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报网互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略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3:11
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无疑使报纸等传统媒体受到强烈冲击,让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大有"狼来了"之感。然而,我们可否换一种思维方式,主动"与狼共舞",做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呢?其实,这个课题早已有业内人士在研究,报网互动也不是什么新鲜词了,北京、浙江、重庆等地的报纸纷纷提出报网互动的口号。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最近轰动全国的山西黑砖窑事件,最初揭露此事的就是河南郑州32岁的女教师辛艳华,通过发表在大河网上的帖子《400位父亲泣血呼救: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随后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笔者在本文中以《恩施晚报》为例,就如何实现报网互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报网互动效果显著
在2007年以前,恩施新闻网与恩施晚报虽然同是恩施日报社主办,但由于业务分工不同,恩施晚报只是出版自己的报纸,网站则只负责将日报和晚报当日的新闻稿件转载到网上,彼此之间谈不上有什么互动。随着网站日浏览量的不断攀升,网民反映的问题不仅数量越来越多,并且也越来越有深度,从新闻的角度来讲,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如果仅仅是作为论坛帖子和留言板上的留言来对待,实在是一种资源浪费。尤其是对于恩施晚报在380余万人口的恩施州,却只有2万多份的发行量来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无疑是扩大影响力的一大捷径!于是,恩施晚报记者开始从偶尔关注,到主动以此为线索,到最终明确提出"报网互动",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半年时间。
今年2月7日,恩施晚报一篇《河南老兵网上发帖寻找恩施籍战友》的报道正式拉开了报网互动的序幕。原来,在2月5日晚,一位自称来自河南长垣的网友在恩施新闻网上发帖,称其父亲张富安希望联系到当年的恩施籍战友,并留下了其父亲的联系方式及心声。2月6日上午,恩施晚报记者据帖中所留号码联系到张富安,得知此人20多年来非常想念这些老战友,但一直无法联系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联系到这些老战友,满足他多年的心愿。2月7日上午,恩施市建设局副局长吴胜奇致电恩施晚报,称他就是稿件中河南人的恩施籍战友之一。随后,张富安又打来电话,感谢报纸圆了他多年的心愿,他已经和吴胜奇通过电话,并了解到其他几位战友目前的情况。2月8日,恩施晚报以《网上发帖晚报牵线  河南老兵找到战友》为题作了跟踪报道。
这次报道及时,且很快解决了实际问题,堪称报网互动的典范。
如果说帮读者找战友所解决的问题不算特别重大的话,那么下面的例子则是人命关天。3月14日,利川市凉雾乡17岁的少女李萍(化名)托人在恩施新闻网上发帖,称其辍学后因媒妁之言与人订亲,由于对男方没有任何感情,曾多次提出分手,男方要求退还经济损失,李萍迫于压力勉强答应婚事,却准备在洞房花烛夜以死抗争。3月16日,恩施晚报记者前往利川调查此事,凉雾乡政府及时出面调解,使得花季少女不仅解除了婚约,还重返校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乘客到深圳后发帖反映行李丢失,记者及时介入,使乘客得到恩施某客运公司赔偿;浙江小伙通过恩施新闻网得知宣恩一中学教师有猪砂,晚报记者牵线搭桥使其免费得到猪砂救命,等等。
二、报网互动可优势互补
报网互动可实现优势互补:网络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线索,并及时把进展情况反映出来;报纸则通过记者的采访调查,弥补网络的可信度不高这一缺陷。此外,网络还以其海量性的优点,弥补报纸版面有限的缺陷,对同一事件作出更详细的报道。比如,5月18日,由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中心承办的"相约湖北--国际著名摄影师湖北采风行"拉开序幕,来自英国、美国等8个国家的20名外国著名摄影师及5名中国著名摄影家开始在宜昌、恩施、武汉等地进行为期一周的采风活动。5月21日至23日,参加此次活动"恩施采风线"的中外摄影师先后到利川市和恩施市多处拍摄,恩施晚报记者全程采访,除每天向日报和晚报发回当天的报道外,活动结束后,还发了一个摄影专版。尽管如此,广大读者对此次活动关注度非常高,简单的几张照片很难满足读者的需要,他们非常想了解摄影家们在几天的摄影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于是,记者又在恩施新闻网发了大量图片,并配发文字说明,一时成为网上最热的帖子,反响非常好。
既然网络可以为报纸提供很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那为什么不主动出击,而仅仅靠等呢?3月2日,恩施晚报记者以报纸的名义在恩施新闻网上发帖《"这事帮您问了"请您提问》。因为该报每周有3期《服务监督》,该版设有"这事帮您问了"栏目,主要替读者咨询各类问题。自帖子发出后,浏览者众多,提问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均在报纸上作了公开答复,仅从标题就可看出所涉及的面非常广,虽然事情看起来琐碎,但都是与老百姓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非常实用,比如《电动自行车需不需要上牌照》、《往届毕业生创业可否享受优惠政策》、《外地人员能否在恩施考建造师》、《残疾人有哪些福利补助》、《退伍兵在教师招考中加分吗》、《能通过邮寄方式办离婚证吗》、《身份证为何半年没办好》、《通往公墓的路何时才能整修》,等等。
对于恩施晚报而言,网络不仅指恩施新闻网,其他网络手段同样可以充分利用。5月下旬,恩施晚报开设"QQ直通车",广大读者可以通过QQ聊天的方式向《服务监督》提供线索,然后由记者去调查采访,这一办法也非常奏效,且大多为反映问题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解决了近30个问题,比较典型的有《小孩得了慢性扁桃体炎如何治断根》、《电线杆埋在我的承包地里有补偿吗》、《单位一直不和我签合同怎么办》、《婴幼儿打预防针该谁出钱》、《防汛费该如何收取》、《退休兽医的待遇到底是怎样的》、《聘了职称为什么不加工资》、《老年优待证如何办理》等。
报网互动收到最直接的效果是,看报的人多,在网上反映问题、提供新闻线索的更多了,报纸的版面内容更丰富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拉进了晚报与普通老百姓的距离。以前,他们觉得打电话给报社反映问题,是很正式的举动,还有所顾忌,如果不是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甚至懒得反映。但现在,在聊天时就可以轻松反映问题,还不需要"负责"。
三、报网互动仍须谨慎
当然,报网互动也不是永远一帆风顺的,还特别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线索的真实性问题。正因为在网上提供新闻线索比较自由,不需要"负责",所以记者在选用这些线索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甄别"真伪"。比如,2006年10月,一个主题为《千万富翁建逃亡博客自曝被追杀经历》的帖子在国内各大论坛被热炒,一个自称陈利的"千万富翁"在国内多家门户网站以"逃亡在恩施"为名注册博客,称因工程纠纷,在恩施连续3次遭到暴力袭击,以至于不得不驾车四处逃亡。恩施晚报记者随即采访相关各方,结果恩施市警方指出,陈利在博客中列举的暴力事件未得到证实。
其次,在网上发帖的人随意性较强,要特别注意其动机,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6月下旬,一封关于无偿献血的邮件在网络上广为传播,7月2日,恩施晚报B6版"网评选登"栏目登载了《无偿献血成为敛财工具》帖子,讲的是荆门某无偿献血者的"遭遇",见报后给恩施无偿献血工作带来负面影响。而经荆门卫生局证实,根本就不存在这名所谓的无偿献血者,而此前省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也向该局核实过此事,中央和省级媒体均未转载此帖子的内容,恩施晚报编辑没有经过核实,全文转发了帖子内容,以至于出现重大失误,后在7月9日刊登了恩施州中心血站的情况说明。
总之,报网互动是新形势下的一个趋势,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可行性,但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把好关。只要运用得当,报网互动必将成为新闻资源新的"富矿",在传统媒体的报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