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刚:深化党校主体班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8:03:19
 
--------------------------------------------------------------------------------------
深化党校主体班教学改革的思考
胶南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副校长  张志刚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而干部问题实质上就是素质问题。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如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党校主体班教学改革,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是摆在县级党校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党校主体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该说,通过多年的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各级党校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是,从适应新任务和新形势的需要,从适应基层干部不同层次和特点的需要,特别是从适应“三个代表”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高标准、严要求的需要来看,党校主体班教学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归结起来,集中表现为“三个不够”:
一是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不够。对基层干部的教学方式,沿用旧的传统的老方式多,适应新形势,探求新方式少;停留在一些基本观点的介绍上多,深下去搞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少;灌输多,启发少。在教育方式上缺少足够的灵活性和吸引力。
二是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够。未能根据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职务的基层干部分类设置课程,政治理论方面的培训安排得多,经济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安排得少;“一个单子吃药”的培训安排得多,“分灶施教”培训安排得少。
三是培训起点和层次不够。由于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限制了课程的设置,如经济理论,特别是一些新经济领域课程,存在着缺乏师资的实际,内容设置超前性不够强,直接影响到培训的起点和层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二、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改革是党校主体班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党校教育既具有普通教育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不同于普通教育的自身特性。这就要求党校主体班教学改革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讲政治”的原则。突出党校的“三个阵地、一个熔炉”,(党的干部培养的阵地,党的宣传理论干部培养阵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阵地;党性锻炼的熔炉)的功能,加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体班教学应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及各地区、行业、部门的特点。
三是“三个面向”原则。党校主体班教学,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党校教育跟上时代步伐、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必需。
四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党校教学课程设置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按照党校的功能和任务,对有限的智力资源实行战略“聚焦”,创造出党校名牌学科和课程。
五是全面提高学员素质的原则。党校主体班教学,归根到底在于培养提高学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素质和领导水平。
根据教学改革遵循的原则,主体班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内容。
基本理论块。可根据主体班需求情况,重点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引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但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层次性,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任务和形势的需要设置有侧重的培训专题。
世界眼光块。以《当代世界经济学》、《现代科学技术》和当代世界法律、军事、思潮等为主要学习研讨内容。
战略思维块。在培养学员理论基础和世界眼光的基础上,组织学员调查、研究本地区,围绕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探讨加快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党性修养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建党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际共运史、中共党史和党性分析为主要内容,使学员在学习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
业务技能块。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大力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计算机信息技术、英语口语、普通话、公务礼仪等基本技能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改革教学体制,全面提高主体班教学质量
一是积极探索教学的创新。基本指导思想是改变教师单向式灌输的教学方式,体现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统一,充分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做到教学相长。可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实行集体备课制度。为切实抓好教师备课管理,使教师在备课中钻研,在钻研中出成果,学校要明确规定教师备课在思想和作风上必须具备“三严”,即应有严肃的态度、严谨的思路、严格的作风;在内容上必须具备“三特”、“三新”和“三贴近”,即体现党校特色、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具备新思想、新观点、新材料,贴近学员、贴近基层、贴近实际,从而保证备课质量。
实行“双向交流式”教学法。实行新设课题的教学公开招标,竞争上岗。对主体班新增专题课的教学,由教研处提出课题建议,经学校研究确定课题后,由教员报名竞标,经过试讲,校党委评议筛选,择优确定授课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2+0.5”授课制,教员讲授两小时,留出半小时左右时间进行双向交流,学员围绕授课内容提出问题,由教员进行解答或组织课堂讨论,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适应教学新布局的需要,积极引导教师注意研究和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教育规律,努力改革旧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大“订单化”、“案例式”、“专题超市”、“信息化”等教学方法的推行力度,深入探讨运用“答疑式”、“研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培训方式的灵活多样,有利地调动了干部参训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了干部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不断完善教学评估体系。教学评估要有明确的依据和标准,其依据应是党校的办班目的和教学计划要求,其标准应包括教学态度、观点、思路、信息量、深度、新意、联系实际、语言表达等方面。
教学评估作为教学激励机制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教学评估制度,切实抓牢抓好,要做到“三个结合”:
1、学员评教与学校评议相结合。实行学员对教师授课“一课一评”,并向教师本人反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听课评教,两者结合,以达到比较客观地评判教学质量,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教学评估与教学指导相结合。评估是手段,提高是目的,改变那种只重视教学结果评估,而忽视教学过程指导的做法。认真做好教学分析,切实做好教学指导。
3、评估与评奖相结合,把教学评估与优秀教学奖评定、年终评优等紧密挂钩,狠抓奖惩措施的落实。
三是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要牢固树立“人为本,师为先”的理念,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党校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围绕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教师队伍,党校要为教师的科研、培训、深造创造条件;要强化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实行择优任教等方式;要建立完善主体班任教规范,规范应包括任教资格,讲课基本要求等内容;要营造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四是善于开拓开放式办学新路。开发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干部教育人才资源,组建党校的大师资网络。盘活、用好党校的师资资源,建立校际互通的信息机制、资源共享的利益机制、师资互补的调配机制。开拓联合办学的路子。
五是建章立制,严格对主体班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主体班的管理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的科学管理,是确保主体班办班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建章立制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员实行“三个转变”。
二要对上课、自学、小组研讨、大会交流、组织生活、参观考察、论文答辩、思想小结等,提出明确要求并严格执行。
三要切实做好党性分析。明确党性分析、指导思想、内容要求和程序规范。临时党支部成员及党小组长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好党性分析。
四是明确党校对学员综合考评的内容及要求,把对学员的综合考评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单位有关领导进行反馈。
五是制定主体班学员守则,作为学员的行为规范。
党校主体班教学是一项时间短、任务重、管理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深化主体班教学改革,认真探索主体班教学规律,才能逐步提高主体班教学质量。