘“肃反”处决。
  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谢子长,1922年考入阎锡山办的太原学兵团,1924年回安定县办民团,任团总,次年才入党。

  至于东北抗联,不但基层多系东北军警的散兵游勇,高层中也不乏旧军官,继杨靖宇、赵尚志之后的军事领袖、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在1927年7月入党前已是湘军副师长;抗联第4军军长李延禄入党前在东北军和地方盐务缉私连干了二十年。

  红军中有个救死扶伤的保护神——傅连暲,原是基督教会的医生。从南昌起义军南下汀州时起,他就开始为共军伤病员治疗、募捐,1933年干脆带着医院设备到瑞金直接为红军效力,救治好的红军将士不计其数,并曾治好毛泽东的恶性疟疾,把伟大领袖从死亡线上救了过来。他被动员参加长征并于1938年入党,后授中将。

  在国军中服过役的孔庆德、叶长庚、白志文、陶汉章、陈铁君,后来都成为解放军的将军。有几名俘虏也成长为解放军的著名将领:张辉瓒部电台台长王诤,在第一次反“围剿”中被俘,成为红军总部第一任无线电台大队长和无线电通信的开拓人;代理排长邓逸凡1930年奉命阻击红军时反被红军包围,遂弃暗投明;西北军迫击炮兵赵章成,1931年“围剿”红军时被俘,亦当了红军,在黄陂战役、乌江战斗、强渡大渡河时,他那门迫击炮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报务员王永浚,1933年被红6军团俘虏后参加革命,对红6军团的通讯和无线电侦破作出了很大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是旧军人参加革命的又一个高峰期。

  张学良作为东北军的主帅,被蒋介石授予一级上将军衔。蒋调他去西北围剿红军,他连吃败仗,转而与共产党谈判。张先后送给红军七九步枪2500支,子弹6万粒;大地图一本;赠送私款2万光洋,后又赠送20万法币。另外还有实物接济,包括一万套棉衣和一些食品(其中的一些罐装牛奶,使正患严重伤寒的红1军团宣传部长邓小平转危为安)。“西安事变”后张被扣押,帐上查明接济红军款额高达76万元。这对山穷水尽的红军来说,不啻雪中送炭。难怪周恩来临终都在念叨着“台湾的老朋友”。
  张被扣押后,自身难保,自然不能再给共产党以实际帮助。但他的东北军继承了他的亲共联共政策,有的干脆参加共军。这些训练有素的正规军的到来使共军如虎添翼,对共产党争夺东北尤有贡献。东北军的两名团长——吕正操、万毅后成为解放军的上将和中将,前者于抗战初率一个团参加共军,并当过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后者是东北7纵、1纵、5纵和42军的首任司令(军长)。

  东北军中还产生产生了解放军二十多名少将,其中解方、郭维城原本就是东北军少将,解方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参谋长,参与了五次战役的指挥;郭维城策反东北军111师2700多人起义参加八路军。

  1933年入党的张学思是张作霖第四子;日本投降后,共产党把这位29岁的张家四公子派回辽宁任省政府主席兼军区司令员,为共产党凝聚人望、争取民心出力不少。东北军排长江潮,后为志愿军38军113师师长,在二次战役中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成功狙敌南逃北援,立下卓越战功,就像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声誉一样,江潮部为38军挣得了“万岁军”的美名。

  此外,贾陶带东北军学兵队三个营起义;张加洛组建抗日武装3700人编入27军;纪亭榭组建抗日武装2000人编入八路军。

  杨虎城在国军中官至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共产党员魏野畴、南汉宸、王炳南等先后在其部做政治和情报工作,合作甚洽。杨受其影响,决心做贺龙第二。遂有西安事变,共产党称之为“千古功臣”。他的西北军中产生了解放军将领7名:中将孔从洲(国军中将副军长,1946年率一个军于河南巩县起义)、阎揆要(杨部警卫团长),少将张希钦(率一个师加入晋绥野战军)、童陆生(杨部宪兵营副)、何振亚与沈启贤(两人起义后带领1200人编入红15军团)、廖运周(率一个师在淮海战场起义)。
  此外还有一些旧军人也于此间参加了革命队伍,在战争中经受千锤百炼,成为解放军的少将。如黄埔燕塘分校七期生王作尧(东江纵队副司令员)、燕塘军校一期生吴克之(琼崖纵队副司令员)、黄埔十一期步科生黎原(47军军长)、滇军连长朱家璧(促成卢汉起义的中共滇桂黔边区纵队副司令)、国军少将副军长白天、国军炮兵团长陈锐霆(率1000余人起义参加新四军,麾下炮兵在开封战役、淮海全歼黄维兵团、炮击英军紫石英号军舰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说起来新疆军阀盛世才也对共军有所贡献:他所办的航空训练班接受了中共43名红军学员,其中的吕黎平等八人后来成为少将。

  两名日本军人也做出了直接的贡献:伊田助男(日共党员)在自杀前将十万发子弹献给东北抗联;飞行队长林弥一郎率300多名飞行员在投降后应邀为东北民主联军培养飞行员160名(包括王海、张积慧、刘玉堤)。

  解放战争时期,起义、投诚的国军军官很多,情况也很复杂。出于对内战的厌恶,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树勋率所部新八军及河北民军万余人在邯郸马头镇起义;紧接着空军上尉刘善本于1946年6月驾驶重型轰炸机起义飞抵延安,成为国军空军起义之第一人和人民空军的创始人之一,并率部入朝作战;韩练成军长则在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时暗中为共军服务。

  在大决战中,由于共军兵临城下,守将战不能战、走不能走,遂拱手献出城池,客观上减少了解放军的伤亡。如曾泽生率一个军于长春起义;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率25万大军接受改编,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这两人都另有贡献:曾泽生所部编为4野第50军,任军长;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时,率50军在汉江南岸坚守阻击达五十天,立下显赫战功。傅作义积极促成了兵团司令陈明仁中将率77000余人在湖南起义、保安司令董其武中将率部近10万人在绥远起义、警备总司令陶峙岳率10万名官兵在新疆起义。而董部在抗美援朝时又赴朝完成了机场修筑任务;陶部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佩剑将军张克侠、何基沣在淮海战役中率23000人起义。“重庆号”巡洋舰舰长邓兆祥,起义后创建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快艇学校;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25艘舰只起义;国军上将卢汉、川军军长刘文辉于1949年底分别在云南、西康起义。

  当初共军不过区区百余人,居然发展成为并吞八方、囊括四海的威武之师,甚至能够打败强大的美军。“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共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印证了共产党纲领的正确,印证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也印证了李斯的至理名言:“泰山不攘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